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是一本由Margaret Lobenstine著作,大塊文化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28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精选点评:
●#有声书摘# 这本书的观点指导了我最近的精力分配。 书中指出,对于一个兴趣过于广泛的文艺复兴人而言,他们希望按照兴趣分配事务,且希望每件事完美,难以遵照时间表。 书中建议你列出自己的兴趣点,并依照作者总结的最优化数值4,选择4个焦点作为近几个月追逐对象,具有排他性,需季度调整
●#书单#440《热情人生的冰激凌哲学》书是否非要用读的?最近时间紧张,选择边跑步边听书,打开喜马拉雅FM,找到超级总裁有声书,听第一遍书时可以化妆、跑步、闭目养神,第二遍拿出纸笔,边听边画读书笔记,2个过程都很开心,效果双倍。[微笑]
●台湾人岁月静好的碎碎念,我这个年纪真的看不进去这种鸡汤了,以全书最后一句话结尾吧,我是天边拱起的彩虹。
●道理很浅,作为文艺复兴人,很多都可以自己想通。操作的技巧,去年自学职业生涯规划时也都掌握了。无所得。不过,这书夸了我,夸的很到位,我很开心。
●原来我是文艺复兴人
●现在运用的阶段是如何来修正自己。
●未来的人们会越来越需要人生导师这样的角色,去帮助他成为他所是(being)。
●在每一次的体验中修正,最后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组合
●偶然碰到的有声书。简直说的就是我嘛~文艺复兴人。虽然没那么醍醐灌顶,但还是有些小tip。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读后感(一):你不停止脚步,就不担心前进缓慢
刚开始看的时候 激动 觉得完全找到了共鸣 所有说的文艺复兴人所具备的条件我都有 原来我是这种人!终于为我迷茫的职业和人生指点了一个极端正确的方向
看到一半多的时候 疲惫 感觉讲的都好详细啊 好像也很对症 但是真的要逐一去做吗 感觉不一定都能做到呢
看到快结束的时候 迷茫 之前强烈的共鸣感随着越来越多的共鸣反而趋于平淡 知道是这样的 但是具体怎么改变?不知道 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思考
然后经历了一些自己的私事 过程中有恐惧、绝望、悲伤、抑郁、崩溃 聚集地、全面地爆发 爆发过后 自己有了一些改变 甚至开始尝试着进行一些自我的调整
今晚 又翻回这本书 再看的时候 既找回了一些熟悉的共鸣感 也筛出了一些不需要的建议对策
结尾的时候 哭了 5月17号到6月6 这本书陪我一起度过了半个月的时间 从最开始的激动、到中途的疲惫、到后期的迷茫、再到尾声时的豁然开朗 它就像是一盏我人生道路中偶遇的小灯 为我照亮迷途、指点方向
读它之前 我看到很多读者留下了“原来我是文艺复兴人”这样的结论 我既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感到庆幸 庆幸自己不是一个人 还有一起站在这条路上的同伴
读它之后 我思考的是“知道自己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点 但依旧要像常人一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生活” 毕竟 生活不会因为你是文艺复兴人就对你格外宽容 反而 因为你是文艺复兴人 你想要的比常人更多 你应该更努力、比常人更辛苦拼搏(当然 这只是基于我的生活而产生的观点)
很想对作者说一句自己写在书中最后一句话后面的话——“谢谢你的帮助❤️”
认认真真地读完之后 就开始行动和改变吧
你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继续成长、继续改变。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读后感(二):是注意力涣散症患者还是文艺复兴人?
这本书读了几次。
第一次读完,感觉很兴奋,以为自己就是那种可以同时拥有无数未来的文艺复兴人。
第二次读这本书前,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一些事情坚持了,更多荒废了。感悟更多,再读这本书,更多的是质疑。当时觉得作者或者有意或者无意地哄骗着我们,其实大多数的我们不过只是三分钟热度,难得有人出书为我们正名了----亲,你不是三分钟热度哦,你是像达芬奇、富兰克林那样的文艺复兴人哦亲!只要你用对了方法,就可以同时成为医生、律师、战地记者、好妈妈好爸爸还有自由作家哦亲!包邮哦亲!
