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荀子》:人生要有“止”的智慧
日期:2020-05-12 00:01:55 作者:姚海涛 来源:思维与智慧 阅读:

  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忙碌忘记了休憩,因追求效率而忽略了节奏控制,因远方的目标漠视了出发时的初心

  我们无法做到让每一个人满意,让每一件事都完美无缺,让每一个目标都圆满实现。我们经常要面对的是那些不完美

  荀子说:“君子所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止矣。”

  意思是说,贤能之人并不是说能全面做到所有人的任何事;明智之人也并不是能知道别人所知道的一切。

  能分辨之人并不是说能够完全辨别世间所有的事物;明察之人也并不是能够详察所有人的任何事。因为君子的才能知识有限度的。

  要察田地地势高低识别土质的贫瘠肥沃安排五谷种植顺序,君子不如农民;流通钱财货物鉴定货物的优劣,争讨价格的高低,君子不如商人;设置圆规曲尺,陈设墨线,熟练运用工具,君子不如工人;不顾是非对错,互相贬抑、讥讽,君子不如惠施、邓析。

  可见,即便是君子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那些不满意与不完美?这里要用到“止”的人生智慧

  “止”是止于至善之“止”

  “止于至善”出自《大学》。至善代表着一种高尚品性,一种圆融境界,抑或是完美的人性

  理想,是人们仰望着、遵循着,不断接近彼岸。但正因其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仰望。因其就在那里,所以值得我们去抵达。

  “止”是止于职分之“止”

  

《荀子》:人生要有“止”的智慧

  有些事情,因为自身专业兴趣精力关系,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知道或通晓。正所谓有些事情是“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

  现实里,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一份工作。它微不足道,却又充实人间。它就是你脚下的路。

  止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做事要有界限规矩约束

  人生天地间,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必须做,而有些事情却绝对不能做。我国历史上不乏有“止”之大智慧的人。

  张良一生反秦扶汉,辅佐刘邦功莫大焉,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但他能置功名于身外,功成身退明哲保身,赢得生前身后名,成为后人所乐道的谋略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可谓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助朱元璋登基,在大封功臣之际,告老还乡,既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保住了尊严地位

  而反观韩,他辅佐刘邦,功不可谓不大,但他不知谦让,一味伐功矜能,有功高震主之嫌,终落得一个“夷灭宗族”的下场

  由此可见,君子不可不知止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荀子》:人生要有“止”的智慧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