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京骚戏画》经典影评集
日期:2021-01-04 04:41: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京骚戏画》经典影评集

  《京骚戏画》是一部由松本理恵执导,钉宫理惠 / 铃村健一 / 久川绫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骚戏画》影评(一):《京騒戯画》是神作,是万花筒

  《京骚》是神作,万花筒。关于成长和爱,关于叛逆和秩序,关于自我与他者,关于家人和世界,关于人类和神灵,关于创造和破坏,关于世代,关于生死,关于希望和现实,关于过去和未来,关于传统与现代。以上这些元素和主旨全部都融合在奇幻的镜都,在宏伟的世界观设定和紧凑的情节中展开,跌宕起伏、色彩斑斓。

  将自我的蜕变穿插在贯穿始终的寻找亲人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寻中,在几代人看似欢快闹腾而不失痛苦纠结的故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这一切架构的背景都是有故事原型的!e5.5中将京都的原型展示给观众,更加让人对京都,这个现实中的“镜都”充满憧憬。如果说让我对京都有憧憬的作品,除了《聪明的一休哥》 就数这部《京骚》了吧。

  ,看过的TV anime 2013年度最佳:《京骚戏画》;第二:《成年女性的动画时间》;第三:《进击的巨人》。

  另外,推荐TV《银之匙》《中二病》,

  另外,《魔法少女小圆剧场版》 和国漫短片 《前进,达瓦里希》。

  《京骚戏画》影评(二):神明的游戏

  看到第七话,开始强行扩展世界观(虽然前面有伏笔),要是镜都就只是个画中世界多好啊。

  后三话一脸懵逼,一直到最后一画后半段才恍然大悟,所有这些,不过是一个无聊而有自毁倾向的神,跟自己玩的一场游戏而已。

  备注:1.水手服真的好有爱啊啊啊啊。

  2.好喜欢古都啊啊啊啊啊啊。

  2.琴(筝?)的发音跟她妈妈古都好像啊,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

  3.镜都里的 鞍马、八赖、药师丸分别代表了 神明、妖怪、人类。

  4.DNA的图像多次出现,药师丸跟琴分别代表起始和终结,又是兄妹,有些女娲和伏羲的意味。(看了其他人的评论,隐喻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的可能性比较大。)

  5.药师丸的恋母没描绘得很明显,中间有次八赖称他为“俄狄浦斯”。

  6.扩大世界观后,确认了唯一的创世神,佛母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7.鞍马一直想去“外面的世界”,最后才知道自己一直想摆脱的世界并不是画中世界,不知道会怎么想。

  8.起初明慧被阴阳寮和神社驱逐,还有不让鞍马下山,可以解释为他怕麻烦,不想招惹凡人,也可以解释为当时已经在偷偷创造镜都了,不想被哥哥发现。

  9.古都被困在圣域(一个游离在十三世界以外的地方),不能离开,可能是因为已经归还了佛母的身体,只剩灵魂,在镜都变成透明的可以证明这点。但是最后被药师丸碰到又变成实体,不知道什么原理。

  《京骚戏画》影评(三):快给我的脑洞加个塞子吧……

  1,“东西毁坏后能够自行修复“

  什么叫做毁坏?什么程度才叫毁坏?是在质变的一瞬间叫毁坏,还是量变的过程叫毁坏?

  那么死亡能不能叫毁坏?死亡说白了就是机体功能的衰竭,衰竭(我理解衰为量变,竭为质变,于是又回到上面那个问题了)可不可以理解为毁坏?

  既然是毁坏那么就可以修复,修复到什么程度呢?呱呱坠地时还是年少轻狂时或者就是死前的一秒?

  那么在镜都这个世界里的成长本身也就是一个悖论

  2,神创世,佛……

  全篇里面能拎出来跟佛沾边就是古都和筝,一个借了身体,一个有一半的血统。

  古都不像八濑他们直接被赋予人形,借身体吧…这个说明它本身还是“画”,而且最后还不是没还回去……报应算是借筝之手和荒玉之力来了……占个形就算是有血统了么?而且还能继承?OTZ

  我说爸爸呀你一开始就画个人形不就没那么多事儿了么(摊手

  3,OP一开始那全家福…没看过谁能知道那矮子是爸爸

  ……官方你给个解释啊

  4,还有一些像

  “爸爸你像要去亲筝那里算是怎么回事啊”

  “同样是神的儿子长相怎么差那么多,瞳色也不一样啊喂,好歹筝还是遗传的个例子啊”