这样的话人人爱听,可是真实性又有多高呢?所谓拥有多种爱好、多种注意焦点的人,对于目标的坚持度多数不高(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于单一注意点的人来说),根据书中介绍的目标来设定自己的方向,其实可行性真的不高。
后来读了另一本影响我很多的《少有人走的路》(虽然很多人把它归类为心理类或者励志类,但是我觉得它应该更偏向灵修类),当中一些章节让我想起这本书,又重看了一次,不禁再思考,也许是自己的想法太偏颇。如果可以控制了一些关键的环节,成为文艺复兴人未必不可能的。
四处涣散的注意力,与自我控制的理性,就像一起散步的狗与人,究竟能否到达想要去的地方,关键是人是否能够牵制住狗,引渡它按路线走。
e your dog or be your master.
一位前辈总叮嘱我这句话,当时不甚为意,后来才发现这一方面的缺点真的影响我太深。幸好还不算迟。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会是我一生的命题。
后来情绪低落或者觉得迷失的时候,会反复看的书,除了《少有人走的路》便是这本《冰淇淋哲学》。
世上激励人启发人的书千千万,但是少有像这本那样许我一个梦。
少数一本买了正版(心痛ing,80多元。。。。)不后悔的书。
当然,如果有电子版更好。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读后感(三):我們都是文藝復興人
本書以各種淺顯易懂的方法,幫助讀者釐清對多種興趣的想望,並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了解自己人生觀的重要順序,以改善時間運用。有時我們不是真心想做那件事,那便需節省在那上頭的時間精力,以便追求我們的多元興趣。而實踐多種興趣最重要的需求即為金錢,為此書中專闢一章羅列可行性,找真工作、導師,盡可能接觸興趣相關的人事物,加強自身技能、拓展領域視野之餘,也開創不曾想像的機會,不是一定要報名課程才能學語言,也不是非得買架鋼琴才能學會彈奏,接近相關人士或能找出他法解決金流,也就是說,有些事情在接觸後,可能跟原先想的不同,那山不轉路自轉,在執行的路上自會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書中還提到一些時間管理與心理動機等處理做法,跟以此為主題的專書比是簡略了,但能給予讀者一扇窗,挖掘自身需要增進之處,讓讀者知道走在探索多元興趣的路上,大致上會遇到哪裡問題,我們該如何尋求幫助,畢竟開發多元興趣這件事堪稱最大的困難便在於心理因素,對完美和不完美都容易洩氣,因此才更要了解自己的心境變化,以掌握真正的心之所嚮。
整本書雖在時間管理和執行力上的論述略遜於專書,但作為多面向熱情專題的旁支也是夠了,作者也不打腫臉充胖子,文中明確建議讀者做相關諮詢,好使多項興趣發展順遂。多興趣未必不專心,只是要更合理規劃,達到心之所嚮,讓熱情得以燦爛。
:話說這本書最近出了新版啊!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读后感(四):原来有人和我一样
小学生在写我的志愿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理想都是做那些被社会肯定的工作,例如有人想做总统,有人想做医生,也有人想要长大以后想成为老师,或是将来能当太空人。然而无论是哪一种的志愿,然而无论是那一种的志愿,我们在小的时候似乎很少会想变成推销员,保险业务员。也没有听说谁想要长大以后做个水泥工或者清洁队员,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大多数人都发现自己的兴趣,性向甚至能力都不是当初梦想的那样,而在随着继续发展之后,如果还有谁想埃默里这样东想西想,往往就会被人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认为他们只会做白日梦,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结果兴趣广泛的人也被当成性格有缺陷的人。
