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软件架构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1-15 03:0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软件架构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软件架构的艺术》是一本由李伟 / 吴庆海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18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0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软件架构的艺术》精选点评:

  ●在购书中心翻阅。比起旁边那本架构之美,这一本十分枯燥。也许将来会用到,但是也太枯燥了吧

  ●可能是资历尚浅,没太大感觉

  ●非常全面,但偏理论,实践性不够强

  ●绝对是一本烂书,架构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针对软件领域的抽象思维方式。 在现有的互联网横行的时代,架构的概念越来越弱化,对软件的要求是更多的通用,有弹性,高并发/性能卓越,方便维护等等,同时对服务更多提出了平台化的要求; 本想看通过此书了解架构师的系统路数,却发现此书粗糙至极,举例子: 软件发展到一定阶段,最痛苦的莫过于弹性不足或者业务变迁过大,也或者因为系统架构无法支撑业务的高速发展,作为架构师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重构,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业务对软件的诉求是怎样的,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做决策等等;这些内容此书统统么有,没错一点没提; 另外,如果要做重构,需要如何设计,设计思路有哪些? 同样一点没提。 再者,此书通篇设计模式,面向对象等等,全世界只有Java有架构师?……太长讲不开了。

  ●理论化比较严重。整体还行。

  ●摆出很多概念,很丰富。但“艺术”终归是要以“艺术品”承载的。

  ●金陵图书馆借的 内容还可以把, 不是偏技术的介绍如何做架构, 而是更偏"艺术"一点.

  ●架构-希腊;拉丁;英文。 古罗马的定义:持久实用美。 架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的主观映射。 美:关系的和谐 ATRIP原则 RIGHT BICEP原则 波音公司的产品线研发管理:重用

  ●内容还行,只不过偏于理论化

  ●理论多于实践,可以作为指导,但仅仅是指导而已。

  《软件架构的艺术》读后感(一):比较适合有几年工作经验的

  这本书是在公司架构师的推荐下,借了本来看看,其实这本书应该挺好的,很好地介绍了软件架构的一些步骤,一些关于软件架构的基本知识的介绍等,可能对于一个工作过几年的人来看,这本书是不错,但是刚毕业的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看起来就有点高深了。

  《软件架构的艺术》读后感(二):软件架构的艺术

  《软件架构的艺术》:架构是设计一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技术的发展,我们身边各式各样的系统也日趋复杂。如何在万象中剥离繁华,提炼事物的本质和精髓,“系统架构”正是化繁为简、打通两极世界的一门艺术。

  架构之美,在于和谐。本套“架构之美”系列丛书,以期从业务梳理、流程建模、软件架构、设计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地介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外发展趋势与国内本地应用相结合,打造华人精品书籍,给国内读者提供真正有指导意义的美食大餐。

  本书聚焦于软件架构行业,全面介绍软件应用系统架构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经典的实践经验。把握共同的规律,预知未来的发展,选择最佳的路径,尽可能减少成长的烦恼,并保持成熟的稳定,让企业充分享受属于架构整个生命阶段的华彩!

  《软件架构的艺术》读后感(三):过时的书,略粗糙

  绝对是一本烂书,架构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针对软件领域的抽象思维方式。

  在现有的互联网横行的时代,架构的概念越来越弱化,对软件的要求是更多的通用,有弹性,高并发/性能卓越,方面维护等等,同时对服务更多提出了平台化的要求;

  本想看通过此书了解架构师的系统路数,却发现此书粗糙至极,举例子:

  软件发展到一定阶段,最痛苦的莫过于弹性不足或者业务变迁过大,也或者因为系统架构无法支撑业务的高速发展,作为架构师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重构,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业务对软件的诉求是怎样的,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做决策等等;这些内容此书统统么有,没错一点没提;

  另外,如果要做重构,需要如何设计,设计思路有哪些?

  同样一点没提。

  再者,此书通篇设计模式,面向对象等等,全世界只有Java有架构师?

  架构绝对是门艺术,而不是具体的语言,更不是设计模式,顶多设计模式是为了解决某些架构问题的一种解决手法。

  不建议大家购买。

  《软件架构的艺术》读后感(四):体系化但是实操指南不够,新兴知识点稍显脱节

  本书属于认知层次的书籍,全书围绕架构师的角色职责、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质量这些方面来一一讲解。 按照本书的说法,系统架构师属于一个十分复合、十分中心的岗位,在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中无处不在,需要照顾并平衡各个利益相关方(商业、产品、TL、开发、测试、实施等)的利益,为系统的定义、架构、设计、实现、实施、演化负责。 正是因为承担了这么多重要的责任,同时和各利益相关方打交道,所以系统架构师需要具备综合的能力素质,比如专业强、自驱动、能规划、懂商业、勤沟通、擅平衡等。这意味着成为架构师,需要丰富的经验,入过很多坑且最终从坑中爬出来总结血泪教训,并且要持续学习持续进化,看到这难免不令人感到瑟瑟发抖并敬畏。要成为架构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只争朝夕。 具体来讲,架构师的工作活动是有基线可循的:

依据成熟的商业概念、商业模型、商业流程等商业知识开始进行商业理解、商业剖析,和市场销售等人员一起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与产品方针决策和计划人员一起明确产品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计划; 负责利用架构模式、架构原则界定子系统级别的结构和行为,主要包含子系统的组成、职责、交互、约束等; 协助构件设计人员利用设计模式、设计原则对构成子系统的构件进行结构和行为的设计,确保架构原则的的执行; 指导、监督开发人员的开发实现和测试人员的测试,量化、分析和汇总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及系统测试的结果,以对实现质量进行跟踪和控制; 配合销售及产品服务人员,收集和分析产品反馈意见,逐步为未来的产品家族和家族成员的演化及升级进行准备;

  另外,本书也详述了架构活动的典型流程以及各阶段输出的流程卡可供工作时参考和比对; 不过本书理论知识很多,阅读起来比较抽象枯燥,并没有借助案例来做分析,要串联起知识点还是得花很多功夫。 对架构流程环节描述比较丰富,但是对于架构活动每一步如何实操并未做过多的解读,比如子系统如何拆分,如何灵活运用架构模式、架构原则,如何量化、评估系统运维质量等。 另外,本书出版于09年,距离现在也11年了,很多新兴的领域都没涉及到,比如敏捷、容器化、大数据等,稍显脱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软件架构的艺术》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