  “八濑你衣服料子真好不会爆衫么“

  “鞍马你是在画出来的时候‘衰老’加多了吧喂?怎么画风不一样啊”

  ……

  ……

  请给我个塞子

  《京骚戏画》影评(四):好不容易看懂了,让我把剧情梳理一下

  创世神将这个人类、妖怪、混沌三种势力并存的世界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宫司跟稻荷(即初代明慧)打理。稻荷跟从自己画中产生的、借用佛眼佛母身体的兔子——古都,结为夫妇,两人有三个孩子,老大鞍马跟老二巴濑是画出来的,其中老二的实体是鬼,老三明慧(原名药师丸)幼时惨遭灭门,幸存的他切腹自尽后被稻荷救回,成为不死之身。其实老大老二都是为了陪伴明慧而创造出来的。

  稻荷创造了镜都(第13平行世界),一家人生活在那里,但镜都是个“违章建筑”般的存在,不符合神社(世界的统治机关,由哥哥宫司执掌)的法则,而古都借用佛眼佛母身体时答应向稻荷表明心意后就还回身体,可她迟迟未还很不安,于是两人离开镜都。离开时稻荷将佛珠(创造的能力)交给明慧。两人走后三个孩子共同掌管镜都(镜都被封闭了出不去),都盼望着再见到母亲(我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不想父亲)。

  离开镜都的两人有了第四个孩子(亲生的)——筝,古都将所有的能力都传给了筝,将筝交给稻荷照顾后呆在圣域(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地方),而稻荷带着筝在神社生活,将“心”(破坏的力量,就是那个锤子)给了筝,让筝叫他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筝知道了稻荷其实是自己的父亲。

  筝用蛮力“砸开”了去往镜都的通道去寻找母亲,与镜都三人相遇,鞍马跟巴濑想利用筝见到母亲,明慧虽然嘴上说讨厌但却很细心地照顾筝。最后就这么打啊打闹啊闹的(我忘了具体的了,你才看完啊喂!),古都就出现了,随后靠着筝打开的通道,稻荷也出现了。可是由于筝打开通道时的巨大力量,镜都崩塌,与之相连的其它十二个世界也开始崩塌。这时稻荷借用筝的力量将一切破坏掉,然后想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因为已有的世界无法修复)。但是他自己又不想履行神的义务,想让筝和明惠代替他成为神,履行这个义务。

  明慧一直把自己定义为替稻荷暂时看管镜都,等稻荷回来了就把镜都还给他,他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最后经过鞍马跟八濑的开导(可能还有其它层面的鼓励),他接受了现实,跟筝一起用佛珠的力量恢复了世界,并接替了稻荷的神位。

  稻荷还是想消失,但是筝跟明慧不让,最后说动了他,最后的最后,一家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嗯,我理解的就是这样了~~~

  《京骚戏画》影评(五):关于筝、明惠上人、明惠二代,和石榴的猜想

  从第5话以来,京骚戏画一直留给我们两个疑问:

  1.为什么明惠上人变小了?

  2.为什么明惠二代要求筝到时候杀死自己?

  在看完第6话之后,我有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猜想:生命容量限制。

  在第6话中,明惠上人用自己的血画出了名为“明惠”的石榴,这无疑是将“明惠”这个人的生命用比喻的方式定义成了这个血色的石榴。

  紧接着,明惠上人用这个石榴的汁液救活了二代。所以二代留着的既是明惠的血,跟他共享“明惠”的生命。

  然而这个诅咒没有到此结束,上人最后生下了女主角筝,因为继承他血脉的原因,筝也被诅咒,成为了“明惠”生命的一部分。

  作为结果,筝、明惠上人、明惠二代,这三人的生命被“明惠”石榴联系在一起。

  有趣的部分来了:

  “古都,这(石榴)不是给生者的东西。”

  没错。

  石榴是从石榴树上摘下来的。

  是死物。

  换句话说,石榴不会生长,不会变化,总容量不变。

  于是,由于石榴同时又代表了三人的生命,生命的总容量被限制住了。

  当明惠二代和筝逐渐长大的时候,两人的生命体积占据了石榴里越来越大的部分。

  于是,明惠上人不得不为了能够让他们长大所以选择将自己的生命进行倒回、缩小,以此在石榴中留出空间。于是,上人变小就有了解释了。

  这个猜想也可以用来解释二代叫筝到时候杀掉自己这件事情。就是因为二代明白“生命容量限制”,为了能够腾出空间,让筝健康地成长,他才有了这样的决意的。

  最后,用简单逻辑公式解释的话,就是这样:

