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罗摩衍那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20 04:31: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罗摩衍那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罗摩衍那的故事》是一本由(印度)蚁桎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摩衍那的故事》精选点评:

  ●必读!

  ●像儿童读物

  ●印度教神话入门,我是神话控

  ●翻译差,错漏百出,叙事如流水账般毫无文采。好在图片精美,特别是老挝乌勐寺的壁画,故事也算完整的了解了。

  ●所谓的好人一边如同开挂一样,而且还心机重重,坏人那边却忠诚豁达,惟一卑微的愿望是求好人赐死,好脱离罗刹肉体魂归天堂。看来修行是人神平等。史诗就如同天神的八点档

  ●儿时当童话看

  ●神猴形象以及故事对西游记是否验证真的有影响?故事很有想象力,但也展露出粗鄙的价值观,睚眦必报,一言不合动辄施以恶毒诅咒; 奖赏必是黄金,珠宝,物质享受; 女性如物,可弃可赠。。。

  ●从吴哥回来一周多,终于读完,神话故事情节简单,篇幅有些长。主要讲罗摩作为大神毗湿奴的化身,如何打败十头罗刹王罗婆那。作为了解一些印度教的各种神,读来也还比较有趣。神的名字都好拗口,记不清。

  ●通俗易懂 四天看完了

  ●很生动的描写了罗摩的雷人故事。马屁猴精诃努曼——也就是悟空的原型,确实是书里最有趣的角色,跟西游记里一样。

  《罗摩衍那的故事》读后感(一):图印刷的还行,文字错误太多

  书中收录图片很多,印得还算精美,只是画面比较小,如紫图一贯追求的高档的风格。遗憾的是文字错误迭出,颇有些惨不忍睹,尤其是图片配的解释文字。对无法阅读原著全文算是一种扫盲吧,比较好的是介绍了印度教的诸神的谱系。与季老全译本的内容有差异,估计是英文原版造成的。

  《罗摩衍那的故事》读后感(二):伟大的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

  《罗摩衍那》被称为印度的“第一部诗作”。这部古老的史诗是印度神话的宝库,是后世印度文艺作品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其作者是蚁垤(约生活在公元前五到公元前二世纪)。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游行”。《罗摩衍那》即《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它与《摩诃婆罗多》并称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也是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它在印度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它可能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以前,有的说它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作者为圣人蚁垤(Valmiki).

  《罗摩桁那》这部史诗比《摩诃婆罗多》的篇幅要小,全诗共分七篇,约有24000多颂,但它故事集中,结构平整,在主题以及艺术手法甚至修辞譬喻的技巧上都树立了典范,是古典诗人的先驱。因此,《罗摩衍那》被印度称为“最初的诗”,给后来的长篇叙事诗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奠定了格式的基础。《罗摩衍那》的主要内容是描写英雄罗摩和他妻子悉达一生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篇对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的颂歌。今天,印度人认为《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都是不可侵犯的圣典,并把它们看作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因此,在印度,《罗摩衍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2000多年来,妇女们崇拜悉达,认为她是贤妻良母的典型。亿万人顶礼膜拜罗摩,把他尊为圣哲和楷模,表示问候、祝福时,人们口中就连呼“罗摩,罗摩”,两熟人相见时也说:“罗摩,罗摩”即你好;发生了不应发生的事情时,表示惊讶也说“罗摩,罗摩”。

  至于“史诗”中那位神猴哈奴曼,更是受到崇拜,不少地方猴庙林立,里面还有许多猴子,特别是北方,更为普遍。所有这些,都与《罗摩衍那》密切相关。直到今天,人们离开那种神话时代已非常遥远,但《罗摩衍那》的故事还仍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在许多地方的节日集会上,不是观看《罗摩衍那》的有关戏剧演出,就是欣赏与此有关的歌舞表演,通宵达旦,一连几天,十几天,甚至时间更长,他们流连忘返,不知道疲倦。

  《罗摩衍那》不但受到印度人民的喜爰,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对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有巨大影响,而且对世界也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它辗转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等,尤其对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学以及人们的思想影响更大。可喜的是,现在已有汉译本出版,季羡林先生早在1973年著手翻译《罗摩衍那》,经过5年的辛勤奋斗,己全部译出这一不朽的光辉巨著。

  《罗摩衍那的故事》读后感(三):读书笔记:全书故事梗概及主要信息摘录

  看了《巴霍巴利王》之后对印度史诗产生了兴趣。亚马逊上只有这个版本支持Kindle Unlimited,但这个版本有种儿童读本感。读的时候一个个接近的长名字看的我晕头转向,于是整理了一个脱水的故事梗概。

