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妓抄》是一本由[日]冈本加乃子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3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妓抄》读后感(一):22.04.18
他有与生俱来的激烈天性,自己也束手无策,所以他张扬着,在世间冲撞,希望至少能得到世人的理解。世人冰冷无情,对他没有兴趣。他怒不可遏,更狂热地紧紧抓住这个世界,不想松开,疯了似的试遍各种手段,愈挫愈勇。当他被世人拒绝,身心俱疲,徒留一身酸痒,身体随着脉动而跳痛时,他想过什么是死。 死可以清算一切。他沉浸在想象中的死里,回首自己的一生,“活者的种种,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他这么看破了,嘴角便会浮上恬淡苦笑。有时他不思考死的事,就会默默地想,自己这样一个躁烈之人,居然撑到快三十岁了还没死,真是件怪事。 当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想着“活着的种种,不过如此而已”去憧憬死时,因为生被轻而易举地否定,所以死也成了一种轻佻的东西。既然生是“活着的种种,不过如此而已”,那么死也会变成“所谓死,所谓清算,所谓解脱,也不过如此而已”。
(没啥意思)
《老妓抄》读后感(二):她如此渴望生命和年轻
冈本加乃子,日本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虽然出身于优渥之家,但是一生因为爱情而历尽波折。她因为敏感多情而受伤,可能也正因如此才取得了卓越的文学成就。她的《老妓抄》被称为“明治以来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短篇作品”。这部作品中收录了《老妓抄》、《雏妓》、《食魔》等十个经典短篇。冈本加乃子的文风华丽优美,故事耐人寻味。她的文学作品带有日本文学传统的物哀色彩,但是并不像太宰治那样丧,也不似谷崎润一郎那般直至变态的唯美。
加乃子47岁才开始小说创作,不到50岁便离世,在她的短篇作品中经常会流露出对青春少艾的羡慕以及对韶华易逝的遗憾。比如《老妓抄》和《雏妓》两篇,前一篇是一位老艺妓养了一个抱负远大却吊儿郎当的青年发明家,后一篇是一位女诗人想要收养年轻舞妓当女儿。虽然这两个年轻人都有些轻狂不着调,但是中年女人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青春的光芒。这种略显变态的爱慕让人觉得可怜。比如当那位发明家三番五次离家出走到处鬼混时,老妓十分生气地打电话抱怨,但是挂掉电话她却心生向往地赞叹道,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啊。
实际生活中加乃子也是在中年时期频频出轨年轻男性,还有几次将男人带回家与丈夫三人共同居住的经历。想必这也是加乃子对年龄的宣战吧。这样的行为也使她在当时受到了很多非议。但是勇敢去爱的加乃子还是给了女性们很多希望。
本书中还有一篇《食魔》,主人公是在年轻时被人戏称为“与四郎”的鳖四郎。“与四郎”是日本茶圣千利休的小名。只因鳖四郎是通晓琴棋书画等风雅之事的全能型人物,也曾经在艺术圈子里闻名一时。但是终究因为出身的卑贱而只能依靠教有钱人家的女儿烹饪过着贫困的生活。而他的内心却总是不肯认命,将自己视为风雅之人,用一根白萝卜也能给自己做出三菜一汤,吃到兴头上还让妻子在深夜里去给自己买鱼肝。真的是可悲又可恨。
据说冈本加乃子年轻时很中意谷崎润一郎,但是却被其鄙视相貌,说成丑女,令加乃子大受打击。而川端康成却将其称为“高贵而丰润的女子”,在其去世后,川端康成表示,我感到身边的温暖消失了。加乃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是像太阳一般光彩夺目。
《老妓抄》读后感(三):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花
本书作为短篇的合集,从名作《老妓抄》开始,到《舞技》结束,暗含了加乃子从和歌诗人转为小说家的经历,看起来好像描写了一个传奇女子的人生倒叙。十个短篇,讲述了十个不同职业女子经历的事情,不同行业的女子有的陷在黑暗中,却依旧没有被外界环境打败,她们的独立与坚韧、眼泪与热情都被写在了文字里面。
开篇的《老妓抄》主要讲述了柚木和园子之间的观念,园子在年轻时候早已见识了柚木这样的男人,她作为一个年老的艺妓,早已将人心看透。但是柚木还是选择资助柚木,柚木从一开始在资助下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依旧产生了厌弃的念头,想要逃离这个柚木建立的小小世界。后来的柚木反复“出逃”,虽然这样的“出逃”园子在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但是园子后来都回去了牢笼之中。
“艺妓就像一把便利刀具,尽管不用格外锋利,但需具备基本功能,以便应对各种场面。”园子作为一个老艺妓,什么样的男人都见过,也经历过不同的男女之情,这一生的经历很丰富,却依旧愿意再一次做出相似的决定。可能也是因为依旧想看到一个人满怀真心的模样,一条路走到底的样子。因为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所以无法冰冷地对待经历的人和事。
最喜欢的一篇是其中一篇关于女子和和尚的故事,为鲤鱼喂饭的和尚在河边看到那名落难的女子。从此属于鲤鱼的饭食都归了这名女子,和尚也逐渐和女子之间产生了莫名的情愫。当寺庙里的主持长老发现鲤鱼不在钟声敲响的时候聚集,人们逐渐发现事情的蹊跷,在被发现后和尚被带回到寺庙进行询问。而和尚牢记了一位老和尚的提点,无论怎样的提问都回答“鲤鱼”,在这样的对答中小和尚逐渐明悟。