  筝+明惠上人+明惠二代=“明惠”石榴

  因为,石榴容量不变,

  所以,当筝、明惠二代体积变大时,明惠上人体积变小。

  还有一个想法,就算明惠上人和二代都的确死去了。筝一个人独占了“明惠”的生命总量,她还是无法逃脱这个总量的诅咒,毕竟她以后生儿育女的时候又会遇到相同的事情。

  所以最好的结局就是能够找出去掉“明惠”石榴这个定义的方法。如果当初上人能把自己的生命画成“石榴树”什么的就好了啊,毕竟他笔下的东西,只要是活的,还是会生长的(他画出来的两个小孩就是很好地例子),那样的话容量就会逐渐增大,也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出现了吧?

  《京骚戏画》影评(六):挖坑不填?不是问题....过两集你就忘了~

  觉的这部评分在8.1~8.2应该比较正常

  看到倒数第二集的时候我写了一大篇吐槽,结果最后一集给我说圆了大半...看来还是太低估了这部上集挖坑下集填的实力..

  简单说..

  创世神代理弟弟君在不同时期对于自己内心和环境所产生的中二烦恼的表现造就了每段剧情的开始...

  怎么说?虽然-实际上我牛的不行,但该逃跑时还是要逃跑,因为当时你们不知道我原来这么吊...(至于为啥要跑,你应该去问问当时我在想什么..)

  演了一大段温馨不明所以后,剧情突然发展到要我搞事!!搞大事!!然后观众们突然明白到我原来是这么屌!,那前面费脑细胞想了那么多有的没的是不是像煞笔呢?...

  没关系,最后一集连8分钟都不用我就能洗白..然后观众们终于了解到.哦!!你原来就是一个一直在烦恼的中二啊!!

  擦!!白想那么多..

  关于黑兔妈妈相关的槽,我无从吐起,也吐不过来..不过这句是不能省的

  -当佛祖太苦逼了,有木有?!

  还有,男主最后一集秒变鸣人有木有!...不过尽然是鸣人的话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对吗?

  所以说世界观是什么,时空管理局到底是干什么的,脑补吗? 13号星球的画风到底是个什么鬼?

  是画出来的就那样?.十二个平行宇宙.嗯? 还是说总世界观就是: -想那么多干啥?我没说,你就不用管.洗洗睡不好么?

  ----------------------------------------

  所以给个评价

  这部剧在开新副本的时候,脑洞太超脱原来的框架,故事当然能说圆了,如果圆不了..?-那就给你换个更大的框架把前面得未解之谜也编进去不就好了嘛,这样你就会感觉纠结于以前的故事是没有意义的...

  这部在剧情说到的范围内关于各个角色描写,镜头及使用的时间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觉到某个角色描写不足,--但其实是除了和主线有关联的角色外,边缘角色,世界观完全没说明,就是让你无槽可吐..

  另一大问题是剧情节奏很不抓人,看进去则罢,看不进去的看完上一集绝不会去想追看下一集,上一集和下一集在剧情上不联系是常态,不知道会给你新扯出什么东西,这个动画有效集数才10集啊,这么搞让人感觉整个动画虽是讲一个故事但每集都很散....

  《京骚戏画》影评(七):快来人阻止我的脑洞吧,我真的觉得二代明慧和筝会是一个好CP

  快来人阻止我的脑洞吧,我真的觉得二代明慧和筝会是一个好CP。

  先说一下世界观,爷爷桑创造了世界之后就把摊子给了一代明慧和宫司。然后他们发现不管他们管理与否,世界的本身就会不停地创造出新的事物,于是一代对自己本身的力量【创造和毁灭】产生了怀疑。

  于是一代明慧,成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神笔马良君。创造了一个新的平行世界——镜都,带着一大家子躲了进去。某一日,向佛母借了身体的老婆做了一个预言,于是两娃都消失了,就剩下二代明慧,鞍马,鬼妹子。临走的时候,一代告诉二代,走有一天他会带着开始和结束回来的。

  镜头转过去,跑掉的兔子在圣域生下了和一代的女儿——筝,然后就是妹子的找妈史。好了,到了这里就有几个脑洞。

  1,先说说为啥二代明慧不会死吧。

  我觉得是因为,那个石榴救活了他,然后一代的佛珠赋予了二代“生”的力量【我觉得生这个字比创造更能表达】,那么,既然他本人就是生的力量的本体,那,怎么可能会死呢?我觉得二代在镜都之所以没有展现出神笔马良这种力量是因为他根本就不认同明惠上人这个名字,直到后来他丢弃了一代送他的围巾,我认为在这里他才真正的认同了明慧这个名字。

