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正义的历史映像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11-28 04:5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正义的历史映像的读后感大全

  《正义的历史映像》是一本由赵明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50元,页数: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义的历史映像》精选点评:

  ●随笔

  ●只有题目很吸引人,内容的启发性和逻辑性实在很一般呀,或许是太专业了……

  ●看到这书没有上7我也就放心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书通过一些典型的个案为对诸如我一样对法学感兴趣却又菜得一比的人极简地追寻了人类法权历史的印记,我们可以从今天自己引以为荣的观点和看法中追溯到古人思想的影响。看了后记我才知原来这是一本演讲稿集,也难怪文字上欠严谨,有些篇目甚至觉得作者就无心言说...不过跟着这些标志性案件走,却可以捕风捉影到人类对于理性和契约的不懈追求和努力,能够感受到人类文明的缓慢而艰难的构建。不过在缺少一些必要知识背景下读最后两个篇目,还是有点点烦恼..本来内容给2,但+1给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是我喜欢的书的类型。

  ●很多小故事,是不错的法学入门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史,也是蛮有意思的

  ●法律史入门读物,极浅显。

  ●故事堆积

  ●终于有点法言法语

  ●有点记流水账的感觉。。。

  ●笔触太干巴巴啦

  《正义的历史映像》读后感(一):一个错误

  书的83页,“后来,马歇尔成为一家大银行的总裁,日子过的满舒心的”,从前文看这一段写的是马歇尔,但实际上成为大银行总裁的是马伯里,联邦大法官应当是终身的,作者怎么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正义的历史映像》读后感(二):不错的书

  读书的时候,我总喜欢那些不同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是多么有乐趣,当我阅读路易十六与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我一直在怀疑,革命的正义性,看到罗伯斯皮尔死于断头台下,并不觉得她可怜反而觉得他可悲,突然觉得它很像李自成。

  《正义的历史映像》读后感(三):更像是法律类散文

  买过,看过2遍,还行,基础的法律历史知识贯穿本书,但也有赵明老师的哲理思考,特别是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红衣大法官的思考,的确值得回味。对法理学感兴趣的建议看看。

  正义在历史的映像中显现,历史的一个个事实投射出正义的面貌,但没人能说历史存在的事实就是正义的,所以,历史只能给出我们正义的映像。

  《正义的历史映像》读后感(四):有趣味的法学史

  

本书是时任西南政法大学的赵明教授(现任职于西南大学法学院)参加中央电视台12频道“法律讲堂”节目的讲稿,故不似一般的法律著作特别是法制史教材那样枯燥无味,而体现出通俗易懂的风格。

本书讲述的则是更加丰富的西方法学史,如何选择和利用史料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旨趣和观点。与一般的法学史著作不同,本书分为立法、判决和正义三个部分。

  《正义的历史映像》读后感(五):正义的历史及映像

  比较易读的法学科普书,简单讲述了法学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它们背后的深远的影响。关于正义的议题,很难给出确切的解释,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自己关于正义的印象,于是就定出了法律,想去尽量维护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正义。

  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大多数人的民主,这些都应是组成法律的基石,但这其中又存在很多的矛盾,像汉莫拉比说的,一个人害死了另一个人的儿子,就要用自己的儿子去抵命。对于已经死去的人的尊严,和一个无辜的人的权利,我们应该如何去维护?像这样的判决不能给出一个折中的结论,只能是舍弃一个的权利和尊严,那正义我们又将如何来维护?法律做不到真正的正义,只是做到在某一个层面上尽量维护,真正的正义是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摸索的映像。

  如今法律捍卫的东西已经变了,大到国家层面,在国家利益面前,公平,公正,以人为本,都要放在其次了,个人的正义与国家的正义相比之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一节是“言论自由至上,哪怕焚烧国旗”,讲的是1984年的美国,在一次游行集会上,一个人焚烧了一面美国国旗,最终他被判无罪,当时的法官在判决意见中这样说“对于亵渎国旗的行为,如果我们加以惩罚,并不能使国旗变的神圣,因为这么做,就淡化了这个令人崇敬的象征所表达的自由。” 发生这样的是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国家利益和以人为本的矛盾其实很难找到平衡点,要做到正义除了要有法律的约束,同时更需要人的智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正义的历史映像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