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在路上
1、今天是队伍正式三下乡活动的日子。结合一个上午的经历来看,只有一个字“累”!由于每个班都有配备一个班主任老师和一个生活老师,大多是一个班级中有七八个学生,所以班级管理方面还是基本能控制好的!当我亲自面对真正的特殊儿童时,很多时候都会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无力感也油然而生。在我负责的班级里面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女生,有不良习惯和自我刺激行为。怎么去干预她的这些不良行为,是我目前遇到的一个难题。还记得指导老师刘老师给我们说过,遇到这种情况要多问多观察,多询问家长、老师,更多的还是要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积极的思考,就找到可以对应的干预方法。与此同时,我也明白到,教育学生是个难题,而教好学生更是一个难题。特教在路上,我们仍需努力!
2、支教的第二天,今日依旧是观摩学校老师上课的一天。通过观摩,我了解到一份优质教案和用对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观摩,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一节课中的注意力是很短的,尤其是特殊的孩子。所以如何在课堂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身上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正式进入教学内容前,讲好课程纪律、个人习惯等问题,再集中他们的注意就已经花费了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方面,我觉得助教老师的方法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整个教学流程符合特教的课堂流程。首先是点名喊到,以此同时要让他们端正坐姿,然后是导入部分,导入这部分利用游戏来再次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最后再进入课堂内容。
3、今天主要是思考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干预?荷花班有一位刚进入班级的小孩,刚来的第一天极其不适应,由于口语表达能力有限,他不能有效地讲出他的需求。所以他会通过自伤和攻击他人来吸引别人注意。但是,由于刚入班级,他的很多生活习惯我们都不太了解,很多时候都不能准确了解以及满足他的需求。
相关文献表明个体童年时期的攻击性可以显著预测长大后的攻击性,因此预防儿童早期的攻击性行为对减少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而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体、家庭、社会方面。
经过查阅相关文献,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策略主要有移情训练、家庭行为疗法、游戏疗法、艺术疗法、绘本阅读疗法和团体辅导等。
重点说一下移情疗法,移情是指个体理解、体会他人情绪的能力。缺乏移情能力的个体攻击行为较多,针对攻击行为较多的幼儿,家长、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移情训练来增强幼儿的移情能力,通常才用的方法是角色互换,让产生攻击行为的幼儿站在受害人的角度感受攻击行为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