  2,说说筝妹子吧。

  先说说那个在二代还叫药师丸的时候送给小筝的那个石榴吧。

  我觉得这里只是单纯的让他想起小时候一代也是这样给他石榴的这件事,【在冰天雪地里举着伞的一代在台阶上给药师丸的石榴这个场景】。

  回归正传,筝妹子的神佛之体我觉得应该是这么来的。黑兔子是佛,而一代是神,毕竟只有他继承了爷爷的生与毁,这个两个力量。

  3,说说镜都。

  我一开始以为真的是画里面的世界,不会生不会死,不会创造和毁灭。可是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画里面的人会老?你看鞍马和鬼妹子。为什么有的人又不会老?例如,那个在神社的老奶奶和那个妹子。

  如此说来,这是一个不会生不会死的的世界,看来这种说法是相对的。

  4,最后,说说标题写的,我萌上了二代明慧X筝这个CP

  好吧,一开始我还以为我堕落了,连兄妹这种CP都YY。不过后来看下去又好像不是这么的一回事。顶多就是,养子和妹子这种血缘关系。

  谁让一代你居心不良,把生与毁这两种力量分开两个人。

  握个爪都能拯救世界,这个设定真的够了.......

  其实这个设定加上创世神爷爷的“高天原”,我真的不是故意想起霓虹神话里面那一对兄妹【是啊,兄妹ORZ】——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

  ================ end ======================

  还有这CP真的有这么冷吗?来个贴吧的名字吧~~~~

  《京骚戏画》影评(八):两年后的七周目:说说几个不容易看懂的点

  完全剧透,补番的话,建议一周目之后观看此文。

  ————————————————

  1.01话,镜都,古都梦到世界崩坏。仔细看那几帧会发现,那就是第10话筝砸坏镜都时的场景。什么意思?佛眼佛母的眼能看穿未来,在那个时候——古都已经怀上了筝。而且筝的命运是注定的,她注定毁灭世界,即使是上人也无法改变。即使如此,两人也不愿意失去这个幼小的生命,也不愿意失去彼此。为了避免世界毁坏的结局,上人带古都离开。

  古都其实在梦里并没有看到筝的身影,所以她说,自己是带来灾祸的人。所有人都相信了她的话(这才尤为显出稻荷的深情,那可是他所守护和创造的世界啊)。这也就是为何古都被困在十三个平行轴之外——这是稻荷向宫司妥协的结果,只要不毁灭世界,只要留她一命。不然,宫司可能会直接除掉古都,毕竟她只是画中的兔子。

  所以其实古都替女儿背了好多年的锅,稻荷在这些年中也一直生活在不必要的愧疚中。

  深一点讲,药师丸曾抱怨“人不死,也不出生”,这是镜都的运转法则。如果筝在镜都出生,镜都的运转被破坏,世界会提前崩坏也说不定呢。

  2.其实稻荷为了掩饰第十三平行轴做了很多,最突出的一点是,看看神社的屏风就知道,世人只知有古都大人,而不知有初代明惠上人,奉古都为创世的神祗。一方面是稻荷对古都爱的深沉,一方面也是拿古都当幌子掩饰自己神的存在吧。

  3.依药师丸对稻荷的感情之深,即使稻荷不做这么多,药师丸也已经是不想死了。第08话已经长成二代明惠的药师丸那句“在那之后只要留下些许回忆,就可以去死(大概这个意思)”和古都的那句“每天我都骗自己留一天,再留一天(就走)”有什么区别?药师丸根本就已经不想死了,他和稻荷在一起开心得很,稻荷真的看不出来?后来明惠在田野里跟筝说要死要死,那是因为对父母回来这件事绝望了啊。一旦家人团聚了,他绝对舍不得的。一个可以因为家人意外死去而屡次自杀的人,对亲情的看重,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为它死,也可以因它活。

  稻荷所有的计划,什么阻止药师丸求死啊,让世界毁灭再重生啊,观者真的不觉得牵强?留下摇篮、佛珠、祖传DNA这种事,简直就是交代后事的节奏。其实他所做的一切,根本原因就是保老婆而已,古都回不去,稻荷离开时所抱持的,其实也就是不回去的心了。要不是筝争气,这个家也就真的散了。因为知道了世界要毁灭的结局,所以干脆不管不顾,把自己的锅甩给药师丸,让他成为新世界的卡密。这一手真是任性炸了。

