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 | 蕴晗
01
“希望过与喜欢的偶像一样的日子,被人尊重。这一天终于熬到了,要好好利用它。”
而另一个采访里,他更说,
此话听着,有点尴尬。
不过,1996至2002,崔永元确实像解放了全人类。
《实话实说》什么都敢播。
笔仙真假,下岗工人,文革故事,非法传销,甚至谈赌棍如何改邪归正。
结果全场有四分之一时间都在谈赌棍当年如此叱咤风云,与公安斗智。
一切都是即兴的,自由的。
无论什么话题,只要有点过了,崔永元都能以独特的幽默感消解掉。
所以《实话实说》是收视率的王牌,5000万忠实观众,不用买,也能冲到62%。
而《跑男》之类红透半边天的,收视率也才2%。
1999年春节,高光时刻来了。
崔永元与赵本山,宋丹丹合作演《昨天,今天,明天》,更幽默,更亲民,完全脱胎于《实话实说》。
这个长达17分钟的小品,笑点安排,措手不及的幽默感,搁在现在也是喜剧里的佼佼者。
02
2002年,崔永元病了。
他的王牌节目《实话实说》太过火爆,电视媒体纷纷效仿,推陈出新。
观众对节目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他焦虑,失眠,看着笑面如花,也能与人正常对话,可就是不住地冒汗,像个人形喷泉。
刘震云却满不在乎,以手机为创作中心,不正是“向生活要艺术”的典型吗?
“在《手机》和《温故一九四二》这两件事上,我都听到了上帝对我的召唤。”
他把等待开拍时的自己比作一头饿了一年的狼,一切只为《手机》诞生而活。
崔永元正好是当时最火最懂谈话的主持人,尽管已因病离开岗位了。
秉着“向生活要艺术”的根本,开拍前夕,冯小刚把崔永元请到家里来,想与他聊聊如何做主持人。
期间,冯小刚说让崔永元来演个角色。
崔永元谦虚,拒绝了,说第一自己不会演戏,第二央视也不允许他出来演。
此事作罢。电影上映的前一周,崔永元与冯氏夫妇吃饭。
冯小刚对崔永元说,
“你看吧,一定给你一个惊喜。”
一个星期后,崔永元确实被“惊喜”了。
《手机》里的严守一各方面都像自己,从人生经历到主持风格,甚至说话方式都像。
现实中,因崔永元抑郁无法工作,接替他主持的和晶,到了电影里成了借情上位的凶猛小三。
《手机》贺岁片,华谊兄弟事业的助推器,在当年有5300万收入,占年票房总额的5.3%,堪称大片。
观众多,议论就多,最后火力最集中的猜测,对照,都落在崔永元一家身上。
他找到刘震云,刘震云前后道歉三次。
他找到冯小刚,只得到:我们就是给你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
03
崔永元是当真了。
他付出最多的节目《实话实说》收视率一跌再跌,他病得很严重,常常失眠到四五点,依然没有困意。
因为受到特殊照顾,他不用坐班,不用开例会,值夜班就更不用了。
非闲人却是个自由人。
2013年,微博推出四年后,台里要求所有人签字保证在微博上绝不言论自由。
崔永元一想,签了字不跟堵了嘴似的。
不签,就只能走人。
这时候的崔永元,一身戾气,脏话连篇,渐渐地观众就不怎么喜欢了。
为了给反转基因食品站台,他自费50万到美国拍纪录片,采访,调查,兢兢业业。
最后被扣上科盲和现代唐吉坷德的戏谑帽子。
他却说,
“这两亿分不到我手上的,是分十年,直接拨到公益。”
后来他也觉得十分不靠谱,但当时不过是出于信任,一念之间闪过靠谱二字就代言了。
人们看不懂崔永元,他不会是病傻了吧?
之后,是今年徒手撕《手机2》。
“已经到了恳求的地步。”刘震云说,新作品不叫手机了,叫朋友圈,与崔目前的职业和作为没有任何联系。
可一转眼,那边冯小刚发微博称,新作聚集了当年的原班人马。
更发出赫赫然标着“手机2”的海报,海报正中央,就是一颗炫彩手雷。
这边范冰冰发微博:
崔永元立刻绷不住了,接下来就是实锤开撕。
明星偷税漏税被罚,影视股接连下挫,直至跌停。
正如崔永元所说的,不仅电影要停,有人的事业也要报销了。
此时,人们对他的看法,也从错斗转基因的失智狂人,变成正义的化身,民族的英雄。
04
如果说,123天前,他还是令人错愕的崔永元。
123天里,人人都在等待,不仅为了看明星笑话,更为了等待崔永元再出险招。
他确实不负众望。他炮轰大轰炸是大欺诈,已有一人受罚。
他写《一声长叹一声雷》,坚信,
这是一个怎样例外的秋天?