可是根据玛格丽特的研究,跟她辅导几千人发展多样化兴趣的经验显示: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这种人其实是很受尊崇的,当时的欧洲对个人的潜能开发非常的迷恋,著名的艺术理论学家亚伯提曾经说过,“只要有心,人皆全能”。因此,在历史的记载中,追求全能的人常常被成为文艺复兴人,表示这些人天生就很优秀,多才多艺,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达芬奇不但画过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最后的晚餐》等不朽的名画,也精通天文、地理、音乐、雕塑,而且设计过武器,甚至对人体解剖学也有相当的造诣。而在文艺复兴没落后,仍然有人花费一生的努力追求全能,像是在美国独立时期在狂风中放风筝儿发现雷电的富兰克林,他既是画家和作家,也是个发明家和优秀的外交家。
玛格丽特认为无论是否生长在文艺复兴时代,这种多面向发展的人,都可以被成为文艺复兴人,这些人不应该受到传统价值观的限制,而是应该用全新的观点审视自己的性格特质。因为不选择特定的方向,或是不选择做某种特定的工作,从来就不是个问题。玛格丽特表示,每个文艺复兴的灵魂都应该打心底认同并且喜欢自己多元化的人的特质。她建议大家可以先透过书中所介绍的简单测验先了解自己是不是一个文艺复兴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而你也想要摆脱单调无趣的生活,就必须要了解当你要努力追求多姿多彩梦想的同时,应该如何兼顾经济与生活。玛格丽特强调,专注在一件事上人并不是唯一值得称赞的,能同时拥有多种兴趣并且能同时发展这些兴趣的人才是她所尊崇的文艺复兴人。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多样化的热情和天赋呢?玛格丽特说,这就像我们去买冰淇淋一样,当我们进了一家冰淇淋店,看到芒果,草莓,香草等40多种口味,每一种冰淇淋都让人口水直流,但是老板却说,每一种只能选一种,而且永远不能再改的话,大部分的人应该都会很难做出决定!说不定等到冰淇淋店关门要关门了我们还在犹豫,或者选择之后一直都在后悔。这其实就像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始终无法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一样,很多人到死之前都不能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是如果冰淇淋老板说,你不妨试试店里的四色组合,每次可以选四种口味,并且在一生当中可以选择无数次的话,这样选择起来,似乎就比较容易了。另外这种方式也可以让你在每一次的体验中修正,最后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组合。因为用了冰淇淋来解释文艺复兴人的多样化兴趣,所以,玛格丽特的这一套理论在本书中的中文版里也被成为“冰淇淋哲学”。
冰淇淋哲学的关键就是把焦点集中在几种兴趣上,只要用刚才那个老板说的那种方式,每次只选四样,人们就会很放心的去尝试同时也比较容易做出决定。玛格丽特认为这种焦点组合法,很适合在工作和兴趣上都希望有多方面发展的人,因为这样就不用伤透脑筋去想自己到底要什么,或是考虑该怎么做才能符合别人对自己的期待,采用选四色冰淇淋的方式可以直接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从对兴趣的心理压力获得纾解,同时满足我们挥洒多样化热情的渴望。而从中获得的快乐则带给我们青春活力,让我们在进行所有喜欢的活动的同时也能够享受那种美妙的幸福感。
比方说刚才提到的埃默里在玛格丽特指导他用焦点组合法去选择自己的四色冰淇淋之后,才发现原来事情不一定非要二选一,也不必因为有一大堆的兴趣而不知所措,于是埃默里选择了四样他认为可以同时进行的事,包括:多花时间陪老婆、写一本书、选修一门管理课程、以及在每个礼拜里花五天每天快走一小时的运动计划。
焦点组合的目的是设定范围,否则又会让人回到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的困境里。
玛格丽特认为当你在做第一种焦点组合的时候,可以暂时先不考虑钱的问题。因为在生涯规划中迷失方向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他们始终摆脱不掉谋生的问题。可是这样一来,你不但不会赚到什么钱,也听不到内心真正的声音,更糟的是,你还会变得无精打采,生活也越来越索然无味。或许你会觉得这种做法似乎也太冒险了一点,但玛格丽特却认为这必须取决于你现在的工作是否值得保留。玛格丽特有一个客户从事的是公关工作,他却喜欢的是演唱,虽然他也希望能考演唱赚钱,而且也已经经常在周末兼差表演蓝调歌曲,但是距离用演唱维生的程度还差有一段距离,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和大部分的人一样,选择保留白天的工作,然而玛格丽特却发现,把白天的工作当成赚钱的工具,然后把兴趣塞在工作的空档里的做法,虽然能够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长时间下来,原本想要在晚上享受兴趣的精神,在白天就已经消耗完了,最后生活还是很累。