  4.圣地巡礼里面狗狗的原型,和动画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动画为什么要弄只拉布拉多?因为谐音是love啊(这个地方就闪了两帧,松本也是狠)。其实稻荷留给兄妹们的,不仅是责任、往事和牢笼,还有爱啊。

  总而言之,可能还是鞍马的那句话:没有一句话是没有意义的。

  《京骚戏画》影评(九):一点偏颇的漫谈:记京骚戏画

  看完这部动画之后我反覆地想了半天,想来想去都是一句:「这就是我喜欢看动画的原因」。这句话已经不是简单地说「二次元有无拘束的幻想空间」了:一套动画提供的美学满足,是完整的经验,不止纯粹幻想那么简单。

  京骚戏画首先是透过探索和深化人物自身的感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以相当王道的方法获得了成功──一层一层,剥洋葱一样剥出来。这个进程的动力,很适切地来自剧情和设定(包括世界观)的复杂性和逐渐递进的展开(unfolding)。这样一来,观众便在紧随剧情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了感情上的变化和昇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筝终于在明慧面前哭了出来,而稻荷也突然出现在镜都:在此之前因为神社和监察者扑朔迷离的设定而积累下来的疑惑和压力得到了释放。

  构成这个成功的重要元素,是每个人物丰满的情感和形象塑造。筝作为主角,在这方面固然是出色的,但其他角色,例如八濑和稻荷,都有非常丰富的情感和动机,其中包含各种的矛盾、张力、不断增长的戏剧压力。八濑对父母的思念,和自身作为妖怪的自卑和自卫机能,经过漫长的时间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但她所表现的痛苦和喜悅却立体鲜明得令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稻荷客观来说是个更复杂的角色,其情感上的复杂性也是和人设相对应的:他首先是神的小儿子,具有创造和终结两种矛盾的能力,又是活在稳重能干的哥哥的阴影下的弟弟;因为感觉到人和爱的无穷可能性,创造出自己的、在系统之外的世界:镜都。在那里他成为了古都──自然和佛祖的化身──的爱人,然后又收养了药师丸──凡人的代表──为儿子。为了培育药师丸(人),他创造出鞍马(虚幻的智慧,秩序维持者)和八濑(妖怪,感情任性者)。对于这三个孩子的本质,不难看出,可以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结构诠释:super-ego(鞍马)、ego(药师丸)和 id(八濑),而「人」-「ego」-「药师丸」这个联结,正正体现了人本的宇宙观(见「三人议会」和「婴儿床」的意象)。这种系统性的理解,可说是令稻荷神对人的想像达致了完满,因此而制造了人发展的所有可能性。结局明显呼应了这一设定:药师丸终于决定主动活下去,象征著「人性」最终的成长。作为这三个孩子的父亲,稻荷一直是个玩世不恭而掌握大局的角色。

  可是转折就出在稻荷与古都生(?)出了一个「意外」:筝,在所有情况之下都是处於系统之外的存在:既与神社的学校环境格格不入,又在镜都里与三人议会对着干。这个「例外」(exceptional)的主角意外地成为了承载稻荷的能力(意味着情感和期望)的最佳载体,令稻荷讚叹不已:一来讚叹这个女儿之出色,二来也在讚叹宇宙间永远无法预测的变化。对筝来说,稻荷是她最亲近、最爱的人,非常直接。但稻荷迫於情势(也因为自己心底的不安)一直无法向她说明一切的原委,所以在摊牌之后,才造成了家暴的场面──说明了稻荷其实一直没能掌握大局,反而饱受深沉的不安和迷失折磨。这种对比,在稻荷对古都、筝、所有人、整个世界的爱──一种神性的(divine)、拥抱一切的(all-embracing)爱──之下,显得更为有力。

  稻荷在人设和心理上的复杂性,甚至整套动画探讨某些主题的深入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略谈了内容,不得不提表达的手法。无论是声优表现、作画、分镜、配乐,这都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声优不用多说,而且一说势必涉及互文性(intertextual)的赏析(例如钉宫和石头的形象……),就不说了。作画之美我不懂说,分镜也只能说十分到肉。配乐可以多说一点:椎名豪是游戏公司Namco的作曲家,大部份作品都是游戏用的,但京骚戏画的配乐却具备大规模的戏剧性(theatricality)和令人难忘的奇幻风格(見其中的半音元素和电子元素)。其中古典风格的作法,例如弦乐抒情段、钢琴独奏、还有极富宗教意味的合唱和管风琴运用,结合画面色彩和构图、分镜,大大强化了动画情景交融的效果。最后两话OP、插曲(Aimee Blackschleger的《The Secret of my Life》)和ED的运用,对我来说已经是尽善尽美了:插曲的一连串镜头尤其具有感情上的冲击力。B站的弹幕已经不停地赞美ED神插入,我也不饶舌了。

