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雪冬
前两天,朋友发给我一个帖子,主题是《十大鄙视链》,里面有很多很逗的现象:比方说在健身房,做有氧的瞧不起练太极的,但是有氧的又被练形体的看不上;再比方说黄金周旅游鄙视链,国外游的看不起国内游的,国内游的看不起省内游的,省内游的看不起农家乐游的;看及至此我才明白,像我这种常常就在家门口公园溜达的,才是鄙视链的最底端,用网络用语说,应该是“你真Low”。
“Low”这个词,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词——优越感。
生活中有许多人忍不住靠着优越感去搭建了一个隐形的阶层,以为凭着这些,自己就能够比别人高贵了。
优越感没错,错在显摆你的优越感
美剧《摩登家庭》
优越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可能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不过,在我看来,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书籍《自卑与超越》中,对优越感的描述还是比较中正客观的。
在阿德勒看来,优越感就是人们对理想自我的一种向往,以及达成理想自我之后所拥有的一种情感体验。
那优越感是怎么产生的呢?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从出生,面对自己的双亲,都会由于自己的弱小而体验到自卑感,为了摆脱这种自卑感,个体都会很努力去追求优越感。也就是说,优越感来源于自卑,并且每个人都有。
再比方说朋友聚会,你发现自己的女朋友最漂亮,你内心肯定喜滋滋地觉得自己特牛;
又比方说你得了年度明星员工,为此你也一定会体验到优越感,等等。
上述这些优越感的产生,都属人之常情,这些优越感会让我们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是生而为人的必要条件。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体验到自己的优越感的时候,一定要显摆出来:
比方说考第一了,一定得挤兑一下倒数的同学怎么那么笨;
再比方说,女朋友漂亮了,非要声称“我女朋友是北影的”,一幅别人不如他的架势;
又比方说,得了明星员工,就拿腔拿调地开始指导别人,“我才是标准”的自恋感扑面而来……
如果说优越感是让我们体验到存在感,那么显摆优越感,本质上来说就是特意在刷存在感,也就是由于内在的匮乏,急需自己被他人看见,只有被更多的人看见,他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换句话说,那些拼命显摆自己优越感的人,其实是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极其没有价值的人。
你见过李嘉诚显摆自己的财富吗?你见过奥巴马显摆自己的权力吗?
一个人越是没有什么,才会越是显摆什么。
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内心的匮乏,所以通常喜欢显摆自己优越感的人,通常是没有力量照顾他人感受的,所以,这种显摆出来的优越感,往往成了别人眼里的“烦人感”,大家都避而不及。
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一定会收起自己优越感的锋芒,去体恤他人的艰辛和不易,给人愉悦的如沐春风之感。
真正高贵的人,
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美剧《生活大爆炸》
几年前,一个叫作“无用”的本土服装品牌,突然之间在国际间名声大噪。当时,有很多人约访这个品牌的创始人马可,当然也包括那时还在媒体工作的我。
对于任何从事商业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好的、推出商业宣传、表现自己优越感的好时机,但是马可没有这样做,她几乎不接受任何采访,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继续做着自己喜欢干的事儿。
马可说她觉得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见蜻蜓落在我的水杯上”。
马可还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人,香港作家李碧华,如果你不知道她的名字,你也一定知道她的作品,《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等都是根据她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
电影《青蛇》 | 张曼玉饰青蛇 王祖贤饰白蛇
如果把李碧华称为当代文坛里的一个“名家”,我想文学圈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家,甚少有人知道她长什么样,家世如何,背景怎样,因为她从来不将个人信息对外公布,也从来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李碧华装清高,但是如果你真正了解李碧华,也许就不会这样觉得了。
她说:“别那么好奇我的面貌,我是那种摆到人群里,不容易特别被认出来的样子,没什么好描述的。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我来说是好的,不老记挂着自己的影响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写的文字,不至于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苦海明灯,方才真可以潇潇洒洒地写。”
“写的时候真的进入那么一个世界,讲得玄一点的话,似乎是有一个人借着我的手来写。”
如果论资格,我想,无论是马可还是李碧华,仅仅凭借她们的作品,她们都完全有资格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自己的优越感。但是她们并没有,而是都躲在自己清净的世界里,专注地做着自己的喜欢的事儿。
无需优越感的加持,她们的生活本就自在丰盈了。
在我日常的咨询工作中,经常会有来访者跟我抱怨说自己很累。其实一个人很累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顾及了太多外在的声音,在寻找优越感的路上拼命厮杀,耗尽了自己的能量,而面对那些真正让他快乐的事情,他早已无力为之。
所以,如果你也还走在寻求优越感来获取人生意义的路上,那么很可能你走偏了。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解决一个人焦虑和痛苦的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去通过成功和优越感消灭你的痛苦,而是通过做更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把快乐放大。
只有如此,你才能像马可和李碧华那样,做一个不被束缚而自由自在、真正高贵的人。
真正高贵的人,
有胆量正视自己的不堪
前几天,网上看到一篇写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文章写得很逗,尤其是对于季老关于重新出版自己日记的那一段。
季先生一直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内容也都很有趣,这里摘抄几段: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3.4.29
1933.10.14
早晨上了一课古代文学,有百余人之多,个个都歪头斜眼,不成东西,真讨厌死了。
“看女同学大腿”、“逛女生宿舍”、骂学生“真讨厌死了”……这对于一个被北京大学授予唯一终身教授的国学大家、文学大家、史学大家的季老先生来说,应该说是“黑历史”了。换做很多看似很有身份的人,或许提到类似的这些当年之事,估计都会觉得羞愧难当。
季先生没有这样。日记再版,有人劝诫先生把这些不雅之事删除,他却极力反对,并说:“我过去不是一个圣人,现在不是一个圣人,将来也不会是一个圣人”。
本可以做个圣人,但是自己非但不愿意,还把自己从圣人坛上拉下来摔个粉碎,我想,这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莫大的智慧。也正是这勇气和智慧,才能支撑一个人把不见天日的生活,以幽默嘲讽的笔调汇集成一本《牛棚杂记》。
这说明,我们都需要有面对自己不堪的勇气和胆量,无论是生活的动荡,亦或者是内心的不安。
当不堪真的来了,除了渴望成为命运的宠儿之外,很多人更是会把不堪藏起来,找上一些优越感,证明自己其实活的没那么坏。鲁迅笔下的那个阿Q似乎永远都没过时。
冯仑说,人要先往下用劲,才能往上升华。我想,这句话和季老先生的那句“我不是一个圣人”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想活成一个高贵的人,首先要有面对真实和不堪的勇气,如此,你才能长成一座实打实的金字塔,去承载你向往的高贵。否则,只能长成一座空中楼阁,被不切实际的优越感压垮。
···
作者 | 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个人微信公众号:拉姐(ID:byjzlajie)。
主播 | 雪冬,电台主播,二级心理咨询师 ,冥想引导师 ,身心灵成长探索者。
今日话题
亲爱的,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鄙视链”?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优越感?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全新升级的时空心灵学院,邀请全球各领域专业导师,对课程架构进行更新设计,四大成长模块,多种实用方法,线上+线下丰富的体验式学习,帮助你打开内在的通路,获得可见的成长。
最勇敢的灵魂都在向内探索。
时空心灵学院,详细信息请点击:你的内在驱动力,决定了你的命运
如何成为会员?
1.点击下图,立即报名入学
2.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