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岛上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4-07 00:25: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岛上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岛上故事》是一本由梅叶挺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岛上故事》读后感(一):看完后居然也想写几篇

  书中重点描述的是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宁波象山南田岛上的各种有意思的故事。在这段时间里,其实宁波的其他地方也在发生类似的事。作为作者的老乡和同龄人,在读此书的时候,我有很多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我老家那边也有类似的人,类似的事。读这本书,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往事回忆,想着想着居然也想写几篇纪念纪念。但真正操作时才发现,我能想到的只是一些片段而已,已经很难串起一个完整的故事了。最近几年老家又赶上各种拆迁,那些往事发生的地点也只存在于我模糊的记忆中了……罢了罢了,还是再读一读岛上故事吧。

  《岛上故事》读后感(二):童年歲月的追憶

  童年歲月的追憶 相識《島上故事》這本書真的是確幸。轉發微博中的獎,從來沒什麼運氣的我,這真的是小確幸啊! 梅葉挺,在此之前本不了解,卻莫名地有種親切感,或許因為同是浙江人,或因為同對北大這個地方的熟悉,或因為感慨農村出身的我們。 他書寫的17個故事,或多或少,都有著我童年的影子,只是那時的我,與他又是不同的。 他寫的都是島上一幕幕的往事,而從他的求學歷程看,小學之前在島上的時光是最多的,無疑他的童年都是在島上度過的,更多是對島上事物的追憶,何曾不是對自己童年的追憶。

  《岛上故事》读后感(三):遇见

  这本故事集写的是记忆中的浙江南田岛上的故事,看完第一篇《水产城的陌生人》,有点玄乎,顺手去网页搜了一下林逸人的故乡:404城。居然真的存在。于是,随着梅叶挺一个个玄乎又真实的故事,让我觉得真真假假,似乎是真的但是又很神秘。这大概是文人的一种理想化——文字加工。梅叶挺在后记中提到“记忆本身并不可靠。”而这种陌生的熟悉感,来源于岛上发生过的17个故事。

  《岛上故事》读后感(四):我在岛上的家

  我们回望来时的路,是为了迈好脚下这一步。一座小岛,一幕幕独家往事经典重现。故乡,也许你会离开,到你总不会忘记。 其实刚看书名,觉得是一本普通的小说。看过书才发现,作者生活在一座岛上。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难以忘记的地方,你对她魂牵梦绕,你对她念念不忘。回想起发生的一切,你都会热泪盈眶,一幕幕历历清晰。 很小的时候读过余光中的《乡愁》,那个时候的我们还小,读不出余老先生满心的牵挂和心痛。慢慢地,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成长故事,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助。后来,我们终于长大了,可是我们越来越怀念故乡,越来越怀念那些人和事,唯一忘不掉的是那份对故土的情感。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对家乡的眷恋,对家长的思念,都变法的淋漓尽致。作者在书中从每个家长的人入手,有阿飞舅,剃头匠阿曾,杨三婆,蔡为明。。。一切熟悉的人带给作者抹不去的回忆。故乡,多少个夜里我面向西而驻立在宿舍走廊里,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遥想每一颗繁星上都藏有一个笑脸,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家乡对于漂泊的人是什么呢?也许是一辈子的归宿,也许是一生的牵挂。不管怎样,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曾经那个生你养你的家乡。 梅叶挺这17篇走心的故事,写给每一个漂无依的人。

  《岛上故事》读后感(五):一段远方的亲身经历

  收到《岛上故事》时,手头刚好在读北岛的《城门开》,两个用文字建城的写作者,穿越时空,沉默地聚在一起。

  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面目全非。北岛的北京城已经消失,梅叶挺的南田岛正在消失。于是北岛建起昔日的北京,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梅叶挺则用自己的故事,构建出一座属于每个人的岛,他说:最终我生活过的岛属于我,也属于每个阅读的人。

