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由钱穆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一):只能是小小感慨

  1 中国古代的政治政治制度并非一层不变的,也绝非简简单单的封建专制所能形容。

  首先封建一词更是与中国实际大不相符,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主并鲜少拥有西方领土地主式的政治资本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多是中央力量的在地方的延伸,正是所谓中央集权(当然这同样表现为一个过程)。而即使是西周的分封制也与西方的封建制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更多是中央权力不足以对地方进行控制,而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封建制,而西周的分封制则是中央为巩固政权而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

  而专制也并非完全,首先是专制的主体到底是地主还是皇权,如果是说地主专制显然并不符和实际情况事实上,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良好的社会流动性。和古代西方社会相比,古代中国可以算是一个开放社会而非封闭社会。而皇权专制尽管在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但在从秦汉到唐宋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相权的制约。

  2 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在我们谈论中国人的奴性时,并不能把古代的某一阶级假想成为一群在主观层面上刻意为之的阴谋者,或者,至少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尽管中国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权的思想,但也绝非将民众简单地看做的奴才,中国古代崇尚的贤人政治,即有着良好德行的士大夫有着责任义务兼济天下苍生,这里并不存在权利被剥夺的概念。所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3、制度的激发善和惩治恶

  贤人政治的理想自然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也有一种说辞是孔孟之道本就是地主阶级进行压迫的思想宣传工具。思想宣传工具确属于值得商榷的概念,但统治者的利用也应该是一定存在的事实,要不然孔子也不会周游列国却终不得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过分仰仗统治者政治德行,或者是一个不惩恶的制度,若有个好皇帝、好父母官,便是百姓之福,若碰到个坏皇帝、坏官员,便是百姓之祸。人性之恶鲜有制度性的约束。似乎又回去那个司空见惯观念,好的制度一定是激发善而惩治恶的,至少在传统权威失去合法性的现代是这样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二):不破不立

  这是一本小书,很短,比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要短小精干许多。里面的语句有时乍一看似信手拈来,但继续看下去便知须是学力深厚才能如此举重若轻。抛开了复杂的人事,专注于制度上的变更,这本书在这个角度上让人对以前的历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传统的历史书更多是如史记一般记录事件,制度的设置都是隐藏在纷繁的人事之后的。在这本书里,将政治制度单拎出来讲,对非治史的读者而言,是的方便许多。

  钱穆写这本书时,恰是中华文明的低潮期,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承,许多人都生出了怀疑之心,而倾心于英美。当时不乏倾向于对历史绝对否定的人,所以在该书中,钱穆反反复复地提到了一个意思评价古代的政治体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绝不能以一句封建腐朽就来一棍子打死。既然当时的政治体制可以如此建立,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符合当时的国家状况的。如此从这本书中,也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中那些起起伏伏,对自己的国家历史有更好的理解,而远不是一句封建专制能概括得完的。

  看这本书,有两点感受较深。

  一是,久而久之制度都会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现实状况脱节。这使得在朝代的后来,都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新的问题,由此只能来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方能让国家机器在废墟中重新开始。除开宋朝这种先天国防弱势的之外,其他朝代更多的是在土地政策或者税赋政策,亦或人事政策上出了问题,埋下了动荡的隐患,然后在战火中覆灭。读完后感觉这种僵化似乎无一例外,就算是有所谓中兴亦或变法,也多是以失败告终,更多的还是无济于事,只能迎来最后的改朝换代。

  二是,文人治国是必须的,然而也是需要提防的,如何平衡是个问题。或许人都是自私的,总不能拿出那几个少有的人去代表整个集体。正如一句话所说,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这里的power也可以解释为权力。权力是希望继承的,是希望能够可控地传承的,或是积极地扩张,但这种个人愿望和国家的需求又是相悖的。由此裂缝产生的破坏力,又会是改朝换代时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就如明朝一般。如何处理好官僚集团,文人集团和国家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又是历代的变革核心之一。但最终走到清朝时,这种改变也走到尽头,毕竟满清是外来政权,对于政治体制的设计,考量更多的还是如何稳定自身的异族统治,此处的私心不是以往的汉人政权所有的。而对官僚系统与文人集团的关系进行平衡,几乎每个朝代都在进行着这种动作,由此看来,或许49年后的种种动荡也有这一意味。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三):中国制度还有可取的地方