  古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即“罗摩传”。

  本书翻自原史诗英译本。

楔子

  印度教的三位大神。

  毗湿奴——物质世界的维持者,保持物质世界善的一面与恶的一面平衡。形象为坐在蛇床之上。

  湿婆——物质世界的破坏者,知晓过去、现在和未来。

  婆罗摩——物质世界的创造者。

  湿婆说了罗摩的预言,毗湿奴将投胎凡间,他将分身为四个人,即十车王的四个儿子。罗摩将杀死魔王罗婆那。毗湿奴的妻子幸运女神“拉克什米”化为悉多。

  婆罗摩和那罗陀装扮为僧侣去验证预言。在“中道”遇见无恶不作的大盗罗多那迦。

  婆罗摩告诉罗多那迦,他的罪过无人分担。罗多那迦不信,因为他抢来的财物都与家人平分了,回去问了父母妻子之后发现无人愿意分担罪孽。婆罗摩告诉罗多那迦,他要打坐默念“罗摩”这个名字,直到罪孽被时间带走。

  罗多那迦的身体被白蚁和泥土覆盖,肉身化作骷髅,仍在念着“罗摩”。

  婆罗摩赐予罗多那迦肉身、新名字“伐尔弥吉”和写诗的才能。

  伐尔弥吉遇见了猎人射杀白鹤,悲哀让他吟诵出了“颂”体诗。

一、阿逾陀篇

  十车王晚年才得到的四个王子罗摩、罗什曼那、婆罗多、沙多卢那勇敢善良、相亲相爱、饱读书籍、精通武艺。

1、罗摩出生

  据说很久以前有个甘蔗氏族,祖先是太阳神,因此该族被称为“太阳族”。

  都城阿逾陀富有美丽,百姓安居乐业。国王陀娑罗多/十车王(陀娑即“十”,罗多即“车”)征服四方,施行仁政。但他没有孩子。

  十车王进行马祭大典,请来尊者——梨沙瑟林伽牟尼。(印度历史上,出家修道者被称为牟尼,通过修行获得法力后,成为仙人,可以建立道院,招收门徒。甘地的“圣雄”、泰戈尔的“师尊”都是仙人称号。)

  火焰中,创世神婆罗摩派来巨人献上波雅(一种牛奶、白糖、核桃、葡萄干等煮的粥),让三位王后分食。

  三位王后喜生四位王子。祭司“婆西什多”为王子取名,王后乔娑罗耶——罗摩,王后计吉夷——婆罗多,王后苏密多罗——罗什曼那、沙多卢那。

2、罗摩的早期冒险故事

  性格暴躁的大仙人毗奢密多罗要求王子罗摩帮他去杀妖怪。罗什曼那跟随罗摩同去。

  毗奢密多罗教了兄弟俩两个秘诀,婆罗(即力气),阿底婆罗(即更多的力气)。

  渡过萨罗逾河,森林里有女妖 多罗迦。兄弟俩用箭攻击女妖,最后罗摩一箭射穿了女妖的心脏。毗奢密多罗赠与罗摩法宝。

  森林中有西陀道院,罗摩兄弟守了道院和牟尼们六天六夜,而后诛挑衅的妖怪 摩里斫(多罗伽之子)、苏婆护及小妖。

  兄弟俩随牟尼们去“密提罗”,国王遮那迦将举行火祭。(密提罗国距离阿逾陀城4天脚程)

  路上毗奢密多罗带两位王子去了一座修道院,解救因犯罪而被丈夫 乔答摩牟尼 诅咒的 阿诃罗提毗(提毗是对女性的尊称)。诅咒内容是,没人能看见阿诃罗,她只能喝风,直到她向路过的十车王的王子行礼,那时乔达摩将回到她身边。

3、罗摩断弓

  密提罗王国里有一张湿婆神的弓。国王遮那迦在田里耕种时捡到了美丽的女婴,视如己出,取名“悉多”(意为畦沟、田畦),谁能拉开湿婆的弓就能迎娶悉多。

  看似柔弱的罗摩拉开了湿婆的弓,并拉断了。

  国王遮那迦还有一个女儿乌密罗,弟弟鸠沙陀遮王有两个女儿曼陀毗、什卢多.吉底。于是四位王子娶四位公主,罗摩-悉多,罗什曼那-乌密罗,婆罗多-曼陀毗,沙多卢那-什卢多.吉底。

  祭司 婆西什多推算了吉时举行婚礼。吉时结缘的恋人可以生死不渝、幸福终身。

  但罗摩如果与妻子永不分离就不会去诛杀魔王罗婆那,所以天上诸神派月神下凡到婚礼上跳舞,月神美丽的舞姿让众人忘记了时间,错过了吉时。

  婚礼完成后,十车王等人离开密提罗的路上遇见巨人波罗苏罗摩。巨人有一张本为毗湿奴打造的弓,认为罗摩无法拉开这张弓。罗摩拉弓打败了巨人。

4、放逐

  十车王决定传位罗摩。

  王后计吉夷听从了老奶妈 曼多罗 的计策,以十车王曾经的允诺(答应计吉夷两个愿望)为要挟,要求放逐罗摩14年,并立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王。