  这种书是要在夜里读的。游览一个远方的故园,温习一段陌生的童年,然后睡去,进入梦乡。梦和童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梦是现在的童年,童年是过去的梦。夜深人静,不复存在的老北京和正在消失的南田岛一起叠放在床尾的斗柜上,它们会不会聊聊天呢?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传记和回忆录。这可能是搬家次数太多的缘故。我十四岁离开出生地,数一数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居然有十来个。我的故乡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像拼图,把它们拼在一起是项困难的任务,更糟糕的是没有说明书。于是我去偷看别人的画卷,想从里面找到解谜的线索。

  其实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都是拼图吧?只不过有人的大块一点,有人的小块一些。我们终生都在重复玩这拼图游戏,用新的滤镜观察它们、给它们重新上色、尝试不同的拼接方式,在自己和别人的故事里翻翻捡捡,寻找那些失落的片段。

  《岛上故事》读后感(六):曾经被安放在故乡的那段时光。

  《岛上故事》是一部有着影像纪录质感的作品集。作者出生成长于故事中的海岛,从渔村到小镇再到城市,回望往事,作者用冷静旁观的温情文字记录封存了一段时空,再将之转变成书中收录的17个故事。这种特殊的回忆方式给了作者创作和想象的自由,作者试图通过“人、物、地”三个维度搭建成长过程中的乡土变化、人情冷暖,营造一代小镇青年共同的成长记忆。于是这些故事中有匠人、赌徒、渔民、赤脚医生,有渔村、小镇、街道、田野,这些故事共同交织出一个把往事回味成故事妥善安放的空间。

  《水产城的陌生人》中的林逸人,他说他的故乡在沙漠,他称故乡为伊甸园,他要回到他的故乡了,他跟“我”借了五十块钱,他消失了……

  《蔡为明的录像带》中的蔡为明用一台老式录像机自导自拍了一部“电影”,它记录的虽然是“赌徒”的一次逃窜,但其实是他自己内心往事的缩影:“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杨三婆的秘籍》中,杨彩娥有一本古代名医传下来的“宝书”,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我”因为鼻子里生了疮,而有机会接触这本“书页张张泛黄”的宝书,书中的秘方确实有奇效,疮治好了。然而后来,这本秘方终于大白于天下,答案有些啼笑皆非。

  还有让母亲操心的有文身的阿飞舅、“我”与邻居江老头的战争等故事。一座小岛,一幕幕独家往事经典重现。

  这部特别的故事集记录的是曾经被安放在故乡的那段时光。

  《岛上故事》读后感(七):南田岛回忆录

  《岛上故事》讲述的是在南田岛上生活着的平凡人的日常故事。作者梅叶挺,故乡是南田岛,曾从事过多媒体,房地产,创办了三家公司,现为自由作家。这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

  南田岛,是浙江省宁波市的第一大岛。地处浙洋中路。还是南北要冲之地,为白浦屏障,还是门户,历来为海江战略要地。在看这本书之前,从来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一个小岛,开始看的时候,还认为这个是作者虚构的地方,人物可能真是存在。看到三分之一,《漫长的等待》这一章,开篇引用古籍《崇祯宁海县志》中的一段话:

  “南田山,东海中,上游平畴列可三十项,居民番盛,国初徒其民,今墟其地。”

  由此看来,在崇祯年间,南田就已经存在。在这本书里,有卖西瓜的牛皮顿;印有文身的阿飞舅;剃头匠阿曾;相信命运来到南田岛的爱多;等待夫君五百年的林娘……在南田岛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平淡,又常见。就如同你在家乡遇见的那些老熟人一样,随便说着闲话,或者听他们闲聊。

