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伝脳パラタクシス》是一本由駕籠 真太郎著作,集英社出版的189图书,本书定价:1260日元,页数:200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伝脳パラタクシス》精选点评:
●哎呀不行这本不是我的菜。
●这个设定,真的不是eva吗?
●几个相互独立又有关联的小故事,作者的想象力真强。
●不是特别懂
●驾笼真太郎。。。我好羡慕你的大脑哦
●看过都忘记标记一下
●有重口味的猎奇,有内涵深度,有严谨的SF幻想,神作
●为什么没法看
●这类漫画大部分都是熟人,果然是一丘之貉
●这本书是2002年出版的。里面聚集了许多前人对未来的想象。
《超伝脳パラタクシス》读后感(一):一言以蔽之
读完当时随便打在一个不能自动存档的输入框里然后ctrl+v结果好像错了重打一遍......忧郁
于是这是惯例针对短篇的一言以蔽之系列..(喂)
因为是漫画,所以只是抽了一下主题,也算是自己记录下。
————————以下剧透————————
ep1
做人很痛苦,自由很累,思考很累
ep2
对社会关系的讽刺,圈外人永远是圈外人
“人吃人”
ep3
盲目的荣誉与虚伪的地位。转变视点之后的人类的心理变态
ep3.5
不负责任的养育者与弃婴
ep4
真正的人类与世界真相
无线很...奇妙,太不“安全”了的感觉233
//顺便那两个梦,第一个是和ep1呼应吧。
ep5
关于孩子,移情
社会的混乱及更多原人类的苏醒,事情在往前发展(历史的车轮(棒读)
竟然进化到无性这有点..
//有个镜头给了其中一个机体(..)的断指一个特写,我想是不是之前提到的懒得翻了。
ep6?反正是尾章
凭借优先形成团体协作来处理及利用旧人类仔细想想还真是物尽其用。
//一口气的“拔管”。
————————以上剧透————————
总之呢...
构思和世界设定太精彩。故事收到篇幅限制挖的不够,中期弃儿那段本身应该有另外一条线但是坑了吧。结尾也是太仓促了。
一边描绘出传统的人的社会,一边又可以说是异色的非人社会,结合的异常出色带感。
顺便,这是自己第一次接触这种等级的东西有点不适..
《超伝脳パラタクシス》读后感(二):变调的小人国
首先,为了避免有些人一看到作者名字掉头就走,还是要声明一下,这本漫画在尺度上很『安分』,虽然血腥,但并没有越线,也没有游走边界;剧情发展也还算『正常』,不会看到一半突然让人吓得半死,或笑得半死。所以对于那些厌恶猎奇的朋友,这部作品可能会让你对驾笼真太郎稍微改观;而对于从未听闻此人的朋友,我相信这本亦是对驾笼真太郎的极佳入门(虽然有点诈骗成分)。
超传脑的故事背景很像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但这个小人国不仅科技实力坚强,而且对于生体实验的兴趣也异常浓厚,所以当一个手无寸铁的『巨人』跑到他们的国度,想想小人们会用什么来招呼吧!这就是超传脑的基本背景假设。驾笼真太郎就是依此前提,然后秉持着一贯高超的想象力,一步步建构出一座既危险又迷人的假想国度。就如那些较为高档的科幻作品,虽是架空的世界,但还是有其专属的技术、人文和价值观。而且随着情节的推展,也会带出基本的科技省思,就一部科幻漫画而言,我认为已有中上的水平。
整部作品由六七则短篇故事连接而成,这些故事看似松散,实则紧密,每则故事都负责描绘世界的一块,最后拼成完整的世界蓝图,而伏笔和谜底也随之揭晓。故事本身并没有刻意营造骇人气氛,但因为前提假设与我们记忆中美好的小人国有极大差距,所以进而影响读者的情绪,反应也会比较激烈。这部作品是有些黑,但并没有那么黑,甚至偶而穿插轻松地谈笑对话,似乎还有点士郎正宗的叙事风格,因此不论读后心情是雀跃还是沉重,至少它的完整性和娱乐性是够的。
由于是一册全的作品,要求并面面俱到并不公平,毕竟不是专职的科幻作家,设定上可能有些地方不够严谨,但对一位难得跨足正常向青年漫画的猎奇漫画家而言,这种成绩绝对值得称许。而且尽管收起腥膻色的一面,想象力可没有因此而打折,依旧是一趟称职的、可观的、驾笼真太郎式的奇想冒险。
关于作者--驾笼真太郎
基本上,被归类于猎奇漫画家,虽然不是猎奇领域中的基本教义派,但有时却比基本教义派更狂热,而且乐在其中。
有时会被拿来与丸尾末广相提并论,这不外乎是因为他们都不畏人情义理,蔑视道德圭臬,语不惊人死不休,标准的反社会人格。而且荤素不忌,剧情归剧情,议题归议题,该服务的还是要服务一下,不管服务的对象是读者,亦或是他们自己。性、暴力、排泄物,是他们作品中永远的黄金三要素。
有时会跟古屋兔丸摆在一起,因为他们作品一样内容多变,这个玩腻了换玩别的,像极了喜新厌旧的孩子或欲求不满的怨妇。时而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黑色幽默,让人会心一笑。
