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一崩溃就打自己,我该如何改掉这种自我攻击的习惯?”| KY咨
日期:2018-09-05 22:17:55 作者:KY 阅读:

“我一崩溃就打自己,我该如何改掉这种自我攻击的习惯?”| KY咨

  亲爱咨询师:

   

  您好!我今天想咨询问题是: 如何改掉自己性格暴力一面

   

  其实我所说的”暴力”,更多的是对自身的攻击性。大部分时候我都能平静学习工作,但压力积攒到一定的程度我就会崩溃,进而采取”制造肉体痛苦帮助自己忘记精神痛苦”的这么一种方式。在那个时候,我也很容易亲近的人大喊大叫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从小是个爱哭的女生,我父母常用打骂来制止我哭泣的缘故。直到17岁,他们还是会用暴力的方式对待我。而且,他们情绪激动的时候,也会大喊大叫。特别是我父亲,他暴躁的时候会有伤害自己的倾向,比如用拳头墙壁。我妈妈偶尔也会扇自己耳光

   

  但是其实,我能感觉到我父母的成长。今年我22岁,跟他们起争执,偶尔还是会用大喊大叫的方式互相辱骂,但是他们已经改掉打我的习惯了。平时也比以前更关心我了。

   

  只是哪怕到了现在,我的学业事业都有了起色,也逐渐有了一点自我,我内心里还是有一部分自己在拒绝长大。比如我会经常哭泣,止不住的时候就采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精疲力尽,没有力气再哭。但是第二天,我却感到非常耗竭。

   

  我不知道还能用怎样的方式平复自己。普通安慰话语并没有多大作用,就算是我男友,有时也无法令我振作。

   

  谢谢

  

  

   咨询师回复1

  亲爱的读者您好,

  很高兴看到你的来信希望改掉自己性格中对自身的攻击性,我能够感受到你希望与自己和解的意愿,这需要对于自己的觉察和勇气,这是非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很不容易踏出的一步,为你感到骄傲

  自我攻击性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我们会发现自己控制不住的做一些对自己有伤害的行为,后果有轻有重,比如摔东西暴饮暴食,酗酒,把自己隔绝起来拒绝帮助,破坏亲密关系,过度的自我牺牲,过度的购物消费,自残,自杀等等。很多人会因此给自己或他人贴上标签,觉得这是“软弱”,“自私”,“不负责任”,“有病”。每次看到这样的评价我都感到很痛心,这样的评价并不是真实情况

  自我攻击性的行为并不能说明个人的性格是不好的或者是不成熟的。它是人们在感到过度压力和淹没性的情绪之下的一种应对机制当我们感受到难以承受的情绪,诸如羞愧,自责,悲伤愤怒等,又没有向外界求助表达习惯时,人们会学会用伤害自己的行为来应对情感的痛苦,作为一种重新获取掌控感的方式。虽然这样的方式会提供当下的缓解,从长期来看对我们是不利的。你自己也发现,平时都好好的,只是在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他们未尝不是一个信号,来提醒你现在的压力过大了,也许该清理清理了。

  我们对于自己情绪的调解方式和耐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早期的依恋关系。因为孩子会通过对于养育者对他们的反应塑造自己的内部调节系统( working model)。如果父母可以包容孩子的负面体验并提供安抚,那么孩子会容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信任和愿意向外界寻求帮助。从描述的成长经历来看,你的父母用暴力来制止你的情感表达,这是非常具有创伤性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有人生下来爱哭,有人生下来爱笑,有的孩子安静,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对外界刺激敏感,有的不敏感。你小时候爱哭,并没有任何错。爱哭的孩子可能说明情感的感受和表达强度高,这样的孩子往往很有创造力,同理心。遗憾的是你的父母在包容他们自己的负面情绪上就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强烈的情感表达(小时候的哭)产生焦虑,所以塑造的家庭环境与你本身的性情产生了冲突

  我很高兴了解到你父母的变化,也很高兴看到你在学业事业的成绩。你感觉内心住着一部分的自己拒绝长大,也许那部分的你在等待着被看到,被接纳,被爱护。我相信改变是在一段充满爱的关系中发生的,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考虑心理咨询,一段安全包容的咨询关系会带来新的体验和内在的成长。

  以下是一些具体操作方法许可以帮助到你调解情绪:

  正念冥想,帮助你关注当下,在压力过大或情绪崩溃时不带评判的觉察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创造一个安全的保护性的边界,以免自己陷入其中。

  分散想法,用一些其它的活动来替代消极认知比如背一首唐诗,看一些新闻八卦想想从压力事件中获得的积极意义;想像自己可以按照希望的样子成功处理压力事件的样子等等。

  调解身体当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的体温会升高,因此可以在情绪崩溃的时候,用冷水洗脸,或者握一个冰块;当有激烈的情绪时可以做一些激烈的运动匹配自己的情绪,比如去跑步或其他有氧运动;有节奏呼吸,四秒钟吸气,四秒钟保持,四秒钟呼气,持续做几组直到情绪平复;紧张松弛肌肉训练,有意识的紧张身体某一部分的肌肉,然后释放,让肌肉松弛。

  向外界寻求资源首先了解触发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感受,需求。然后向外界表达你观察到的情境,表达感受,提出希望,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也许当下你希望获得的是自己独处的空间,或者他人的安慰,或者静静的陪伴

  希望你一切都好!

