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姻緣 上》是一本由布衣祺著作,藍襪子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 220,页数:2012-11-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袖手姻緣 上》精选点评:
●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性子都极好极好。
●59.
●甜文啊
●不错,挺好看的
●我喜欢小俏和男二 虽然他们没在一起
●文字很美
●这个作者的故事一向很有特色,之前的《君心已成妖》已经是引人入胜~但这次的故事更是1V1的甜文,半朝堂半江湖,看得舒服~
●感觉自己就像番外里的邻家大婶
●身世苦楚机敏聪颖的姑娘和满腹才识多年体弱的少年神医,羡煞旁人的一对佳偶。
●前半部分比后面写的好
《袖手姻緣 上》读后感(一):你所恨的和你所爱的相比,不值一提
看了这么长时间的小言,他们不是最好的,但确实在我心中留在了一个特殊的无可比拟的地方,在他们身上,我收获了最真心的感动。
叶修,他曾是娈童;他身弱多病;他身世成迷;他背负破国灭家之痛;他是名满天下的问心阁主……
太多相似的桥段都看过,但是他怎么看都不一样:他永远轻描淡写,不是自卑,不是伤痛,不是不愿,而是不屑悲伤,不忍难过,他从不为什么事悲痛,自是欢脱而过,淡淡而说。
他做什么总是让人欢欣的,这是他强大的自信赋予他的魅力。
他在乎的护住的是那么多,却又能痛快地放手离开。他像是没有执念,但他自称有这个执着的念头,自称问心阁叶修活不过而立,是他为自己定了一个有限期的“执念”。
成则成,败则败,那么深重的痛苦与仇恨,屈辱与责任,就尽化作他与自己的一个约定,轻松而又认真隆重地给了一个交代,他绝不肯让这些“吃亏”的事充满自己的生命,约定期满,就放下了,他终会自在快乐,不负人生,不负自己。
“建功立业不过是小技巧,心悦生活才是大情怀,仁者爱人,让天下仰望的,也未必便是帝王。”他终是爱自己也爱别人,爱人珍惜人到极致,也就这样了吧!
唇角一弯一浅笑,便如蜜糖,爱恨纠葛执念叹惋,就都甜的化不开了……
沈家墨瞳儿,她从未求过什么,确有着最美的心愿,她不是不痛,而是太擅长解脱,太擅长接受,没人发现她,她就静静静静的……和谐,温婉,等那一个人,那一个真正让自己活起来的人。
幸甚,她等到了。
是他把这软软的人儿重塑了,让她变得更美好,她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的相公,她为他说话,为他聪慧,为他温柔,为他撒娇,为他绽放她所有,美好,娇羞,可人,感觉全是为了他而生而灭。所以她的心被填的舒舒服服的,即便忘不了痛与恨,也是没必要,也没心情去计较了。她真的活的一点也不累,种种惊心动魄也被化为一汪春水,浅笑盈盈,太通透的女子……
他身痛之时,他将死之时,她永远绽放最美的笑,因为不必伤心,无需太多多余的情感,只要珍惜作陪,已是幸福,多看一眼,便是恩惠。
他们不是为彼此生的,却是分不开的,真正的宠,是成就她/他,真正的甜,是陪着她/他。
他们是真正深爱彼此的人,真正爱生活,用心生活,用心爱,用心欣赏这个世界的人。
“你所恨的与你所爱的相比,不值一提”
这份爱,生前占有,死后独享。甜味儿弥漫在空气中,蛰的人眼泪都流出来了。结局出来,让人高兴的心醉神迷。
真羡慕他们,有人在一旁读书,而另一个随意躺着,若有若无地听,或者,真想做那个读书的人,一直知道着,有另一个,在我身边……
《袖手姻緣 上》读后感(二):《袖手姻缘》
