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少女尹小美》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4-07 03:15: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少女尹小美》经典观后感1000字

  《少女尹小美》是一部由王米执导,葛宁宁 / 龙宇 / 李金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女尹小美》观后感(一):野生少女小美

  

映后交流环节有一个问题是问导演影片中有没有体现家乡情结。我觉得导演的回答特别妙:母亲就是出生地。

影片中的尹小美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单身母亲,懂得烧菜而不懂得去爱自己的女儿。家庭环境方面寥寥几笔,已经勾勒出决定小美生活轨迹的一个重要源头。我并不愿意给这部作品打上成长电影的标签,说它是成长太过残忍。在我的理解中成长意味着对自我的探索-控制,而尹小美获得的似乎只是无穷无尽越来越远的放逐。这让人痛心地感受到,自由未必是美是好,也可以意味着丑陋与绝望。

会有人觉得少女小美是一个极端的个例,我们的孩子绝不会是如此。也会有人觉得母亲应当为爱的缺席负责,或社会应为性教育的缺失负责,又或者觉得,以后自家孩子学啥也不能学艺术搞电影。

但这部电影终究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只提供一个入口。在这个入口之后我们完整地体验了尹小美的少女时代,盼她跌倒爬起盼她快快成长——但孩子总是叫人失望。孩子总是叫人失望的。失控的小美是人群中千万分之一,而千千万万的少女都曾在某一刻无处安放她们的情欲,就像你我都会为那本压在书本底下的杂志会心一笑。

导演的语言十分克制,并不意图批判,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小美的口中一瞥某种立场:小美她说,自己是被放在草篮里顺水漂流而来的孩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句子。她认为自己是野生的,无父无母,这是悲剧的源头,当然并不唯一。

最后我想说!少女尹小美也许很快会有一天决定结束她的少女时代,谁知道呢。然后一切过往都不再重要,她将有灿烂的明天。

  《少女尹小美》观后感(二):看过《少女尹小美》

  其实我不经常关注这种小制作电影,也是偶然的机会才看到这部片子。技术方面受制于成本而有些缺陷,不过可能这也是导演的处女大作,我不想过多评价。整个来看算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涉世未深的单纯少女(尹小美)在三年时间里接连经历几段残酷爱情(可以说对方都是骗钱骗色的渣男)后意志消沉,遂走上天台想要结束生命,在此地遇到一住在天台的失意导演。少女向导演倾诉,电影由此以倒叙方式展开。上篇讲述大学期间的经历,下篇讲述高三时期的经历。第一段失败的恋爱经历并没有侵蚀小美对爱情的向往,她在日记里有所表达,并且在第二第三次遇到渣男时仍然保有对爱情的希望,只是最后都因无法忍受而离开。在下篇的结局(也是接近全片的结局),高考后闺蜜与小美谈起这段失败的感情,小美一笑置之。这一笑,既显示出了人性中留存的温暖,也预示了小美在大学期间因追寻真爱而受的挫折,虽然这种联系也不是必然的。

天台倾诉渣男2渣男3渣男1高考后小美与闺蜜聊起第一段失败爱情

  我亲身接触也有一些女孩在追求真爱过程中受伤害,或许这值得我们反思,遇到像是爱的事情还是要保持冷静,发现不对尽早离场。片中小美所遇见的第二和第三任,说实话我觉得是非常油腻的一事无成屌丝,有点难以理解小美为何对这种奇葩抱有希望。当然高富帅总是稀缺的,但油腻屌丝绝对不要碰呀,哪怕会孤独一生。当然,本片讲述的故事也算是特例,并不是每个女孩都会如此霉运。再往深处追究,不光爱情,整个人生也都如此,在诸多不完美中进行选择时要懂得进退取舍呀。

  剧本的话,对人性方面的刻画可以更细致一些,全片各部分的长短详略编排也可以再优化吧。部分演员的表演挺到位,也有一些还可以更好,这些方面相信王导下一步作品可以更好。整个来看,若要描写人生的沉重,不妨描写得更加沉重深刻一些;若要突出黑暗中的光芒,这光芒也可以更亮一些。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以考虑出个续集呀。这次跳楼没跳成,小美后面的命运会如何呢?只要不落俗套,还可以出一部好片。