  有人提到这个番与《回转企鹅罐》很相近——主要在物象意象的运用和超现实的风格。石榴、DNA、粉红色的花(那朵花有没有名字?)这些象征符号,的确丰富了剧情的意涵。我借此回到「动画提供的美学满足」上:动画作为完整的文本,表达了三次元电影所不能表达的境界(意思是各有所长,不等于有高下之分)。[第一次写动画评,忍不住写了点很普遍性的东西,轻喷]

  《京骚戏画》影评(十):只要有爱,就能重生

  

京骚戏画

写在前面:2018年的夏天,机缘巧合下遇到了这部番,先是在B站上找的OVA,被其活力十足的分镜吸引却看得不明所以,索性又去补13年的TV版,看完之后只想感叹:人有时真是需要一点点运气,才能遇见自己所追求的美妙之物。我一直认为,拥有一个好的内核,完整又深刻的将其展现出来,再加上优秀的制作,方才算是一部高品质的动漫。在这之上如果再加点想象力和创新,就更好不过了。而《京骚戏画》在我心中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不过如今好像也没什么人提了,成了千千万万冷番良作中的一部,我认为这归咎于它跳跃的节奏,以及最后看似混乱的超展开。许多人对此接受不能,觉得其装逼,人物行为逻辑混乱。我觉得这与故事的表述方式有关,将悬念压到了最后,临近末尾还在不断地剖析人物,表现人物,这也使得观众只有在看完TV版全部10话内容后才能完全明白其动机。以至于我斗胆猜测大部分人在EP9超展开时(尤其是稻荷突然解说设定)和我一样楞逼:什么鬼?他在干什么?制作组终于hold不住了吗?心里已经开始可惜这么精彩的开局了。我觉得这种效果应当是制作组刻意而为的,一下子把故事带到了高潮,又畅快地将矛盾伏笔一一解开,使人物得到了理所当然的成长,将感动蔓延至最后一秒。末了观众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展开是多么的合理,原来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快速收束不失精彩的同时又深刻探讨了本作的主题:爱与重生,不禁让人赞叹,实在是太美妙了。因此我觉得《京骚戏画》不仅讲了一个好故事,还讲好了这个故事。而其中有一些细节,初觉平淡,甚至不解,看完后方才回味无穷,进而感受到制作组的用心。下面就一一展开来与大家(并没人)探讨一下,当然是写给看完TV全部内容并觉得这部番有意思的观众。话说都8102年了还会有人点进来看吗…不管了,初次长评,水平不足请见谅。为避免混淆,特在此指出,下文“明慧”与“药师丸”皆为同一人,而“上人”也指“稻荷”。

  石榴的意象:个人认为是生命。石榴是上人用自己的血及名字作成,而石榴切半的形状也很明显像是一个心脏,再加之上人曾说:“特别制作”以及“活人是不能吃”这一说法(EP6),不难想象这是上人将自己的生命分了一半给药师丸。这也可以解释上人在转生成稻荷之后外形看上去年轻不少。而稻荷不再成长是因为他是神,就如同宫司一样,几百年都不会变化。明慧能够成长则是因为他本质还是人,即便被分享了生命,成了不死者,也依然还是会成长,只不过相当缓慢(猜测)。筝的出生因当算是诞生,并不像药师丸一样被分享生命,因此筝的出生不会对稻荷产生影响。

  EP5末尾有一段画面意象是药师丸将手上的半个石榴交给筝

  这一幕出现在筝说出“开始与结束”,即上人与药师丸早前的约定之后,意味着明慧已经意识到筝是在上人指引下来到这边的。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还将石榴给筝应当是明慧想让筝代替上人,收回本不属于自己的生命,这也对应了之后明慧求死的话。这里明慧说是帮筝找到母亲后就死,而没有提上人,联系给石榴这一举动,大意应当是:让筝了结自己相当于让上人收回自己的命。而筝接过石榴后的举动特别有意思,她把石榴吃了,并向药师丸笑了笑,这又有什么含义呢?我想了很久,觉得这一方面体现了筝的天真可爱,另一方面在这个意象中也是通过这个动作说明了石榴(生命与爱)是用来分享的。吃了石榴意味着接受生命,接受这份爱。药师丸之所以有个一直拿着石榴忧伤的画面,是因为在刚被复活时,他并不想接受上人给他的生命,但却无能为力;而筝吃石榴则暗示其应当坦然接受这份命运,对应了EP10时空穿越时,筝希望明慧活下来。这恰恰点明了本作的主题:爱与重生。(TV版10话,恰好在5话末点题,加承上启下,不知是否是制作组刻意为之。)

