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力量》是一本由( 英 ) 莎拉 • 罗赞图勒 著 斯坦威出品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 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沟通的力量》读后感(一):学习沟通的技巧 才知道沟通的力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段便于人们沟通联系,但对于沟通能力,却好似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特别是现在居家办公、网络购物等颠覆传统的新社交形式,人们的沟通能力甚至有倒退的趋势,很多人甚至产生了社交恐惧,大部分时间依赖于社交软件来沟通,但没有了语气和表情的加持,这样的沟通很容易产生误会和矛盾,甚至网上做得花团锦簇般文章的人们,也大都是见光死。
这本书则是帮助人们通过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产生正向帮助。
回想一下,我们不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碰到一些初看时难于登天、无处下手的问题,然而通过一段的认识与了解,特别是与相关人们的沟通后,仿佛并不像最初感觉那样困难,甚至如果找到对的人,只要一场谈话就有“一席话点醒梦中人”的感觉。同时,我们还经常会束缚自己的思维,比如看到白纸黑字的合同和约定俗成的惯例等,我们看似不能动摇的问题,在谈判高手的有效沟通后其实都有回旋的余地,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谈的条件。
但沟通的效果并非当时立即显现,而是在沟通之后,分别结合各自身和对方的情况考虑之后得出的结论,也只有尽可能贴近彼此的实际情况,这样谈出的结论才是对双方有益的。沟通是相互的,并非仅仅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正如书中所说:在交流中了解彼此,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办法。
沟通需要勇气,很多职场新人和性格内向的人不敢与人面对面沟通交流,除去不得其法外,更重要的是没有享受到一次良好谈话后获取的收益,如果鼓足勇气迈出一步哪怕是自己的诉求得到了一点点满足,也会使他信心倍增,进而想掌握更好的沟通技巧,在不断的正反馈后,没有人会逃避沟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作者在书中用了一半多的篇幅记述了涉及爱情、亲情和职场等七个真实案例,并把对应着七种策略的应用加以详细分析,几乎可以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种中八九成的问题。在书的最后还有十八种沟通技巧练习,有着非常细致的讲解和图表示例,可操作性非常强。如果读者假以时日认真练习,举一反三,肯定会成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V�V�
《沟通的力量》读后感(二):做好事情 建立关系--读《沟通的力量》
“对事不对人”是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但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遭遇的态度和处理的结果绝对不会完全一样,所有的事,都是对事又对人。这背后的缘故,和关系的远近及情感的深浅紧密相连,沟通与关系和情感息息相关。如何把事情做好,又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舒适关系,《沟通的力量》打开了一扇门。走进这扇门,我们可以了解沟通的价值、训练沟通的方法,提高表达以及自我觉察的能力。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真正意义重大的转变屈指可数,他们常常通过交谈发生。《沟通的力量》通过7个典型案例、18个具体的训练建议,阐述沟通的意义、价值和力量。
重组家庭的主妇如何和生了癌症的丈夫讨论遗产的分配,获得自己应得的份额?和多年没有联系的父亲重新见面时,如何触碰内心巨大的怨怼并且重塑亲子关系?面对为自己付出半生的妻子,如何说起不爱了要离婚的意愿?在各种情绪干扰之下,如何保持沟通时的镇定?压力之下、心理阴影之下、长期困扰之下,如何保持勇气、利用沟通走出困境?本书为你一一解答。沟通最大的意义,在于,那些关键的时刻,完成了意愿互换,改变了人生。
那些艰难的,人与人之间、想法与想法之间千沟万壑的时刻,如何运用勇气、语言、态度、行为等沟通的方式化沟壑为桥梁,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致力学习的事。毕竟,作为社会动物,我们需要做好事情、建立关系、彼此协作,在具体的要解决的事情上,彼此懂得。
《沟通的力量》作者是一位拥有15年国际工作经验的领导力顾问,服务渣打银行、普华永道、世界银行等企业,帮助CEO和各级领导者开展重要对话,资深的专业能力,在字里行间呈现,具体的训练方法操作性强,但不能凭空训练,需要放到沟通实践中练习。