无意间看到《袖手姻缘》,看开头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但接着往下翻之后发现楠竹真的很好,很好 。 他看世间云淡风轻,置身于世俗夺斗之外而将自己作为摆布这天下棋局的第一棋 胸怀天下且有君子之仁爱之心,其它读者说到他太过完美,不过我觉得是他的聪明豁达和他懂得饶恕的心让他看起来完美吧,他能够在受尽折磨之际苦思冥想,明白"人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毫无用处,只有自我救赎变得强大才能安生 害怕为人刀俎 ,便要心存敬畏,穷思竭虑未雨绸缪,将事情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他淡笑看天下云起尘扬,仿佛置身度外却是将事情掌握手中的。在受尽折磨后却能将那一笔笔债和记忆,轻轻抹去,立身于这凡俗尘世间,谦谦笑语,光风霁月。论心思通透无人可及他叶修。 文章当然是宠文,但我觉得作者笔下不止是一段姻缘,作者的一些思想和见解通过叶修表达,让我还是有些微感悟的。也正是这一点让我爱上这本小说,虽说是古言,但其并非只是有剧情,并非只是主角配角的关系演变,而且有思想有领悟在其中,无疑这是让它加分的,起码在我认知里是这样。例如叶修道:....这般争论,无非是吝啬自己的心,以为爱别人,被人辜负,便会受伤害。这便是小人之心,其实怕别人伤害自己,终究还是更爱自己而已。爱不爱是你自己的事,人不是被自己的爱伤了,是被自己的念头伤了。若爱不是生善 ,而是生怨,那便不是爱了。 另外,小说整体是美且温的。美在用词和环境氛围的渲染,温在给人的整体感觉。也许正是为了衬托叶修的温润和那种温和清透的气质、品性,以及他的通脱 也就是所谓的聪明吧(汗,颇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不知道怎么更好的形容了),书中通过叶修和沈墨瞳的相知相爱再到后来彼此的自心底的相识相知的描写,使书整体的感觉是充满温情的,即使是有些计谋和逼迫陷害,也不会感到多么的阴暗。 其次,书中通过这一温情的氛围,使书又在词藻的描绘下变得美,不论是形容人还是绘景都是极美。这种美不是说多么惊艳多么绚丽,而是美在一种感觉。倘若暂不论书的整体感觉,这美也美在词的运用,用来形容人,描绘景。例如: 萧煜望着沈墨瞳的容光,微微怔了一下。那是种从里而外的清透,无瑕美玉般的温润澄清,她福身施礼,笑容明媚冲融。 例如:那刻的夜晚格外安宁,半熏的风透过竹梢,拂过盛开的海棠花,流入进窗棂里。叶修的双手放在她的肩上,温柔地笑起,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她,絮絮低语。 再来就是我认为此书另外好的一点:不会胡乱挖坑,许多细节都是在为后文做铺垫,或是有原因的,我看到最后能恍然大悟。由此可见作者是有认真打过稿的,并非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例如书中叶修明明是一个活不过而立的病秧子,为什么两次提到他在危急关头出现的时候,形容他的手臂竟是'孔武'二字?原来是因为他并非实实在在的病秧子....还是不剧透了。 总之,实话说这本书挺冷的,但却是我看到目前为止令我最喜欢且最能去回味的书。为了找找有没有与此书一样的有些作者思想和领悟的书,我特意翻了她的另一本《我的七年谁的痒》,书写的挺真实,确实是揭露了一些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柴米油盐下的矛盾和问题,曾经认为的爱情也就这样在蹉跎中变淡了,真正成为了曾经。《我的..》并不像《袖手姻缘》那般美好,更有的是现实的无奈和现实的苍凉,生活难免有些苦涩,总要经历的。在《我的...》里大多数走上社会或感情生活并不太如意的人总能看到一些相似经历的影子。这也是挺好的一本,我觉得能为其加分的也正是其中的那些感悟和通过书中人物表达的思想感悟,能有这点就能将其与大部分只有剧情故事发展的言情区分开来。 想来看言情不就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或幻想幻想美好爱情的吗,何必要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生感想和思想呢?我之前看小言也从来只关注角色的感情和剧情,但看了《袖手姻缘》之后,颇有感悟,觉得不应仅仅只有这些,否则即使再新奇巧妙的剧情,再甜再虐的故事,再俊再美的人物刻画也只是流于平淡索然无味。