  关于稻荷:稻荷按本作的设定来看,是神创造的,代替神管理万物的存在,也可以算作是神。被赐予了创造与毁灭的能力,在执行维护秩序这一比永久更长久的任务时产生了空虚以及自我怀疑。他开始质疑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开始疑惑为什么创造者给了他这样两种矛盾的能力之后,并未对他有所期望(EP10)。在这样的困惑中稻荷逐渐迷失了自我,直至古都出现,试图用自己的爱拯救这个陷入迷途的神。然而这样的爱终究是短暂的,后面的事情应当从时间轴上来看:古都借佛眼佛母的身体,约定与上人产生情感后还回身体。而早在高山寺一家迁至镜都之前上人就与古都相爱了,所以无论怎样古都的身体都应要还回去的。就在这样的念想下夫妻二人做了同样的噩梦,梦见不久镜都毁灭。而这一切的根源也都因为上人,我觉得在上人决定要与古都一同离开的那个时候就开始计划,一旦失去了古都这份爱,那么他消失也无所谓了。

  这里上人其实是有家庭的,但我觉得上人心里还没有完全感受到除古都外其他人的爱。虽然他爱着这个家,但他明白,鞍马所向往的外面的世界他给不了,八濑甚至反感上人把她画作一只妖。并且从根本上来说,鞍马和八濑都是为了培养药师丸而创造出来的,如同上人自认为的本身一般,是背负着使命的工具,并没有从中意识到“爱”这样具体的概念(之后会说到)。而上人认为真正被分享了自己生命的药师丸并没有接受自己的爱(EP10)。这其实是个误会,个人感觉药师丸在高山寺全家团聚的日子里还是心系这个家不想死的,古都明白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EP10当古都听到稻荷抱怨明慧讨厌他时,古都发自内心的笑了。种种这些都侧面突显出了上人是多么不懂爱,为后续的成长做了铺垫,而联系其神的身份,则更具有戏剧色彩。

  离开镜都之后的古都被锁在圣域,上人将后事安排好,转生成青年模样回神社,期间诞下筝。到这里稻荷计划的关键都齐了,因为稻荷的目的是想消失,但他身上被赋予创造与毁灭的能力却不能失传。因此他还是上人的时候,在转生之前将创造之力(佛珠)赠予药师丸,转生成稻荷之后在神社树下将毁灭之力(璞玉锤)给了筝,接下来他要做的既是教会他们如何创造与毁灭。他把毁灭的目标定在了镜都,因为这是他所创造的本不该存在的第十三条平行轴,终有一天会被宫司发现以至毁灭。并且镜都在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下一旦出了乱子是会影响所有世界的安定的,而统治镜都的王只能是拥有创造之力的明慧。稻荷认为明慧讨厌他,不会听自己的话去承担这个责任,所以他综合所有因素设了一个局,用刀扭转筝的人格,开启毁灭模式。之后又在离开前吻了筝,这个吻个人理解应该是稻荷不清楚自己最后会不会消失,所给的告别之吻,是作为父亲对女儿的爱。而此时稻荷已经看出了明慧对镜都的情感,因此有绝对的把握,认为明慧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使用创造之力。所有这一切都按照稻荷的剧本在进行着,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在圣域,稻荷所说的筹码是自己的赌注到底是什么。按理说培养接班人的使命结束,他已经可以放心的消失了,但如今稻荷却说这是赌在最后能否爱上自己。这里稻荷的一句话已经很明显地透露了信息,即

“身为神的我,也想要有佛的慈悲啊。”

  个人认为稻荷所向往的存在,应该是懂得爱,会去爱并且能被爱的自己。虽然之前他总是用他任性的方式爱着这个家,但他觉得自己并不懂真正的爱。更关键的是他认为他寄予厚望的爱没有得到回馈,即他将生命分享给了药师丸,后者却主观上没有接受(实则不然)。而古都再怎么爱他目前也只是身处圣域即将消失的存在,并且失去创造能力的稻荷根本无力将其拯救,他对古都能否获救都没有绝对的把握,那句“一定要活下去”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期盼。因此稻荷想要消失是因为他觉得他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他希望子女代替他完成的事,应当是获得他没有争取到的幸福。稻荷对镜都的毁灭也相当于是对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进行毁灭,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决绝,即传达给上天想要消失这个心愿,是一种终极的自我否定。而他最后的赌注应该是自己能否懂得与拥有真正的爱,即拥有“佛的慈悲”,来肯定自己,爱上自己。这才有了后面的双重家暴,被女儿打完后又被父亲打。稻荷向父亲表明自己已经失去了所有能力,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被父亲一语点醒:

“你还在难道还不够吗?”

