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崔永元:一个1700万粉丝的“小人物”
日期:2018-10-14 22:17:10 作者:霍老爷 阅读:

崔永元:一个1700万粉丝的“小人物”

  斗士病重,观者

  作者 | 小鲸鱼

  策划 | 霍老爷

  排版 | 蕴晗

  01

  1996年,《实话实说》开播,崔永元知道,自己要火了。

  他丝毫不掩饰心中朴素得意

  “希望过与喜欢偶像一样日子,被人尊重。这一天终于熬到了,要好利用它。”

  而另一个采访里,他更说,

  “我们这一代教育,是要解放全人类的。”

  此话听着,有点尴尬

  不过,1996至2002,崔永元确实像解放了全人类

  《实话实说》什么都敢播。

  笔仙真假,下岗工人文革故事,非法传销,甚至谈赌棍如何改邪归正

  结果全场有四分之一时间都在谈赌棍当年如此叱咤风云,与公安斗智。

  观众很嗨,嗨完了,还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切都是即兴的,自由的。

  无论什么话题,只要有点过了,崔永元都能以独特幽默感消解掉。

  所以《实话实说》是收视率王牌,5000万忠实观众,不用买,也能冲到62%。

  而《跑男》之类红透半边天的,收视率也才2%。

  1999年春节,高光时刻来了。

  崔永元与赵本山,宋丹丹合作演《昨天,今天,明天》,更幽默,更亲民,完全脱胎于《实话实说》。

  这个长达17分钟的小品笑点安排措手不及的幽默感,搁在现在也是喜剧里的佼佼者

  02

  2002年,崔永元病了。

  他的王牌节目《实话实说》太过火爆电视媒体纷纷效仿,推陈出新

  观众对节目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尝试了几次,没有达到观众的期望

  为此,他焦虑失眠,看着笑面如花,也能与人正常对话,可就是不住地冒汗,像个人喷泉

  这一年的秋天,刘震云在冯小刚工作室里聊创作

  刘震云提了一嘴,创作者学会生活艺术

  工作人员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冯小刚灵机一动,应该拍一部电影,就叫《手机》。

  要是拍不好,弄成手雷怎么办?工作室里的人觉得不妥

  刘震云却满不在乎,以手机为创作中心,不正是“向生活要艺术”的典型吗?

  于是,他花了三个月时间创作剧本

  冯小刚看伙伴如此激动,也大言不惭表白说,

  “在《手机》和《温故一九四二》这两件事上,我都听到了上帝对我的召唤。”

  他把等待开拍时的自己比作一头饿了一年的狼,一切只为《手机》诞生而活。

  《手机》的男主严守一是谈话节目主持人

  崔永元正好是当时最火最懂谈话的主持人,尽管已因病离开岗位了。

  秉着“向生活要艺术”的根本,开拍前夕,冯小刚把崔永元请到家里来,想与他聊聊如何做主持人。

  崔永元去了。助理把他迎上楼,徐帆亲自包饺子招待。

  期间,冯小刚说让崔永元来演个角色

  崔永元谦虚拒绝了,说第一自己不会演戏,第二央视也不允许他出来演。

  此事作罢。电影上映的前一周,崔永元与冯氏夫妇吃饭。

  冯小刚对崔永元说,

  “你看吧,一定给你一个惊喜。”

