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黑塞之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1-10 00:14: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黑塞之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黑塞之中国》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 著 / (德)孚克·米歇尔斯 编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66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塞之中国》精选点评:

  ●比起很多作为“旁观者”的外国作家,黑塞真的是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以在他的笔下,“中国故事”和“中国人”都很生动,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封面的话,有值4星半。

  ●意思不大。

  ●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是黑塞的小说比较好看

  ●这是黑塞上小学的时候写的么?

  ●2014-11-25

  ●整本书黑塞都在夸奖一个叫卫礼贤的人

  ●是一本收集了与中国有关的短篇及节选的集子,约略可见黑塞对中国之喜爱。但他所喜爱的彼时的中国与中国人,现几已难觅影踪了。黑塞若穿越到现在,一定会恸哭之。

  ●踏踏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做学问~中国缺失了的东西在这个德国学者身上得到了展示~我挺为黑塞先生庆幸~好歹他没有看到中国礼崩乐坏的年代~

  ●感觉翻译不咋地

  《黑塞之中国》读后感(一):100年前的中国

  我不认为黑塞对中国的了解如他人所讲之如此优于国内文人,但不可否认在100年前那个并不如此了解东方文明的西方,黑塞还是一名似乎冷静的东方文明观察者(我很怀疑他是五毛,不过黑塞让我认识到100多年前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这个真是太难得了,而且还那么好!)。翻译不错,因为读过黑塞的大多数作品,有些东西雷同了,心里总觉得亏了些。

  《黑塞之中国》读后感(二):黑塞 中国

  黑塞是我最喜爱的作家。特别是《玻璃珠游戏》。我是百看不厌。而他的其他小说也是我的常读书。   这本书是关于黑塞作品中中国的选编本。有一些我已经读过了。这里要指出的是,黑塞对中国研究之深是出乎意料的。我想绝大多数中国文人恐怕也是不如。可能也正因为此,他作品中中的意境深深吸引了我。那充满了东方和西方哲学交织而出的意境。这样的作家实在是少了些。

  《黑塞之中国》读后感(三):翻译不佳

  读书笔记134:黑塞之中国

  选取了黑塞一些跟中国相关的文字,单独节选出来意义不大,也没什么价值,诗歌的翻译也没什么韵味。特别是黑塞写的几篇中国题材的故事,翻译的极差。译者中国文学的功底不太适合做这个题材。

  黑塞按照中国人的话,算是西学为体,东学为用,他对于印度教,孔子,老子特别推崇,但是又很清醒,固然西方文化有很多痼疾,东方文化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西方人残忍,中国人也一样。德国作家在中国其实不太流行,黑塞三联出了一套集子,翻译的很奇怪,上海译文翻译了一部分,但是很散不成系列,人民文学没怎么见过,这本集子感觉还是大失水准。

  《黑塞之中国》读后感(四):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大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其作品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黑塞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他对荣格的精神分析有深厚的兴趣,他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并对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有深入的研究。黑塞的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了极高的评价。黑塞热爱大自然,其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的作品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三种语言,有七百四十二种译本,仅在印度,《悉达多》就被译成了十二种方言。《悉达多》是黑塞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生曾几乎人手一册,黑塞成为美国大众的文学拜偶像。黑塞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甚至被某些日本人称“追求真理的英雄与先驱者”。他一生阅读过大量中文书籍的德译本,如《道德经》、《庄子〉、《易经》、《论语》等,曾在给作家罗曼罗兰的信中写道:"老子多年来带给我极大的智慧和安慰,道这个字对我意味着全部的生活真谛"。黑塞在接触老庄哲学后,他曾给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封信中写道:"老子在德国目前十分流行,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理论十分矛盾,然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地看待世界,认为生活是两极的。”     

  《悉达多》(也译为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是黑塞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册。黑塞谈自己的作品:“这部小说(《悉达多》)写于四十年前。它是一个出身基督教文化、受基督教教育的人的自白,他很早就脱离教会,努力理解其他宗教,特别是印度和中国人的信仰形式。我想弄清楚所有宗教以及表现在人类身上的一切虔诚的形式中那些相通之处,那些超越一切民族差异的、那些每一个种族和每一个个人都能信仰和尊重的东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黑塞之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