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寓言》是一本由[荷] 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5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蜜蜂的寓言》精选点评:
●说实话,这本书出乎我意料的好。尽管全书仅仅讲了一个意思,但考虑到其成书之年代,以及写作风格与文学修辞,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敏锐。
●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能把这个悖论用寓言表达出来,曼德维尔应该给了斯密很大的启示。
●洛克的聪慧弟子,西方重商主义的起源
●堪称是自由主义思想最具代表的经典作品之一。
●论自私的正义性
●貌似是一个经济学代课的老师推荐的~很多句子我都用小本子记录了小来。
●很有力的集子。
●他说,“在市场秩序中,让人一切从利益出发,甚至可以让坏人为公众的利益作出贡献。”我说,这该是一种多么完备的市场秩序啊。
●對人性的剖析、對人類文明自發、漸近地產生和發展的詮釋相當精闢!也難怪哈耶克會如此推崇曼德維爾!讀亞當斯密和哈耶克之前如果能讀讀這本會容易理解得多!私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并非是非此即彼而可以是和谐的,私人追求私益可由“看不见的手”导向服务于其他人的利益。两百多年前曼德维尔和亚当斯密这些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早就证明了,可惜这最基本的常识却被很多人都会忽略。
●此书推翻千古道德虚矫,道破人性自利的真相。并创造性地提出私人的恶德即社会的公益这一直接影响亚当斯密的观点,把人类社会如何利用个人自私自利形成分工合作实现繁荣的图景解释清楚,堪称经济学祖父,成为后世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石。震铄古今,石破天惊。
《蜜蜂的寓言》读后感(一):图书馆的奇遇
读书的时候,在图书馆里无意中拿到的,那时还没有老师推荐我们看道德情操论之类的书。
所以我丢下了乏味的国富论,对这本书着迷了。还在笔记本上摘抄了好多名言金句。
曼德维尔对人性的剖析是很刻薄很真实,细细思索,很过瘾!
《蜜蜂的寓言》读后感(二):曼德维尔可以帮你理解亚当斯密和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
曼德维尔对人性的剖析(在对人的种种感情的解析上我认为本书甚至要超过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人类文明的自发、渐近产生和发展的诠释相当精辟!也难怪哈耶克会如此推崇曼德维尔!
在读亚当斯密和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之前如果能读读对他们影响很大的这一本书,会容易理解得多!(这本中译本序言就写得不错,推荐不看全书的话也看这序言)
《蜜蜂的寓言》读后感(三):敌忾
青春期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想法,也写过那么800字的议论文,不过没有曼德维尔驳斥的这么强~~~
17实际末的时候荷兰正在嚣张,能写出这种书,与荷兰本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应该是分不开的,另外,据我所知,荷兰与西班牙相比,在大航海时代受益的之后的区别是——荷兰很节俭,荷兰的商人不仅保持了很高的道德水准,也保持了很好的节约习俗。我相信曼德维尔应该是在当时周游了其他西欧国家之后才写的这个,指桑骂槐的说西班牙很烂。
《蜜蜂的寓言》读后感(四):最基本的常识:私人的利益与公众的利益之间是和谐的
网上到处都缺货,无奈之下只好看电子版了!
私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并非是非此即彼而可以是和谐的(至少从总体上和长远地来说),私人追求个人私益可由“看不见的手”导向服务于其他人的利益,只要是不“损人”的“利已”最终也会“利人”的。两百多年前曼德维尔和亚当斯密这些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可惜这最基本的常识却被很多人都会忽略。因而有了后来社会主义的“唯不利已只为他人”,有了学雷锋。。。
《蜜蜂的寓言》读后感(五):真实摧毁道德
人世间,什么是美德?
美德一定是维系社会发展的规则吗?
不一定.
这本书是经济学的祖父.
也是经济学假设的基础.
我们希望活在美好当中.
但是真实往往很残酷.
人的自利性,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
却被我们称为恶德.
不论我们是否喜欢,是否褒贬.
真实还是真实.
是我们个人的主观看法违反了真实.
违反了天道.
这是一部可以冲击原本信念系统的书.
道德往往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