崔永元像个玻璃箱里的孤儿,站在那儿,人人都贴在玻璃箱外头看他。
有人搜查他的公司,能查的人都查了,助理被不断传唤,彻夜询问。
他自然是看不起这些人的,他们喝的是两万一瓶的酒,抽的是一千一条的烟,几十万的现金,看都不看一眼,用包提走,招摇放肆。
他自问,崔永元,你怎么会把一手好牌打成这样?
下一句又自我鼓励道,昨晚,梦见了远在天堂的父亲,他说,记住三个字:不能退。
之后,另一篇头条文又来了。
具体人名,事件,过程都有了,与那封蓝色的通报回复一起,内涵了《一声长叹一声雷》那句:我的危险来自四面八方。
玻璃箱外的人,惊讶不已。
这事有浓厚的江湖气。威胁,恐吓,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这些词,燃透了观众的情绪。
就像最近刷屏的《崔永元病了,还是这个世界病了》意指的,崔永元与这个社会是两个世界。
他一人成一世界,而真正的世界如巨浪,欲鲸吞英雄。
05
崔永元,分A、B、C三面。
今年,有多了一重身份,网民眼中的他,英雄,战士,以一人之力独斗恢恢天网的侠者。
这是四重身份的分裂,与人格无关。
崔永元又是如何调和这种分裂的?
他很拼命。冥思苦想的选题,却屡次遭毙。
接受鲁豫有约采访时,他骄傲地带着鲁豫逛他的口述历史库藏,他平静介绍自己近年来走过的路。
他说自己失眠,朋友们一见面问的最多,就是“睡的好吗?”他说自己被朋友背叛。
他说介绍自己身上的名牌。
“都是哈尔滨的朋友给买的,担心我。”
担心什么呢?
自然没有。否则,他也不会为收视率烦心,以致抑郁。
不会把《手机》的上映说成他一生的转折点,还说一瞬间承受力非常低,觉得全世界有一半都是坏人。
他想过自杀。以至于他总觉得对不起家人,
“她哪顾得上我出轨,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06
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可不像一个斗士说的话,是一个病人说的话。
刚开始,他全年发病,现在他只在春天发病,所以工作上的决定都要绕开春天。
他定期去看心理医生,失眠时,就靠夜里无休无止地看书习字,看老电影,听歌,打发时间。
可以确定,在他大喊“不能退”的时候,在他被群众声浪封神的时候,他生活也是日复一日,感觉很惨。
他仿佛对一切都无所谓,发生了就发生了,我不过是过日子,不要对不起别人就行。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崔永元,你就会发现,整个事情到现在,透着一股子令人恐慌的悲凉。
他不能退。面对危险,他不能退。面对群众的抬举,他更不能退。
他以斗士的姿态站出来,不仅是他反抗世界的方式,更是他反抗那个抑郁的,总用幽默来圆场的自己。
此一役,他只能成为群众最看得起的人。
他裹挟了民意,而民意也绑架了他。
2000年,录制《噩梦醒来是清晨》,崔永元与心理学家聊抑郁症。
心理学家举了许多大师级的抑郁症患者,三岛由纪,海明威,川端康成等等。
崔永元回答,“我最近就特别抑郁。”
说完,大家都笑了。
他活成了大家最想要的样子。
07
如今也是一样。
崔永元真的享受吗?
因为当舆论看得起一个人时,这个人终究会沦为舆论的棋子,任其摆弄,迷失自我。
而没有什么比一个带病的斗士,更让人热血沸腾了。
病,一方面说明了你的坚持来之不易,自带泪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你的特殊。
可那些人,嘴里大喊着正义,双手却高高举起。
在他们眼里,你就是魔幻现实的代言人,是比现实更劲爆的电影男主。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或许吧。
这是个多事之秋,与2002年那个秋天一样,斗士病重,观者多。
1、电影《手机》
2、独家专访崔永元,我对爆的每个料负完全责任
3、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小刚,2003
5、不过如此,崔永元, 2001
6、崔永元,微博头条文章:大轰炸就是大欺诈
7、崔永元,艺术人生采访
10、微博小崔读书汇,头条:举报公安,一声长叹一声雷
11、崔永元的各种采访,腾讯视频。
12、陈鲁豫,鲁豫有约——采访崔永元
【霍老爷】其它优质文章:
▽
于海明 | 奚梦瑶
回复“ 100 ”可获得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与我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