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旭洋”社会实践队走访墩尾村了解村民种植农作物销售收入等情况。
“疫情未发生之前,菠萝还能销售出去,疫情席卷,老板不下来收购,就只能留在地里烂掉了。”村民谈起近几年的菠萝销售,话语哽咽,种植难、培育难、销售难,这三座大山压得他们不得不向生活低了腰。市县领导了解村民的苦楚,让村干部带头清算村民菠萝滞销的数量,通过“直销+网商”的方式帮助村民销售菠萝,还以“捐赠”的形式赠送给一些学校老师、机构中心,形成一定的宣传,减少菠萝烂在地里的数量。
村书记规划,将路边的收购点转变成一个小型的交易市场,通过与电商和网商的对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出菠萝的品牌效应的同时,还能提高菠萝的销售产量。还可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超市合作,以平时零售的方式销售成熟的菠萝,进一步阻止菠萝烂在地里导致减产。因为墩尾村的种植方式比较传统,加上村民的土地零散,村书记计划以“农户+合作商”的方式将土地整合起来,创新种植像柠檬、释迦果等农作物,适应新兴市场的需要。
村书记还指出,由于墩尾村是依托红色旅游基地发展起来的,村民可以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做一些自酿米酒、果干等农产品的销售,在帮助红色旅游基地留住游客的同时,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增加收入,减少对政府帮扶的依赖性。
红色旅游基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创新销售市场机制,墩尾村的发展指日可待。
记者:李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