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2-03 03:28: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100字

  《我的妈妈是精灵》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15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妈妈是精灵》精选点评:

  ●我会哭,可我从心里喜欢我遇到的人。

  ●我的孩子,不要怕我

  ●豆瓣猜竟然猜到了陈丹燕 我小时看的这书 当时看得好几天都没缓过来 印象太深了 有时间想再看一遍

  ●小学时候和同学蒙在被窝里看哒…边看边哭…

  ●不适合少儿读的少儿读物...我初中看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语文教科书里的古文都比这个让我激动...

  ●我读过的最早的小清新。

  ●小时候看过的一本书,很喜欢,原版是蓝色的封面,读过这本书后对梦特娇有莫名的好感。

  ●12岁看完趴桌上哭了好久

  ●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是儿童文学故事。读完才发现原来用这么童话和诗意的故事描述了父母离异的种种。玻璃心的碎裂和伤感,读完一下午眼泪汪汪。。。

  ●进来看看吧!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一):小时候的书

  家里有一本,98年第一次发行的,售价只要十块。

  两天前的深夜突然决定翻出来再读一遍,于是花了两个小时,鼻涕一把眼泪一把,都混到一块儿去了。

  小孩子真的应该看看这本书,试着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无奈,什么是想念……什么是那些淡淡的甜蜜的忧伤。

  大人们也应该慢慢地读读这本书,去思考小时候的自己想的是什么。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二):大人有大人的世界

  夏日街头,一个披着长发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坐在高高的梧桐树上,阳光洒下的余晖穿过葱葱郁郁的树叶,漏出几点光圈打在女孩娇小脸颊。那里正闪耀着灿烂的微笑,口中哼着不知名的歌曲,摇晃的双腿轻轻荡着。没人能看见,因为她是一个精灵。

  旁边的公交站台,急匆匆的人群表情各异,一个背着背包的干净男孩,当时是医院的外科实习医生,一脸宁静在等车到站,跟其他人不同,他没有焦躁,没有烦闷。他能听见精灵的歌唱,只是还不知道那是谁的歌唱。

  这是《我的妈妈是精灵》中的一个小场景。很像言情小说的画面,其实,是当代作家陈丹燕的一部儿童文学。

  今天是母亲节,把很早以前看过的一个小故事介绍给大家。至少在小时的记忆里,觉得童话都是要有一个美好结局,可惜,这个故事没有那么完满。当精灵妈妈有了一个九岁的女儿陈淼淼,可是陈爸爸有一天告诉女儿,“我跟妈妈要离婚了。”

  这个故事是用淼淼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小姑娘因为偶然的原因,在妈妈喝酒后突然现身变成蓝色状态,才知道自己有个精灵妈妈。当迷惑、害怕都慢慢散去,开始喜欢上精灵妈妈,却又听爸爸说,要跟妈妈离婚了。

  她不开心,跟另一个爸妈离婚的好朋友一起合计,耍小聪明,生病、假装学抽烟变坏,想让爸妈因为她不再提离婚的事。

  不过在认真听了爸妈各自的心声,慢慢理解了爸爸难以接受妈妈是精灵的事实,最终也同意了妈妈回到精灵世界的请求。这样,爸爸妈妈都能各自回归到想要的生活中去,妈妈会带着回忆回到家乡,做个心中有爱的精灵。爸爸能够再找一个真实的人一起生活。

  故事是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对于大人世界的迷惑,很有童趣,虽然故事有些沉重了,不过表现的方式还是很轻快。

  每一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相处模式,父母和孩子是紧密的整体,可也有各自不同的情绪和性格。也是最近几年离家后,才学着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曾经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家,慢慢体会父母不同的个性,明白妈妈无私的付出,爸爸肩上的责任。