《袖手姻緣 上》读后感(三):瞒尽天下人,唯独不瞒你
这篇是纯古代文,朝堂与江湖的戏份差不多一半一半吧。故事一开始沈大将军请男主叶修来给女主沈墨瞳看病,诊断的结果是心疾,然后下一秒居然就求亲了……对于这样快速的进展,我第一反应是这里肯定有算计,但没想到的是,叶修替燕王萧煜化解雪贵妃的谋算是真,一见钟情想娶沈墨瞳也是真,这我其实有点无语,对于叶修这类浑身长满心眼的运筹帷幄者,我很难想象一见钟情这类感性超越理性的行为……而且沈墨瞳的病也挺奇葩的,无法言语,遇事只会笑,没有其他的表情,我第一反应是这病是装的,结果居然是真的,原因是堵塞经络……果然是只有小说里才能有的怪病。不过沈墨瞳的病早已随着她修炼内功而康复,所以后来她也的确是装的,且这份隐忍的心性让叶修见微知著的给一见钟情了……
故事一开始发展的很是神速,我的感觉,人物还没有介绍清楚呢,一众主角就已经飞快的陷入了敌人的算计。不过这也是另一种介绍方式吧,从这第一次的交锋中,介绍了燕王在朝堂的微妙处境,沈墨瞳复杂的身世、隐忍的原因、以及其聪慧与机敏,还有叶修出众的谋略以及他所组建的问天阁这个江湖组织的实力,当然还有三人间复杂的关系……雪贵妃这一手可谓快狠准,沈家一夜灭门,沈墨瞳却假死出现在燕王府,再加上两人间早有私情,这雷霆一击是要燕王的命。看到沈墨瞳与燕王有私情时,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天真小姑娘被情爱迷了眼遇到了渣男呢,但到了后面沈墨瞳身负擎天索的秘密揭露出来时,才知道这私情里有多少算计——燕王是在情诱没错,沈墨瞳心知肚明,而她接受这份感情,又何尝不是想利用燕王来为自己和生母报仇?如果没有叶修横刀夺爱(咳),以沈墨瞳的心性与能力,未来的宫闱之争还真是很难说呢。但也正因为这份感情里,双方都不纯粹,所以这次危机解除后,两人可谓和平分手,后面也没有再纠缠,叶修为燕王谋划毫无芥蒂,沈墨瞳与叶修之间的感情也没有因此而产生过任何误会,真是风过无痕啊……
说回这第一次的交锋,沈墨瞳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其表现可以说至关重要,这一场反击真是给了她展现自身心性与能力的舞台,让反派、还有燕王都刮目相看。沈家被灭的重击、皇帝有意杀她让她顶罪都没有压垮她,之后在百官面前的一番冷静自辩真是精彩至极,尤其痛快的是看到卑鄙的老皇帝吃瘪。还有后来与燕王配合默契的一场“对质”,其心思之剔透、反应之迅速让人惊叹,最后整个自证的过程,其精彩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当然最后的实证还是叶修找出来的,可以说三人合力反击了敌人的阴谋。这一段剧情高潮过去后,燕王从多年辅证的位置上退下来韬光养晦,沈墨瞳平安出宫与叶修完婚,而叶修,因为这一场计谋中表现太突出了,结果遭到皇帝的忌惮,后面针对他的阴谋阳谋接踵而来,但不出意外,老皇帝又在他手里吃了瘪,而他也利用这次危机试探了一下沈墨瞳的真心。
两个人的感情,我一开始是感觉很不自然的。叶修是一见钟情,婚后表现出浓情蜜意还可以理解,虽然我对于他这类人能够这么迅速的信任一个人感到很不可思议。但沈墨瞳也配合的这么好,这就让我觉得有些怪怪的了,她隐忍多年依旧保持了清明的本心,哪怕与燕王的感情掺杂了各自的目的,但也不是完全无情,所以这么快就在另一段感情中表现的这么完美,这有些违和。后面果然用具体情节做了解释,沈墨瞳实在是因为聪明,聪明的明白自己的立身之本为何,所以小心固守着自己的角色,活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叶修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知道这一段感情中,自己是先陷入的那一个,所以百般的温柔相待,又时不时忍不住试探。