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得实把起会,懂起会,生下天。
1、一来啤酒花芬芳香味无可代替,二来啤酒花清爽的苦味天下无对。少了啤酒花,啤酒也不过是麦芽汁酒罢了。苦倒不苦,但没滋没味,行尸走肉矣。 ----张佳玮
2、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 ----梁实秋
3、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汪曾祺
4、今所谓“炸活鱼”,乃于吃鱼肉之外还要欣赏其死亡喘息的痛苦表情,诚不知其是何居心。...兽食人,人屠兽.......野蛮残酷的习性深植在人性里面,经过多年文化陶冶,有时尚不免暴露出来。 ----梁实秋
5、许文涛的核桃酪是一绝,这道点心是选用质优的大核桃先去硬皮剥出核桃仁,再细细剥掉核桃仁外的嫩皮,捣碎如泥。再取大红枣煮后剥去皮、核,仅用枣肉捣成泥。将泡过的江米用小石磨成糊状汤汁,与核桃泥、枣泥放在一起用微火熬,熬到一定时间即成。吃到嘴里有核桃香、枣香,又糯滑细腻。这道点心经三代传至内子手中,至今风格不变。 ----赵珩
6、绿豆糕,昆明吉庆祥和苏州采芝斋的最 好,油重,而且加了玫瑰花。北京的不加, 噎死人了。 不知道吉庆祥现在还有没有绿豆糕。 ----汪曾祺
7、高丽菜是美妙的搭配,有时我们太专心吃鸭,忘记高丽菜这配角,它并不因而自暴自弃,一方面释放自己的甘甜,一方面吸收汤汁的精华,即使煮烂了亦有另一番风味。茼蒿虽然味美,却不耐煮,须掌握烫煮的时间。 吃姜母鸭别怕米酒,那锅麻油炒香的老姜鸭肉汤,需要米酒的陪衬才能彰显特殊的香醇和甘美,怕酒的人不妨请店家只注入半瓶,并将酒精烧至挥发。从前一只红面番鸭要用五瓶红标米酒去煮,红标米酒大幅调涨后,店家只好采用其它米酒取代,使姜母鸭的风味大逊,这真是台湾史上的一场灾难。 ----焦桐
8、豆汁由来已久。《今古奇观》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故事即由金玉奴以豆汁救活饥寒交迫的书生莫稽开始,后改编成杂剧,就取名《豆汁记》,京剧的《鸿鸾禧》或《金玉奴》即由此而来。现在,北京人喝豆汁的习惯没落了。不过,这次不远千里而来,潜意识里就想喝碗这种逐渐消逝的“京味儿”。 ----逯耀东
9、豆汁爆肚羊头肉我非燕人,过去也没喝过豆汁。但豆汁却是老北京的小食,雪印轩主人《燕京小食杂咏》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不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诗后自注云:“豆汁即绿豆粉浆也。其味酸苦,分生熟二者,熟者沿街叫卖,佐以咸菜食之。”咸菜是盐水腌的芥菜头,切成细如发丝的咸菜,以干辣椒入油炸透,再将滚烫的辣油,倾于咸菜丝上,其味尽出,并配焦圈食之。焦圈是和妥油面,挽成细如小拇指粗的环状,入油炸焦,其程序一如炸油条,入口焦脆。豆汁由来已久。 ----逯耀东
10、买来之后! 怎么拾掇! 怎么洗! 怎么择! 怎么切’ 怎么做! 按什么方法做! 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是煮还是蒸! 是炒还是炸’ 它要求什么火候! 用的是旺火还是微火! 还是旺火,微火交替! 烹制多长时间! 怎样掌握。某款菜外面馆子怎样制作的! 做得好不好! 觉得好该怎样学’觉得还不合自己的口味! 怎么才能把它改成自己认可的美味佳肴。这才是 "会做” ----王敦煌
11、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你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家常菜。因为,时光将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 ----许忆
12、通常,设若你刚去一个城市,想吃顿简单便饭,又对此地饮食无甚把握,那么总有两处地方,可以用来撞大运。其一是大学附近:盖大学生都是如狼似虎、能吃能喝的年纪,也不会为了养生放弃口味,甘心去素食清粥;通常这样的所在,性价比颇高,而且很容易淘到好吃的,未必极品的美味,但吃个痛快,想来不难;其二就是菜市场,盖因好吃的小食,总是在市井,而菜市场又是市井里最市井的所在。试想在菜市场开饮食铺,论食材来源,再新鲜不过;开店摆摊的,又常是善烹能调、浸淫于当地小食的当地名手,会许多上不了厅堂但足以勾出小孩儿馋涎的当地名手。 ----张佳玮
14、饮食文化工作者不是美食家。所谓美食家专挑珍馐美味吃,而且不论懂或不懂,为了表现自己的舌头比别人强,还得批评几句。饮食文化工作者不同,味不分南北,食不论东西,即便粗蔬粝食,照样吞咽,什么都吃,不能偏食。而且所品尝的不仅是现实的饮食,还要与人民的生活与习惯,历史的源流与社会文化的变迁衔接起来或为一体。岁哦一饮食工作者的度量比较大些,不仅肚大能容,而且还得有个有良心的肚子,对于吃过的东西,牢记再洗,若牛啮草,时时反刍。 ----逯耀东