  钱老从中央政府组织、地方政府组织、人才、兵役、经济等几个方面来考察了我们的几个朝代。作者说制度是与人事相关的,看完了也没看到人事是怎么作用政治的。

  各代政治中,汉唐两代的制度居然是比较开明的。宋、明、清就变的集权起来,制度的创立者的各种顾虑多了起来,防这防那,最后害死自己。特别是宋朝的军事,虽然有各种实际的限制,再加上怕军人夺权,重文轻武,但也不能窝囊那么久吧,幸亏文治还算可以,才撑了那么久。明代怕宰相,最后还是不伦不类。清代就更怕汉人夺权了,制度更是混乱不堪。

  书的的一点倒是与平常说法有些不同,那就是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问题。古时的这些朝代其实不是地主的政府,其实是一种士人的政府,他面向的是所有的人,所以中国古代其实是不怎么封建的,反而是一种比较平等的社会。

  不过书中介绍的多些,好像观点鲜明的地方不是很多,没有感觉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个4星吧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四):得失在心间

  药山禅师门下有两个弟子,一个叫道吾,一个叫云严。一天,大家坐在郊外参禅,看到路旁有棵树长得很茂盛,绿意盎然;而另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禅师就想试探两个弟子的功行。

  先问道吾:“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道吾答:“荣的好!”

  再问云严,云严却说:“枯的好!”

  这时正好走来一个沙弥,药山就转而问他: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

  沙弥说道:“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心的最高境界只有两个字:不动。

  评:心动了,就有了好坏的分别。今天你说他好,明天他就会变得不好。其实他只是本性难移,枉费了你许多欢喜悲伤

  感悟:你追求那么多东西,但是,你真正需要的,又是多少……

  得与失,如何衡量?《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谁能叙述的清楚,何况是中国历代?想知道答案吧,那就静下心来,“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得失在心间,这是最高境界!也是本书获得的最大的感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五):五个朝代看中国

  从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看中国的历史,是挺有意思事情。这一点,和黄仁宇的大历史感觉有些相似。作者的分析体系在第一章写的很清楚——政府的职权分配(已有政权的行使权力的机制)、考试和选举(政府产生的机制)、赋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国防和兵役(国防制度)。从这一点上看,作者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衡量、比较各个朝代。

  首先是汉朝。在政治制度上,作者终点考量的是皇权与政府的关系——这一点有些像现在的君主立宪(仅仅是“有些”像而已)。汉朝的相权所代表的士人力量,还是有很高的地位的。诸事决于相府,然后通过皇帝的秘书“尚书”报至皇帝。至少在汉朝看来,皇帝和宰辅是互相制衡的,在政务处理上,地位差距不大。

  首先是高层的组织结构,就是三公与九卿。三公:丞相(文官最高长官)、太尉(武装最高长官)、御史大夫(纪检监察最高长官,副丞相)。九卿:太常(祭祀主管)、光禄勋(宫廷门房)、卫尉(宫廷保安)、太仆(御用司机)、廷尉(司法主管)、大鸿胪(外交礼仪主管)、宗正(皇家管家)、大司农(国家经济主管)、少府(皇家经济主管)。从顶层官员的设立,可以看出,汉代的皇家与政府,区分还是很明确的,特别是在经济上,由大司农和少府完全区分开。而其他的七卿,表现了统一帝国的“家天下”的思想——把以前诸侯的事务,完全平移到皇室。

  中国古代经济的核心,使土地。所以基本上一个朝代的经济,主要看土地分配和租税的收取,便能够大致明了。汉朝时平分土地,然后收取租税。土地可以买卖(可以认为时土地私有)。税收三十取一,固定收取,算是很轻的税负了。但是对于土地的私有,总是有一种不好的印象——往往会导致富者更富、贫者愈贫。而这些贫富的开端,又往往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运气不佳,或者巧取豪夺