有时甚至会让人联想起久米田康志,因为他们的作品流程都相当制式化,起承转合暗,死板板的,但内容却变化万千,绝少重复,联想能力和耍嘴皮指数都是当今顶尖。
可能有人会批评,一次介绍就请出三位知名漫画家帮其抬轿,未免太过托大。
的确,认真剖析驾笼真太郎,论美术风格,不若丸尾末广成熟;论变化幅度,不像古屋兔丸那般宽敞;论市场性,更是远远不及早已脱胎换骨的久米田康治。
但不论别人如何看待,在我个人心中,驾笼真太郎固然与前述三位漫画家有所相似之处,不过其实更应该跟木多康昭、岛本和彦、林田球、汤尼岳崎这些名字摆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同构型只有一个--都是天才。
《超伝脳パラタクシス》读后感(三):驾笼真太郎与猎奇
【千日谈】20130720【每日影评】【漫画】《超传脑》:驾笼真太郎与猎奇
文/丹达
第一次看驾笼真太郎的漫画,是《超传脑》。不得不说,这是继《寄生兽》和《孪生》之后最让我感到恐怖的漫画,当然,这个最,是时间顺序,如果是可怕的程度,《超传脑》让我每次清醒地看着人群,都会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故事最开始讲的是在一个工厂里,忙忙碌碌的工人们需要取出巨人的大脑之后,把他们改造成各种人肉运输机和超大型的机器,但是其中一个巨人逃脱了工厂的限制跑了出来。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逃离社会的故事,那你就错了,我们以为的主角在第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用手插进自己的脑袋里,猛地一抽——不疼了。
(1)
后来我看了很多关于《驾笼真太郎》的漫画作品,他的比较重要的作品,我都非常喜欢(后来一段时间里,因为大量阅读了他的漫画,导致我原本就非常敏感的神经变得更加猎奇,以至于我根本不敢碰他的又一个代表作《地狱少女》系列作品):
典型的伪并置叙事的精品《杀杀草纸1、2》,讲述的是各种猎奇的各种重口味的故事,驾笼真太郎那种把几个故事平行打碎排列,却基于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之下的叙事方式,非常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随时随地的碎片式阅读,而且这几个故事的先后顺序完全可以不用特别注意,因为每个故事都能成为独立的精彩猎奇故事。
叙述性诡计的巅峰代表作《Fraction》(分割),讲的是连环碎尸魔的故事,当然里面的驾笼真太郎作为大量解释的旁白兼出示你根本想不到的谜底而出场。如果到故事的最后你看懂了他的叙事手法,那么短篇漫画《抽象》和《被恐怖支配的街道,寄生生物之谜》这两部作品就不难懂了。
极强体现他“性、暴力、排泄物”特点的《駅前XX》系列,这个系列故事没有特别多的联系,都是一个个互不相关的小故事组成,不过里面大量出现的色情元素、暴力血腥元素和排泄物元素倒是使人各种不适应。作为早期的漫画作品,这个印象给人一种初看浑身发烫,再看顿觉违和,之后觉得特别爽的感觉。当然尽管驾笼先生这几年开始偏向于卖萌平和的漫画表现手法,但他的作风依然是恐怖漫画家里比较猎奇的。
(2)
如果有人看过《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 》这篇论文,或许会对驾笼真太郎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驾笼先生不仅在绘画的风格非常精细(以至于精细到你能看清楚到底这个裸体人物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和非常作呕(因为风格实在是太过浓烈和颠覆三观),而且在故事的叙事上,设置悬念总也是能给人带来各种意想不到。
当然,这样的叙事风格,可以说是经典性的叙事作品很多都有,在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浏览古今中外的叙事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称得上是主题-并置叙事的作品其实不在少数,其中不乏许多著名的、经典性的叙事作品,中国的如《水浒传》(施耐庵)、《儒林外史》(吴敬梓)和《果园城记》(师陀),外国的则有《三故事》(福楼拜)、《布拉格小城画像》(杨·聂鲁达)、《三个女人》(格特鲁德·斯坦因)、《小城畸人》(舍伍德·安德森)、《米格尔街》(V.S.奈保尔)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几乎所有小说,等等。
不过,还需要理清的是,主题并置叙事与非线性叙事是有一定区别的,就像《云图》应该是线性主题并置叙事、而《罗拉快跑》应该是非线性叙事一样。
