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是一本由[日]村上隆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0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读后感(一):“离经叛道”的“艺术战士”
第一次了解村上隆这位艺术家,是在网上购买巴黎水的时候获赠了一个艺术瓶,上面有五彩缤纷的太阳花图案,这也是村上隆的标志。作为日本乃至世界一个具有较高艺术造诣但是却“离经叛道”的艺术家,他的艺术观点和理论有悖于传统和主流,与此同时却也为他圈了一波“死忠粉”,赢得了赞誉和无限商机。
《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是知日“村上隆系列三部曲”的第二部,这一本主要讲的是村上隆的艺术观点和理念,全书分为当代艺术的现状与历史、欣赏、实作、未来四大部分,村上隆在书中旁征博引,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从东西古今的角度阐述了他的创作理念。村上隆并不避讳通过艺术获取商业价值,并且事实上他把这事做得有板有眼,为什么叫艺术战斗论他的理念就是“战斗”,和世俗战斗,和传统战斗,和规则战斗,还有和自己战斗。不管是历史上有名的艺术家,还是日本国内著名的艺术家,村上隆都能够直言不讳地批判,他从来不被规则束缚,当新的趋势出现,他就会尽其所能突破旧的规则,这也决定了他在艺术领域和商业领域的成功。
这本书或者说村上隆这个系列的书尤其适合当代有志于搞艺术或者已经在从事艺术工作的年轻读者。为什么要强调年轻的读者,因为村上隆的理念非常前卫,与年轻人追求“帅”“燥”“酷”等元素非常契合,而且在强调个性的同时还注重商业化运作和商业化价值的实现,可以说是兼顾了“耍帅”和“温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一类读者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至于大众读者,读起来可能会有点懵,以我自己为例,毕竟连主流艺术理论都不太懂的,读村上隆的艺术理论真的有点云里雾里,只能是安慰自己看了个展览或者大学听了个有意思的艺术讲座。此外,作为一个中国的大众读者,在阅读完之后,对于村上隆的很多艺术观点和理念并没有产生较为强烈的认同感,但是却能理解他的想法,其实就是用一种率真、直接的态度对待艺术,而且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也许就真的像村上隆预测的一样,更加的个性化和商业化。
《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读后感(二):村上隆眼中的当代艺术
这本书建议学艺术的同学们一定收藏,即便你不喜欢不认可村上隆的艺术,也应该看一看。因为你对一个事物的看法始终都是变化的,村上隆老师的这本书的内容应该是一学期艺术课的量,内容量相当丰富了。
除了讲述了他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艺术启蒙,也讲述了日本和西方艺术市场的不同和相似,提出了很多大胆又很实在的想法。对日本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来很多努力。这并不是一本别人要他写的书,是他自己想要写的书,他想要给艺术生们,艺术从业者们交流的内容,都在这本书中,当然我觉得随着时间的变化和他自己的艺术更上一层,还会有新的内容输出,但是这一本绝对算的上市详实有心。村上隆对艺术的觉醒,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听了已故的荒川修作先生的谈话节目,所以他也希望这本书能让年轻的朋友看过之后,有所觉悟。
我算不上艺术生,只是一个小小的书友,艺术至于我是美好、精湛的艺术品,也是一种先进或先锋思想。因为是一知半解,所以对于本书中关于日本当代艺术的发展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相信艺术生读起来会觉得很有共鸣。
村上一直在关注日本当代艺术的发展,关于日本国内认为艺术很难的观点,他得出了漫画对于日本人而言就是艺术,所以根本不需要当代艺术的答案。也是当代艺术在日本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书中,村上举了很多例子,古今中外,也包括他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内容丰富,我们也能从这些内容里看出他功力的深浅。
这本书讲得是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其实是创新,是革命,是不断的与世界接轨。他认为从事西方艺术的艺术家所奋斗的站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这里人们不断的与富有格斗。他批判了“艺术家必须是贫穷的”“毕加索是天才”这些固有的观点,从自己的专业视角,讲述了艺术发展史,流行发展史,更是分析了日本艺术市场与西方艺术市场的差距。他对艺术是热爱的,富有并不是从事艺术的原因,热爱才是。只有富有,才能用最先进的技术或材料创造更新更好的艺术,这是不矛盾的,也并不应该觉得可耻。
村上的当代艺术,起初在日本的艺术圈并不受关注,甚至认为他在消费日本的御宅文化,但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日本艺术家没有产生社会联系,闭门造车的狭隘思想。这也是战斗论的一部分。如何在不合理的环境和市场结构中,继续创作自己的创作,如何走出自己的艺术之路,都是当代艺术生需要思考的,青年一代,通过看这样的一本书,相信能减少对未来的迷茫。
值得一提的是,村上在书中还提到了中国艺术发展的优势。鼓励年轻一代学习。个人觉得是干货满满的一本书,专业性和通俗性兼顾。对于大众读者来说也能提高艺术鉴赏力。
《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读后感(三):村上隆的亚洲艺术实践
