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605》是一本由张立宪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605》精选点评:
●天花旧事一文甚好。
●被张立宪忽悠了,非走不可的弯路里并没有看到因为身份和环境导致的挣扎,有的只是人间百态的注解。潜龙谍影那一篇能出现在读库上倒是挺意外,但仔细看了以后觉得远不如机核或者潜龙谍影爱好者们写的深刻。可能对于审稿人来说就是图个新鲜。
●休憩25th,难得难得,上一本每篇都挺不错的读库已经不知是何年故事了,甘而可先生自述充满大师那种底气十足毫不谦逊的客观,学生那篇中规中矩,杨照诗与诗人一篇颇为到位,还有我的神洪韵
●艾苓老师和洪韵的文一直都很喜欢。《天花旧事》也非常出彩。最喜欢的就是读库能让人了解到,平时没有机会、也不会去关注的事。
●甘而可的好看。诗的看不下去。
●杨照《诗的》。
●★★一般
●16年的6本里感兴趣文章最少的一期……
●静读2017-56#第一次知道菠萝漆和牛痘,赞!
●基本上每篇都好看。给艾苓老师鞠个躬。
《读库1605》读后感(一):读库随感
这一期的文章都很厉害啊。
1甘而可的自述一生,以前的人故事都挺多的,特别多的细节,感觉就像在看纪录片一样,无论是以前人的一些故事,还是他对于古代漆艺的阐述都让人受益匪浅。也比较明白做好一件事或许要学习一点其他门类的才能真正做出自己的特点,一味只吃自己喜欢的菜好像还是有些浅薄。
2非走不可的弯路就一般了,太浅显了,没有细节。试图用最少得需要表达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的性格,这个还是显得有些鸡汤。
3诗的,杨照对于诗歌重新命名世界的观点很有趣。没有读过他的诗,也不知道他还写诗,以为他是音乐教授呢。。。
4天花旧事,詹纳真的是太伟大了。。。感觉就是医学界的特斯拉。他因为热爱自然而选择放弃一些名望,而这放弃的名望与金钱结果又在他的人生晚年重新回来。最逗的是,他三十五岁那年因为放氢气球玩,追着气球跑到坠落点结果认识了他以后的妻子。。。
5失落的乌托邦里讲的潜龙谍影真的没什么兴趣啊。。,有时间的话还是想玩文明6。对于游戏的猜想就是什么时候能戴上智能头盔
6唐玄宗的情事感觉没什么好看的,而且里面把唐玄宗描述的厉害之极,也不知是真是假。就好像开个知乎live总要夸自己一下那么尴尬的不想看下去。。
《读库1605》读后感(二):平凡中发现诗的美好:读《读库1605》
每一期的《读库》都是六篇文章,本期依然如故。
《甘而可自述》王天兵。主人公的名字有意思。漆器大师甘而可的自传,从其水乡童年起,从小就受到徽州文化氛围的熏陶,到学木工打基础。学素描,提升审美。在原木社当模具工,提升精细操作技能。逐渐结识菠萝漆,成家,然后在屯溪老街开店。开始自己作漆砂砚,同时向唐宋元学造型,最后回顾菠萝漆。如瓷器一般的精美漆器,轻盈、瓷亮、结实。
《非走不可的弯路》艾玲。又见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喜欢他的比喻:他们是我的学生,是挨过巴掌的云。
《诗的》杨照。主要写现代诗,特别感概作者的语言,可以用到那么精确,来描述诗。诗歌真是一个美好的东西,简单组织的文字,简短的篇幅,但当读到的那一瞬间可以让人震颤,感动。真是太奇妙了。
《天花旧事》朱石生。记得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讲到过天花。详细讲述了爱德华詹纳发现牛痘接种的故事。直至天花从世界上上基本消失。
《失落的乌托邦》洪韵。正如文章所说,游戏——融合了先前各种艺术形式精华的第九艺术,正在默默无闻地进行着属于自己的“文艺复兴”。游戏真是一个伟大的发面,融合文学、电影、科技。真的对应到昨天看到的应对未来六种能力中的: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
《圣主朝朝暮暮情》辛上邪。唐玄宗李隆基的情事。
《读库1605》读后感(三):#彤阅读#2017之五《读库1605》
#彤阅读#2017之五《读库1605》 读库通知说1700马上寄送了。赶紧将16年的读完。 喜欢看《读库》首先是因为六哥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内容的优质性。读他编的书,很放心的知道,不会是浪费时间。 这期的六篇我比较喜欢其中四篇。一篇关于现代诗的,匆匆翻过!还有一篇讲述游戏《潜龙谍影》的文章,也没认真看。 《甘而可自述》很喜欢,讲述了漆器大师几十年成长的历程。 “无论做什么,要做就做最好。如果做不到最好,那就赶快去改行,你必须在另一个领域做到最好才行” 《读库》十周年读者现场会上,六哥张立宪说:我们总喜欢记录体力劳动,但是很少记录属于脑力劳动的那部分,做这件事情他是怎么想的,他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头脑风暴又是什么。 他认为,这个过程中的智力活动不亚于一部大片,所以近年调整了选题方向,把目光投向人类的智识,投向人类的智慧和灵性。 这篇甘而可先生的专访确实如此,一代漆器宗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运用的智慧,让我极度佩服,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在四十多年的成长过程中,无数的自我选择、坚毅的意志和不断成长的心,才是最能打动我的,非常真实。 《非走不可的弯路》是艾苓老师的随笔,在读库看过好几期艾苓老师的记录随笔。她的文章都是淡淡的如细水长流般的叙述。记录了每个学生最真实动人的青春篇章。 特别喜欢她对每个个体小人物的感官信息关注,并且能将这种关注撰写成优美的文字。 《天花旧事》《圣主的朝朝暮暮情》篇幅都不长,属于能稍微拓宽一点点细节认知的短片。 总的来说,这本书70%的内容是我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