  他们也会争吵,跟每一个家庭一样,以前总觉得不好,每每听到就会躲在房间,或者冲他们更大声的说话,阻止他们。可是,大人的世界总是有小孩不懂的地方,就算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他们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有些问题难道还比我们小孩子懂得少吗?小吵怡情,只要没有伤了和气,那也是他们在几十年的生活中磨合出的方式。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沟通,我们在对朋友时,用尽耐心和温柔,却对父母会表现自己冷漠的一面。那是懂得无论怎么伤害,他们都离不了的家人,才会那么肆无忌惮。

  人就是奇怪的动物,对亲近的人恶言相向,对生疏的人温柔微笑。现在该是时候轮到我们照顾父母了,在家的好好孝顺亲人,不在家的电话常联系。不能再任性,比起父母给我们的,现在的付出简直九牛一毛。爱爸爸妈妈,但愿他们快乐健康。

  祝福朋友们父母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三):妈妈是精灵

  大概书名的原因,到手之前,内心已勾勒出一个机灵古怪的妈妈形象。后来发现不对。那个所谓的精灵,其实是指非人类。

  这样一个现实与幻想的结合体,刚开始读,有点不适应。一个平常的三口之家,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自由画家,“我”,即将中考的学生,一家人,平静、踏实、无限欢快地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深处,可是有一天,妈妈喝了口被“我”不小心掺入黄酒的可乐,她竟然变成一团蓝色透明的影子。好在爸爸沉着,冷静,完全一个知情者的身份。他把蓝色影子抱上床,那个轻飘飘的怪物一样的妈妈被压在被子下面,房间里弥漫着阴冷并带着甜甜腥味的寒气。说实话,真可怕。

  也许是幼时积聚的心理阴影,对类似的“现形”始终怀有一种恐惧。无论《西游记》,还是《聊斋志异》,一会儿白面馒头成了蚯蚓的化身,一会儿美女变回白骨,抑或青面獠牙的女鬼……所以晚上翻看,窗外轻微的风吹草动,也免不了一番胆战心惊。

  尤其读到其中一幕:夜半时分,储藏室的门“嘎吱”作响,白天慈眉善目的妈妈(现在又变成一团蓝色影子)便会躲在里面抓着一只青蛙喝它的血。场面惊险得让人反胃。想当初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后变回白蛇的模样,啊呀,现在有些理解人家许仙的苦衷了。

  同样是非人类,比较之后,还是觉得《木偶奇遇记》里樱桃师傅斧子下那段会哭会笑的木头显得可爱一些。他就是皮诺乔,一说谎鼻子就会长长的皮诺乔。他吃的是面包,是牛奶,是加了油和醋的菜花,是夹心糖。正因为皮诺乔的生活习惯和普通孩子没有区别,所以,他才不至于象“精灵妈妈”那样,只要一想起她来,浑身就起鸡皮疙瘩。

  包括叶芝笔下来去无踪的神秘仙人,他们同样比“精灵妈妈”平和可爱,而后者仅仅因为她的“喝血习惯”(尽管不得已)失去了“作为一个妈妈”的温暖和整洁。在《凯尔特的薄暮》里,叶芝这样描写那些非人类,“……前方大约半英里处聚集了百来个仙人。其中有两个人穿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深色衣服,彼此距离大概100码样子,其他人都穿得五颜六色,有的穿狐纹或者格子衣服,有的则穿红马夹”。读来并不阴森恐惧,只是觉得好玩。

  不知有没有人对东西方的童话做过比较研究。西方的童话里,作者总是极力想把神(或者是广义上的非人类,下同)描绘成人的样子,皮诺乔,小蟋蟀,铁皮樵夫,稻草人,美人鱼,锡兵,拇指姑娘,小金鱼,七个小矮人……而中国人的童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在费尽心思把神描写成各自想象中的神的模样——即使不是九头六臂,他也一定张着血盆大口。

  幸好,陈丹燕的着力点并不在“非人类”。而是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挖掘。正如她在另一本书《广场空荡荡》前言里所说的,“多么地渴望知道被遮在生活帷幕之内的那一部分”。