  汉武帝对外用兵,对经济的需求,导致了盐铁官营。正如钱穆所说,汉代的经济,重视的是限制富人,而穷人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忽略的。这一点,在地方上,造成的就是土豪的兴起。

  不过,作为一个国家的制度来讲,固然有好坏,但往往差别不会很大。假使所有的官吏(特别是低级官员和吏),能够严格的按照制度的本意,一五一十老老实实执行,每种制度都不会太差。但事实就是,往往是执行的偏差,导致不公的出现,最终成为颠覆一个朝代的起因。所以,历史,更重要的还是人的制度设计;其次才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设立。

  人的制度设立,汉朝采用的更多是选举(孝廉)。但这种的选举,更与主官的态度有关。所以在书中,钱穆先生也说:中国重“贤”而不重“众”,也就是多数人服从少数人——这少数人,都是贤人。这是一种精英的思维,如果映射到现在,应该是偏右派的思想。我觉得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在一个识字率很低的社会,同时消息闭塞,让大众作出理性的决策,我觉得基本是不可能的。与其依靠不靠谱的大众,不如只有少数人来决策。这是符合理性的制度。

  汉朝就像是汉画像石与汉兵马俑,有一种古拙的意味:官阶不多,按照一个简单的规则,在政场上下升降;经济制度简单,分田地,交租税;选人直白,全听主官;全民皆兵,重量不重质。也就是在汉朝,才能够感受到人本来的自然气息——自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应该说,汉朝是这五个朝代中,最有生气的朝代。

  -------------------------------------------------------------------------------------------------------

  唐朝,从总体上来说,作者给出了一个评价:从中央(顶层机构)的设立上,优于汉朝——因为唐朝的顶层机构,是分权与制衡的,减少了一家独大的弊端;而底层机构(州、县、府、道)是逊于汉朝的——因为有了更多的官员层级,而且中央外派到地方的官员(巡察使、节度使)与地方官员的关系,又让这种多层级更加复杂。地方上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就往往容易形成割据。

  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度,为以后的朝代创立的典范。而且从制衡与减少专断的角度,唐比汉高明了很多。但这种分工的明确,其实也有弊端——官僚从此出现。而且这种制度,用了更细的分工,这也就限制了全才的出现,代之以复杂的制度。

  唐朝的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分别主管发令、复核、执行。尚书省又主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更细致的执行不同类别的指令。这种决策有监督,执行有分工的制度,兼具效率与公正。而且此时三省六部与皇帝的权利关系,更像是西方的议院与国王。这也是中国历史有意思的一点——政府与皇帝,是一种平衡——有些时候,皇帝更强势,有些时候政府更强势。

  唐朝的经济,更关注底层人民,而对上层社会限制更少。我觉得这是与一个朝代的心理有关——唐朝更加开放,所以在经济上不设置天花板,只设置安全垫。唐朝在经济上,也是改变后世的——从均田变为两税;从实物变为货币。为了有效的均田,必须严格掌握户籍人口数据,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转为两税,根据当期人口,来确定税收,免除了调查统计的工作。但是好是坏,其实很难说清:有更多的数据,会做出更合理的判断;而两税只用当期数据,简单但变的不准确。而后期定额摊派的税收,更变成一种正反馈的税收——越是贫穷的地方,负担越重。形成正反馈的制度,一定不是好制度。

  唐朝的府兵制度,从质上,要优于汉朝。但就像一直说的,制度只是一种衡量是否高效的手段——执行才能决定效果真正如何。开始时候的府兵制,相信一定是好的——不用全民皆兵,更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但是后期出现滥用兵役之后,府兵其实下降为劳役,也就相当于毁坏了整个军队,军事力量不在是纯粹的军事力量。

  唐朝的考试制度,让当官的门槛降低。但是相应的,成为官员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这一点很像现在的公务员制度。从分工上来讲,可能是好事,但从个人角度,更多的人力供给与更少的做官机会,无疑是一个很差的选择。

