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遊戲》是一本由麻耶雄嵩著作,瑞昇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的遊戲》精选点评:
●老铁们,他做的对吗
●结尾传神.死法感人.
●簡介好好笑,喜歡打掃廁所的神明⋯芳樹不是親生,所以跑進倉庫,也会被殺死。作者好像要表達:媽媽身材嬌小所以可以躲在井蓋底下。小滿和媽媽不會真的是天誅,小滿是媽媽利用大鐘殺死,害怕事跡敗露要堵死人之口。媽媽如果是芳雄所殺,那就是芳雄為英樹、小滿二人的復仇,因為不是親生,他們可以無畏殺掉自己,自己也可以無畏殺其之想法。鈴木君則是洞悉一切。
●读起来很有趣,我就说即使猜中了前面的99%最后一刻也还是会被麻耶摆了一道。话说,莫非有关事情最终真相的推理是……[哔——]
●从死人以后就停不下来地看,心一直砰砰跳啊,根据前文线索,已经推理出来倒数第四页的结局了结果最后两页还有崩坏的反转,很坑,而且逻辑欠佳。老公很不喜欢,跟他讨论了以后也觉得自己太没见识了哈哈哈,还是《杀戮之病》的冲击力更大。
●原来这就是所谓崩坏的结局,哪有什么逻辑可言,作者想怎么转就怎么转
●这尼玛真的是给小朋友看的吗,毁三观,举报了。说正经的,这本的叙事节奏和布局完全没想到是出自曾经被我黑过的麻耶之手,发现死尸那段着实让我发怵,全书氛围极赞,最后一段的细思恐极更是比长江俊和之流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再看了一遍 我还是觉得能实现这种那种的叙诡 麻神明明文笔是很不错的……不过当初第一遍看的时候当神秘大陆系列看然后一秒黑掉了麻神【
●看过民翻。
●身边的人变得越来越崩坏的故事,还有一个分不清是中二还是神的同学。
《神的遊戲》读后感(一):关于结局的崩坏
首先我想先肯定芳雄的推理,即只有同伙是父亲才能完成这一手法,关于密室是因为躲在了仓库里,但是根据最后的崩坏,如果同伙是母亲的话,那只有躲在了井盖底下,但是井盖之下这个手法有着太多的偶然性,可以说这是麻神的有意为之,一边是严谨的作案手法,如果同伙是父亲的话也只有同伙是父亲才可以天衣无缝的完成这一手法,另一边是麻神通过杀猫犯,芳雄的身世,小满的天谴塑造了神的形象,最后通过母亲的意外死亡让人觉得这是神的天谴,但是书内铃木并没有承认母亲即是同伙也没有承认母亲是天谴而死,所以相信父亲是真凶即否定了之前已经在脑内形成的铃木是神的塑造,相信母亲是真凶即否定了之前已经在脑内形成的那完整无懈可击的推理,无论你相信哪个答案,你脑内之前所形成的定式已经被摧毁,我只能说,麻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神的遊戲》读后感(二):神的真相(部分内容因版权原因已隐藏)
神,这种全知全能,又无形无体的存在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衷心致谢台湾瑞升文化与译者绯华璃小姐,他们的辛勤努力,使麻耶雄嵩老师【神的游戏】的中文版得以最近与我们见面。译者的文笔,非常契合此书的文风,是很忠实与认真的翻译版本。 虽然此作是麻耶老师作品中口碑较好的,但仍存在不少争议,特别是最后的一层“逆转”,引起了不少读者对其合理性的批驳,也间接催化了诸如【为了崩坏而崩坏是否必要】,【最后的逆转是否降低了作品的逻辑性,公平性与整体质量】等讨论。本文要简单论述的,是一个不同于常规认知的观点,即【此书逻辑性与公平性对于本格小说的标准而言没有明显问题,最后一层逆转也提高了此书的整体质量,只是多数读者朋友对此书结尾的解读因一个明显的干扰因素而出现了误差】...... Important Update:由于版权原因,本书评的后续内容将暂时无法在豆瓣平台上开放浏览。详细内容请读者朋友们参见【瑞升文化】相关出版物与线上活动。 (http://www.rising-books.com.tw/front/bin/home.phtml)
《神的遊戲》读后感(三):对于最终结尾逆转我的看法
泄底泄底泄底
————————————————————————————————————
泄底泄底泄底
看到豆瓣中很多朋友并不认可最后神所天诛了妈妈这一逆转,照逻辑来看,确实没有说服力。但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这个神真的什么都对吗?虽然他全知全能,通晓所有事,但在他与芳雄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变成小学生就是来找乐子的,并且因为芳雄给他解闷,他愿帮芳雄降下天诛,这就可看出,这个神还是有情感的。
照这个思路我们大胆猜想,如果帮凶就是芳雄爸爸呢?甚至再退一步,根本就不存在凶手,英树之死其实就是意外呢?那么很多人就会立即说,神所说之事是绝对的,他怎么可能有犯错误的时候?那若此,我觉得读者就和芳雄一样,掉入了名为逻辑的陷阱中——你们全心全意相信了神,因为他说对了杀猫案的凶手以及特摄片未来的剧情,可万一神对芳雄之死的解释是信口捏来那如何?
