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二爷在此,诸邪退散
日期:2020-08-10 17:05:29 作者:李湖光 来源:《百家讲坛》 阅读:

  作为“高大全”式的理想英雄关羽兼具忠、义、勇、烈等美好品德,不断被后人神话。儒、佛、道三教不管平时吵成啥样,在崇拜关羽方面步调一致

  最早把关羽捧上神坛的是佛教。《佛祖统纪》等佛教典籍中载,隋朝开皇年间天台宗智顗大师远远望见玉泉山上紫云缭绕,便人山游历,当晚遇见一位长须飘飘美男子,他自称“汉将军关云长”,为普救众生,愿将他主管的这座山送给佛门子弟道场感动之余,智顗大师奏请隋文帝封关羽为佛教护法的“伽蓝神”。所以一些寺庙大殿中便供了关羽的塑像,与另一“伽蓝神”韦陀做伴。

  

关二爷在此,诸邪退散

  道教推崇关羽的时间较晚,却一下子把他捧到至高无上地位。《广见录》中载,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池干了,无法完成赋税,宋真宗派人前来考察,考察者遇见城隍神,城隍神说这都是蚩尤在作祟。于是真宗又派朝臣吕夷简去盐池祭祀结果吕夷简当晚见身披战袍的蚩尤说:“天帝命我主管盐池,而宋朝皇帝竞为我的仇人轩辕立祠,所以我要毁了盐池,除非你们拆掉轩辕祠!”朝堂一片慌乱龙虎山上的天师建议真宗召来关羽降服蚩尤。张天师作法后,关羽果然仗剑而出,与蚩尤大战一场,最终获胜,盐池恢复正常。真宗立刻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并立祠供奉。

  其實盐池恢复正常完全是因当地官员带人修补,而真宗和张天师之所以要唱这场戏,只因他们极力抬高道教,而关羽被当作闪亮的招牌,也跟着沾了光。

  直到明朝,关羽在民间声望有增无减,到处都有关帝庙。万历年间,余姚(今浙江省宁波市)被倭寇袭击城池危在旦夕,有人去关帝庙中祷告一番,大家竞顺利打退倭寇,于是在关帝庙的石碑上刻下铭文,“铁马嘶齿,金戈后先,再战歼倭,云旗俨然。”这类“关帝显灵”的事还有很多,且越传越广,于是关羽的封号也越来越炫——什么“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等。他也不再只是战神,招财进宝、治病驱魔、保佑科举杂事承包了。

  关羽可谓儒教精神完美行者,尤其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带头崇拜关羽,以此力挺蜀国继承汉室的正统性,暗讽当时入侵中原的金国像魏国那样是伪政权。随着《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流行,关羽更被塑造为“夜读春秋》”的儒将,为他所建的“武庙”几乎可与孔子的“文庙”相提并论

  

  古代文官的精神领袖是姜太公和刘伯温,军中将士则更偏爱关羽,尤其在明朝一些动荡不安的边疆地区武将因长期坐镇而成了“地头蛇”,在朝廷默许下大搞“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职务传承模式,所以军中到处都是义父义子、义兄义弟。这种虚拟的血缘关系往往需要“忠义”维持,于是关羽这杆大旗越举越高,逐渐超过姜太公和刘伯温,成为民间的主流信仰。

  有意思的是,除了明朝的边塞将门之,作为他们的对手,那些游牧、渔猎部落及各种境外政权也都崇拜关羽。无论哪方获胜,关羽的“神之光环”都会与日俱增,而不会随明朝的灭亡而消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二爷在此,诸邪退散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