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巴别》是一本由尉陈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别,巴别》精选点评:
●其实是当作古代通史来读了
●不错的历史与建筑结合的书,可惜插图太少了,对种书箱来说~~
●这本书似乎本来应是本选修课的教材,话说大学的时候没有选修过与建筑相关的任何课程,读起来倒满是新鲜感,不过懵懵懂懂中发现似乎很多只是,高中的美术老师竟都有普及过;作者的文笔又不错,像我这种建筑的门外汉,读起来竟然一点都不吃力。如本书副标题所言,的确不止建筑史。还夹杂着作者对社会等的看法,不过没有什么掷地有声见解,或许亦因是普及性教材的原因吧,读后值得回味的东西倒是不多,纯粹的普及性读物。如果像我这种建筑的门外汉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最大的缺点,亦是中国所有教材的缺点,没有图片,这点来看太失败了~!!!
●只要开了一扇窗,天地任游~· 但这貌似是本上课讲稿。..
●是一本可以“知其所以然”的书,章节条理清晰线索明确,在语言和素材的运用上都十分恰当,不会给人艰深晦涩的感觉。主观性也还好吧~唯一让人觉得不够的地方也许是文化历史的方面全面压倒了建筑本身,加上图片比较少,一些章节读完后会让人觉得亦有不足。
●简单易懂 串联得挺顺畅~
●写的很不错,两部分。
●通过讲解建筑理论以及历史将文化、社会历史、宗教,巧妙编排其中。文中一些见解让人读后豁然。
●这本书写的很浅显易懂,却又基本涵盖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建筑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这两条并行的线来看世界,适合刚入门的建筑小白读一读,老手也可以补补课。
●很有意思,学到好多房顶的知识。看武大时和给力
《巴别,巴别》读后感(一):回应楼上的
作者在前言中说明了原因啊。内容水谈不上,不过的确借鉴了很多经典著作,脚注里也一一列了出来。我觉得用作者自己的表述方式让大家了解这些历史知识,也没错。就像一盘菜,不同人做出来的味道不一样。
《巴别,巴别》读后感(二):确实不只是中外建筑史
内容谈不上水吧。虽然不深刻,也不算个广博,但是诚如作者后记所言,作者为读者在窗户纸上抠了一个洞,以建筑为视角对人类文明和宗教进行了一次快速的巡礼。
而我恰好刚刚看过陈志华的《外国国建筑二十讲》,该书建筑讲的较细。所以再看此书便比较理解了和想象里 。
《巴别,巴别》读后感(三):一本很好的书。
我在地铁喜欢看书,尤其是一些既轻松又能提高人文修养的书,看了《明朝那些事》,也看了《德川家康》,觉得这些书都挺了不起的,作者能把历史写得那么轻松,那么耐读,让我赞叹不已。最近又发现了一本书很值得细细品位,就是《巴别,巴别――不只中外建筑史》。这本书可能不像前两本炒得那么火热,不过内容一点都不比前两本差。它虽然以东西方长达6000年的建筑史为切入点,但却是用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文笔绚烂,条理清晰,不知不觉间把从史前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这纵横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通过建筑物形制的演化变迁娓娓道来,视角独特,立意新颖。从万里长城到金字塔,从巨石阵到波斯波利斯王宫,从帕提农神庙到圣彼得大教堂,从泰姬陵到科尔多瓦大清真寺,针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将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巧妙地穿插其中,不像一些历史书或者建筑专业书语言古板晦涩,感觉没完没了看不到头。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清新小书,让对建筑感兴趣的人拓宽了人文视野,让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了解了建筑的发展。正像预言中所说,真正将“小众知识”普及为“大众常识”,真是了不起,极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