让沈墨瞳做自己的妻子容易,可要让沈墨瞳对自己同样有情却难。可以说,从皇帝不得不放弃针对叶修、男女主一起回问天阁之后,各种江湖纷争的剧情都是在推动两人的感情发展。叶修一方面教沈墨瞳习武学医,发挥出她内功的优势,让她有自保之力;一方面在各种事态中表明自己的态度,完全的保护,决不会舍弃,进一步给沈墨瞳以安全感。种种的努力,都是为了能让她逐渐敞开心扉,真正去爱一个人。不得不说叶修的确是个聪明的人,只要男女主在一起,沈墨瞳的聪慧就没有表现的余地,完全被叶修的光芒给盖住了。但只要两人一分开,沈墨瞳立刻大放异彩,反派在她身上施展的算计,真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故事进展到后面,沈墨瞳的身世与擎天索的秘密,果然还是要做一个了断。私以为擎天索的设定与结局甚妙,十数年前灭国的南越皇室的秘密擎天索,由南越的嫡公主代代传承下去,到了十数年前南越在大周的攻击、皇室的内部阴谋中灭国,沈墨瞳的母亲作为最后的南越嫡公主,沦落为奴被沈将军收为妾室。而彼时利用阴谋内乱顶替了嫡公主和亲大周的雪贵妃,不仅一手促成了南越的灭国,此后更是害死了沈墨瞳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吴王能够夺得皇位,联手了南越皇族血脉的易卿阳,一再设计谋害燕王与叶修。最后一行人还是到了南越,沈墨瞳准备将擎天索交还给易卿阳,此时才对擎天索做了具体介绍。当年南越开国先祖设置擎天索,是嘱咐了历代君王要勤政节俭,国库充溢时要挪存十分之一至此,代代积累,以便关键之时能救国于危难,可以说很有远见了。但架不住子孙不肖,到了荒淫昏君主政之时,国库不够用,就想起了这一笔存款(……)了。有一就有二,擎天索本是留着救急的,但后来却成了代代君王的心理依赖,每遇危局不思进取,只靠着擎天索撑过局面,到最后可想而知,擎天索里已再无银两。等易卿阳在沈墨瞳的带领下进入擎天索,却看到这样一个局面时,可想而知他的心理落差与崩溃,他原本指望着可以依此复国,但给他致命一击的却也是他心心念念的故国——擎天索的秘密此时已成了一场闹剧,赤裸裸的讽刺了人性的贪婪与堕落。最后易卿阳在心灰意冷之下毁灭了擎天索,自己也一同离去,完成了他悲剧的一生。且易卿阳的死亡也预兆了吴王的末路,他不是会坐等吴王雪贵妃这等狼子野心之人过河拆桥的主,易卿阳在合作之初就给吴王下了蛊,雪贵妃自恃南越皇族出身以为可以控制这蛊毒,却不想最后害了自己的儿子。易卿阳死后不久,吴王也因蛊毒发作而身亡,而彼时的雪贵妃自己也已身陷囹圄,无暇他顾。
男女主前往南越了断擎天索时,燕王在大周也行动了起来。因为前面的几番交锋,雪贵妃已经按捺不住主动撕破脸。皇帝因中了雪贵妃的慢性毒,气急发作为她所控制,但不想本应死在回京路上的燕王突然出现,局面瞬时逆转。雪贵妃也许宫斗技能满级,但此时却可以看出她政治能力的不足,不仅是她控制朝堂的手段之幼稚,还有她思想中摆脱不了的小家子气。也难怪她会一直妒忌沈墨瞳身为嫡公主的母亲,两人心性的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决定了两人眼光高低的不同。当年沈墨瞳的母亲可以陈情朝堂种种趋势与利弊,以力阻沈墨瞳的嫡姐嫁给当时的太子、此时的废太子,而雪贵妃就因忍不得帝王无情,一朝沉不住气,主动撕破脸导致了如今的局面。燕王对付雪贵妃的手段也着实有意思,对方还挟制着自己爹呢,他就开始四处放箭吓唬——倒也不伤她,只是要让她成为惊弓之鸟,自己惊慌失措行为失度,那么燕王就有了营救的机会。当然了,他能这么做也是算准了自己的老爹被救之后无力与他算账(笑),都已经半死了,且他也再无对手,他需要做的,只是不留明面上的把柄就行。这一番作为真是刷新了我对燕王的看法,最开始的情诱沈墨瞳,表现了他有心机的一面;在雪贵妃等人的算计之下,与叶修沈墨瞳联手自保,也只能说他身为皇子的能力过关;此后的隐忍与韬光养晦,说明了他能成大事的心性;而此时独当一面的挽救危局,才看出了他掌控整个朝堂的能力,的确是个合格的上位者。