15、绿茶荞麦冷面和梅子冷面则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己作为季节情人的命运,饕餮是暂时的,它们不可能要求某个人对它们天长地久地流口水。爱情也是一样,要做就做最朴实的紫灰色荞麦面,可以炒,可以煮,也可以炸。当你厌倦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加点绿茶,或者加点梅子粉,把自己变成青绿色,或者粉红色,可如果你想要永远做一碗冷面,那你就得担着另外三个季节不食人间烟火的寂寞。 ----殳俏
16、这世界所有的食物做出来都只是一个目的,就是让人吃下去。而做食物的人想方设法要让食物变得好吃,不过是为了让所爱的人吃的幸福。
17、“我给你讲个有关食物的爱情故事,爱情是慢火煨出来的爱情,照你的说法,可不就是一锅佛跳墙?”她意味深长,“而这段爱情最大的功臣则是一道小菜——川味秘制豆腐乳。”
18、“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 ----梁实秋
19、火腿的历史且不去谈它。也许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泽于无意中所发明。宗泽是义乌人,在金华之东。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华火腿”。东阳县亦在金华附近,《东阳县志》云:“薰蹄,俗谓火腿,其实烟薰,非火也。腌晒薰将如法者,果胜常品,以所腌之盐必台盐,所薰之烟必松烟,气香烈而善入,制之及时如法,故久而弥旨。”火腿制作方法亦不必细究,总之手续及材料必定很有考究。东阳上蒋村蒋氏一族大部分以制火腿为业,故“蒋腿”特为著名。金华本地常不能吃到好的火腿,上品均已行销各地。 ----梁实秋
20、《燕京风俗志》云:“立秋日,人家有丰食者,云贴秋膘。”贴秋膘是广东人说的进补,广东进补吃三蛇,北京人补秋膘吃鲜羊肉。虽然北京人一年四季都吃羊肉,这个季节更盛。红焖、清炖、包饺子、蒸包子及涮烤皆佳。《都门杂咏》咏煨羊肉云:“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羊肉细火文煨,午问下锅晚上吃,再酌二锅头四两,这种生活对老北京而言,真的是“亚赛王侯”了。此时来北京,该吃顿牛羊肉了。 ----逯耀东
21、海参虽为"海味八珍",但本身除腥气之外却没有什么味道,必须以鸡、肉两汤煨制,佐以冰糖、黄酒收汤,火候恰到好处,使其参体糯软而韧,汤汁香浓而醇,才算是好手艺。做烧海参必须选择上好的乌参或梅花参....其次是发海参的技术..最后一关是煨和烧...烧则要靠火候,酒和糖要适量,尤其是用少量冰糖,否则绝无晶莹的色泽。 ----赵珩
22、内地的白酒大行其道,已有来不及酿制的现象,曾经参观过一个酒厂,不见蒸馏器,只是把最烈的酒种拿去兑水,大量生产,很可怕。白兰地是葡萄的精华,总比什么杂粮酿出来的酒质佳。
也许目前是白兰地复仇的时候了。喝酒的风气也要靠广告,见报纸上白兰地的全版宣传销声匿迹,像是吓破了胆。
记得当香烟还可以卖广告时,没有人买的"万事发"不停登报纸杂志和电视,有多少年亏多少年,结果还不是给他们打出名堂来?
当然本烟是由政府的专卖公社生产,大把银纸浪费,白兰地不是阿公的,但已被跨国的大企业购买,下多一点钱宣传,日后才有收获。等到白兰地收回失地,我们再去宣扬威士忌好了。 ----蔡澜
23、先用一个碗嗑上两三个鸡蛋打匀,锅坐火上,倒上油,油热把鸡蛋耶倒入锅中,鸡蛋炸好捞出备用。
西红柿洗净去皮去蒂切块,锅重坐火上,加油少许,把西红柿块倒入锅中,加姜末儿,葱末儿,盐煸炒,西红柿断生,出汤后倒入炸好的鸡蛋,用锅铲把它弄碎,加酱油,绍酒,味精,再翻炒几下出锅。把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过,倒上一大匙川儿,宽宽的汤汁,酸咸可口,再就上几瓣蒜,那可真是口口香。 ----王敦煌
24、葡萄酒其实算是欧洲的南酒:属酿造酒,未蒸馏,且略甜。当然糖分重者皆可酿酒,比如梨子酒、苹果酒、椰子酒。 ----张佳玮
25、舌尖上的中国: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曾有学者推论,人类的历史都是在嗅着盐的味道前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26、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茹素,觉得脾气似乎变得平和,生活的步调也缓慢了许多,也许是“心安茅屋稳,定性菜根香”吧,这大概也是大部分素食者的态度。 ----焦桐
27、由于热情而不顾美食恐怕还是情欲的至低境界,因为热情而共享美食也还只到情欲的中间层次,以热情制造美食,再用美食来打造两人的热情,才是人生享受的天堂。 ----殳俏
28、四川才有夹沙肉,乃以肥多瘦少的带皮臀尖肉整块煮至六七成熟,捞出,稍凉后,切成厚二三分的大片,两片之间皮肉不切通,中夹洗沙(豆沙),上笼蒸火巴。这道菜是放糖的,很甜。肥肉已经脱了油(豆沙最能吸油),吃起来不腻。但也不能多吃,我只能来两片。 ----汪曾祺
29、食物的最可贵品质莫过于坚持原味,但原味,有时候太容易输给背叛。在这一点上,人和食物倒也是颇为相似的呢。 ----殳俏
30、也许是因为煲汤所用的最昂贵的材料,并不是任何一种食物,而是时间。 ----殳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