这不是一本讲技巧的书,这是一本讲策略的书,而策略,在具体的故事中展示。沟通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我们的心意、想法与对方分享,同时接纳对方的心意与想法,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对自己诚实,不隐藏真实的想法,保持敏感,并促进与对方保持连接,是这本书不断强调的事。作者认为,在她的生活中,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通过沟通解决的,沟通的力量无穷无尽,而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完成这种沟通,是因为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从中看到你一个秘密,那就是,沟通之中,真诚第一,情绪稳定第二。
最后,作为读者,我想说,《沟通的力量》作为一本实用型的心理学畅销读物,作者做到了深入浅出、故事性强,不难读,赠送一朵小红花。
《沟通的力量》读后感(三):好好沟通:改变人生的一小步
人生的转变与人的关系密切相关。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彼此都能走得更远。有时候沟通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关系的亲疏远近。说到底,其实沟通影响的不仅是个人,还有团体乃至整个社会。不管沟通的范畴有多大,落到实处就是人生的日常。你如何说,什么时候说,哪些说,都有学问,有章可循。通过练习习得沟通的本领是生活的常态。但要想使沟通发生力量,即在人生发生转变前,需要实现某些心理上的转变作为前提。
沟通并非易事,在实现心理上转变前,我们面对沟通难题,要么攻击责备,要么避开逃走,要么整个人僵住无法应对。当我们做出诸如鼓起勇气、创造情感空间、思考想传达的信息、怀着尊重的态度、说出真实想法、放弃过去的梦魇,同时找到终结——突破思想的界限,一切都可能改变。在《沟通的力量》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让沟通迸发力量的七个转变,它们作为沟通的基石,构成了有效沟通的屏障。
书中不仅着重强调了用心发声、勇敢行动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倾听自己和他人,而且强调了在交谈中发挥作用的结构。在改变人生的交谈中必不可少地存在四种行动:“启动”、“跟随”、“反对”、“旁观”。这四种行动缺少一个或多个,则已经采取的行动会不停地重复。缺失的行动让谈话变得僵硬、让人心力交瘁。引入完整的行动,会带来有活力的交谈。
“启动”引导方向,譬如:说“我建议……”“我认为……”
“跟随”促使完成,譬如:说“我同意……”“我支持……”
“反对”实现修正,譬如:说“我不同意……”“我的挑战是……”
“旁观”表明观点,譬如:说“我注意到……”“我所观察到的是……”
完整正常的交谈不只存在四种行动,还存在四种语言,这四种语言侧重于思想、感受、实际和想像四个方面,将缺失的语言整合到谈话中能改变你的语调。学会控制你的交谈,结合《沟通的力量》中创造奇迹的十八项沟通练习,从勇气、抉择、合适的状态、说话方式、说出感受、分享真相等方面将一步步落实改变人生的交谈,通过厘清想法、积极陈述,最终发现沟通的意义。
与其说沟通的力量,不如说是积极的力量。人们面对困难时采取何种心态决定了解决问题的程度。在沟通中更是如此。对交谈抱持合理的期待是沟通带来力量的源泉。任何改变来自需求,我们注重自己的需求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的意图,有意图的交谈永远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真正的沟通便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沟通力图在自爱和爱人间维持平衡,在真实与期待中悠游,并展现出顺乎自然的智慧和力量。
《沟通的力量》读后感(四):有效沟通的指导手册
我们中国人在沟通这件事上做得不如西方人,古人认为“沉默是金”是一种美德,“三缄其口”可以趋利避害,对“巧舌如簧”也抱有鄙夷的态度。其实大可不必“闻言失色”,关于沟通,我们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英国作家莎拉·罗赞图勒在她的《沟通的力量》中给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很值得我们尝试一下。
沟通重要到可以改变人生
《沟通的力量》这本书开篇言简意赅地提出了沟通的重要性,我们中国人对沟通素来不擅长,尤其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很多人就是害怕沟通而任由事态恶化,比如夫妻之间不沟通,影响家庭和睦,与子女不沟通,影响亲子关系,与领导同事不沟通,影响工作进展和个人前途,可见沟通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要主动沟通。