  书里的故事,都发生在作者的身边。让看的让你,很容易想到自己的家乡。一个小城,一个小镇,一座小岛,甚至一座小桥,一条小河。而在家乡里,住着见了很多年的老邻居,闲来无事大家笑笑闹闹,讲讲最近发生的新鲜事,你家的稻子怎么样啦;你地里的南瓜长的真好;你们家娃考了第一名;听说那谁谁谁这月结婚等等。在家乡里面,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如此。我们在那里长大,根生长在那里,没有人,比我们更熟悉那里了。直到长大后,因为读书,因为工作,而离开那个小小的地方。到大城市,开始的不适应,让人格外怀念家乡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城市的灯红酒绿,让你的心迷失。渐渐你忘记了一直在等你的家乡,那个小小的县城。某天,你再次回到家乡,会发现,一切都变了样,再也不是你记忆中,你熟悉的那个模样。原来,你还记得这里,你没有忘记它,你没有忘记这里的人,你没有忘记这里发生的事情,它一直都藏在你的记忆深处。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岛上故事》相当于作者对南田岛的回忆录。回忆生活在南田岛的那些年,那里的人,那里的树,那里的房子,那里的好吃的,那些只属于他的回忆。

  《岛上故事》读后感(八):【书评天下-《丈量一只候鸟与家的距离》】

  丈量一只候鸟与家的距离——读《岛上故事》有感(864字)

  作者:苇眉儿

  有一个地方,你走得越远,思念就越长;有一个地方,也许你会离开,但你从来都不会忘记。这个地方,就是故乡,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了一首歌:“我的故乡并不美啊,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那时候只知道跟着老师的节奏唱,全然不能体会那种游子的思乡情。长大了,离开故乡去闯世界,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蓦然回首,才惊觉故乡才是心中最温暖的所在和最忠诚的依赖。

  终其一生,我们都是追故乡的人。一本《岛上故事》,作者梅叶挺罗列了17篇走心的故事,聚成还乡的牵挂和思念,内容文字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回眸和凝望,更是对往昔故乡烙在骨子里的温馨记忆和诠释,有家,有爱,有说有笑,有痛苦的泪水和难言的悲伤。那一草一木那一砖一瓦那一山一水,融进了生活的底色,渲染成心中最美的画卷。没来由的,就会心酸,就会莞尔,一段时光记忆追述一段岁月印痕,故乡翻过一篇成了旧日往事,唯有记忆鲜活和生动着。就此温一壶酒就着这记忆中故乡的夜色和月光,下酒,微醺的时候再哼一回《故乡的云》:“我已是满怀疲惫,醒来却都是酸楚的泪。归来吧,归来吆……”歌至此处,汗已涔涔,泪已潸潸,心抽搐成小小的一团。

  我想,这本《岛上故事》对漂泊无依的游子来说,就是投掷了一枚催泪弹。纵使眼睛干涸,但是心灵的泪水不自觉会汩汩流出,那是本能,更是一种全然抹不掉的乡音乡貌乡土乡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梅叶挺的字里行间,浸润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南田岛的原汁原味,他用一颗最真最纯的心,描绘了故乡在他心中的位置和地位。

  都说故土难离,都说叶落归根,都说荣归故里,故乡就像一棵树,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绿叶葱茏,花朵繁茂,枝桠朝天,盘根错节,在每一年的轮回中往复循环四季的歌。故乡的风俗人情你来我往,汇聚在眼前栩栩如生。其实,很多时候,回望是为了更好地赶路和跋涉,我们终究还是要迈好眼前的每一步,丈量一下一只候鸟与家的距离。独家往事,小岛生活,故乡思绪,交织在一起,网一样的思念,愿远方打拼漂泊的你心中依然留有故土的芬芳朗润和清澈明亮。

  《岛上故事》读后感(九):月是故乡美

  精致的大32开本与淡绿色的背景色衬托出画面中间翠绿色的小岛,可以说,这本《岛上故事》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这是作者梅叶挺先生的第一部短篇作品集,收录了他的17篇短篇故事,整体来说整本书有一条贯穿所有故事的背景,那就是作者的回忆,从他自幼生活的那个小岛讲起,渔村、小镇、城市,居住的变迁记录下他的人生轨迹,而他对过去小岛生活的回忆则构成了这17篇故事。他通过“人、物、地”三个维度搭建成长过程中的乡土变化、人情冷暖,营造一代小镇青年共同的成长记忆。于是这些故事中有匠人、赌徒、渔民、赤脚医生,有渔村、小镇、街道、田野,这些故事共同交织出一个把往事回味成故事妥善安放的空间。岛上的故事,对我们而言,陌生而又熟悉,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回忆,美好的童年与怀念过去的岁月。所谓的成长,不是越来越冷漠,而是在冷漠的面孔下,还能有一份深藏心底的温暖。

