文章吧手机版
王阳明的名人名言
日期:2017-1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王阳明的名人名言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王阳明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王阳明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王阳明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四句教》

  ●夫佛者,夷狄之圣人;圣人者,中国之佛也。在彼夷狄,则可用佛氏之教化以化导愚顽;在我中国,自当用圣人之道以参赞化育,犹行陆者必用车马,渡海者必以舟航。今居中国而师佛教,是犹以车马渡海,虽使造父为御,王良为右,非但不能利涉,必且有沉溺之患。夫车马本致远之具,岂不利器乎?然而用非其地,则技无所施。 ----王阳明《谏迎佛疏》

  ●第一,立志。就是要打定主意,下定做圣贤的决心;第二,勤学。做圣贤必须勤奋努力学习知识和提升品德;第三,改过。有错就要改,绝不姑息;第四,责善。也就是在朋友之间要以责备的方式劝善。 ----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传习录》
平常修身养性的工夫,如果觉得烦扰,不妨就静坐,如果觉得精神疲懒,不想看书,则偏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王阳明

  ●如果现在王健林开价1亿:“只要你每周读两本书,每天5点起床跑步一小时,然后从7点工作到21点。坚持三年,这1亿就归你。”你能不能做到?不用说,一定能。但如果没人跟你提前敲定这1亿合约,而是告诉你这样坚持有一天能挣大钱,你还能坚持下来吗?不用说,99%的人无法坚持下来,因为多数人的认知看不到这么远。那些一直说“道理我都懂”的人,他真的懂了道理吗?不,他不懂,如果他真的坚信这些有用,那么未来就等于向他提前开了价码,而他则会为了这些价码而坚持下去。99%的人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懂得。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别说你什么都懂,根本就没这回事。做不到,只能说明你压根不知道。你以为你明白,其实你压根没明白 ----《博美早报》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是三代史” ----王阳明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

  ●“有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
又说
“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王阳明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强调凡事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 ----王阳明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王阳明《王阳明家训》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王阳明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王阳明的名人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