正如作者提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沟通提供了使我们的人生实现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使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难以预测的时代里为社会更广泛的发展做出贡献。
沟通的七大困境
作者在书中用源于现实生活的七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由沟通迸发力量的七个转变。分别是:面对克服谈话的恐惧,如何唤起内心的勇气;面对深层的隔阂,如何创造谈话空间;面对两难处境,如何巧妙地传递信息;面对情绪干扰,如何保持镇定;面对外在压力,如何恰当表露真实想法;面对心理阴影,如何找到积极的光亮;面对长期困扰,如何正确画上终止符。
作者的第一个小故事是玛丽和托马斯的艰难沟通的故事。玛丽和托马斯是重组家庭,托马斯因为罹患癌症,改了遗嘱,在他死后,玛丽原先可以得到全部房产,现在变为一半。这是个敏感的非常难以沟通的事情,作者鼓励玛丽用回溯练习的方法让她直面恐惧,唤起沟通的勇气。用权衡练习来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要进行交谈。在进行交谈之前要构建好桥梁,然后通过向内审批练习来敞开心扉,最后采取行动,打开沟通之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发现作者在提倡主动沟通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方法和练习,让我们把恐惧说出来,唤起沟通的勇气,把得失列举出来,权衡一下是否要进行沟通,在进行沟通之前要深入分析需要沟通的人,利用资源,寻求有效帮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适合我们在平时尝试一下。
十八项沟通练习
作者一共归纳了十八项沟通练习,比如:回溯练习找回勇气,权衡练习做出抉择,洞察练习找到话语,资源练习,寻求支持,倒带练习复盘对话等等,这十八项练习足以攻克我们平常遇到的沟通困境了,通过学习书中七个小故事的分析总结的方法和技巧,我会更有底气去沟通了。《沟通的力量》还是值得去读去练习一下。学习西方人的沟通技巧,让关系更和睦,让工作更顺利。
《沟通的力量》读后感(五):说出真相,语言平和
这是一本教会你如何通过沟通的方式来处理和摆脱负面情绪(如恐惧、隔阂、尴尬问题)的书,书中并没有大篇幅称赞沟通所带来的益处,而是更多的通过系统、有条理的“7个转变+18个沟通练习”,同时通过案例生动化,是一本偏方法论的书,但一点儿也不单调。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能感受到平和语言背后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动力。
首先不得不夸一下本书的作者和翻译,每一句话都很精致、前后连贯特别好,跟作者想表达的“语言平和”思想形成呼应,为本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深的灵魂。例:“当思想碰撞、灵魂碰触、我们在一起交谈能够瞥见更广阔的现实。”“情绪的爆发就像致命的毒素一样,可以瞬间扼杀一段对话”等等。
沟通的目的是让双方知道真相,形成对真相的一致理解,最终解决问题。作者基于7个故事,阐述了让沟通迸发力量的七个转变,在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个生动的案例。这7个转变分别是分别是:面对克服谈话的恐惧,如何唤起内心的勇气;面对深层的隔阂,如何创造谈话空间;面对两难处境,如何巧妙地传递信息;面对情绪干扰,如何保持镇定;面对外在压力,如何恰当表露真实想法;面对心理阴影,如何找到积极的光亮;面对长期困扰,如何正确画上终止符。这7个部分可以稍稍的划出两个重点:说出真相、语言平和。作者也更进一步,花了大量篇幅,给出了“创造奇迹的十八项沟通练习”。
说出真相---勇气
“我认识到勇气并不代表没有恐惧,而是战胜恐惧”,对于沟通,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开启沟通。这也是我在生活中、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经常很多事情有些不好意思说破,但看着又碍眼。我们都有勇气,我们需要的不是获得他,而是培养它。我们要找到发挥勇气的方式,让我们通过合理的途径表达出来。有些事情说透了反而双方都舒坦了。同时另外一方面的,可能如书里所讲,我们很多人正在面临艰难的时刻和困难的选择。我们需要说出真正重要的话,从过时的承诺中解脱出来,或者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这些都包含了作者提的“面对克服谈话的恐惧,如何唤起内心的勇气。”“面对深层的隔阂,如何创造谈话空间”等。如果我们当中的一个人找到了沟通的勇气,接着另一个人也会,随后会有更多的人这样做,持续的多米诺效应甚至可能改变世界。
语言平和--方法
语言平和既是终点,也是过程处理方法,同时也体现穿插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一种虔诚的态度。当你已经有了勇气,但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梳理时,不妨逐一列出,理顺,最终形成清晰的思路和步骤,各方面考虑周全。自然而言,我们的心态就变了,我们的言语也就平和了。当你把一切都搞定,重新使精神回归平静、解放自己的能量,是沟通成为新生活的开始。
