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30 02:05: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由钱穆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精选点评:

  ●脉络很清晰,看了也颇受启发,尤其引论,很适合我这种入门读者。。。

  ●这本应该成为高中历史配套教辅。

  ●钱老比较推荐古代的精英治国,但这终究还是不及民主法制啊。

  ●华夏帝国主义治史做出来的就会是这种傻逼东西。

  ●终于把这本小册子变为「已读」了,还要感谢麦当劳的傍晚俩小时。读后感想很多,也找了大家批判钱先生的观点来对比参照,但是书评我是不够格去写的,这个可以只记感想,不谈干货。挑最重要的说一句,或许吕思勉王夫之等人史学功力更好一些,但对我们这些还未懂皮毛的无知外行来说,当惯教员的钱先生讲述的真是让人愉悦享受。吕先生的书翻过半本,干巴巴的啃着费劲。求知如果能带点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⒈钱师学养雄浑,识力深透,最难得全书晓畅明白,要言不繁,又擅以细节技术性解答历史转折,难怪当年叫座。⒉观点当然有同有异,但许多卓拔想法今天看来仍然值得探讨,给人启发。⒊最近读了许多相见恨晚的书,条件所限没能在最适合的时候读到。就如汉代制度检讨一节所言,黄金满赢不如遗子一经。

  ●我的历史非常薄弱,积重难返,所以是没有资格评价这本书的。单说感受,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皇帝并不是想干嘛就干嘛的,封建制度不完全是糟粕,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和选举,经济,兵役等等制度紧密相关。政治真的是一件复杂的事,钱穆先生的文笔练达简洁有力,旁征博引又不失美感,实在厉害。 但最后还是想说,在这样一个早上,读完这样一本书,其实挺讽刺的。

  ●写得太好了!

  ●满清一朝发明了信息封锁和愚民政策,某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清代的政治,被钱先生认为,可说是全没有制度,一切由满洲部族的私心发出,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为了便于满族皇帝的专制,就废除了宰相明代已废,清朝沿袭之,最高命令就由皇帝发上谕。还有明的和暗的直接秘密发下 “这是纯粹出之于私心的,而私心决不能形成出制度。”不能把中国历史都说成专制,但清代的政治是专制的。对于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现在不用 “满清”这词,但当年是用的,钱先生书中也用这词)书中说 “满清是推翻了,不过连我们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这因当时人误认为满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又误认为此种制度,可以一言蔽之曰帝王的专制,于是因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历史上传统政治也一气不满意。因对于历史的传统政治不满意,到对于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一):大师就是大师

  以后要多看些钱穆的书。

  有两个细节比较有趣:

  1、作者说“省”的作为行政区划名不详,但未尽述。

  2、作者说“太平天国”及其官职名称不详,有详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二):简单才是真功夫

  到底是大家的手笔,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在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中被清楚的评论了。

  我觉得更应该学习的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归纳技巧。

  有一点不是很明白:

  得失是从谁的角度来说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三):通家之作

  写制度史的书一般都不大好读,史料的排比很多。然后钱穆先生的这部书不是这样,他是在咀嚼消化了大量了史料后,结合现代制度,对比西方写就出来的。一般想解了一下古代制度的话,这是一部最好的入门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四):引人深思的书

  很佩服钱穆老先生对待中国政治的看法。虽然这本书成书时间是60多年前的时候了,但是老先生的话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钱老对中国历代的政治做了对比,没有哪朝哪代是完美的,可见制度必须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五):大事不愧是大师

  读了大师的著作,才感觉大师不愧是大师,语言平实有力、逻辑清晰,读的时候切实感受到尊重每一个人的智慧,每件事情的存在至少都曾经合理过,不能简单的一言以蔽之。同时,结合现实,也理解了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