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森日记(中国版的跑步圣经,著名作家徐则臣、赵婕,马拉松明星孙英杰、赵紫玉真诚推荐!全2册)》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森日记(中国版的跑步圣经,著名作家徐则臣、赵婕,马拉松明星孙英杰、赵紫玉真诚推荐!全2册)》读后感(一):不断努力,才会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
自问不是喜欢跑步的人,偶尔兴致来时就出发,发现跑步结束后,身体感受到格外轻松和愉悦,会忘记刚刚还在折磨自己的烦恼,甚至遇到不久前还觉得别扭的人,也会满怀喜悦地打招呼,问候人家,闹得对方有点摸不着头脑。想起我深爱的一段话,说:当处理一个未知的事物时,你的大脑神经元开始拼命的延展,寻找新的联结触点,这个过程及其消耗能量,让你心理和生理都在竭力排斥,但你的心智却在无声中壮大。这段话似乎就像专为跑步而设计,一开始我们跑步时总是在排斥/总是在调整/总是在想放弃/总是又坚持,到最后发现自己无声而更豁达,深知唯有疯狂努力,才能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一位南都读书俱乐部读者慢吞吞呐呐
《奥森日记(中国版的跑步圣经,著名作家徐则臣、赵婕,马拉松明星孙英杰、赵紫玉真诚推荐!全2册)》读后感(二):跑步的信念
感谢能遇上《奥森日记》让我跟着作者的步伐一点点运动起来,从阅读书籍的开始,我尝试跟着作者的步伐也晨跑起来,坚持的一段时间,虽然无法到达马拉松的那个级别,也只是慢跑阶段,但是身体的各种机能也的确好转起来,晨跑完一整天都是精神奕奕的。作为中国版的跑步圣经,作者把他十几年来通过跑步把自己的各种的疾病都调整到很好的状态,甚至是痊愈了,这是需要多大的精神意志啊!特别喜欢作者一开始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连医生都是不是很理睬他的时候,一名护士长建议他跑步控制疾病,他立刻回答到“只要人能吃的苦我都能吃,只要靠吃苦能做到的事,我都能做到”,我被一开篇的话语感动到了,同时也在书本里面跟作者一起感受到了他的坚毅和坚持。作者把每一个跑步的故事都用日记得形式记录着,同时也是见证他重生的一个过程,相信以后也会我一路坚持跑步的一个信念。--来自南都读者俱乐部的一名女读者
《奥森日记(中国版的跑步圣经,著名作家徐则臣、赵婕,马拉松明星孙英杰、赵紫玉真诚推荐!全2册)》读后感(三):跑步吧,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竹子大魔王@烤羊蹄我是在一个北方下着雪南方磅礴大雨的晚上,吃了两碗饭,吸了会烟后才开始地阅读。我在之前已经听说过这本《奥森日记》了,它大概是讲一个某方面的专家,一个糖尿病老人,一个抑郁症患者通过跑步来对抗自己的事。 是的,这是我阅读这本书最初那刻的观点,曹林先生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是为了对抗自己。我是一个很悲观的人,在我看来,对待疾病只能采用拖的法子,待到疾病变成积弊的时候,还是拖。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像海明威那样自我毁灭。这是我所理解的海明威式坚强,不承认自己会被其他外力所战胜。曹林先生通过跑步来“治愈”疾病,在我看来就是海明威式的坚强,他们都认为自己不可能被打倒。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希望。 和海明威同时代的作家福克纳曾这么评价海明威之死,“我不喜欢一个走捷径回家的人”。是的,我看着曹林先生两大本的《奥森日记》,看着充满了曹先生的思考与苦闷的这些文字,我很担心这种写作、运动来克服自己问题的方式,是不是另一种走捷径呢? 我有一种对抗问题的法子,就是让时间去驯服它,将它转成自身很难得的一种力量。可这又何尝不是我自己的捷径呢?我是一个软弱的人,我害怕困难,也不愿去释放压力。 我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里和作者有着类似的困楚。我尝试过运动。因为我也知晓运动的本质。用人类的本能去克服一切。《奥森日记》中我最喜欢的一段: “有的朋友说,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皮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炼成精金的,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跑步才是最好的修行。 “也有朋友说,最美的自己在远方,孤独的跑步能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单独面对自己,向内心的更深处进发。总有一天,你会在不经意之间,遇见那个你最想成为的自己。那个你,卸下了在都市丛林里背负的重重铠甲,活力蓬勃,宛若新生。生命又何尝不是一场长跑呢! “入夏以来,可能是天气和赛后恢复不好的原因,体能状态一直不好, 经过近两周的调整,感觉腿部力量终于有了很大提高,找回了自信,昨天又与年轻人一同在小雨中跑了20公里。跑步可以使我健康和快乐,跑步让我感到永不衰老。”
朋友,跑步吧。从明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烤羊蹄@《奥森日记》《奥森日记(中国版的跑步圣经,著名作家徐则臣、赵婕,马拉松明星孙英杰、赵紫玉真诚推荐!全2册)》读后感(四):中国版“跑步圣经”:一个耄耋老人的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2005年末,170多斤重的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曹林被确诊患有重症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压、抑郁症的风险。在一名护士长的鼓励下,曹林开始通过跑步锻炼加合理膳食来缓解病症。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森公园)这个被誉为京城跑友们心中“跑步圣地”的天然大氧吧,从此成为曹林每天的打卡地。14年来,不论刮风下雨,曹林的身影总会按时出现,坚持跑步锻炼,不仅让他有效控制了高血压和糖尿病,更是神奇般治愈了抑郁症,成就了跑友圈口中的“奥森佳话”。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奥森日记》,从2012年至2019年,作者以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自患病以来,通过跑步运动积极乐观地与病魔相抗衡的点滴心路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结识的一群有故事的跑友的故事。
这是一群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人们,TA们中有中国女子马拉松记录保持者,有清华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有成功的企业家和学者,当然也不乏普通创业者和底层劳动者。经常也会遇见在红尘中寻觅爱情的痴男怨女,还有如同作者一样的糖尿病人、癌症患者、残障人士。TA们中有年富力强的青壮年,有耄耋之年的垂髫老者,也有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年少女。跑步让人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见证着各式各样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现代医学中,虽然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绝大部分癌症被治愈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并非绝对。这与所患癌症类型、发现早晚、治疗手段以及合理运动、饮食、心态等方面都有莫大关系。就算癌症离我们很遥远,但作为女性,减肥是女人应该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管住嘴、迈开腿”这六字箴言比什么减肥药都更科学更合理。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跑步运动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你累了,想放弃的时候,想想那个你想成为的更好的自己,或许这会给你一个坚持下去的坚定信念。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跑步才是最好的修行。”从小就爱读书写作的曹林,赞赏海明威平静简练的语言、新闻报道式的格调,也喜欢米兰·昆德拉笔下绝妙的幽默和深邃的哲理。正因为如此,他的这部《奥森日记》在平实无华中也闪烁着文学的色彩。
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人生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之类的鸡汤。其实,不仅仅是鸡汤,这些耳熟能详的话充分说明运动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早已为人所知,但很多人由于没有如同曹林教授这般,通过跑步运动来与病魔抗争的切身体验,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跑步能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因为懒,我们总能找到诸多不运动或没时间运动的各种理由。试想想,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即便在恶劣天气下都能坚持每天长跑,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鼓舞?或许,这才是“持之以恒”精神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