在说艺术之前,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艺术,更难说在艺术鉴赏上做出一定的评价。
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学会一些艺术鉴赏,了解一下艺术家的创作心得,在村上隆的引领和介绍解释下,那些关于他作品的谜团,我们都一一明了。同时开始明白作品真正的含义,又或者说,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赋予它新的含义。
在开篇,村上隆就给我们通俗简单的介绍了艺术或艺术家,虽然不免有些自嘲和谦虚,但确实也是历史事实,在很多时候,艺术创作也是在迎合社会需求,而且在更早些时候,艺术其实不自由的,艺术更多的是围着富人在转动,为达官显贵作画,制作雕塑和艺术品为他们空白的墙壁或者空旷的房间和建筑做设计是大部分艺术家的谋生之路。直到后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获得自由解放,艺术的创作开始渐渐为各阶层的人们发声,才开始展现艺术家个人的一些诉求,这些环境都变得相对自由了。
说实话,你认真的想过去美术馆或者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吗?如果真的让你写观后感你知道些什么吗?村上隆和弟弟很小的时候就被喜欢艺术的母亲带去了艺术馆参观,并鼓励他们写观后感。后来2个孩子都成了有名的艺术家。
如果问到我去美术馆或者博物馆,我会想到审美和历史。因为有的艺术就是为了展现和凝固美,就是在提高大众的审美,有的艺术品是凝固了当下,是古代的人民的创作,诉说着从前的故事。村上隆在解释当代艺术的时候说,艺术是与当下的环境分不开的,他希望能创作出代表当下的作品。他提出,人们去美术馆其实有3个原因,1是避开俗世,2是与历史神交3是期待奇迹。大概是吧,这也是艺术的作用,陶冶情操,发现美和引发思考。
但其实,通过看村上隆的书,越来越了解他的思想之后,我开始慢慢意识到,其实当代的艺术家才是最难的。这与小时候我们父母不支持我们学艺术不同,一但你选择了做艺术这条路,如何成名,如何扩大影响力,用艺术解决温饱问题,其实是当代艺术家最难的部分。过去的艺术家,就那几个已经固定了。在古代很多时候,有些艺术家是在死后获得名誉天下,生前穷困潦倒。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显然不会再有金子被埋没那么久。但是如何在各种信息流中冲刺出来,就需要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之外,学会很其他能力,去与这个社会接轨,有更多的触角去触达大众和用户。
村上隆毫不避讳的说金钱。他跟LV的合作,与优衣库的合作,都非常的轰动和成功,还有的研究说,他的作品很多都被中国的富二代购买了。村上也十分愿意去为自己的“买主”去创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美,村上隆的作品其实非常的日本,能够给异国他乡的我们带来很多冲击力和想象力,觉得日本很酷很潮,很有设计感。但其实,他在日本本土的评价却是不太高的。日本艺术界对艺术保守,村上的创意创新在很多人眼中是大胆的不入流的。
这本书是讲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其实这个战斗也就是一直革新与实践。村上发现了当下日本艺术发展的问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去改变现状。他想重新审视西方艺术史,日本艺术史,想要明确当下的问题,发掘本土艺术的优势,去战胜阻碍,不然的话,日本的美术会一直落后,会毫无新意。你看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斗士。一个革新派。
《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读后感(四):聪明的艺术家
村上隆是一位充满着争议的艺术家,也是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一位艺术家。一般人看到“艺术家”这个词,都会与“自由、个性、清高、脱俗”这种词相关联。但是村上隆却严厉抨击日本美术学校所教授的那种没有规则的自由。虽然他本身就是日本东京美术大学日本画专业毕业的博士。但是在十几年的日本画创作之后,他与日本画彻底决裂,搞起了现代艺术。 村上隆这本书也非常有意思,整体上给人以斗志昂扬的感觉。他认为日本画已经可以作为一种理论或者历史被束之高阁了,因为它是落后的,不合潮流的。这让我想起《十三邀》中许知远采访蔡国强的一期。蔡国强也是一位个性十足的烟火艺术家。他说,中国人的画好是好,但是放到国际上跟别人的画放在一起总是会让人感觉很乖又很呆。这与村上隆对日本画的描述正好不谋而合。这是否也跟亚洲人的性格及文化传统有关?除此之外据说村上隆在出名以前已经沦落到了捡过期饭盒吃的地步。村上隆非常愤慨地说,自己作为日本人在日本不受肯定,反而到了欧美,到了国际上被人所认同。关于这一点最有力的证据当属其与LV的合作。村上隆的设计帮助LV俘获了年轻消费者群体。
村上隆的代表作《太阳花》、《Mr. DOB》、《Kaikai Kiki》、《眼睛系列》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个性。他的作品中充满着青春、暴力,也不乏性的元素。而且村上隆将现代艺术与日本漫画非常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比如《我的寂寞牛仔》和《巨乳少女》这两座雕塑作品,其中的人物有着很明显的日本动漫特征。而主题却是非常现代的。村上隆是如何找到这一通向成功的创作路线的,在本书中他本人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整体上来说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我们就创作什么样的。所谓的市场可能包括画商、展览馆、合作商等等。村上隆在本书中提到多次“脉络”这个词。他也深入分析并把握住了西方当代艺术的脉络,即:自画像、形式主义、时事、死亡等。他给出了一个例子——20世纪最有名的艺术家之一,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后者一开始也是在艺术道路上四处碰壁,后来在商业广告行业找到了灵感,明确了大众和市场的需求,从此走上了坦途。