至此沈墨瞳这边的故事线与燕王那边的朝堂主线都已经走完了,最后就剩叶修这里还有些未交待的剧情。他从一出场时就带着活不过而立之年的flag,这个我应该一开始就写到的,但因为结局的意外发展,我觉得好瞎啊,有点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设定。叶修早年生活坎坷,还一度沦为娈童,且受过长时间的刑罚折磨,身体遍布伤痕,可以说这样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本应在他的性格上有严重的影响的,可却没有。他在受折磨时居然一朝顿悟,心态极为开阔,对于自己的过去极为豁达,也因此在江湖上,在兄弟伙伴间极为受推崇。只是也因此身体一直不好,故事里几度病重到快要归西,但没想到居然是小半真大半假,直到故事结尾才揭露出来……之前都白心疼了(笑)。叶修也有自己不可告人的身世,当今皇帝是早年夺了旧主的江山,毒杀孤儿寡母的登上帝位的,估计也是因为这样的黑历史,使得他心态上不可避免的猜忌孤疑,再加上翻脸无情、刻薄寡恩,最后无论是受他宠爱的吴王与雪贵妃,还是被他重用又打压的燕王,没一个说他好的。叶修主动卷入夺嫡是为了报仇的,他能留下性命也是阴差阳错,本为前朝皇帝庶长子的他,为了躲避当时皇后的迫害,被其母用一场大火做为掩饰送出宫外,后来竟躲过了政变。他后来被前朝旧部找到并救出,虽无意复国,但却想让皇帝尝尝妻离子散骨肉相残的滋味作为报复,最后再告诉皇帝自己的真实身份,看着他惊惧而死,死不瞑目,才算痛快。叶修做到了。
他是清醒而理智的,既不打算复国,那么他的身份就是个祸患,更何况他身后还站着问天阁这样实力强悍的江湖组织。所以他给自己立下的活不过而立的flag,其实亦是一种决心。活不过而立的是问天阁叶修这个身份,他要在而立之前达成复仇,即使不能,到了而立这个时间点也必须收手。这一层隐藏其后的动机与决心着实升华了他的人格,与之相比同样处境的易卿阳,似乎突然就不值得同情了——既没有为天下苍生放弃复国野心的心胸,也没有复国无望时坚强活下来的毅力,亦没有认准仇人绝不动摇的心智。易卿阳最后所做不过成了一场助纣为虐的笑话——为复国而投靠了当年灭国的罪魁祸首之一,最后无力翻盘,又让南越百姓再次陷入战乱之中(说起来沈墨瞳曾犀利的指出,易卿阳最好的结局就是得封异姓王,通过支持雪贵妃吴王来复国真是痴人说梦;而燕王登基后,立即颁下诏书要封叶修为异姓王,结果被叶修拒绝了……又一重讽刺的对比)。看看南越皇族当年内部争斗干的事,再看看其如今留下的血脉的德行,南越灭的真是不冤啊(捂脸)……
叶修最后给问天阁诸位留下些未来发展策略的交代,就带着沈墨瞳死遁了。我其实有些疑惑,他这一场装病没有告诉任何人,哪怕是一同组建了问天阁的二弟洛欢,亲自选为继承人的李承影,亲眼看着长大的陆小悄,都完全被蒙在鼓里,就是沈墨瞳,也是在最后才知道真相的。有必要做到这个程度吗?他要防的其实主要是朝堂上的人,要防的是他的身世泄露,以他的心性以及对自家兄弟的看重与信任,我想不至于瞒到这个地步,他也做不到那么潇洒的一走了之,对众人的伤心难过视若无睹吧……我想会这么写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不是出于剧情的逻辑考虑,而是为了给读者带来最后剧情大反转的快感——如果问天阁的人都知道他身体状况的真相,那么前面每次病危就做不到那么煽情了(捂脸)。当然这是种最永绝后患的做法,但难免做过了头,显得不太自然……
最后在番外里,两人携手隐居,面对沈墨瞳对他隐瞒病情的生气,叶修给沈墨瞳细数了他有意露出的各种破绽,说他有意瞒天下人,却唯独没有刻意瞒她。看到那些破绽时,我真是很无语,好细节的地方,而且都是剧情紧凑之处,我真是完全没注意到。真是要赞一句作者的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