勇气给了沟通一个良好的开端,语言平和既是通往沟通彼岸的列车,某种意义上,也是那趟列车的终点,通过新生活的起点。
最后,以尼尔的话结尾(刚拿到书差点把他当作者了)
《沟通的力量》为那些陷入沉默,在“寂静的绝望”中度过一时甚至一世的人提供了一条救生索,书中行之有效的技巧、方法和语言,简而言之,就是大多数人在希望事情改变时想拥有的工具。
《沟通的力量》读后感(六):沟通,情感空间的冒险之旅
你是否会有类似的自言自语----“这话说不说,不说随它去吧”,“这事不对要不要告诉他,算了就这样吧”。也许你选择了闭嘴,导致隔阂变深、冲突加剧、关系疏远……..此时,你需要创造一个广阔的情感空间,彼此才能感到安全、敞开心扉、释放灵魂,进而让彼此的思想相遇,来一场冒险之旅。
打破深层隔阂,创造谈话空间。没有什么事情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就算隔阂也是。问题来了,怎么创造谈话空间?本文讲了有7步骤,个人总结成8个字“先内后外、由浅入深”。攘外必先安内,理清自己之后的沟通才不会累。在进入一个情感空间之前,你要先培养自己的容器,放慢步骤,倾听真实想法,调整自我状态。然后,选择合适时间进入谈话空间,谦逊真诚的说出隔阂。一口吃不了大胖子,饭得慢慢吃,话也要慢慢说,根据对方的反应,有效的输出你想聊的话题。本文莉莉通过创造谈话空间的7步骤,打破了她和他父亲的隔阂,抚平了之前父亲留下的伤害。
撞破唐灿秘密,零食打破隔阂,三人终成闺蜜-----《以家人之名》
鼓起勇气,说出真相,这样的冒险很值。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多多少少都会有不愉快的经历,似乎都以为对方是懂你的,然后默默地等着别人哄你。醒醒吧,要想释怀就该大声地说出来,不然谁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我们总说勿回首过去,应展望未来,大道理都懂能做的又有几人呢???为此,感同深受的小南想鼓起勇气,说出许久未说的话。有人曾对我说:“你是一个害怕得罪人、讨好型的人,还时常乐在其中,但是你真的快乐嘛?” 我现在回答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作为一个特别看重友情的人,如果盆友你觉得小南哪里不好可以指出,小南定当听进改进,但绝不因讨好你而迷失自我,要敢于做自己。可能我说出这些你我的关系会发生变化,我希望是朝着好的方向走。在对等的关系中,你可以抬杠我,同时请你也抬爱我吧。
小姨戴茜与南孙的对话,敢于拒绝----《流金岁月》古娜拉沟通之神—全身变,沟通青铜进阶白银。只要心中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走进情感空间冒险都不怕,或许还能收获一份无形资产。承认你有和别人交谈的冲动,行动上要积极;对自己的东西负责,言语上要积极用“我……,而不是你…..”;邀请共同创造,结果上要积极。所以,积极多一点,交谈多一点,烦恼定将随风去。
积极向上,心情不丧
《沟通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莎拉.罗赞图勒采用了“7+7+18”方式让读者学以致用,着重夸夸第二个“7”-让沟通迸发力量的七个转变,7个沟通策略分别结合着生动的现实案例,还给读者划重点,对应步骤逐条写好。别人写的再好,吸收进脑才是真正好,你可以先尝试心灵对话,后面转到实战,一定要记得在沟通中别紧张,别迷失自我。 这就是,我的冒险旅,你的呢??
《沟通的力量》读后感(七):沟通是人生游戏困难模式到简单模式的一把钥匙
(一) 人生游戏,难度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当我们有想要做的事情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恐惧,会不会做不好啊?这么难我一定做不到啊?等等,终日惶惶,自我设限。时间长了,人生游戏的模式便从一般上调到困难,在困难模式里住着一个所有人都杀不死的怪物——想象中的困难。 但也有人会把人生游戏的模式调到简单,这需要一把钥匙。钥匙不难获取,需要一点勇气,一点真诚,一点包容。得到钥匙,很多困难就迎刃而解。钥匙的名字叫做沟通。 (二) 书里有一句话〔每一次冲突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从未发生过的对话。〕 大学宿舍里面容易爆发冲突。 宿舍是随机分的,很大的概率是一个房间住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几个人,习惯、性格还有家庭情况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几个不同的年轻人在一起相处,需要耐心和沟通,否则容易起冲突。 我隔壁宿舍有两个人曾经因为卫生问题吵过架。 长发妹子洁癖很严重,每次上课,都会拿一张卫生纸,把椅子上的灰擦一遍再坐。 短发妹子很糙,是个糙妹子,大大咧咧,不拘小节。 宿舍是上下铺,短发糙妹住上铺,长发妹子住下铺。 