  如果跟孩子联系在一起,“被遮在生活帷幕之内的那一部分”不外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话题挺老套。只是手法新颖。现实与幻想两者结合的写法,好处就是:于世俗生活中开一个缺口,想象才得以徐徐涌入。所谓的批判和说教才不至于程式化:口号式的尖锐,或者古板乏味。

  《我的妈妈是精灵》挖掘和暴露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家庭生活中,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也可以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个矛盾。愿望的矛盾。孩子的愿望朴素简单:拥有一个相处融洽的家庭环境。而对父母来说,他们有可能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不得不违背本意,维持一个“和睦家庭”的假象。包括离婚家庭孩子的现状——缺少关爱。文中少年老成的李雨辰就是一个伤心的例子。

  还暴露了一些教育问题——身边越演越烈的家教现象。事实上,不得不承认,家长的风气是某种焦虑心理的产物:你看,大家都在努力,如果我不管你,那么孩子,你会落后,如果步步落后,你将来肯定幸福不了。所以,不如牺牲你的童年,让繁重的学业占据它,换你将来的幸福吧。

  当然,在这本看似幼稚的少年读物里,同时还隐含了大人们的困惑:婚姻是什么?感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如孩子们会想:爸爸是好人,妈妈是好人,但是两个好人为什么不能友好相处?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四):爱上人间的脸

  十几年前的童话,对于我而言,却是蘸在眼泪里读完。不明白精灵为什么要离开,大概还不晓得淼淼爸爸说的“爱情已死”的概念。

  却很难过,如同知道小时候最爱看的剧集,最后的最后小龙人跋涉千山万水,妈妈却看不见摸不着。

  那醒来的蓝色精灵,面对着自己的孩子,是惶惶地朝后退了一步,却仍伸出手臂试图拥抱:我的孩子,你不要怕我。

  忍不住,眼泪就下来。

  陈淼淼记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妈妈的刷牙杯里要放着小花,永远记得她。装睡的眼,承不起泪意。

  “我的妈妈没有了。”

  “就让我的妈妈好好地回家乡去吧,不要哭。”

  也就真明白,许仙见小青原型厥过去离了魂,再见白娘子,即便昔日恩爱万千,却也是犹犹豫豫了错信了法海。

  人妖殊途,然而心牵引着肉身,五内生了惧,怎样走下一步,不由自主。

  究其原因,到底是因为自私,自己怕了。

  陈淼淼的爸爸说:不要再忍受这样寂寞的日子。

  陈淼淼的精灵妈妈说:那时我就说,我要爱上这个人。

  我气的浑身哆嗦。

  电影《青蛇》里,许仙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要生产的白娘子凄厉地唤着“相公”,许仙还执着“妖为异类”的心魔。

  《我的妈妈是精灵》中,爸爸看着妈妈一点点变空而走,是否也有一点点后悔呢?

  如果我单单斥一句“混帐男人”似乎也有些偏激,人心,人心都是如此吧。

  我们在浑浊的人间河里浮浮沉沉,精灵却在高高的树上写诗唱歌,唱着又清又亮的调子,写的也是最纯的不加掩饰的感情,如同魏晋时期那些子夜歌。

  我就是那个渴望感情的蓝人啊,

  你愿意黏住我的心吗?

  我就是那个千辛万苦的蓝人啊,

  你愿意原谅我的心吗?

  我就是那个总要离去的蓝人啊,

  你愿意记得我的心吗?

  精灵妈妈对淼淼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能听见精灵的歌声,一种是诗人,一种是有仁慈心的人。

  我忽就明白,我的那些诗人朋友们,说着一些我看来匪夷所思的句子,用深情或者轻快的声音。他们相信生活是童话,是传说。

  陈丹燕老师说,这一个写现实的童话,小时候的我自然是读不出来的,现在隐约有些懂了。

  隔了十几年的时光,我面对这故事的心情,恰用拜伦的一句诗来形容:

  如果我再见你 隔了多年

  我如何贺你 以静默 以眼泪

  大概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只有那样一个细节,淼淼记起的,爸爸抱着喝了酒的树叶一样轻的妈妈慌张地回了房。如此这般,便也不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