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浩的橡树子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09 01:3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小浩的橡树子读后感摘抄

  《小浩的橡树子》是一本由(日)松成真理子 文/图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01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浩的橡树子》精选点评:

  ●很温暖的小故事~

  ●任何东西都是有情感的,哪怕是一颗橡树子。虽然互相不会用语言表达,但是互相之间更多的是体谅,依旧很美好。在日后的重逢里,两人因各有成长,反而更能分享更开阔的天。

  ●从来没有哪本小绘本这么打动我。我也喜欢收集橡树果和捡松果。

  ●色彩真绚烂 关于友谊

  ●童年的色彩

  ●关于失去与拥有的故事

  ●变成树了我也能认出你

  ●1.小浩,告诉你,我也长大了,长成一颗高大的橡树全本最佳台词2.怎么认出可可的?是主角威能吗

  ●偶尔看了围脖上一个插画家的微博来的 他说在书店读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 温和有趣中带着一点小小的忧桑 但在重逢之后 觉得这种各自成长的过程 才带来了更长远更深厚的情感

  ●一個孩子氣十足的繪本,小男孩和最喜歡的橡樹子離別和重逢,在橡樹子擬人化講述里跌宕浮沈;又是一部跨越年齡的繪本,年齡即時間,在成人懂得相處寶貴、離別痛心的時刻,自然會打撈起曾被忽略的少年往事。孩子氣的講述,孩子氣的塗鴉,天真質樸地傳達了超越時間的懷念,這令人感慨永駐於心的美好時光。

  《小浩的橡树子》读后感(一):很可爱的一本书

  第一次买儿童绘本,真的很暖啊,一个小男孩和一个橡树子“可可”的友情,故事很短几分钟就翻完了,但是挺感人的,也就是小孩子会对任何事物保持着这种真挚的感情,整本书的画风也看着很舒服,能从颜色上感受到温度。自己也计划着画一个绘本,准备多看几本不同的绘本积累一些经验,嘻嘻感觉很美好呀,如果以画儿童绘本为工作生涯的话

  《小浩的橡树子》读后感(二):一本挺感人的绘本

  一本不太起眼的书,一本符合孩子成长经历的书,一本挺感人的绘本,小浩捡到一个橡树子,很喜欢,一刻也不离手,突然某天掉在地上,找不到了,小橡子也很着急,想让小浩能发现他,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橡子落进泥土里生根发芽,伴随着小浩长大了,变成了一颗大橡树,某天小浩路过的时候,对着树说,你是当年的小橡子么,橡树给了热烈的回应,哗啦哗啦的响声,看到这心里说不出的感动,满满的!

  《小浩的橡树子》读后感(三):小浩的橡树子,打动人心的种子

  这些年也陪着俩孩子陆陆续续看了几百本绘本,如果被问到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本,那必定是《小浩的橡树子》。初次翻看本书的图片,我有些不喜,因为画风的粗糙和色彩的浓重。再次从头细细读起,却收获了感动和喜爱。绘本的内核故事非常打动人心,男孩和橡树子形影不离的友情,令人彷佛回到童年时那些无忧无虑,欢乐纯真的年少时光,和最好的朋友一起赛跑,一起游泳。世事无常,美好却被意外丢失在风中。故事从被弄丢的物品的视角展开,可爱又真挚。虽然分离,但是彼此却从未忘怀。橡树子慢慢长大,变成参天大树,多年以来以另一种状态守护在好朋友来往的路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们相遇时彼此不管有没有认出对方,却在心里牵挂着。读到结尾时,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的小伙伴,或者丢失的心爱的小狗......

  对于几岁的孩子,他们在都这本绘本时可能无法拥有强大的心里共鸣,但是插图的美妙和故事的精彩仍然极有吸引力。绘画并没有太多细腻的线条,人物的形象也略显模糊,更多的是颜色或深或浅的涂抹。但我非常喜欢它的配色,春天里浓郁的绿色和粉色,落日的艳丽和人物失落的轮廓,对于故事的氛围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果然好的作品需要细细品味!

  好的绘本就是兼具故事性和欣赏性,同时又能在人的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这本书我将始终珍藏在心中,也许未来的日子会忘记它,但是相信在某一个失落的时刻,会蓦然想起它,内心仍会燃起对于重逢的渴望,对于生活源源不断的热爱和期盼!

  《小浩的橡树子》读后感(四):种下与植物的友情

  最近在陪女儿反复看老电影《玩具总动员》,这部皮克斯经典最打动我的是玩具对小主人的挚爱,眼见着小主人一天天长大,生怕他不再在意自己,这种心思和为人父母的心情堪有一比。

  日本绘本《小浩的橡树子》也是关于小男孩和他最钟爱玩具之间的故事,童真、趣味、简单,有着浓浓的怀旧味道。小浩的挎包里装满橡树子,最宝贝的一颗刻上了名字“可可”,可以一眼识别。故事以可可的视角讲述,可可享受小浩对自己的喜爱,享受和小浩一起玩耍,和其他橡树子在地上咕噜噜赛跑,瞄准投掷金鱼缸,下雨天一起散步……

  没有《玩具总动员》中胡迪的英武机智和各种冒险,可可和小浩的日子安静温和,就像暖光灯下我们这代人逝去的童年,玩具取自自然,游戏简单有趣,熟悉田野的气息,四季的味道,不像现在的孩子多数时间宅在家中或沉醉在电子产品的虚拟世界。看到小浩在斑斓的秋色中捡橡树子的画面,我脑海中闪回儿时在家附近的田野树林里追蝴蝶的画面:风吹动着草丛,孩子们像蝴蝶一样在草丛间跳跃飞舞。这是我关于自由童年的定格感受。

  然而,最平常的幸福也难免被打扰,小浩不小心丢掉了可可……埋在枯叶下的可可,目睹着小浩寻不到自己的慌乱与伤心,咫尺天涯,有心无力。小浩第一次尝到了失去的滋味,成长在遇见与错过间循环,无论与物与人,难能一路相守。

  再后来,小浩一天天长大,乡村变城市,而可可已长成一棵高大的橡树。它一直默默地注视着小浩,无论小浩知不知道,始终就在那里。末尾,老橡树参天的枝叶铺满书页,看得我泪眼朦胧,至深的爱,不过是,“你忙你的,我只想看着你”。

  日本文学特别受四季风物的滋养,自然之气浓重,在苍茫的自然界俯身细看,用爱人之心去爱一花一草,从《龙猫》中的橡果子,到《14只老鼠》系列中反复出现的橡子,再到本书,对一种植物细腻富有情感的刻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格外的亲切感。

  当整个世界向着科技、坚硬以及虚拟挺进时,这种对自然之物的珍视让人心生妥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亦经历着离离合合,疯狂的掠夺与破坏之后,必然是关系的修复与重建,但愿自然之母,如这棵橡树,包容任性人类对她的错失与不见。从这个角度,读这本书,也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与植物的友情,以及对自然的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浩的橡树子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