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轮1·世界之眼·上》是一本由(美)罗伯特·乔丹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页数:3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之轮1·世界之眼·上》精选点评:
●虽然真心很欣赏乔丹大大的世界构成和价值观,但这本的主角们(男)实在是让我太讨厌了……苦苦支撑到上半本结束,完全提不起来劲翻开下半册,罪过罪过。
●期待接下来的故事
●很像魔戒,比较脸谱化
●非常多具有指环王印象的剧情~
●这书太长放弃了
●也不知道这样的书籍怎么在中国有卖?? 洋垃圾的范围除了实体部分,还有这样的无声作品。。
●不同于「冰火」,本书从一个视角推进故事发展,登场人物亦不算多,所以读起来十分顺畅~
●翻译不给力?反正看不进去。
●可以。
●个人来说时光之轮系列不如冰火和魔戒,其中翻译要负很大的责任
《时光之轮1·世界之眼·上》读后感(一):我不明白
在书城中看到本书下册,欣喜不已,欲拿下,架上没有上册,去服务台查询居然库存也没有上册,估计是进书的时候就没进。我不明白,有的书系几十本书一个书号,想在豆瓣上登录都困难,这个明明是一本书却要分成两本单独定价来买,还占用书号资源,造成这种莫名其妙事情,究竟是为什么?
《时光之轮1·世界之眼·上》读后感(二):没有太多要说的
对其中生动的民俗描写及极富画面感的场景颇有好感。且阵营的设定也颇有趣,环环相扣的因缘和无始无终的历史,阴阳级的对立统一,与道家思想体系颇为吻合。诸如“把石头饿死”一类的幽默也深得我心。最重要的一点是,行文细腻而富有想象力。初听人介绍的时候就说“开头还普通后面的更精彩”本不太以为然,看下来居然也有点欲罢不能。且作者的思路构架让我相信不会有“神威·兰德”这样狗血结局的忧虑真是太好了!
虽不怎么看奇幻做不出什么经验老道的评论,但作为一个涉猎各类书籍的书虫,这套书确实让我期待。
《时光之轮1·世界之眼·上》读后感(三):魔戒重来?
这是看完《世界之眼》的第一反应,因为这情节架构是那么容易让人想起托尔金的巨著。一个边远的小镇,四个懵懂的少年(呃,不全是),一段被重重追杀的旅程,甚至还有一个渡口和一个被诅咒的城市。
当然,这不是玩找不同游戏,其实,以上这些相似多多少少都有点牵强,要说相同就是这两部小说的文笔都很正统,以几个主人公的第一视点为主正常叙事,没有冰与火之歌中跳脱的POV,也没有刺客列传中大篇大篇的心理独白。故事背景也很正统,没有科学魔法的交织,也没有救世主的及时浮现或者无敌的主角模板。一句话,这是一本典型的奇幻小说。
《时光之轮1·世界之眼·上》读后感(四):时光只是致敬,冰火才是超越
但凡评论一部奇幻小说,人们总是喜欢拿出《魔戒》来比较,《时光之轮》也不例外。封底写此书是“向托尔金致敬之作”,算是中规中矩的评价。我没看到后续的情节发展,不过第一部《世界之眼》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整个故事依然建立在魔戒式的世界观上。一样是光明与黑暗对立的世界,一样是打倒邪恶之源的历险,虽然多了很多细节、很多变化,但主体框架怎么也脱不开托尔金的影子。在这个意义上,时光之轮系列,终究只是致敬罢了。
顺手比较下冰与火之歌吧。在那里面你看不到简单的二分法。黑暗与光明之间不再有一道清晰的分界。异鬼当然是邪恶的,但人类又何尝完美?整整前三部当中,给大地带来无穷灾难并非异鬼,而只是被各种欲望驱使的人类。而且便是这些人,你也很难将他们划分出好坏。每个人都并不想让世界变得更加混乱,但世界就在各种利益的冲撞中滑向深渊——这,才可以称之为超越魔戒。
《时光之轮1·世界之眼·上》读后感(五):关于时光之轮的一点小推荐
《时光之轮》第一部确实有诸多模仿《魔戒》的地方。大概也有当时这样风格的书会比较容易出版以及受欢迎的原因,但作者在随后各部中逐渐展开故事,才体现出他巨大的阴谋。
几十个国家、势力、弃光魔将,无论是黑暗一方还是所谓的光明一方,每种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与图谋,在混乱的局势中钩心斗角,彼此合作、倾轧。没有人知道一切,没有人能掌控一切,没有人能突破所有束缚。竭尽全力之后,仍然无法斩断命运丝线编织的罗网,不得不被命运的洪流裹挟前进。
《魔戒》强调的是人替代神成为自己命运主人的过程。《冰火》和《刺客》强调的是内心感情的矛盾冲突。而《时光之轮》则向我们呈现出一幅错综复杂又真实得要命的政治版图,以及大历史背景下个人的渺小。而当渺小的个人在历史洪流的冲击下屹立不倒的时候,大浪淘沙后,我们的眼前便显露出一颗颗光芒璀璨的宝石。而数不清的明、暗故事线贯穿于整个故事,一个个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矛盾爆发点让时光之轮的世界成为一个真正够复杂、够有分量、够真实,也够有趣的世界。
罗伯特·乔丹是我见过的最能放线和收线的作者,在每一部结尾处,当故事达到高潮,一系列冲突集中爆发的时候,都不由得给人回肠荡气,痛快淋漓之感。这大概就是《时光之轮》每一部都能跻身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前十位,新作(第十一部,也是倒数第二部)出版不到一周就突破百万册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