在这本书中村上隆阐述了自己对艺术的看法,同时教授了许多成为成功艺术家的技巧。他的创作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展现自己个性的同时又实现了盈利的愿望。不得不说是一位非常聪明的艺术家了,如果以金钱及知名度来衡量艺术成功与否的话。非常有意思的书和人物。
《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读后感(五):让村上隆带领我们认识当代艺术:抽象艺术的解析欣赏
村上隆,是一个有争议的艺术家。一方面他不被日本传统艺术家所认可,当然他本人也认为当代日本本土是没有真正的艺术家的;另一方面,他的作品有在海外拍出日本艺术家的最高价,很受年轻一代的喜爱和拥戴。这种极端化的差异,相信他的作文字作品《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也一定是争议满满。而且既然是战斗论,村上隆是准备好开战的。
村上隆在这本书一上来就讨论关于艺术的功能,或者说艺术到底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是古典的写实主义,还是现代的抽象派更能代表艺术的问题上,村上隆主张艺术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家不再为权力者、宗教活动、有钱人等等去服务,艺术就是表达艺术家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是最纯粹的艺术。这类艺术要等待着别人去赏识才有可能成为让人承认的艺术家。 《村上隆的艺术战争论》是一部怎么成为艺术家的实战指南。当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光凭一本书是无法成为艺术家的,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可以让我们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学会怎样看待当代的艺术家,怎样欣赏当代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更接近于抽象艺术,而抽象艺术,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很遥远,更多的人认为是看不懂。村上隆告诉我们:“艺术应该可以自由理解,几乎接近信仰的想法”。抽象艺术传递的就是艺术家的一种观点,一种想法,而这种观点,这种想法需要观众去自己结构,自己去寻找艺术作品的信仰。
而关于艺术作品的赏析:村上隆给出来四个方面的赏析建议:构图,压力,脉络,个性。 艺术品的构图是决定了这个艺术品成败的关键,抽象作品,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表现主题,完全靠着视觉冲击来把观众带入作者的艺术境地。而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沟图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构图好的作品要求能驾驭整幅画,让观众视线可以遍布画面的四方,哪个部分是视觉重点区域,哪些是需要照顾的区域,作者所传递的重点是什么?在构图时作者都需要考虑清楚,也是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着力点。 压力是艺术作品传递的精神内核,抽象艺术传递的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信念,一种情绪的表达,也就是创作时作者对作品的执着。就像梵高的《向日葵》那种艳丽的明黄色,那种极其震撼的视觉冲击,那是作者在极度亢奋状态下,对生活、对世界疯狂的爱,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无情的鞭挞和逃避。梵高把所有的热情全部投入到了他的画作之中了,这是可以带给我们的他对艺术的压力。村上隆也一样的,用那么多骷髅头传递着死亡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他的艺术创造也是对现实生活压力的反抗。
脉络是艺术作品鉴赏的切入点,也是一部艺术品可以被人所能欣赏、所熟识的基础。从一部作品的脉络传承,我们可以得知他所用的作品层次,各种层次的叠加,让作品有迹可循。寻找到作品的脉络,我们也就更能理解这一部艺术作品的意义。 个性是一个艺术家传承的基础,任何一个成名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他们区别于他人的特色,这是艺术创造者能成长为艺术家的必经之路。没有个性的作品,就是千篇一律的美术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只有有了自己的个性,艺术作品才有了自己的生命。 《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把我们带入了抽象艺术的世界,让我们可以了解并接受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作品,可以更能理解抽象艺术。可能你不喜欢村上隆的作品,但也不妨碍我们根据他所提供的方法去欣赏梵高,去欣赏莫奈,读《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艺术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