  罗摩告别母后乔娑罗耶离开阿逾陀城,悉多与罗什曼那随他一同离开,大臣苏曼多罗充当车夫。

5、阿逾陀全城哀悼

  苏曼多罗回禀了罗摩放逐路上的事。

  十车王快死了,他向乔娑罗耶讲了以前的一件罪行,他曾无意间射死了一对双目失明的隐士夫妻的孩子。国王被诅咒,有一天会体会失去孩子的痛苦,并在那时死去。

  婆罗多回国后得知发生的一切,非常悲痛,并怒斥了母后,为父王举行了葬礼。

  昆吉被婆罗多和沙多卢那兄弟揍了之后,溜走了。

二、森林篇

1、罗摩在森林中

  罗摩在夜里甩掉了追随他的百姓。

  路过恒河边的城市 达什林迦毗罗,猎鸟族生活在这里(距离阿逾陀城2天脚程)。国王瞿诃迦热情欢迎了罗摩一行,并被罗摩的风度折服,愿意让位给罗摩。

  瞿诃迦划船带着罗摩一行度过恒河。罗摩遣返苏曼多罗。

  罗摩一行路过修道院,遇 婆罗伐遮牟尼。

  罗摩一行抵达 质多罗库多山,建造木屋定居。

2、婆罗多长途跋涉

  婆罗多拒绝登基。

  婆罗多决定寻找罗摩,人民追随他前去寻找。

  遇瞿诃迦,瞿诃迦告诉了婆罗多罗摩的去向。

  遇婆罗伐遮牟尼,婆罗伐遮用法力建造了纯金的大厦,招待了婆罗多和成千上万追随他寻找罗摩的百姓,天上的众神也来参与宴会。

  众神因婆罗多的决心而恐惧,于是让百姓们耽于享乐,忘记了寻找罗摩的目标。

  婆罗多 追问 婆罗伐遮牟尼 后,往 质多罗库多山 寻找 罗摩。

3、婆罗多和罗摩的会见

  婆罗多劝说罗摩回国,罗摩表示自己要遵守诺言。婆罗多带着罗摩的鞋子,承诺与罗摩穿同样的衣服代为执政14年。

  婆罗多 迁都 南提揭罗摩。

4、罗摩在森林中的经历

  罗摩为了不被找到,继续往南走,遇隐士 阿多里牟尼 和 他的妻子 阿纳苏耶。阿纳苏耶送悉多不会脏不会坏的衣服。(在印度,牟尼们大多属于婆罗门,而帝王多属于刹帝利。)

  罗摩等前往檀陀迦森林,杀妖怪毗罗陀。毗罗陀前生为吉苏利,是财神鸠毗罗的随从,因犯法被贬。

  罗摩等前往娑罗檗迦牟尼的道院。娑罗檗迦转交罗摩一把来自众神之王因陀罗的神弓。

  罗摩等在森林中四处漫游,诛杀罗刹。

  十年后,罗摩到达阿伽斯耶牟尼的道院,获得盔甲宝剑和珠宝。

  抵达 潘查伐底(五棵椿树),遇众鸟之王 遮多俞,遮多俞是十车王的旧友。

  森林中住着魔王婆罗那的妹妹苏波那迦,善变美人迷惑男子。罗摩兄弟戏耍了她,罗什曼那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

  苏波那迦的四哥伽罗和五哥杜莎那带着罗刹们前来报仇,被罗摩兄弟杀了。

  悉多在心里向王后计吉夷祈求,获得了疗伤的技能。

4、苏波那迦的复仇

  苏波那迦求助大哥罗婆那,并怂恿罗婆那抢夺悉多。

  罗婆那威逼摩里斫变成金色小鹿,引诱悉多。

  摩里斫劝罗婆那放弃,未果。引开了罗摩后,被杀,临死前发出模仿罗摩的求救声。

  悉多被呼救声骗,罗什曼那不得不听从悉多的话前去救罗摩,出发前给悉多画了一个法力圆圈,圈内无人能够伤她。

  罗婆那变为僧人化缘,欺骗悉多出圈。现出十头二十手臂的原型,掳走悉多。

  遮多俞闻声赶来,与罗婆那战斗,重伤。

  悉多被罗婆那掳走的路上看见了猴王苏曷梨婆和他的四个朋友那罗、尼罗、哥婆迦和风神的儿子诃奴曼,扔下围巾和首饰,拜托猴王转告。

  悉多被罗婆那带至楞伽国,众神之王因陀罗给她带来仙食。

7、寻找悉多

  罗摩和罗什曼那寻找悉多,发现遮多俞。遮多俞告诉兄弟俩悉多被罗婆那掳走了,罗婆那是鸠毗罗的弟弟。((实在忍不住的吐槽:鸠毗罗不是财神吗,手下是罗刹,弟弟是魔王,这关系是在逗我吗?))

  遇迦檗陀,这是一个体格高大,短腿、长胳膊,无头,眼睛鼻子嘴巴都长在肚子上的妖怪。

  杀迦檗陀,迦檗陀本叫鸠毗耶,是个傲慢自大的美男子,因牟尼的诅咒变为丑陋无头的妖怪。(有苦衷的妖怪们都被火葬了,灵魂得到救赎。)

  罗摩前往 梨石牟迦山,遇摩坦迦牟尼的弟子沙婆梨。沙婆梨因师傅的嘱托,从少女到老人,一生都在这里等待罗摩到来。

三、吉什金陀篇

  (未完待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罗摩衍那的故事》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