  -----------------------------------------------------------------------------------------------------

  如果把中国古代历史比作长跑,宋朝是一个中点。宋朝诞生之前,经历了太多的战乱。就像一个孕期母体瘦弱的婴儿,宋朝有很多地方是先天不足。导致从制度上像是一个弱智儿,只能模仿他人,不再能有所创建。

  如果说宋朝有所建树,只能说因为宋朝,中国的文化被继承和发展,不至于一散无存。但是政治制度的光辉,止于宋朝。

  宋朝的政治制度,一言蔽之——乱。只是唐朝制度的继承,然后打碎,然后拼凑。像是被打碎的官窑瓷器,被一个蹩脚的工匠,用廉价的胶水强行粘合。

  有一点值得说说。宋朝对于军队的态度——重文轻武。经历了长时间乱世,宋朝用矫枉过正的态度,极力压抑军事,极力褒扬文学。中国的政治,总是在这样的一个圈子里:深刻的认识到前朝的缺点,然后用猛烈的方式强行扭转到那种缺点的对立面。所以总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又出现新问题(往往新问题更多、更复杂)。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六):难得耐读书

  如果有时间,一口气看上两遍三遍多好啊。现今时代虽然书籍泛滥,然而大浪淘沙,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果然是经得起推敲细阅,很难有书在看第一遍中段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要看多一次,其内容博大,深入浅出又梳理得透彻清晰。

  书中讲到中国史里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的政府组织、经济制度、选举制度、考试制度、兵役制度等,可由中一览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钱穆讲历史总结如下几点精髓:

  1.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干燥乏味。

  2.任何一制度绝不孤立存在,各制度之间必互相配合,形成整套。

  3.某一制度之创立,必有其渊源,不是凭空忽然而来,其消失也并非无端而是渐渐变质的后果。即是制度虽成文却也跟随人事而有变动。

  4.某一制度的创立在其当时代必然有外在需要和内在用意,不为后人所了解,时代更替,制度不存,不可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判断一制度在其时代的实际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5.任何一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绝不会有弊而无利,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历史意见。

  6.不仅要重视制度的时代性,还要重视其地域性。

  7.历史的特殊性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的一个项目,若不深切认识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很难孤立的抽出其政治一项来讨论其意义和效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七):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泱泱中华两千年,史籍浩繁,但自太史公起,多是纪传体史书,少有专述制度的典籍,而能把历代制度放在一起作对比的史书更是少之又少。钱穆先生这本书,从制度着眼,如线穿珠,从汉、唐、宋、明、清一路讲下去,贯穿起各各人事,让人豁然开朗。

  钱老阅史无数,是近代治史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这本书也是写的深入浅出,各种典章故旧信手拈来。笔者学力浅薄,只能就其中几点做些思考。

  一. 到底存不存在相权。

  宰相,按照钱先生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政府中的实际领袖。两千年国史其实就是皇权和相权相互博弈,此消彼长的过程。从汉代一路走下来,皇权日盛,相权日衰,到明代胡维庸造反,明太祖取消宰相一职,所以明清两代才是真正专制的时代。

  天下之大,从秦代统一算起,疆域北起河套,南至两广,西起陇山,东至朝鲜半岛,有上千个县,事务繁多。始皇精力过人,尚自每天要批阅一百多斤奏章,后来人自难仿效。这么大的天下,一个人是无论如何管不过来的,必须有人分担,所以宰相必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名称,分担的分量也不一样罢了。在汉代叫宰相,一人包揽,唐代是由中书令、侍郎、尚书令三人负责,宋代由中书负责行政,三司负责财政,枢密负责军事,明代由大学士票拟,皇帝本人或者司礼监太监批红,清代政务由皇帝和军机处大臣商定。不论名头如何变化,总是要有人来分担皇帝手里的权力的,这是中国国土博大、事务繁多所天然决定的。

  二. 宰相到底是管家还是实际领袖

  钱先生认为,宰相是政府首脑,是国家的实际领袖。皇帝只是国家权威的象征。至于后来相权衰微,是各类因素共同导致的。但这是不对的,正常情况应该是相权对国家负责,皇权只对皇室负责。

