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浩瀚1:利维坦觉醒(上、下)》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S.A.·科里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全两册),页数:5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苍穹浩瀚1:利维坦觉醒(上、下)》精选点评:
●已经是难得的硬科幻作品了,如果这个都觉得不好,那就只能看《星球大战》《基地》《海伯利安》那些披着科幻外衣的玄幻小说了。不管怎么样,这是我的菜,而且翻译的也还可以,至少我是一气呵成看完的。不过,看起来又烂尾了,好多翻译小说都这样,好像已经习惯了
●读过英文版
●前边是硬汉侦探,后边是第一次接触。然而译者脑子有坑吧。
●Mao是毛还是真央?
●好看!圖書館沒有原版的所以看了中譯版。翻譯的確有點小毛病但也不算糟糕吧。什麼時候出第二部?!聽說劇比書好看?必追!
●一部纯粹的太空歌剧。老派故事,如今已经很少见了。
●很好,就是结局有点坑
●翻译不算好
●小说真的很不错,翻译捉急啊…但似乎也真的是很久没看到过像样的翻译了…
●好吧,我已经看完全系列小说了,一共五本书,过瘾啊,可惜下一本要到夏天才出来。
《苍穹浩瀚1:利维坦觉醒(上、下)》读后感(一):真的不是我来挑刺
就不说讲Mao翻译成为真央这个脑洞有多大了。 (虽然走有声书和设定上来说,Mao这个映射什么我们都知道,而且,Mao家的私人飞船的名字叫做Guan shi yin,如此明显的中国文化影响,非要翻译成为日语,我只能理解成为作者想要规避。)
针对Mao这个翻译问题,我去咨询了作者,作者是这么答复的:
《苍穹浩瀚1:利维坦觉醒(上、下)》读后感(二):看到吐槽翻译我就想笑。这些卑劣的理想主义者啊~
每次看到吐槽翻译我就想笑。我有同学是兼职翻译书的。猜猜图书翻译稿酬多少钱?出版后要多久才能拿到钱?翻译要花多少时间?你再想想你买这个服务又花了多少钱?图书翻译好像都是兼职,那些译者白天要上班的,说到底是一分钱一分货啊。吐槽翻译不如学好英语去看原著,要不自己译。有心对比原著和译著说明你很适合翻译,因为你很闲啊,最好辞掉工作全职干图书翻译,翻译类图书市场就靠你提高质量了。
《苍穹浩瀚1:利维坦觉醒(上、下)》读后感(三):中文版序
中文版序
朋友们跟我们说别写这本书。
他们说读科幻小说的人不多,读者群太小,写这种书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如果我们想写书,最好写别的题材。但我们还是写了,不仅在英语国家卖得很不错,拿了些奖,还将拍成电视剧,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也都赢得了读者。
朋友们错了,但想想他们为什么错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要弄清楚错的原因,关键是如何理解我们所说的科幻小说。
20世纪20年代,英语科幻小说兴起,雨果·根斯巴克将“科幻小说”定义为讲述与科学和发现有关的情节、角色和环境的故事,故事内容可以合情合理,也可以天马行空。数十年间,科幻小说这一文学流派被作家和评论家嗤之以鼻,认为它地位不高,内容拙劣,而且缺乏深度。尽管很多人有这样的看法,但这类故事依然有不少拥趸。因为大文化圈对这类故事的嘲笑,科幻爱好者组成了自己的文化圈。1939年,第一届世界科幻大会召开(虽然“世界”一词用得有些夸张)。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英语科幻小说的出版量很小,导致科幻小说文化圈内容单一,语境几乎同质化。圈里的所有人都读过圈里出的所有书,以及很多同类型短篇。针对科幻小说的辩论和议论都源自这些读者共同的认识和体验。写书是为了回答之前出版的书中提出的问题。那时的科幻小说,可以说是一种错综复杂、充满激情、有时令人愉悦的对话。但这个圈子越来越大。
然后时间来到1977年。
1976年,《星球大战》成了美国流行文化的分水岭,位居首批“好莱坞大片”之列。随着该片的成功,科幻小说出版开始蓬勃发展,数量之多,就连最狂热的粉丝也无法全部读完。作为科幻小说粉丝文化和文化圈基础的共同语境被其自身的发展破坏了。因此,虽然科幻小说在大流行文化圈中越来越普及,但最早拥护这一流派的人群却面临着身份危机,其表现之一便是缩小“科幻小说”的定义范围。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随着科幻小说对流行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在最初的粉丝群中,科幻小说的定义变得越来越狭窄,以至于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厄休拉·勒奎恩的《黑暗的左手》,还有菲利普·迪克的系列小说被排除在“真正的”科幻小说之外。
随着科幻小说内涵的缩小,科幻小说也越来越不注重吸引新读者。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7年约翰·斯卡尔齐的《垂暮之战》,流行文化的大趋势是,所有媒介上的科幻都越来越贴近初次接触科幻的受众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而科幻小说却与这种潮流背道而驰,变得愈发孤立、狭隘、复杂、严苛,越来越不受休闲类读者的欢迎。
这样的书自然没有多少读者。所以,我们打算写《利维坦觉醒》时,出版界的普遍共识是:科幻小说卖不好。
“苍穹浩瀚”系列是这种语境下的产物,也是对产生该系列的语境的回应。曾有一种理念认为,科幻小说应当吸引从未接触过这类故事的读者,以及只通过电影、电视和游戏接触过科幻的读者——本系列就是对这一理念的回归。20世纪70年代,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读过基于这种理念创作的科幻,长大后仍记忆犹新。“苍穹浩瀚”系列是对这种科幻的继承和致敬。我们的作品在科幻小说圈和大文化圈都受到赞誉,一方面反映出大家对文本本身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对我们讲述的这类小说的渴望。我们也是因为自身对这类小说的渴望而创作了这个故事。