  由此可见,稻荷作为神,承担创造与毁灭的责任,被压抑的太久,不知不觉将自己视作了没有感情的工具,认为自己失去了能力便没有了用处,没有存在的必要。他虽向往人类的爱,却被“神”这一身份所困,漠视了流动在生活中的情感,即便是爱就在身边,即便是只要自己存在就能产生爱拥有爱这样事情,也都一并忘却了。故事的最后明慧叫了稻荷第一声,也是全剧唯一一声“父亲”,稻荷在惊讶的同时本能地流下了眼泪。我觉得在那一刻,他已经懂得了爱。

  关于药师丸:药师丸在设定上是一个被屠家而后选择自尽的普通人,被上人拾到后吃了上人用自身血液与名字绘作的石榴,获得了不死之身,是所谓爱与重生的关键角色。刚开始药师丸无法接受重获新生的命运,认为自己成了可怕的妖怪,求死不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习惯了自己的身份,作为上人的儿子融进了高山寺一家。随后全家迁至镜都,直至上人离开之前,这一段时光对药师丸来说应该都是幸福的。之后上人将名字与佛珠留给他,并作下“会带着开始与结束归来”的约定,就离开了。这个珍视亲情的人又一次失去了家,他感到愤怒,觉得自己的生命被上人给玩弄了(EP9),失去了做人的幸福之后绝望自尽却被随意地复活,被玩笑似地剥夺了求死的权利,好不容易习惯了新的生活又被随意地舍弃。在这样的痛苦中他丧失了对生活的期望,无意再去追求所谓的幸福,虽然他的肉体重生了,可他的精神已然死去,因此每天都在镜都过着吊儿郎当的生活。换句话说,稻荷是被身为神的巨大使命感所压迫;而药师丸,则是被沉重的过去所禁锢,失去了迈向未来的勇气。还好在后来镜都快要毁灭,需要拯救之时,鞍马和八濑点醒了他。鞍马说:

“对未来的希冀,不会成为对过去的背叛。”

  大意应当是:对未来幸福的追求并不等同于对过去幸福的背叛,人不应该只活在过去,而是要勇敢的面对未来。当鞍马走向洞口的时候又说了一句“都到了这个时候,洞外还是要比洞内光明啊”。结合这种境况,鞍马至最后还在鼓励明慧走出过去这个看似安定温暖的洞窟,即便现实再怎么不堪,也要抬起头去面对更加明亮的未来。而八濑则是点出了明慧内心对镜都的爱,即他“虽然一直求死,但一次也没有希望镜都死去”。醒悟后的明慧开始向筝的方向奔去,途中因为碍事,甩掉了他所珍视的上人留下的围巾,这也意味着他已经不再受过去束缚。明慧在用尽全力奔跑,他奔向的是筝,也同时是他的未来,他的开始。那一刻,明慧的精神也获得了重生,他已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敢于不断追求幸福的人。

  正如EP10筝在时空穿梭时对明慧说的话:

“活下来吧……尽可能地利用活着的时间,跟大家一起追求幸福吧。为此,无论失败多少次,我们都能重新来过。”

  药师丸自出生起就在追求做人的幸福,他失败了,而后因上人一家的爱获得了重生。在他好不容易习惯了新的身份,准备重新开始追求家庭幸福的时候,上人离开,他又一次失败了,最后在筝与众人的关爱下重新振作,开始面对未来,追寻下一段幸福。而所谓的幸福,不就是认认真真地活过每一天,与所爱的人一起享受骚乱而又热闹似戏剧漫画般的人生吗?联想一下本作所探讨的主题:爱与重生。某种意义上来说,药师丸和稻荷都获得了重生,而拯救他们的,正是身边亲人们的爱啊。正如TV动画开头不断重复的话语,这是一个关于爱和重生的故事,我觉得它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只要有爱,就能重生。因此,不要畏惧失败,大家都去努力追寻幸福吧~(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京骚戏画》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