神说过,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所创造的,所以他也不必为自己任何行为背负道德与责任感,人们虔诚地相信神明的庇佑,对他来讲根本没有意义而且还颇为可笑。那么身为这样立场的造物主,神为何不可游戏一番,扯些慌玩弄一下芳雄或者说读者诸位呢?
在自己的说法下,让“十岁还和大人做羞羞的事”的小满背上凶手之名,再降下天诛杀死她,又再一次逆转天诛顺着这个逻辑又毫不相干的芳雄妈妈,看着众人惊愕之相,恐怕就是所谓名为神的游戏吧。
这其实又是麻神一次大胆的实验,试图动摇被认为在本格推理中或明或暗一直都存在的“神”的绝对。
《神的遊戲》读后感(四):麻神的游戏,角色绑架的典范之作
上周和朋友晚餐时谈起此书,朋友曰:说不太清,读完感觉很震惊,很厉害的样子。恐怕不少朋友会有这种感想吧。没错,就是这个feel,一年多前我初读时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当时还忙着准备执业考试,没那么多脑力和麻神较劲,毕竟人家是麻神对吧,哪能轻易下结论呢?周末闲来又打开书翻了翻,想了想,忽然感觉真的好蠢,自己好蠢。
从第一遍读完这本小说后,心头始终有一个问题萦绕不散,父母给主角庆生是7月21日,而神告诉主角他的生日是7月25日,这其中四天的时间差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自负聪明,以为只要解答了这个问题就能直取核心,解释最后的谜题,但是现在我终于放弃了。思考没意义的事怎么会有结果呢?文中交代了10年前,即主角出生的那一年爸爸曾腿部骨折住院,这种伤病住院完全无法行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也就是说爸爸不可能错过整个孕期。但是错过主角出生当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妈妈有单方面伪造出生日期的可能。但到此为止了,这个问题和案件并无关系。主角即使不是父母亲生的,亦无碍大局。
真正的问题是,主角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变成表里犯人的?答案是,他们是恋童癖!所以必须守护秘密!表面是一本正经的刑警,背地里却带着小女孩去废屋里发泄兽欲;表面是温柔的主妇,背地里却和儿子的小学同班同学缠绵苟且。真是够崩坏,不愧是麻神!不过,我可不轻易接受这坨屎。
我想问大家,如果想尝尝人妻少妇的滋味,大家是去社交平台寻找呢?亦或是直接在办公室勾引女同事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吧。因为选择后者使暴露的风险显著上升,而且失败的后果也要严重得多。本书也是同理,选择儿子的同班同学作为性伙伴是一件非常不可能事情,小女孩的内心要比成年人脆弱易变得多;选择女同事通奸还可以寄希望于双方守口如瓶,而小女孩仅仅只是把内情泄露给儿子就足以导致家庭四分五裂了,这个风险是完全不可控的。小满设定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她并没有性欲,如果说因为缺少父爱而找一个父亲的替代品还有那么一丁点说得过去;她经常缺课请假只为和一个陌生妇女打得火热,这种乐在其中的理由,我实在是想破头也找不到。
最要命的是,本书的凶手和共犯是完全没有接点。既没有写爸爸是否则曾在以前的办案过程中赢得过小满的信任,也没有写小满是否曾上门做客,甚至连一个具体的态度都没有描写。麻神只是最后把爸爸拽过来,给他套上一个黑头套:奸淫幼女的犯人;再把妈妈拽过来,给她也套上一个头套:恋童癖。这不是给读者喂屎吗?有人竟然说,妈妈身材娇小能钻进井盖,这就是麻神给出的伏笔。我说,这只是看到结局回过头找来的一点安慰,且不说这个娇小是否相对于成年人而言,仅仅把体型写小一点就可以给人戴头套,这买卖也太便宜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