  《少女尹小美》观后感(三):尹小美小时候也喜欢自我表达———项目阐述。

  《少女尹小美》导演阐述

  《少女尹小美》旨在通过对一个少女的生活的观察和再现,来得出关于当代女性命运的某种结论。尹小美是单纯的,是被动的,是一个相较来说“纯粹”的女性,这令对她的观察更能打动观众。写这个剧本的过程中让我心中出现了看《悲惨松子的一生》时的一些相似感触,即对这个人物悲剧的不忍和其必然性之间的知性和感官之间的某种偏差。正如现代理论家所揭示的,女性在当代社会中是一个被剥削的所在,无论在何种社会位置: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作为一个待婚女性,甚至作为一个恋爱的对象,她察觉与否,她都是被动的,被看和被决定的一个对象。即便她可能对社会的残忍和不公有所察觉,但是所谓反抗也只能更加巩固她被剥削和被欺凌的地位。以上是宏观的一些观点。具体来说,这个剧本的大部分情节出自我的生活,即便我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写的。剧本的主要部分写于我完成乳腺手术之后,手术台上那种精确、残忍的印象影响了我,让我想要像手术刀那样的再次剖开自己,对自己进行分析。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观点是我另一个写作的参照点,即去考察一个人的存在和她对存在的意识的想象性的关系,所以我在片中以“间离”的方式插入了很多当时上学时读书笔记的片段。正对镜头的自述来自于我喜欢的布莱希特的理论,这是一种陌生化手法,旨在增加观众和影片之间的距离感,便于引入一种批评的视角。片中性爱镜头将以手和肩膀的特写为主,并以一种油画画质进行处理,呈现出来接近日本粉红电影如神代辰巳片中的风格。作为女性导演,片中对光的使用将会是非常感性的,将有很多背光、剪影的镜头同时有过曝、全白的镜头。镜头语言将区别于一般男性视角主导的视线剪辑和叙事语言等,取而代之以一种叙述主导的,温柔的感性的镜头语言。主演葛宁宁是莫邪原型的另一任女友,她在看过剧本后说“他会说的话好像就那么几句嘛,简直是原样复制”,这让我相信她能调集自己的经验和感情来演好这一角色。男主角龙宇是我在学游泳时认识的游泳教练,他在传授经验时的理性和诱导能力吸引了我,并且他长的很像一个好男人……我准备用一点反差感来诠释莫邪这个人物。至于朗朗,自诩为渣男,并且很有诠释“刘老师”这个人物的热情,相似的经验也让我相信他能演好这个角色。至于其他演员还在物色中,这个片子拍摄的难度可能在于青春气氛的还原,场景的还原等,技术性的问题还是较好解决的。从写剧本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这个故事仍旧令我魂牵梦绕……我相信它触及到了女性原罪的一部分秘密的核心,我想诉说它,并且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

  2019.7

  自述:这部电影的拍摄大概可以归于两种电影流派的影响下的产物:即70年代日本左翼电影中的粉红电影,把性当做女性解放基本田地,把两性关系作为社会矛盾的核心所在;以及法国电影中文学性较强的一支(可参见巴赞的《为非纯电影辩》),把镜头语言作为文学语言的一个替代物,在画面更迭中复原叙事的感觉。电影的讲述从天台的自杀开始,故事的主体是一次回忆:和另一个人一起看着自己——自此,电影机器和主人公视点和导演视点,几乎合一了。后面的叙事中就几乎没有视点镜头了(全片的三个特写是肖像画一样的插入镜头而已)。一般文学改编作品中是这样的。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做是改编自我前一年写的一篇小说,重点不在故事中的事件,更无所谓故事。可以说在研究人的一些奇怪的想法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结果,讲了人试图控制自己人生之后的一些徒劳的情况。 尹小美想得到爱情,因此一直在付出,先是无意识的付出——探索,后来是有意识的付出,然后是牺牲,最后终于在进入交换界时失利了,双膝跪地。 一直把电影当成一个仪式性的艺术形式,在电影面前我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它太过卑微不值一提。我从写剧本开始就在用画肖像画的感觉记录一些人的感觉和思想,这个剧本也是一样。它并不在表达感情,它像一个心电图一样的是自我分析的产物,也是因为在这些时光之前我就养成了写作的习惯。这个人物在思考自己的同时也在不停地犯下过错,一旦开始就无法结束,越了解自己,越万劫不复。在一个人人为己的社会里是无法谈论爱情的,但是因为神的存在,有些事情恰巧有一个开始,有一个结束,所以我把它拍下来。也许你可以看见天使,也看见撒旦。 (以及确实爱了很多年的布列松和布莱希特。)

  2020.12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少女尹小美》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