  故乡,其实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心底里潜藏的那份温暖,都说只有在外漂泊的人才会心念故乡,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会怀念故乡,这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故乡,还有属于我们自己过去的回忆,那也是我们所怀念的“故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书评人司羽酱所说的那样:

每当黑夜来临,周围安静下来的时候,一个人独处,总是会想念故乡,居住的村庄有袅袅升起的炊烟,附近的田野偶尔有蛙鸣想起,高高立起的电线杆子上有几只麻雀停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现在想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吵闹,反而有种安稳感在心中晕开来。

  居住在南田岛的少年“阿挺”,怀念故乡的林逸人,为了妻儿戒赌的牛皮顺,郁郁不得志的阿飞舅舅,村里的传奇剃头匠阿曾,还有杨三婆、江老头、赤脚医生等等,17个故事就有17个鲜活的人物,每一个故事都是单独的,也都是连着的,构成了那个有趣的海岛,构成了梅叶挺先生心中的故乡。

  对于我们而言,故乡可能早已遗忘在记忆里了,我们的故乡可能没有那么多有趣的人物和故事,但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恍惚间竟也游戏记起了那些故乡的人和事、那些我曾经熟悉现在却又陌生的场景,可能故乡在我们心中其实都有一种“共鸣”,它从未消失,只是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心中罢了。

  《岛上故事》读后感(十):家是避风的港弯

  《岛上故事》起初以为写的是生活在海岛边上的渔民们的故事,其实不然,岛上并不是只有渔村渔民,打渔,晒网,渔船,夕阳,落日。它也是一个古老的海岛,明清经历百年海禁,后又开放延续至今,有过传说萦绕,有过海盗出没;更是一个现代的岛,岛上有专门贩卖水产品的水产城,有敬老院,有录像厅,有赌棍,有新街道,有从天南地北而来的商贩生意人。人们忙忙碌碌从事着各种营生,茶余饭后聊聊街坊邻居的八卦。

  作者梅叶挺是一位来自浙江宁波南田岛的岛民,梅叶挺在岛上的时间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慢慢减少,从出生到小学是整日在岛上的,初中时逢周末有时需要坐船去对岸的石浦帮父母在水产城做生意,渐渐离开的愿望便强烈了起来;高中就读于县城,差不多每月回一次家,在汽车颠簸和航船摇晃中便常常思索起故乡的意义来;至大学只能寒暑假回一趟,后来工作便回得更少了。但神奇的是,地理距离愈远,心理上却近了起来,梅叶挺像牛反刍一样把陈年旧事从思绪里拖出来,重新回味,然后像整理书架一样把它们一件件安放妥当。

  作者通过五天忙碌两天休憩的工作制度中,利用两天休憩时间,把年少往事记忆中的故乡,用一个一个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故事虽然是分开的,其实却是都能在里面找到联系。

  《岛上故事》里的每个故事带给读者一个意象,一种氛围,写法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记忆也会有加工,也会取舍,进而形成一个好的故事。

  岛上的人都是正常的生正常的死,如若发生一件不正常的事,时间久了,也就变得正常了。

  阿飞舅的纹身,牛皮顺的一千个西瓜之谜,林逸子的004之城,剃头匠阿曾的理容店,有无奈,有坚持,有执着,有疯子也有傻子。一座小岛上演着一幕幕的经典独家记忆,不可复制。

  曾有人这样形容“家”:呆长了,就腻了;离久了,便想了。这,就是家。世上的一切东西,都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有的甚至已面目全非,只有家依旧。唯有离家上了大学、或者工作,才会渐渐明白,多么想念吵吵闹闹的家。

  人生百味也许就是点缀在记忆里的苦辣酸甜,人最难忘的也许不是曾经的辉煌和最终成功,而是在成长路上遇到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所给你带来的那一些特别的记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岛上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