  一个星期后,崔永元确实被“惊喜”了。

  《手机》里的严守一各方面都像自己,从人生经历到主持风格,甚至说话方式都像。

  唯一的不同人品太烂,私生活混乱

  现实中,因崔永元抑郁无法工作,接替他主持的和晶,到了电影里成了借情上位的凶猛小三

  《手机》贺岁片,华谊兄弟事业的助推器,在当年有5300万收入,占年票房总额的5.3%,堪称大片

  观众多,议论就多,最后火力最集中的猜测,对照,都落在崔永元一家身上。

  抑郁缠身的崔永元自然受不了

  他找到刘震云,刘震云前后道歉三次。

  他找到冯小刚,只得到:我们就是给你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

  03

  崔永元是当真了。

  他付出最多的节目《实话实说》收视率一跌再跌,他病得很严重,常常失眠到四五点,依然没有困意

  他向中央请求辞职,三年了,台里没有放人的意思

  因为受到特殊照顾,他不用坐班,不用开例会,值夜班就更不用了。

  闲人却是个自由人。

  2013年,微博推出四年后,台里要求所有人签字保证在微博上绝不言论自由。

  崔永元一想,签了字不跟堵了嘴似的。

  不签,就只能走人。

  崔永元也没闲着,他成了反对转基因代言人

  他与方舟子在网上的对骂愈演愈烈,最执拗时能骂两个小时

  他不会打字,只能靠手写输入,简直像个乡巴佬,笨拙土气

  这时候的崔永元,一身戾气脏话连篇,渐渐地观众就不怎么喜欢了。

  而他的一腔莫名其妙热血,更脱粉。

  为了给反转基因食品站台,他自费50万到美国拍纪录片,采访,调查兢兢业业

  最后被扣上科盲和现代唐吉坷德的戏谑帽子

  好友出两亿让他代言家具产品群众一片哗然

  他却说,

  “这两亿分不到我手上的,是分十年,直接拨到公益。”

  后来他也觉得十分不靠谱,但当时不过是出于信任,一念之间闪过靠谱二字就代言了。

  人们看不懂崔永元,他不会是病傻了吧?

  之后,是今年徒手撕《手机2》。

  崔永元说,他刚得知消息,便痛心疾首联系刘震云,让他三思。

  “已经到了恳求的地步。”刘震云说,新作品不叫手机了,叫朋友圈,与崔目前的职业作为没有任何联系。

  可一转眼,那边冯小刚发微博称,新作聚集了当年的原班人马

  更发出赫赫然标着“手机2”的海报,海报正中央,就是一颗炫彩手雷。

  这边范冰冰发微博:

  “电影《手机2》拍摄现场!伍月很开心。”

  崔永元立刻绷不住了,接下来就是实锤开撕。

  聊天记录,阴阳合同,毒舌采访,仿佛一颗惊雷,深炸了娱乐圈

  明星偷税漏税被罚,影视股接连下挫,直至跌停。

  正如崔永元所说的,不仅电影要停,有人的事业也要报销了。

  此时,人们对他的看法,也从错斗转基因的失智狂人,变成正义化身民族英雄

  04

  如果说,123天前,他还是令人错愕的崔永元。

  现在,他便成了舆论狂欢中最伟岸的英雄。

  123天里,人人都在等待,不仅为了看明星笑话,更为了等待崔永元再出险招。

  他确实不负众望。他炮轰大轰炸是大欺诈,已有一人受罚。

  他写《一声长叹一声雷》,坚信,

  “有一天,这天下还是兄弟们的,只是这个秋天例外。”

  这是一个怎样例外的秋天?

  崔永元像个玻璃箱里的孤儿,站在那儿,人人都贴在玻璃箱外头看他。

  有人威胁他,一高一矮,问他是从哪儿拿的合同。

  有人搜查他的公司,能查的人都查了,助理被不断传唤,彻夜询问

  他自然是看不起这些人的,他们喝的是两万一瓶的酒,抽的是一千一条的烟,几十万的现金,看都不看一眼,用包提走,招摇放肆

  他自问,崔永元,你怎么会把一手好牌打成这样?

  下一句又自我鼓励道,昨晚,梦见了远在天堂父亲,他说,记住三个字:不能退。

  之后,另一篇头条文又来了。

  具体人名事件过程都有了,与那封蓝色的通报回复一起,内涵了《一声长叹一声雷》那句:我的危险来自四面八方

  玻璃箱外的人,惊讶不已。

  这事有浓厚江湖气。威胁,恐吓,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这些词,燃透了观众的情绪

  就像最近刷屏的《崔永元病了,还是这个世界病了》意指的,崔永元与这个社会是两个世界。

  他一人成一世界,而真正的世界如巨浪,欲鲸吞英雄。

  可是,民意沸腾,他能控制多久呢?

  05

  崔永元,分A、B、C三面。

  A面是他自认为的自己,糙老爷们脾气火爆,对不起别人。

  面是朋友眼中的他,大好人耿直,病得让人担心

  C面是观众眼中的他,幽默,亲近,是邻居家的好儿子

  今年,有多了一重身份网民眼中的他,英雄,战士,以一人之力独斗恢恢天网的侠者。

  这是四重身份的分裂,与人格无关。

  恐怕每个名人都多少有一点。

  崔永元又是如何调和这种分裂的?