  咨询师  金舒

  ↑本期回复咨询师金舒的知我心理预约平台主页

   咨询师回复2 

  你好!我是刘翠莎。反复看了你的来信,我尝试体会你的感受,我感到你的压抑,同时也感到你的活力。我想,这也是你提到的攻击性,有时候我们使用它带来破坏,有时候我们使用它带来生长。所以,在你急切的想要通过“改掉”来删除它的时候,请允许我先和你一起感受它,并尝试看看如何使用它。

  当你谈到“哭”的时候,我脑海里的画面新生婴儿,新生命通过哭声跟这个世界招呼进行互动,这是与生俱来能力简单的一个“哭”,内容却十分丰富,有可能是饿了,有可能是冷了,有可能是热了,有可能是尿裤子了,有可能是生病了,还有可能只是想要有人来抱抱来把自己举高高。所以,我想,你很爱哭,是一种表达自己的能力,并且你很乐意使用你的这个能力。

  然而,不管如何,不得不承认的是,你得到的来自父母的回应不但说不上完美,甚至让你感到被惩罚,就好像你做了天大错事一样,这有可能让你感到莫名奇妙不可理喻,也可能感到失落沮丧乃至内疚羞耻,以至于你在感到有压力的时候只能积攒,直到崩溃。

  当先天环境难以理解你“哭”的语言层次深意的时候,你开始努力适应并学习父母的语言。你很敏锐的观察到父母亲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也这样对待他们自己的,似乎某些情绪被赋予了“坏的”“禁止的”意义,变得不被允许更不能言说。“对亲近的人大喊大叫”、“用拳头揍墙壁”、“扇自己耳光”……变成了表达痛苦也传递痛苦的通道。这似乎是希望控制住自己情绪的努力,同时,有没有可能,在另一方面也是你们在尝试用有形的、可视的强烈的行为去诉说,在邀请身边的重要他人看见听见并陪伴自己经历那难言的痛苦的努力呢?那有没有可能是你和父母之间形成的表达难以言说的情绪的暗语?你说“有一部分自己在拒绝长大”,我感到你很努力的保护跟“过去的父母”的一种关系,即便你的父母现在已经不再打你也更关心你了,但你仿佛还感到需要代替过去的父母继续用让自己受伤的方式止住自己的哭泣。

  于是,我想邀请你回头看看,是哪一个你,不得不用过去的父母习得的语言和方式来止住自己的哭泣?是小时候那个爱哭的你,还是那个被父母打骂制止住哭泣的你,还是现在这个22岁的学业和事业都有了起色也有了自我的你?父母辈自己的情绪也许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对待,也许当他们面对一个哭泣的孩子的时候是手忙脚乱的、是惊慌失措的、是恼羞成怒的、是脆弱无助的;但这不是我此刻最想跟你讨论的。因为你已经在适应并学习了父母辈的一部分语言和行为方式,所以,我想邀请你在这个时候把这样的探索放回在你自己的身上。你说普通的安慰话语并没有多大作用,所以,我们还不能太着急抹去自己的压力、止住哭泣,反而要想着压抑了22年的哭泣就是有决堤的时候的,怎么哭都不为过,反而要给自己冒险去哭的行为感到欢欣鼓舞。同样,以22岁的你的心智以及敏锐程度,完全有能力去感受并理解关于自己哭泣的语言层次和深意。相比平复自己,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呆在那个情绪里,看看这个哭泣提示你最近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情、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希望被怎么对待、你可以怎么样表达从而获得恰当的回应、如果求而不得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就是有落空的期待是否允许自己哀伤,而后再前行

  让我不得不钦佩的是,在如此压抑的充满内在冲突和自我损耗的心路历程中,本要往外表达释放的情绪,由于容身之所,不得不化作喊叫才能被听见,不得不化作拳头、耳光作用在自己身上才能被看见,情绪返还自身,化作难言之痛,真叫人心疼;但你依然给自己的活力、能量以出口,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长,有了起色,又让人感到欣喜庆幸。想到之前无意间看到的一句话沉闷空气对有才华的人常常是种考验平庸的人能依靠稀薄的空气生存,她们不行。才华如果无法投入创造,就可能被用于编织痛苦,并让人沉溺其中。这便是我邀请你使用你的攻击性(也是你的活力)的原因,使用它去生长、去表达、去创造,使用它使它得以流动,从而真正收获内心的和平、收获学业和事业的进取、不断靠近理想自我的实现

  咨询师 刘翠莎

  ↑本期回复咨询师刘翠莎的知我心理预约平台主页↑

  相关阅读

  “我不想好起来,怕病好了就没有人爱我了” | KY咨询师信箱Vol.11

  老公出轨后和我离婚,我可以恨他吗?| KY咨询师信箱Vol.10

  “只有戴上面具才能交朋友吗?做自己会不会一直孤独?” | KY咨询师信箱Vol.9

  “他是个值得嫁的好男人,但我们却聊不到一起,还要继续吗?” | KY咨询师信箱Vol.8

  或者平时通过点击公号底部菜单栏“心理咨询”→“心理咨询预约”,可根据需求搜索查找咨询师。

  你可以通过KY编辑部邮箱

  (在标题注明:咨询师信箱)向知我咨询师平台上的咨询师们写信,你的来信便可能有机会得到回复。

  注意:在这里,咨询师的回信是以教育分享目的的,并不能取代/等同任何专业建议诊断治疗。当你觉得自己有需要的时候,请一定到专业的机构医院寻求帮助。

  若有任何困惑,请发信息到公号后台

  我们会在48小时内给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测试/招聘/转载/请戳菜单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一崩溃就打自己,我该如何改掉这种自我攻击的习惯?”| KY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