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红楼梦里人》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0-20 02:33: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红楼梦里人》读后感100字

  《红楼梦里人》是一本由亦舒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梦里人》精选点评:

  ●功利,市侩,势利

  ●喜欢亦舒。这本书实在是……用来赚稿费的吧

  ●329

  ●通过别人的角度去看红楼梦也挺有意思的,起码了解到了很多我没注意到的地方。

  ●感觉这本是在骗稿费

  ●有点想去好好看你看你红楼梦

  ●鉴于对师太的喜爱,要加一分,随便看看,在图书馆翻完一半,回家轻松翻完另一半。给人完全不对路的感觉,看红楼梦不应这样实际,但是不妨轻松一点,博取一笑也够了。中国所有的作家似乎没有不喜欢红楼梦的。这是可看一辈子的书。但是作者说得对,对于曹雪芹的妻子来说,可能是个悲剧。谁知道呢。前尘往事的魅力一在于隔着遥远的时间,二在于可以随便想象。

  ●18.4.19

  ●忒市侩了

  ●太碎了,师太是不是骗稿费

  《红楼梦里人》读后感(一):红楼梦里人应改名为狂人日记?

  我觉得他写这本书带着一种很功利的感觉,她批评黛玉,表扬宝钗,这个个人看法不同,先不做定论。但她说宝钗低调,宝钗是很高调的告诉别人,她很低调,从她在宝玉被打后,她双手拿帕子捧着一丸药就可以看出他的高调,一丸药有多大,他这样捧着,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而亦舒时时以老板比喻贾母,好像贾府是一个职场,我觉得只是不妥当的,因为他表扬了王熙凤,但按照职场来说,王熙凤就是一个见风使舵的马屁精。他写这本书,说实在,没让我看到什么新东西,倒更像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在借红楼梦显摆,显摆自己读过经典。他锋芒毕露的在书中说出红楼梦没有标点也可以读懂,然而书中也写前辈说,有些话不加标点是读不懂的,这显然是在暗示亦舒,告诉她,这本书你没读懂。对她这本书,我真觉得挺失望,又好气又好笑,写个书还讲排场,把金庸搬出来,说实话他们宴会上考的题目读过青少版的人都知道,更何况是读过二三十遍的人。亦舒时而说红楼梦人物关系难理,时而又说红楼梦极易上手,他似乎只是把红楼梦当做一个可以提高自己表面上涵养的玩物。

  《红楼梦里人》读后感(二):望春山——〈红楼梦里人》

  望春山——〈红楼梦里人》

  书中讲到的关于读《红楼梦》的方法与体会,很有同感:

  1.“红楼梦谁看过,谁没有看过一目了然”。亦舒是说对于职业作家,可以这样区别出来,“文字总会露出倪端”。如果痴一点来说,对于普通人,私以为也可以这样判断。

  2.红楼梦非熟读不可,毫无捷径。“读得熟不一定有什么心得,但是读得不够熟肯定毫无见解”。至于能够收获几何,“视各人的天资而定能得到多少”。

  3.红楼梦是一本看不完的书。这本书是很奇怪的,“每次重读,还是能找到新发现”,“每看一回,总学得点道理。”

  《红楼梦》不属于任何一个时代,它属于千秋万代。有幸从它的精神里汲取一点灵光,有一些喜悦的刹那,有一些忧伤的惘然,有一些生活的底气和对未来的期许。

  1200年前,王维于寒冬中,畅想长安春天美景,这样写道——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在这个特殊的春日,再读红楼,真真切切感受到人间残酷,人事梦幻,但人间美好,人生值得。

  今日恰到春分,春山可望,斯之不远。

  《红楼梦里人》读后感(三):亦舒说,宝玉太娘,黛玉太作

幽篁读书1 亦舒《红楼梦里人》_腾讯视频

  张爱玲喜欢《红楼梦》,写《红楼梦魇》,没想到亦舒师太也写过《红楼梦》,叫《红楼梦里人》。

  不用想也知道,亦舒的角度必定更刁钻、言辞更毒舌,薄薄的一册小书,跟她的小说一样“好读”。

  书分为三部分:壹,江湖客;贰,已成灰;叁,到头一梦。

  江湖客又分为:公子,肉麻,各得各的,婢仆,江湖客,三角恋,冷笑,贼喊捉贼,一斛(hu二声)珠,藏奸,堆笑,写文章,强者,做女人,聪愚之别,苦尤娘,排场,反串,缺陷美,姐姐,争闲气,可惜,晴雯,逞强,鸳鸯女,鸳鸯,H2O。

  先说主角——贾宝玉。

  公子自然是说宝玉,“他唯一的优点也许是慷慨……包括他丰富的感情,都乐意舍予”。亦舒说,“经济与精神独立的女性才有资格真正放胆选择伴侣吧,公子也好,普通人也好,都不感觉到压力“,她还引用张曼玉“你有钱?我也有呀”;肉麻也说宝玉,吃胭脂、略有平头整脸无论男女都要结交……以亦舒的个性自然看不上宝玉,她的观点很显然是最贴合现代人的,她说“嫁这样的男人,有什么味道?”还讽刺若黛玉再大些必定将他丢在脑后;各得各的是说贾宝玉本以为他死时要大观园所有女子哭,泪成河……直到他看到地上画““蔷”才懂——“各得各的眼泪罢了!”

