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得实把起会,懂起会,生下天。
1、生活的美味在于有创意的发现和精心的制作。 ----崔岱远
2、爆双脆是北方山东馆的名菜。可是此地北方馆没有会做爆双脆的。如果你不知天高地厚,进北方馆就点爆双脆,而该北方馆竟不知地后天高硬敢应这一道菜,结果一定是端上来一盘黑不溜秋的死眉瞪眼的东西,一看就不起眼,入口也嚼不烂,令人败兴。就是在北平东兴楼或致美斋,爆双脆也是称量手艺的菜,利巴头二把刀是不敢动的。 所谓双脆,是鸡胗和羊肚儿,两样东西旺火爆炒,炒出来红白相间,样子漂亮,吃在嘴里韧中带脆. ----梁实秋
3、张大千学生为其接风宴,邀请梅兰芳等名流,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时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众人一时有些吃惊。张大千说:“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君子与小人移作此解,暗合各人行当,妙不可言,颇为有趣。 ----二毛
4、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5、绿豆糕,昆明吉庆祥和苏州采芝斋的最 好,油重,而且加了玫瑰花。北京的不加, 噎死人了。 不知道吉庆祥现在还有没有绿豆糕。 ----汪曾祺
6、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
7、两种馅儿是预先做好的,萝卜擦成细丝,都用荤油炒过,其中一种有少量的金华火腿末。他的萝卜丝饼不是一个一个地包馅儿,而是将清油和好的面先擀成一大张,很薄,然后将萝卜丝均匀地摊在上面,再层层卷起,成为一个长条儿,这一长条儿可分做二三十个萝卜丝饼,然后码放到炉中去烤。在等待出炉时,第二批的饼也在同时运作。如此周而复始,三个小时能出十几炉萝卜丝饼。用这种方法做出的萝卜丝饼,层层有馅儿,层层起酥,一口咬下去,酥脆可口,尤其现买现吃,油酥的香味儿和萝卜的清香浑为一体。萝卜是最吃油的,可以解了起酥的油腻之感,恰到好处。 ----赵珩
8、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还出双黄蛋。端午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无毒,贴符,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汪曾祺
9、酪梨的奇妙之处在于——当盘子里没有肉食的时候,它可以奋不顾身地充当肉食的捉刀手,但一旦将其和肉食放在一起,它又是如此具有奉献精神,坚决当个默默微笑的陪衬。你可以将其切成一打厚片,直接丢进某沙拉里,无论是配着熏烤的鸡肉,还是生鲜的蟹肉,或是弹性十足的虾,它都会保持不偏不倚的,让“肉食和海鲜更美好”的服务者立场。你也可以将其卷进某一种寿司卷,无论是浓稠酱汁的鳗鱼,还是清淡口味的扇贝,或是肥美风雨的生金枪鱼腩,它总是深谙“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之道,是的,我看起来是有点笨拙,但我的存在却让这个世界的味道更扎实。 ----殳俏
10、泡馍与稠酒是我最喜爱的两样西安特产,可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在吃泡馍时佐以黄桂稠酒,在西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西安泡馍馆大多是回民所开,西安回民泡馍馆决不卖稠酒。吃泡馍就稠酒的享受只有过两次,一次是去北京新街口的西安饭庄楼上,泡馍是好的,而稠酒是装在玻璃瓶中,喝一瓶开一瓶,且是冷的。另一次是在西安,因去陕西考古所公务,主人坚持请我吃饭,盛情难却,但我提出决不去大饭店,只愿去吃羊肉泡馍,无奈只得主随客便,从考古所出来,往大雁塔方向步行,有一泡馍馆,倒也干净,掰馍聊天之余,偶然瞥见墙边有一木架,上面摆列了一排锡壶,有大小两种。 ----赵珩