  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两千年下来相权是越来越小,皇权倒是越来越大。如果宰相是实际领袖的话,为什么却要不断受到皇室的制约。如果把宰相看作是皇帝的管家的话,这个现象就很容易解释了:主人让管家帮忙治家——遇到懒主人,管家管的就多管些;遇到勤快的主人,管家就少管些。

  那么,到底宰相是实际领袖还是管家?这个应该从谁受制于谁来分析。

  中国国土庞大,举国皆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家庭,居住分散,参政意识淡薄。这导致了中国不可能像希腊城邦那样选举产生领袖,也不可能定期推选出代表民意的国会,所以天然地造成了不民主。不民主就会产生个体领袖——皇帝,再由皇帝来任命宰相,从而宰相受制于皇帝。所以与其说宰相是政府实际领袖,不如说宰相是皇帝事情太多管不过来,请的一个管家而已。倘若皇帝是由宰相或者内阁任命的,那样宰相方可以说是实际的领袖。

  三. 历代田赋政策

  历代土地政策都极其简单,虽有便于操作、避免官吏从中上下其手的考虑,但是也过于简陋了。汉代就是按田收赋,唐代实行两税制,按人收赋,宋代也是两税制,加上地方乡绅负责制,明代用鱼鳞册,按人、按田统计收赋,清代沿用明制。即不考虑田有贫瘠肥沃,也不考虑收割播种的效率不同,更遑论山民、渔民等不以耕地为生的家庭。与精巧繁复、互相牵制的政府职权系统相比,真是简陋之极了。从这一点,也可见出皇帝们视百姓如刍狗的心态。

  四. 清代制度得失

  清代是皇权最集中的朝代,加上自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政治,使有清一代的政治制度最为黑暗专制。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清代的皇帝反而是历代里最为清明的。这来源于清代皇帝对皇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和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太子不用早早确立,成为大家的靶子,同时皇子们为了竞争储位,也要各各勤勉。

  就像钱老说的,制度永远要和人事配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清代没有一个好的政府职权制度,反而发展出了好的储位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每位皇帝都不至于太差劲。

  五. 制度的作用

  每朝都有每朝的制度,配合当朝的人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会有死角存在。有时候越是繁复的制度,死角反而越多,这就是老子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制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而要视当时情况而定,针对时代特点,制定出配合当时人事的制度来,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样的,时代前进了,人事变化了,制度也应该跟着变化,因循守旧,只能是弊大于利。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钱穆先生视野宏阔,分析鞭辟入里,语言平实。这本书极薄,而内容却极厚重,值得一读再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八):名字是很重要滴

  上个礼拜在地铁上看完了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看到清朝的部分讨论太平天国的一段觉得特别有意思:

  “第一论国名,便是不祥之兆,哪里有正式建立一个国家而号称天国的呢?这是他们对西方耶教一种浅陋的知识之暴露。再加上太平二字,东汉黄巾之乱,信奉的是太平道。他们的下意识,似乎受此影响,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之失败。

  。。。他们又到处焚毁孔庙,孔子的书被称为妖书,他们想把民族传统文化完全推翻,即使当时没有曾国藩、左宗棠,洪杨还是要失败。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当时的洪杨,并不是推不翻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可有失败。”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于1952年,钱老先生那时候大概不会料到,在十几年之后,太平天国当年没办成的事儿终究还是发生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九):人事与制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言摘录:

  1、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

  2、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

  3、制度虽像勒定为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

  4、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世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又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

  5、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6、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

  7、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是他1952年所作的五次讲座,经过整理后成书。主要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得失。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制度、赋税制度及兵役制度。

  钱穆的讲述非常精彩,把这几个朝代,特别是汉、唐、宋几朝历史上种种制度的来源,与人事的关系和利弊得失都分析得非常透彻。

  例如政府的组织分成了两个部分来讲:皇权与相权,政府内部的各个权力系统。从这几个朝代来看,皇权并非象一般人理解得那样专制独裁,而相权在汉、唐时期也是相当的大。但随着历史的演变,皇权不断侵蚀相权,到明朝时朱元璋正式废除宰相,使得独立的相权自此不复存在。