我们希望这个故事会吸引你们,让你们乐在其中,让你们觉得满意,让你们时而紧张,时而惆怅,时而满怀希望。我们期望能像阿尔弗雷德·贝斯特和阿瑟·克拉克这些作家一样,为你们写出优秀的作品。
感谢大家给了我们这个尝试的机会。
詹姆斯·S·A·科里
(丹尼尔·亚伯拉罕、泰·弗兰克)
《苍穹浩瀚1:利维坦觉醒(上、下)》读后感(四):译者序 by吴奕俊
译者序
2014年6月,“苍穹浩瀚”系列的第四部小说《燃烧的西伯拉》(Cibola Burn)在亚马逊硬科幻小说畅销榜上名列第一。该系列目前有四部。2011年出版的《利维坦觉醒》(Leviathan Wakes)获得2012年度雨果奖最佳小说奖提名和轨迹奖最佳科幻小说奖。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该系列又先后出版了《卡利班之战》(Caliban’s War)、《亚巴顿之门》(Abaddon’s Gate)和《燃烧的西伯拉》(Cibola Burn),均获得好评,且在科幻类图书中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和亚马逊畅销书榜。
作为系列第一部的《利维坦苏醒》揭开了“苍穹浩瀚”系列的序幕。在这套系列小说中,人类已经成功地在月球、火星,乃至小行星带殖民,但尚未走出太阳系,也未曾遭遇任何其他外星生物,这让人类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此时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火星成立了共和国,与地球分庭抗礼,小行星带的殖民地也试图摆脱地球的控制。
在第一部《利维坦苏醒》中,小说主角霍顿是一艘采冰船上的副船长,在一次任务中意外遭遇一艘被废弃的飞船,就在登陆这艘船搜救的同时,采冰船被一艘身份不明的隐形船用重型武器炸毁,而霍顿也在被废弃的船上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在多方势力的夹缝中,霍顿和他手下的船员开始寻找事件的真相。第二位主角米勒是警察,在平息了一次暴动之后接到一个寻人任务,目标是一名失踪的女孩。在搜寻的过程中,线索将米勒引到了霍顿一行人发现的被废弃的飞船上,他意识到这个女孩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故事在两条主线的交织下展开,两位主人公必须在地球政府、火星政府和外行星联盟之间周旋,穿越整个太阳系,揭露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阴谋。该系列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具有《星球大战》和《萤火虫》特点的精彩故事。
本书的的作者詹姆斯·S·A·科里其实是两位作者合用的笔名,二人分别是泰·弗兰克和丹尼尔·亚伯拉罕,后者曾经与《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合作很长一段时间。在马丁的鼓励下,丹尼尔·亚伯拉罕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这套小说并邀请马丁撰写了推荐语。乔治·R·R·马丁曾表示说很久都没看过如此精彩的太空歌剧,赞叹该系列是了不起的作品。事实上,不少书评家将《利维坦苏醒》比作太空版的《冰与火之歌》。目前,《苍穹浩瀚》系列小说已在全球十七个国家发行,其中包括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家。
和《冰与火之歌》一样,“苍穹浩瀚”系列的作者也采用了视点写作的手法,每一章都是一个人物的视点,角色身上就像架了一台摄像机,读者从每个角色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在这种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尤其是多主线同时进行、各条主线相互影响的故事中,这种与传统的“上帝视角”不同的方法能使读者获得新的体验,让读者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经历、评判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在作者构建的宏大世界中,以各个角色的角度探索宇宙。这也让书中的人物显得更加丰满,更加真实。但这种写作方法也会因为时间线和人物数量让读者混乱,所以非常考验作者对整体情节的整合能力,同时也考验作者对多视点下重复事件描写的控制。而“苍穹浩瀚”系列在这两点上表现得极其出色。视点写作的方式也让故事以接近剧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创造了极强的画面感,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苍穹浩瀚”系列把悬疑、政治斗争和科幻等要素融合在一起,让故事奇峰突起,丝丝入扣。每一个角色视点部分的结尾都留出让人欲罢不能的悬念,引得读者手不释卷。而且,书中看似主角的人物,命运却出人意料,这样的设定让故事的走向难以预测。如此精彩纷呈的故事让我每次翻译都不忍罢手,心中构想小说描述的场景、作者想创造的氛围和塑造的人物,逐字逐句地斟酌应该如何才能完美地将故事转达给读者。
今年,“苍穹浩瀚”系列的电视剧版权已被售出,由美国SyFy频道制作剧集。编剧方面更是请来了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并编写过《人类之子》、《钢铁侠》剧本的资深编剧兼制片人马克·弗格斯和霍克·奥斯特比。SyFy频道负责人在看过小说之后直接宣布跳过试映环节,直接订下第一季,拍摄十集,并已经开始了剧本的编写。按SyFy频道总裁的说法,“苍穹浩瀚”系列的电视剧版是该频道有史以来最具野心的电视剧集,会超过“太空堡垒卡拉迪加”系列。相信在SyFy频道即将推出的电视剧的推波助澜下,“苍穹浩瀚”系列小说也会大受欢迎。
能够有机会翻译这个系列,要感谢果壳阅读。在翻译期间,得到了说书人、老问等编辑的鼓励和指导,最终出版的版本比翻译的初稿精彩许多。我在对自己的水平感到惭愧之余又为最终呈现给读者的版本感到欣慰。因为对我来说,能与更多的人分享精彩的故事是我最高的追求。
吴奕俊
于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