这种时候玛格丽特建议在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好是去找一份真正的工作,能够帮助你发展兴趣,投诸热情对你有意义的工作。这样你才能够在保证生活来源的时候继续发展你的焦点组合。
一份真正的工作可以带给多面化房展的人更多的资源和活力,因为它能让焦点组合变得完美,真正的工作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像是收入和福利的多少?时间能否真正的运用?和能不能保存活力等等。只要能符合其中一项标准,就值得你用另外一种角度去思考,设法让它成为一份真工作,和实现焦点目标的助力。
另外,她还发现,多面向发展的人虽然关注他们的兴趣能否能实现,但是他们在掌握时间和控制进度上却缺乏有自制力,通常这些文艺复兴人都是跟着感觉走的,因此严格执行时程和进度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玛格丽特说,这些多面向发展的人,在每年开始的时候,多半会精心挑选一本厚厚的日志,或是在电脑里安装很炫的行事历,让自己感觉好像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但问题是他们很难按照计划去做事情,因为这些人的生活里比一般人多了一些灵感也多了一些探险和不可预期的摸索阶段。
玛格丽特认为,文艺复兴人运用时间的策略一开始最好不要想的太细,可以以星期或月份为单位去规划自己的行动,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要设法保持耐性,一次做一个步骤,要调整出属于自己的节奏,她建议多方面发展的人在时间管理的策略上可以利用热情焦点的方法,也就是把笔记分成几个单元,让每一个热情焦点都有各自的专属单元来记录相关的资讯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执行的方向。因为每一个热情焦点,都一定会有许多想做的事情,所以要记得在记录旁边留一点空白,以便列出达成目标的备忘录,例如该买的东西,该查的资料,该打的电话,或是该找的人等等。玛格丽特说,多面向发展的人在管理行事历上会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备忘录里记录的许多事情往往都没有限定要在什么时候进行。玛格丽特说,这是因为他们总是跟着感觉走,所以当写作的灵感一来,他们就会放下一切,而埋头写作;而如果心血来潮,想要看个展览充充电的话,也不会照着原来的计划去采购。因为这种人最明显的特质就是按照自己的活力和热情的起伏做事情,这样他们才能把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所以玛格丽特才会建议他们在安排行事历的时候最好是以心情为单位,而且不要限定完成的时间。
不过文艺复兴人也不能太过放任自己,要事事都追求完美,都达到最佳效果。因为玛格丽特方向,被完美绑架几乎是所有多面向发展的人的通病,他们会因为过度的自我要求,和绝不容许任何的不完美导致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挫折。玛格丽特承认要一个完美主义者放弃追求完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要帮助文艺复兴者排除这些性格特质上的障碍,唯一的办法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完美的完美主义者。换句话说,就是能够进退得宜,恰如其分。该做到100%的时候就才做到每晚,只需要做到60%的时候就恰如其分的只做到60%,而只要达到20%就可以的情况下也能刚刚做到20%。玛格丽特相信这样的说法不但对每一个完美主义者非常受用,也能够帮助每一个文艺复兴人,在这个选择越来越多的时代更流畅的实现他们所追求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