上铺只能睡觉,玩手机,很多事情比如吃饭、会客什么的还是得下来。短发糙妹人缘不错,没课的时候,她的朋友会跑来她们宿舍玩。 宿舍的凳子只有两个,短发糙妹会让别人坐凳子,自己总是习惯性地坐在长发妹子的床尾。 长发妹子当然不高兴了,可能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一直没说,经常性地拿白眼翻她,希望她能懂。 短发糙妹的神经粗如火腿,根本接收不到对方的暗示。 半个学期不到,长发妹子受不了了,积压的不满突然爆发,短发糙妹一脸懵,至于吗?而且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后来吵得很凶,两个人差点没打起来,最后长发妹子搬出去住了。 长发妹子因为搬出去住,需要负担额外的房租,于是开始了漫长的兼职之路。 网上有句话说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都能用钱解决。 长发妹子就是用钱解决了与舍友不和。 但我觉得,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也都能通过沟通解决。 两个人我都有接触,都是挺好的人,没有哪个是蛮不讲理的。 如果一开始好好沟通,这个架根本没有必要吵。 (三) 笨死了,这题错了。 吵死了,闭嘴。 少吃点,胖得跟猪一样。 以上三句都不是沟通。 但有没有人觉得话耳熟? 我是经常在家里听到这几句话。 一些父母因为信奉挫折教育,所以在抚养自己的孩子时也会呵斥、责骂,以期用难听的语言来磨砺出更加坚韧的灵魂。那些孩子慢慢长大,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这样的教育更大的可能性是挫伤出一个自卑、怯懦的灵魂。 攻击性、侮辱性的语言,并不是沟通,只会引起争端。 除了攻击,逃避也没法沟通。 〔逃避可耻但是有用〕,逃避的有用是对自己有用;可耻是对别人可耻。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人在面对争吵时会选择冷战,或许是害怕情绪失控,或许是害怕争端,或许是生气到不想理那个人。 但是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对方可能想要跟我们好好聊聊,但是我们一旦做出逃避的姿态,会伤人心也会使对方不敢提起话题,更会折磨感情。 当我们无法了解自己的想法,便也很难谈话沟通,失去了自己内心与他人的联系,我们就像活在一个玻璃鱼缸里面,感受不到外界,很难去跟别人沟通。 除了负面的方式,一些表面和善的语言也不是沟通。 一些新职工被老职工欺压,心里不甘愿但是还是接过不属于自己的任务,说好的,没关系。 连续加班一个礼拜,本以为周末可以休息一下,结果又被喊去加班,明明想摔手机,但还是说好的,马上到,我应该做的。 这些也不是沟通,这种给自己带来痛苦的虚伪的话就像是给自己戴很重的镣铐。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员工连续加班很累,回家收到领导通知加班的信息,虽然很愤怒但还是去了公司,后来因为语言上的摩擦,情绪爆发失控,把领导杀了。 如果他们有好好的沟通,这一幕也不会发生。 情绪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爆发的。 (四) 每个人都有棱角,相处总有摩擦。 在一起相处,并不意味双方要一味忍让关系才得以继续。 如果有不同意见,要以尊重对方的方式清晰说出来,求同存异。 交谈中要放弃控制权,不需要把事情都提前想清楚,自然而然的,尊重自己,尊重对方。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敞开心扉,摘下面具,用真实的心感受这个世界的人和物,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当你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全宇宙都会给你让路〕这句话是有几分道理的。我们和善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如果对方不是跟你有仇或者利益纠纷,是会尽力配合的,而且对方不同意也没关系,至少自己说出来了自己的想法,不会那么憋屈。 念大学的时候,我在宿舍睡得很早,十点就睡了。但是宿舍里有个妹子是个夜猫子,跟男朋友打电话一打就到凌晨一两点。我对声音敏感,吵得睡不着,但是怕说出来她会生气,会损害我们的关系,但我一想,总得解决啊。 第二天,我硬着头皮跟她说我们聊聊。她说好啊。谈话中,那些想象中的争吵都没有发生。基于我要早睡需要安静和她要跟男友煲电话粥两个不可更改的原则,我们商讨出一个非常愉快的合作方式。她晚上去走廊打电话,我早上起来动静也要小一点。其实我一直不知道我早上的动静会吵到她,她跟我说的时候,我还很不好意思。 大学几年我们虽然生活方式非常不一样,但是相处地也很愉快。 (五) 这本书的作者叫沙拉·罗赞图勒。说来好笑,《与神对话》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为书作了序,结果名字的字号比作者还要大,旁边还加了两条花纹,重点突出。刚看我还以为这本书作者是尼尔呢,到手后翻开才发现,原来作者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