11、吃,讲究个时令,《黄帝内经》指出,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正因为人秉天地之气而生,法四时而成,所以“吃”也必须要“顺四时”。这就叫“天人合一”。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因此不仅用药如此,吃饭吃菜也是如此。即使是同样一块肉,在不同季节也有着不同吃法。春天讲究吃红润光亮的酱汁肉;夏天自然是清爽透亮的白煮肉;秋天要吃甜酸可口,软糯味醇,色彩艳红的樱桃肉—这可是贴补秋膘儿的佳肴;儿冬天吃的是大碗热气腾腾的米粉肉,酥烂浓厚,让人垂涎欲滴。这一点非常符合饮食的规律,因为人在不同季节受温度、湿度等等因素的影响,对口味的需求不同。比如,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爱吃清淡的东西,而入冬以后,则喜欢吃点口味厚重的菜肴。 ----崔岱远
12、说的这么热闹,麻豆腐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麻豆腐就是做绿豆淀粉或粉丝的时候剩下的下脚料。用黄豆磨豆浆剩下的叫豆腐渣,用绿豆磨豆浆剩下的豆腐渣经过加工,就叫麻豆腐。北京人从不吃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是善于用真正的手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极平常的东西做出不寻常的滋味。 ----崔岱远
13、北京饭馆跑堂都是训练有素的老手。剥蒜剥葱剥虾仁的小利巴,熬到独当一面的跑堂,至少要到三十岁左右的光景。对待客人,亲切周到而有分寸。在这一方面东兴楼规矩特严。我幼时侍先君饮于东兴楼,因上菜稍慢,我用牙箸在盘碗的沿上轻轻敲了叮当两响,先君急止我曰:“千万不可敲盘碗作响,这是外乡客粗卤的表现。你可以高声喊人,但是敲盘碗表示你要掀桌子。在这里,若是被柜上听到,就会立即有人出面赔不是,而且那位当值的跑堂就要卷铺盖,真个的卷铺盖,有人把门帘高高掀起,让你亲见那个跑堂扛着铺盖卷儿从你门前疾驰而过。不过这是表演性质,等一下他从后门又转回来的。”跑堂待客要殷勤,客也要有相当的风度。 ----梁实秋
14、今所谓“炸活鱼”,乃于吃鱼肉之外还要欣赏其死亡喘息的痛苦表情,诚不知其是何居心。...兽食人,人屠兽.......野蛮残酷的习性深植在人性里面,经过多年文化陶冶,有时尚不免暴露出来。 ----梁实秋
15、但鱼肠量少,抢吃的时间短促,必须准确抓紧时间,大约十分钟之内鱼肠即售罄。每天都这样,七点五十分左右,食客已陆续就座,这些都是专吃鱼肠来的内行人,不劳吩咐,大家都拿着竹筷,学童般等待,几十只眼睛催促着老板的动作,馋涎欲滴,盯着他利落的将一大包鱼肠下锅,猛火快煮,他边煮边清点人数,一字排开盘碟,迅速均分煮熟的鱼肠,送达每一个食客面前。 ----焦桐
16、先用一个碗嗑上两三个鸡蛋打匀,锅坐火上,倒上油,油热把鸡蛋耶倒入锅中,鸡蛋炸好捞出备用。
西红柿洗净去皮去蒂切块,锅重坐火上,加油少许,把西红柿块倒入锅中,加姜末儿,葱末儿,盐煸炒,西红柿断生,出汤后倒入炸好的鸡蛋,用锅铲把它弄碎,加酱油,绍酒,味精,再翻炒几下出锅。把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过,倒上一大匙川儿,宽宽的汤汁,酸咸可口,再就上几瓣蒜,那可真是口口香。 ----王敦煌
17、台湾餐饮可谓传统中国,美国,日本的综合体,是文化杂交之后所衍生的混合菜。混血总是美丽的,槟城,马六甲,澳门都混得很凶,很快乐。台湾也很有条件混。我最害怕听到政客讲主体性,这个主题性,那个主体性,主体到最后,消灭了各种可能性。政客操纵意识形态,食物消解意识形态。 ----焦桐
18、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香,以鸡汤煮的适宜,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梁实秋
