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离不开青年人才的支撑,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主力军,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理应自觉担当作为,肩负起崇高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为更好的响应这一号召,8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砼心赓续力,黄河展新篇”实践团一行人抵达东营市,深入调研关于黄河滩区迁建这一问题。
上午,团队成员前往东营市河口资源管理局和黄河河务局。在办公室主任的带领下首先与政府进行对接。
据介绍,根据省政府安排,东营市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全部集中在利津县,主要是对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涉及3个乡镇街道、19个行政村,人口8252人、房屋12647间,村台面积122.54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89亿元。规划到2020年,总投资260.06亿元,通过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等五种方式,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全面解决60.62万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乐业问题。
“东营市黄河滩区迁建工作顺利开展,推进也很迅速。”东营市发改委农经科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推进,东营市成立了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专项小组,并积极向上对接,成效显著。前期工作中,在顺利完成了推进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招投标、村台高程实地勘测等相关工作后,编制完成了工程实施方案初稿,一期工程实施方案早已通过黄委复审。“这项工作不仅涉及民生问题,也关乎长远发展,是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关系人民群众安危与福祉,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大局。”省发改委一负责人表示,要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以“绣花”的功夫做好滩区迁建工作。
下午,团队成员到达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与工作人员洽谈后,在工作人员引领下实地考察调研民情。
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是一项惠当前利长远的重大民生工程,不仅承载着中央对山东的重托,更承载着60万滩区居民长久以来的“安居梦”“致富梦”。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迁建工程。到2020年,黄河滩区60万居民的生活状态将要发生前所未有的巨黄河滩区迁建是民生工程,体现了国力强盛的现状和生态利民的执政理念。对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一天的走访,团队成员发现,迁建后的地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村民的生活质量,连带着孩子们的教学质量、老人的医疗保障都在慢慢变好。
团队成员到实地调研有利于增长大学生们的才干,磨炼品格和意志。通过下乡所开展的活动,从而使我们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