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别老嚷着逃离了,你还没活在舒适区
日期:2018-07-05 12:01:28 作者:AD 阅读:

别老嚷着逃离了,你还没活在舒适区

  我的朋友H,大概青春开始,就在盼望着逃离这个家。

  确切的说,是逃离她的妈妈

1chapter 1

  肩上有重压,

  你还有没有心情打理窗台上的花?

  H的妈妈年轻时候,是厂里的一枝花。

  老照片记录着妈妈当年的模样一身大红连衣裙,一头大波浪卷的长头发,眼里有光,笑靥如花。

  那时候,她的妈妈喜欢种花,美人苗条明艳,茉莉洁白又有香,菊花肥肥大大开满枝丫,还有两棵很大的栀子

  那时候她觉得自己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90年代的下岗大潮来袭。

  他们从家属大院搬出来,住到一栋狭小逼仄的筒子楼里,为了生计妈妈去当过小贩摆过地摊,每天脚不沾地的从早忙到晚,只为了给自己和女儿更好的生活。

  H后来想,或许妈妈心里的花,也是那个时候死掉的吧:

  她不再有心情打扮自己,不再穿漂漂亮亮的花裙子,整个人粗糙糙的,一切以实用为上,唯一的爱好就是省钱,把整颗心都扑在全家人身上,忘记了要分一点点给自己。

  后来家里条件好转起来,她也很难停下来休息——那一场变故似乎完全击碎了她心里的某个部分,整个人都变得紧绷绷,一刻也难放松下来。

  以前那么爱美的她,生日时,收到女儿用攒下的早饭钱买给她的丝巾,第一反应是骂H说她浪费钱;

  以前那么爱笑的她,就因为爸爸收了100块钱的假币,可以在家里低气压整整一个星期

  也还是有笑的时候的,挣钱了会高兴的笑,爸爸体贴她会知足的笑,女儿考了一百分会欣慰的笑,可是像照片里面那样又自在放肆的笑,再也没有过。

  她发誓不会让自己活成妈妈那个样子

2chapter 2

  世界那么大,

  你的心里容不容得下一张沙发

  大学考到外地,H很开心

  她那样努力,就好像一直憋着一口气,要活出和妈妈不一样的人生

  毕业不到五年,她成了我们这一堆朋友里头最能拼也最能挣钱的人。

  她用最流行的口红色系,带爸妈去旅行,甚至靠自己打拼来一套小小的公寓

  装修的时候还特意在客厅布置出了一块小小的阅读区,买了一张又粉又嗲的沙发.

  一想到下班了以后窝在上面看看心仪的书,刷刷手机,或者就只是敷个面膜,就能美到不行

  可惜这世界变化太快了。H叹着气说。

  刚学会做PPT,马上意识到自己英语也不行,口语刚刚过关,立刻又发现下一块短板——朋友圈里的微商们成天说越努力越幸运,而她呢,是越努力就越焦虑,越努力就越丧气

  可是再焦虑再丧气,也还是要打起精神来去跑去拼,否则焦虑会变成害怕被淘汰的恐惧,丧气会一点一滴抽掉想要继续奔跑的行动力。

  新房入住半年,大多数时候回家已经超过九点,她想象中的温馨阅读场景基本上没有发生过。

  这个城市很大,这个世界很大,大到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停下,即使是在自己的家。

  房子是新的,沙发是新的,她才不到30岁,却感觉自己已经旧了。

  原来曾经的生活改变的不只有妈妈,还有耳濡目染的她自己。

3chapter 3

  在大写成功时代

  “逃离舒适区”被熬成变味的鸡汤

  这是一个停不下来的时代。

  每个人都端着一碗鸡汤,熬过凌晨四点钟的加班。

  每个人都捏着一把尺子,丈量下一步跨过的距离

  每个人都信奉“逃离舒适区”的教条,似乎熬得越晚,步子迈得越大,越有机会成功。

  但也似乎是一个焦虑的时代。

  跟创业融资财务自由、升职加薪这些话题一样引人热议的,是熬夜猝死和脱发。

  想要拥有的那么多,想要体验的那么多,想去负责的那么多——在负重前行的路上不敢松懈,却发现自己被焦虑与压力裹挟,一刻也难停歇。

  这个时代盛产成功鸡汤,但不意味着盛产成功。

  多少人逃离舒适区,却被无限放大的焦虑与压力无情绊倒。

4chapter 4

  越是逃离舒适区,

  越要学会活在舒适区

  看到广州一位毕业生行为艺术,叫做“旅行的沙发”。

  她把沙发放在城中村,放在拥堵的马路上,放在人来人往的CBD,放在拥挤地铁站……

  然后让自己舒舒服服的坐在沙发上,试图通过这样一种行为艺术,呼吁大家在充满压力、不那么舒适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适当释放压力,要“活在舒适区”。

  是的,只要你心里还有热望,还有梦想,你除了奔跑、去努力接近梦想,还要在这长久征途中,保护好你的热情,不要被压力与焦虑磨灭掉。

  这就是“活在舒适区”的含义价值,不是让你安于现状,而是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巨大压力时,要懂得及时调整自我,在舒适的状态下去释放压力。

  无论肩上有多少重压,也要记得去照顾一下窗台上的花。

  世界再大,也要给自己在心里留一张小小的沙发。

  越是逃离舒适区,越要懂得“活在舒适区”。对于奋斗中的年轻人来说,有多重要呢?

  嗯,大概和防脱战秃一样重要。

  要去战斗,也要去享受

  要奋力去生存,也要去品味生活。

  就算冲刺,也要用最舒适的姿势

  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带着电脑,在馥郁芬芳的星巴克敲键盘

  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无比挑剔,只为把家装饰理想的模样,因为在舒适的空间里,热情与梦想轻易就被无限放大。

  空间如此,移动空间亦然。

  在通往梦想的路途上,除了压力与焦虑,开车通勤的你,还有避不开的高峰堵车,或是长时间的远途出行。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重汽车的舒适感。

  我们乐于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寻找奋斗路途上的舒适区。

  如果非要找出“舒适区”的例子,我们熟悉东风日产天籁算一个。

  在这个舒适区里,有我们追求的生活掌控力,有我们向往的天籁之音。

  就算冲刺,也能用最舒适的姿势。

  即使身处喧闹的城市,也能坐享一份移动的安宁

  即使身处疾驰的时代,也能掌控自己人生的节奏

  即使身处起伏的岁月,也能找到平稳前行的方向

  所以说,活在舒适区,也是一种智慧哲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别老嚷着逃离了,你还没活在舒适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