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50个数学知识》是一本由Tony Crilly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不可不知的50个数学知识》精选点评:
●还算八卦
●数学真是博大精深啊,里面有小一半的理论以前都没怎么接触过,作为入门可以入手,不过行文风格不是很喜欢,这可能就是译者的问题了
●亲子阅读
●简介,明了,有趣。很适合初中生朋友看。
●信息量大,够简约。
●知识普及类的书,其实满好玩的,数学真奇妙呀,真奇妙
●无聊时候的读物罢了。
●有趣 / 易读
●短小精悍的数学小品,作者文笔不错,善于讲故事。
●神一样的翻译啊,还一堆错误!
《你不可不知的50个数学知识》读后感(一):帮助思维启发的好书
本书对经典的50个数学问题做出了介绍,从最基本的π,e等数的起源,到斐波那契数列,再到多维到图论,都给出了出现的历史背景,作用,能让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感到思维的激发,拓展眼界,并增强对数学奥秘的兴趣。
《你不可不知的50个数学知识》读后感(二):翻译啊翻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这套图灵新知质量实在不咋的。原著或许还可以,但翻译实在太次,明显没有受过多少数理训练。比如,
* Abel一般译为“阿贝尔”,译者却生生译成“亚伯”(56页中);
* Whitehead一般译为“怀特海”,他却译成“怀特黑德”(63页底),真够黑的;
* 更让人无语的是,大名鼎鼎的Russel不是罗素,变成了“拉塞尔”(63页底)。真是让人抓狂!
译者是不是个理白,真是见仁见智了。
此外,书的错别字错处也超过可以容忍的程度:
* 52页左下角的变形帕斯卡三角,最左下的数字应为-1。书错写为1)。
可见编辑也同样不用心。看过《e的故事》之后“图灵新知”的任何一本书我都不敢买了,都从图书馆借。
各位同学,不要一看到西人写的科普书就叫好。这本书只是一般的资料搜集,而且趣味性也不足。
《你不可不知的50个数学知识》读后感(三):只是个毫无逻辑的读书笔记
18. S∈S当且仅当S∉S
23. 然而,在三维空间中,如果不允许物理上的相交,永远都无法作出克莱因瓶的模型,只有在四维空间中,它才永远都不和自己相交。
31. 抛硬币问题,盒子里的小球问题,以及其他一些“机械”的问题相对都比较简单易懂。关于概率的度量有两个主要的理论。观察硬币的两面对称性是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相对频率,即我们将该试验重复很多次并数出正面朝上的次数。但是多少次算很多次呢?我们很容易相信正面次数和反面次数的比例大约是50:50,但是如果我们继续进行试验,这个比例有可能会改变。
36.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很强并不足以声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起因。
37. 哈代-温伯格定律:解释了在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隐性因子如何没有被显性因子完全取代而最终消失。
40.(1)通过令合法码字之间的距离足够大,我们便可以对其进行检错和纠错。
40.(2)找到一个非常大的数的两个质因子几乎是不可能的……“将一盒黑色的沙子和一盒白色的沙子混合在一起”的难度要远小于黑客们将这些沙子分离开来的难度。
《你不可不知的50个数学知识》读后感(四):快速阅览型读物,开拓眼界
在决定开始读一本书之前,我会先问问自己,我想通过看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这本书的内容能否解决我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扔!别浪费时间。
带着问题去读书。
而我对于本书的期望是:数学普及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知识未知)。
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没什么感觉。随着看书的深入,越看越有趣味。
吾生有涯而学海无涯。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在沉睡了500年后醒来,我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黎曼猜想已经被证明了吗?”一种莫然的感动。
在看书之前,看看其他人的书评,看到有些人说,这本书属于快速阅读的那种,确实如此,所以就快速阅览这本书了。这本书的确属于快速阅览型的读物,因为它一般只是给出结论,而没什么证明过程的。
本书的错误:第64页那两个表,都是aVb,aVb,应该是编辑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