“恋爱,如果一方悟了,另一方就会完全无法下手。所谓开悟,是悟出了生命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在流转想通。一条鲤鱼身上也有天地间的道理,继而憬悟恋爱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该过度滞留在这小小的局部里。”而当小和尚明悟之后,女子已然不能再做些什么,因为两个人的关系缺少了一个人都不能维系,女子只能离去。的确,有时候我们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恋爱关系中,一旦有一人放手,结局只能是破裂。
人生就是这样的,虽然死会是绝对的存在,即便我们明悟了生与死的意义,但是在生与死之间发生的其余的事情都会有更多的含义。不能因为死亡一定会到来,就放弃了生与死之间的所有故事,我们依旧需要热烈且灿烂地活着。须臾的生看似渺小,但是从渺小的生去回望死亡,就会发现死亡也是那样的渺小,就不必再惧怕死亡的到来。所以,永远不要对这个世界失去热情,无论是工作,还是男女之情。
《老妓抄》读后感(四):加入这场世俗的奇遇
说起日本文学,前几年跟风看太宰治和三岛,更早的时候是东野圭吾和村上,除了故事性较强的推理小说,其他类型经常因为翻译或是别的什么原因,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直到今年看到一頁版本的《老妓抄》。一頁是很会做书的,去年冬天有次和朋友吃完饭在书店闲逛,看到文库版的《潮骚》,小小一本,封面漂亮,陈德文译版,我们立刻被牢牢吸引,一边把玩一边赞叹,各自买了一本回家。那是我第一次几乎一口气读完三岛的书并觉得是除《恋重荷》那个短篇之外我最喜欢的故事。但使我印象更深的还是一页做书的水平,那就是即便用了轻型纸也让我这个恨轻型纸的人讲不出什么坏话。
说回《老妓抄》,一开始是因为一如既往精美的封面和设计对这本有了印象,后来是看到作者冈本加乃子的照片,看起来是长相不算美丽但有辨识度,发型和表情很酷的上上世纪摩登女士,看起来神秘又有魅力。冈本的写作生涯只有短短三年,第三年就得了急病去世,但从这本短篇集可以窥见冈本写作天赋之高超、体察生活之入微、人性洞见之细腻深刻。
在遣词造句上很妙的是,这些将近一百年前在日本写成的文字读起来毫无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文中不同职业的男男女女,不管是老妓、寿司店老板一家、爱好游历的夫妇、寺庙中长大的小僧还是年长的游泳教练、不得志的美食家,这些人物和我们多年日剧日影看下来心中形成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甚至超越文化的差异,你会觉得他们真实存在于身边。冈本曾有过几年海内外游历生活,有一些化为文字在书中闪过,也许是在旅途中看进去了其中人物、听进去了其中故事,才让她笔下的一切如此真实且可信。
书中对人物和环境描写的是一绝。其中一些让我有喷嚏已经到了鼻腔却打不出来的酸涩感觉,那些描写总是合情合理但又比惯常更细腻更深一层,经过作者提点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偶有自己平时也能体悟到的几句,简直要为这份巧合拍断大腿。这部分的用词经常是排山倒海的形容词压过来,使人几乎窒息,只能凝神去读,一段下来却因为其中玄妙而感到酣畅。
小时候语文课讲写作要虚实结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读完这本我才明白其中意思。如果硬要说冈本这部集子的写作内核,我觉得应该是“俗世奇遇”,而正由于务实部分对“俗世”的风物人情描写的是那么准确真实,以至于务虚部分的“奇遇”也显得情理之中。书中的人物不管是何身份、年纪、境遇,性格里多多少少都有至真至纯至善至朴的一部分,寂然的、凛然的男男女女总有一些孩子气在身上,所以总能有纯真温柔的惊奇际遇(也许《食魔》这篇这样的对应并不明显,整个故事氛围较压抑,但文末描写能看出来主人公是有一些微妙的柔和转变)而这样的故事不管是一百年前还是当下,都能引发对普世价值观的思考,于我而言是最近几周的温柔堡垒。
译者蕾克老师(微博@lelac)参与了整书的编排,上面写到的和冈本生平有关的内容全部来自几天前蕾克老师的直播,听过这场直播,没人会不爱蕾克。讲到编排是因为我最喜欢《鲤鱼》,读完这篇才明白前面几篇那种好像什么也没讲但好像又讲了很多的,朦朦胧胧,读着舒服的叙事风格是作者独特的禅意的写法。《鲤鱼》是整本书的转折之作,之前和之后有着不同底色,也是读完这篇我才醍醐灌顶般地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原本是不想再说女性作者之类的话题,因为这本书是所有内心仍保有纯真的人类,不论性别都会觉得很好的一本。但确实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冈本女性作者的身份,而我所知道的上一个著名日本女作家还是紫式部,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冈本的笔力和一些独特的视角,男作家确实不见得能写得如此动人。
总之是从原作到翻译到设计甚至线上营销,每一步都充满诚意的一本书,这一切在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日渐崩坏的当下,对于使一切急速下坠的力量来讲,是温柔却无用的抗议,但我们读一读就是对这抗议微小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