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北京,小人物
日期:2017-11-28 作者:咸 阅读:

大北京,小人物

新媒体管家

王阿姨:

“没事的,熬过去就好了。”

王阿姨的朋友圈昨天凌晨转了一篇公众号,题目是:北京不再欢迎你。我点开看,被删了。翻了前面几条,看她发过的图文内容,配图是风景,文字写着:“女人们,找家庭要看男人的家风和祖传教养,有钱没钱财产不重要,以后自己可以去挣。”

王阿姨是我前几年搬家时来我楼里干活儿的保洁阿姨,她没有加入各种保洁app,而是靠人脉介绍活儿干,她来北京十多年了,现在的积累已经有了几乎接不完的保洁任务,时常要预约她的时间才行。

我刚搬家,屋子里大箱子小箱子和舍友收拾的焦头烂额,门大开着,她敲了敲门走进来寒暄了几句,说刚搬过来呀,伸手帮忙抬了个箱子,然后留下了一张名片。

后来我收拾了一半,就给她打电话叫了保洁服务。那时候我刚刚从一个40平米的老房子和合租的室友一起搬出来,有了一点点积蓄,也是我第一次喊保洁服务,这一喊,把我吓坏了。

我说阿姨这玻璃有点脏啊,能擦吗?

王阿姨二话不说,翻了出去。

新租的房子在六楼,王阿姨动作麻利,迅速一翻,就一只脚踩在窗户的外侧边缘,用手拉着围杆,吓得我魂飞魄散

我赶紧说阿姨你别擦了没事儿不用擦了这太危险了,她说你别管,你们小区好几户二十层都是我擦的,你放心。

被她一说,我伸手帮忙也不是,坐着傻看也不是,只好站在旁边和她聊了起来。

(找到了当年朋友圈我拍的一张图)

王阿姨四十出头,个子矮矮的,很瘦。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懂事好学,儿子比女儿差了一点,但也还好,从来不会有看到班里同学有什么就非要要的“贵”东西。

那时候北京刚刚开春,还很冷。我要接热水给她用,她摆摆手说不用了,冷水快,习惯了。

王阿姨干活非常利索,很多小细节都能处理到。她骑着一台电动车,有时候从北六环骑回来就没电了,会推上电梯来家里充电。她从电动车上卸下来拖把抹布,以及随身带着的小铲铲,把地上一些弄不掉的污渍蹲下来一点点的铲掉。

她总是带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馒头夹腐乳,我叫餐给她吃,偶尔她会装起来带回家给丈夫,她说丈夫是做装修工程的,在业主家里刷墙,也很辛苦,这几年腰不好,重活儿干不了,她要更勤快的跑更多地方更多家,无论多远有活儿只要有时间都去。

这次清退她也未能幸免,她住在东边的小村子接到了通知,临时住到了同乡家,我已经离开北京快要一年,更是很久很久没有找她干过活儿,发了个小小的红包表示关心,她在语音里说,“没事的,以前也清退过的,这阵子过去就好了,就熬过去,还是北京好的,北京有活儿干。”

这次能不能熬过去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她吃苦耐劳,以前我认为勤劳的人总会有新的机会和灿烂的未来,但现在我不敢打包票了。只是她选择待下去真好,还会有无数新白领搬过家后拥有明净的窗户,看得到外面崭新的朝阳。

小芳:

“回家了,这里太冷了。”

去年年底我在北京异想天开的开始了我的新事业:淘宝店。于是第一次就以半扑街状态收场,到货太慢,物流卡住,一百多个快递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说包就包好了。

我连夜租车把货送往了北六环的一家云仓,并和工作人员一起吃了几天的大锅饭。整个云仓的司机、库管和小打包员,都是来自河南的老乡。他们做了好吃的烩面,在寒冬的天气里一碗下肚暖洋洋。

对,云仓就是为淘宝商家提供的公用仓库,负责后端的打包发货服务。分给我们组的库管叫小芳,个子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关于我们货的任何事情直接找她负责就可以。

我没和她多聊过天,但加了微信,知道她有一个女儿,刚刚一岁多,非常可爱。有一天发货到很晚,和其他工作人员聊起来,才知道小芳92年的,比我还小了两岁,却已经是一位母亲,一个家庭可以独当一面的人。

她很负责,仓库很大,位置很偏,冬天的库里整个像一个冰窖,她穿着厚重的大衣,鼓鼓囊囊的,却还是在看到我们运来的新衣服时两眼放光,问是不是可以直接卖给她一件。我可以啊,等我们发完了这批,我送给你一件。她说什么也不肯,“要付钱的肯定要付钱的”,她不好意思的笑笑。

昨天我看到她朋友圈发出的清退通知,她只是发了一张图,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落款在27号的通知上写,27号六点之前不搬离就视为自动放弃,并开始停水停电。

我们很久没说话了,估计她已经不知道我是谁。我没有问她近况,怕她觉得悲伤。今天下午看到她拍了一张自己的行李箱,说,“回家了,女儿也想婆婆了。”

往前翻翻,几个月前都还全是幼儿园的比赛中,她在请大家帮她女儿投票的公众号。

我想起她扑朔着大眼睛,扎着两个长长的辫子,看了看她发在朋友圈的自拍,抹的有些潦草的粉色眼影,心想也好,回家吧,家里有人牵挂

我还认识当初我们小区的快递小哥,他以前每次上门收件都帮忙打包,笑着问我们是微商吧,最近单量还不错啊。他的老家在安徽,跟着朋友一起来的,不觉得辛苦,自己年轻,有的是力气,平时就爱上网看看网剧。

还有送外卖的大叔火急火燎的害怕晚了打差评。以及一对做深度保洁的俩兄弟,搬新家会上门帮你把洗衣机卫浴全部消毒,玻璃擦得明明晃晃,他们戴着围腰,由于男生力气大,顺便还能帮你挪挪家具,目标是过两年就回河北去开一家小饭馆。

还有很多很多住在阴暗的地下室,却始终抬头看天的人。我记得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地下室爆满,是租不到的,我借住在发小家,觉得能给公司留下一个家庭住址原来也是“很有面儿”的事。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超爱北京的。三年前我就写过《一个人的北京》,甚至觉得她是我的缪斯女神。我在来了杭州半年之后,还在偷偷摸摸想扔下一下往北京跑。我爱她的热情,也爱她的冷漠。我爱每个年轻人走在街上,左半边脸笑意洋洋写着欢迎光临,右半边脸却冷若冰霜写着关你屁事。不论我遇见过多少个骗子,多少个小人,受过多少委屈吃过多少苦,我都觉得那里真好,充满希望

现在也依旧是这样。

只是稍微有一点点伤心。我不觉得“清退”“低端人口”是错误的决定,虽然用词实在不太讲究。控制大城市人口发展也许是对未来有无限好处的“高瞻远瞩”,我只是觉得,我们活着,需要更多的温暖作为支撑。而人与人之间,除了冷冰冰的发展,还有更多剪不断的关怀。

也许发展是必须要一部分人做出必要的“牺牲”,但希望他们的牺牲不是白白浪费的。希望历史记住这样的残酷,希望我们珍惜自己拥有的牢固,和那个能回去的家。

晚安。

咸贵人

2017.11.28

今夜好眠

夜夜好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北京,小人物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