19、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一大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曰“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高汤氽西施舌,盖仅取其舌状之水管部分。若郁达夫所谓“长圆的蚌肉”,显系整个的西施舌之软体全入釜中。现下台湾海鲜店所烹制之西施舌即是整个一块块软肉上桌,较之专取舌部,其精粗之差不可以道里计。郁氏盛誉西施舌之“色香味形”,整个的西施舌则形实不雅,岂不有负其名? ----梁实秋
20、食物的最可贵品质莫过于坚持原味,但原味,有时候太容易输给背叛。在这一点上,人和食物倒也是颇为相似的呢。 ----殳俏
21、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22、以前看过一个阿部宽演的剧集,叫做《不能结婚的男人》,说的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每天在家自己给自己煎块牛排,倒杯红酒,边听交响乐边吃饭。有时候他会吃自制的寿司卷,配上日本酒,还有租来的文艺片录像带,那一餐看上去也很美味。在大家都拥出门去看一年一度的夏季焰火大会的时候,他却在屋顶天台上摆好了一个位子和一张小桌子,吃自己做的番茄沙司蛋包饭配冰啤酒看烟花。更令人诧异的是,他脸火锅和烤肉都会一个人跑去吃,那真是不能结婚的男人了。据我的看法,一个人只要迷恋上了一个人吃饭,还真是很难结婚。 ----殳俏
23、白汤猪脚的汤头多用猪脚加大骨熬制,不但能强化胶质,更增添香醇风味,因此白汤猪脚的汤是用来牛饮的;酱油卤制的猪脚则例不喝汤,最多用来浇饭。 ----焦桐
24、也许是因为煲汤所用的最昂贵的材料,并不是任何一种食物,而是时间。 ----殳俏
25、老麦的粽子很贵,好像是买到一块多钱一只,这在当时是一般粽子的十倍。但是质量也是一般粽子不能比的。他的豆沙粽用得豆沙是去皮过滤后的澄沙,用猪油炒过,糖多油重,糯米与馅的比例是1:2.火腿咸肉的是用真正的金华火腿和肥瘦得当的咸肉一同为馅,而火腿一般绝不是点缀。 ----赵珩
26、下雨或天冷的时候,如果刚好赋閒在家,最适合细火慢炖一锅菜。
慢炖的好处是当所有的材料下了锅,注入了汤水,锅盖扣上以后就可以摆著不管它。接下来的两三个小时随你看书,打盹,洗衣服,阵阵香气闻得受不了的时候可以跑回厨房偷喝一口汤汁,顺便检查一下火侯,拿叉子戳戳肉看它炖烂了没有。 ----庄祖宜
27、谈起汤,便让人默默地变得无比地想要马上饮用一碗汤,而那更是汤最最奇妙的地方。任何的山珍海味都能比较迅速地烹饪而成,而唯有汤,它采用的是最平凡的原料,却需要最长的耐心来等待。一碗好喝的汤不仅是很可怕的,而且是很高傲的,兽欲般的食欲并不能得到它,而要花心思慢慢地等待,等汤慢慢煲。也许当你等到了你生命中的那碗汤的时候,你已经没有任何的食欲,可当你捧起汤慢慢啜饮的时候,会发觉,贪婪已经不是你去寻找快乐的动机。 ----殳俏
28、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汪曾祺
29、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 ----汪曾祺
30、这是个美食绚烂的时代,吃家们自然也名家迭出,不论是文化名人、军政要人还是地主富豪,都不乏美食达人,讲吃论吃,蔚为风潮。
其中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吃家,由于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加上社会变革带来的美食融和,纷纷在家乡美食的创新提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各大菜系的最终定型也形成了推动。 ----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