  政府系统由三公九卿到唐代的三省六部再到明代的内阁制,清代则另设军机处。中央政府的权力系统经历了多次演变,相权最后瓦解,从唐开始的六部制一直延续到了有清一代。

  考试、赋税和兵役制度各个朝代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所有的制度在确立之后若干年即出现流弊,反而阻碍了当时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读完之后,对这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了笼统的印象和了解。我感觉随着时代的推移,每一项制度并非更趋于完善,反而有一些越来越不好。制度的确立,往往是因应当时的历史状况,结果一制定后通行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祖宗成法不可变”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中国的传统社会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而没有发生巨变,说明整个社会的政治体制还是大体适应当时的社会,皇帝并没有极端独裁,人民能维持温饱生活,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兵役制也能保持国家的大体安定,因而社会不会出现体制上的根本转变。原因还在于这套体制是有包容性、弹性和一定程度的修正性的。

  对这本书我粗阅了两遍,还只是对几个朝代有笼统大概的印象,还需要细细地看,并结合相关书籍的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弄通、弄懂、弄透。

  钱穆先生说得好:因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在历史上。知道历史,便可知道里面有很多的问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十):长知识

  看完《平常禅》,接着看钱穆先生的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刚看完第一讲:汉代。一个字:好看!

  这种书,这样的写法,非常符合我的胃口。第一,不掉书袋,写得平白朴实,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最令人头大的政府体制,都写得让人颇能读得入口;第二,说话不信口开河,有理有据,一步步分析过来,这是治学。第三,该说为什么好看的最主要的原因了。一本书,好看,不仅仅是交代了些史实,让读者知道了在汉代的主要的一些政治制度,这当然是“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在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故事之外,书中有思索,或者说有思维的方法,比如如何观史。

  不论看书看电影或者看其他的什么,我们常容易流于“武断”;而发生“武断”大体因为,或是自己知识背景不够,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下判断;又或者从前读到过与某题目相关的内容,却往往容易人云亦云,因此无法批判地阅读与接收观点或论据;又或者脑中已经有了一套刻板印象,见到与之不符的观点,感觉“自我”受到威胁,便有所反应,诸如此类。

  好,废话少说,直接说书。

  读史观史试着莫用自己时代的观点来判断历史,此其一;即“我们若非专凭自己时代判断,来吞灭历史判断”。这是本书分析中国为啥会以“皇帝”作为政治上的领袖,而不同于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的立国体制中提到的。如今“民主”往往被认为一剂良药,或者一种“不太坏”的制度,而“中国从前不用民主选举制,而有个世袭的皇帝,便能够证明中国传统政治之黑暗与无理性。”继之钱先生简要地分析了历史上中国没有产生民选制的原因,又在“皇室与政府”一节中阐述了汉代皇权与政府权力如何分割。 先不论书中列举的原因是否合理和正确,至少,今后读史发生判断的时候,我该问问自己:是否在用自己所处的时代的观点判断来判断历史。

  再比如书中分析盐铁两项如何被归为皇家所有的原因,作者指出“在这些制度后面,自然必有其理论的根据。我们讲中国的经济思想史,必须注意到历史上种种实际制度之措施。而讲中国经济制度,却又该注意此项制度之所由演变完成的一种历史真相。”

  写到这里,想到自己一向比较宿命的历史观,一个国家和一个人的命运大体可能有些类似处,都是在自己天赋以及环境下尽了最大的努力之后的样子,所以已经是“最优化“(optimal)的结果了,这样自然太宿命,也过于武断。分明是自己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再说武断,说到中国历史,大体总有“专制黑暗”等字面一笔抹杀;而钱先生指出“每一个制度之后,也必有其所以然的理论和思想”。

  Anyway, 莫武断。至于钱先生说了些什么,看书不是比看我鹦鹉学舌更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