(3)
《超传脑》的作品其实与现在比较流行的《进击的巨人》的基本框架有所类似,这几部作品都让人想起了格列佛游记里面的小人国和大人国。不知道是哪位长期混贴吧的大神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永远都是M属性”,而这句话尤其适合于两种场合:处于极端生存危机的环境,比如各种逃生系列(我非常看好7月新番 《弹丸轮舞》);极端力量悬殊的环境,比如各种不得不去操作机械体战斗的动画,当然还有类似大小人国的设定。
当年看《格列佛游记》的时候,一直把这个小说当做是一个童话故事,却没有想到斯威夫特其实是当做一个政治讽刺小说进行。就像现在,我看《超传脑》第一反应应该是一个讽刺人性的漫画,不过或许驾笼先生本身就是在炫技也说不定。当然,作为一个时事漫画家,驾笼先生的《被医院推卸责任比赛》让我感到颇有一种讽刺某天朝大国的感觉,这也难怪,《V字仇杀队》被央视6台播出的时候,就被广大网友吐槽为神打脸。
《超伝脳パラタクシス》读后感(四):“没头脑是真快乐”
上周逛书店买的这本駕籠真太郎的《超伝脳パラタクシス》。
看到封面上的“禁断のコミックス化”我就毫不犹豫地在这本书面前蹲下了。
02年的想象力,16年后依旧很新鲜。
以下随便剧透几句,反正未来十年大陆出译本的可能性基本为0。
#
《超伝脳パラタクシス》正文一共是8个パラタクシス,即parataxis,“并列”的意思。
暗示8个故事的内核并列构成了超伝脳的世界观。
逐一看完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并且中间有一个头皮发麻的视角反转。
如果说视角反转前,駕籠真太郎只是披着cyberpunk皮在很普通地在探讨伦理问题,反转后就逼格骤升,将“超伝脳”这个脑洞的头皮发麻气氛又渲染了一层。
很妙!
那什么是“超伝脳”呢?
就是把被控制者的脑子拿掉,直接用意念控制对方的行动。可以看成用意念驾驶EVA。
在这个世界里,被控制的是远古巨人族少女,他们被人类拿掉脑子,改装肉体,变成生产工具。
在超伝脳技术广泛运用之前,人们像驾驶EVA一样用肉身驾驶她们进行种种劳动工作,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跃进。
#
听起来很普通对吧?
的确。前面几个小故事,就是很普通地用涉黄画风,一边展现这样普通的脑洞,一边在讲寓言故事。
比如第一个故事,是讲有人因为私心,在改造少女时违反规定留下了她的脑子,把她当成“生物”而非“机器”来对待,还取了“玛利亚”这样充满希望的名字。
“不是人就不会痛了。”但结果呢?
结果这个少女在跟着他逃跑的时候,被人一枪打中了身体,发现痛感是因为有“脑”之后毫不犹豫地自己挖掉了脑子。。。
“无脑就不会痛了。”
她说。
#
这样的寓言在视角反转后也有一处很妙的呼应。
视角反转前,是永恒的“人类是否有权利站在食物链顶端瞎几把搞”的伦理问题。
视角反转后,空间就升维了,因为——
用在巨人身上的“超伝脳”已经是二手“超伝脳”了。
人类本身的脑子早就已经在体外了。
视角转换后有种进击的巨人既视感你以为这个世界中,用科技战胜巨人的人类,是未来的你。
殊不知大错特错,被战胜的巨人本人,才特么是现在的你……
#
那么脑子好好的怎么就跑到体外了呢?
这就涉及到N年前世界末日的一次黑科技试验。
灾难当前,一部分人类选择了进入睡眠舱休眠,另一部分人类则在某某博士的黑科技下,通过减少细胞数量变成mini size,这样地下设施就能容纳更多人避难。
前者变成所谓的“巨人族”,后者变成所谓的“人类”。
不过细胞变少,脑子肯定就不如以前好使了,用原话来讲就是跟老鼠没什么两样。
按照这个人跟虫的比例,你们可以验算一下是不是真的跟老鼠一样……因此某某博士又发动了一个叫“超伝脳”的黑科技:
将人类的脑子取出保持原本size,通过无线链接身体,用原本的智力水平来驱使缩小了的身体。
是为“超伝脳”的第一次信号转接。
“超伝脳”工作原理而当时光飞逝,物竞天演。
机智的人类终于发现了从睡眠舱中苏醒的“巨人”,并机智地将入侵的“外来者”改造成了送上门的“联合收割机”,慢慢也发展出小人族们对“超伝脳”的第二次信号转接(但自以为是一手脑),故事就开始了……
看到这里,本狗也终于能想通视角转换前的第3个故事,一个“人类”用意念驱使“巨人EVA”后,意识何以会受到巨人影响,以至于在镜中把自己的脸看成巨人……
都是因为一手脑和二手脑的信号在互相干扰啊!
#
视角转换后与“无脑”呼应的部分,则出现在巨人小分队在被人类追捕时,一个女巨人在梦中接受了改造,因为啊——
“无脑就能变得很轻松啊。”
不需要自己想,身体就能动起来。
不需要自己做决定,就能轻松地过一生。
还真是本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