  他很拼命。冥思苦想的选题,却屡次遭毙。

  创作角度定下,却因太过即兴,不好掌控,落得个扭扭捏捏。

  2002年,春晚高光后,短短三年,一路暗淡,再没亮堂过。

  接受鲁豫有约采访时,他骄傲地带着鲁豫逛他的口述历史库藏,他平静介绍自己近年来走过的路。

  他说自己失眠,朋友们一见面问的最多,就是“睡的好吗?”他说自己被朋友背叛

  “一次难过,两次,那就无所谓了。”

  他说介绍自己身上的名牌

  “都是哈尔滨的朋友给买的,担心我。”

  担心什么呢?

  他真的接受了观众已离去事实了吗?

  自然没有。否则,他也不会为收视率烦心,以致抑郁。

  不会把《手机》的上映说成他一生转折点,还说一瞬间承受力非常低,觉得全世界有一半都是坏人

  他想过自杀。以至于他总觉得对不起家人

  “她哪顾得上我出轨,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06

  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可不像一个斗士说的话,是一个病人说的话。

  崔永元的抑郁症,从未好过

  刚开始,他全年发病,现在他只在春天发病,所以工作上的决定都要绕开春天。

  他定期去看心理医生,失眠时,就靠夜里无休无止地看书习字,看老电影,听歌,打发时间。

  可以确定,在他大喊“不能退”的时候,在他被群众声浪封神的时候,他生活也是日复一日感觉很惨。

  他的犀利幽默,让位给了某种苦涩

  他总是在道歉,他的锋芒仿佛写不进那张苍老的脸。

  他仿佛对一切都无所谓,发生了就发生了,我不过是过日子,不要对不起别人就行。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崔永元,你就会发现,整个事情到现在,透着一股子令人恐慌悲凉

  他不能退。面对危险,他不能退。面对群众的抬举,他更不能退。

  他以斗士的姿态站出来,不仅是他反抗世界的方式,更是他反抗那个抑郁的,总用幽默来圆场的自己。

  此一役,他只能成为群众最看得起的人。

  他裹挟了民意,而民意也绑架了他。

  2000年,录制《噩梦醒来是清晨》,崔永元与心理学家聊抑郁症。

  心理学家举了许多大师级的抑郁症患者,三岛由纪,海明威,川端康成等等。

  崔永元回答,抑郁的人当中好像优秀的人很多。

  心理学家笑说,“所有天才都是忧郁的。”

  崔永元回答,“我最近就特别抑郁。”

  说完,大家都笑了。

  他活成了大家最想要的样子

  07

  如今也是一样。

  崔永元真的享受吗?

  问这个问题时,我的答案否定的。

  因为当舆论看得起一个人时,这个人终究会沦为舆论的棋子,任其摆弄,迷失自我。

  而没有什么比一个带病的斗士,更让人热血沸腾了。

  病,一方面说明了你的坚持来之不易,自带泪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你的特殊。

  可那些人,嘴里大喊着正义,双手却高高举起。

  在他们眼里,你就是魔幻现实的代言人,是比现实更劲爆的电影男主。

  可又有几个弄得清楚《手机》与崔永元的渊源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或许吧。

  但别忘了,眼睛,终究只是视觉享受的一部分

  这是个多事之秋,与2002年那个秋天一样,斗士病重,观者多。

  资料来源

  1、电影《手机》

  2、独家专访崔永元,我对爆的每个料负完全责任

  3、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小刚,2003

  5、不过如此,崔永元, 2001

  6、崔永元,微博头条文章:大轰炸就是大欺诈

  7、崔永元,艺术人生采访

  8、商人崔永元:不为利益反转基因,但我喜欢

  9、崔永元和复旦卢大儒的争论全文

  10、微博小崔读书汇,头条:举报公安,一声长叹一声雷

  11、崔永元的各种采访,腾讯视频

  12、陈鲁豫,鲁豫有约——采访崔永元

  【霍老爷】其它优质文章:

  

  于海明 | 奚梦瑶

  《山河故人》 | 《江湖儿女

  港片风云录 | 清华通知书

  长按图片识别*并关注

  回复“ 100 ”可获得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与我一起成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崔永元:一个1700万粉丝的“小人物”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