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瞭望”社会实践队队队员许健开展党史宣讲课,为同学们讲述重庆谈判的原因、过程及意义,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对党史教育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党史的认识,以史为鉴。本次教学采用线下面对面教学形式,通过队员授课、观看视频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对重庆谈判历史事件的讲解。
课堂开始前,许健为同学播放了视频《重庆谈判》,介绍了整个重庆谈判发生的时间线。同学们认真地观看视频,积极讨论。面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积极踊跃,展示出了他们超强的记忆力,鼓起勇气大声地将时间节点准确的说出来。在视频结束后,许建为同学们介绍了重庆谈判发生的背景、原因、结果以及意义。他介绍道,重庆谈判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天下苦战久矣”,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的侵扰,都希望能和平解决中国问题,反对内战。和平统一是众望所归,蒋介石迫于人民舆论的压力,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
事实上,抗战胜利之后,国内局势仍然很严峻,面对国民党的压迫与外国列强的威胁,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重庆谈判的危险性,但是毛泽东说:“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在经过重重考量和分析国内外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 重庆谈判作为战后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把国共两党的合作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让同学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同学们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创建地艰难与不易。2班学生谭惠怡说道,通过本节课程学习,自身对于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清晰明确的了解,对于学习历史有一定的帮助。
撰稿/孙沛诗 关婉滢
摄影/李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