  婢仆里亦舒罗列了宝玉的丫鬟奴婢的名字,这个不熟读肯定记不住:

  大丫鬟:袭人、晴雯、麝月、碧痕、秋纹

  二帮角色:茜雪、绮霞

  再次等:四儿、小红、佳蕙、坠儿、定儿、柳五儿、春燕

  乳母:李嬷嬷

  老仆:李贵

  书童:茗烟、扫红、锄药、墨雨、双瑞、寿儿

  外出随从:王荣、张若锦、赵亦华、钱升、伴鹤

  亦舒说,越次等越巧妙别致。

  冷笑这里开始写薛林,亦舒自然也不喜欢林黛玉,说林黛玉在书中冷笑数次,而薛宝钗总装作无事人,可敬可畏。若有上司、妯娌、姊妹如宝钗该多好,而且设想若林黛玉不早病死而是到四十岁,少女纯真消失后会是怎样尖酸苦涩的相貌?这里亦舒分析的很有趣,想想不无道理。

  贼喊捉贼继续写薛林,林妹妹总爱哭,但见宝钗偶尔哭了就嘲笑,指出性格上的缺憾;一斛珠折射到现代职场,“对老板冷嘲热讽,诸多抱怨,实非明智”。藏奸是为宝钗叫屈,更为重点的指出了“林妹妹没有机会”,为何?“因为“王夫人又岂会为小姑的女儿垂泪忏悔”,这里指出了红楼梦里非常关键的亲戚关系。

  堆笑是说宝钗,哪怕对待比自己身份很低的下人都能随时堆笑,“也愿有个随时堆笑的本事”。

  写完薛林,开始写王熙凤,强者这里指出“她一贯扮演者强者……故此不得人同情”,做女人这里对比了王熙凤和袭人,角度新颖“王熙凤学不了,学学袭人也是可以的,做个天下第一贤人,有什么不妥?”;聪愚之别是进一步阐述王熙凤也不是一味强势,贾琏偷腥错打平儿也知道在李纨的劝说下敢于认错,“只有聪明人才能这样认错”;

  有意思的是苦尤娘这里,亦舒大胆假设,王熙凤是听平儿说的,平儿真的只是为了忠心还是“害怕地位更加不如?”,又分析平时的大哥哥和蓉儿此时怎会如此待她?“叫别人生了儿子,她抓的权就不牢靠矣,以后几十年怎么过”别忘了她是王夫人选定的接班人,政治政治政治”。不得不佩服亦舒的眼尖。

  排场这里更加好玩,袭人回老家,王熙凤让她拿的衣服都要体面,为的是不给贾府丢人,亦舒直接套用现代的奢侈品这样写”又看用什么行李,只得一只新秀丽,凤姐便命心腹把那一套的路易·威登的行李箱子取出来……”又紧接着补充“凤姐,早已懂得排场压众人”。

  姐姐写史湘云,她很希望有个薛宝钗这样亲厚的姐姐,因为史湘云是个话多的人,若有薛宝钗这种人精把控,生活舒畅许多。“孤零零出来同牛鬼蛇神打仗的女性,谁没有此想,如果有个能干灵通的姐姐做主,可避却多少纰漏。”;

  争闲气是说探春,亦舒认为她既可怜又可恨,可怜是庶出的身份,可恨是”心头太高,人前人后不肯露一点点庶出的口风,实在过分。”,但指出赵姨娘与探春的母女关系放在现代社会也比比皆是,确实如此。

  亦舒说晴雯更一针见血,勇补雀金裘,实际大可不必,就像在公司,大家都不行你非要逞强,那么自然有更厉害的收拾你。“无论在办公室或家庭中,爱作一柱擎天状的伙伴,例不受欢迎。”;

  亦舒写鸳鸯,拎出来贾琏见鸳鸯,鸳鸯也不起身,“董事长的女秘书,见到小小经理,例不起立。”;

  H2O是讽刺妙玉,无论是怎么复杂弄来的雪水成分还是H2O。至此这第一部分,亦舒挨个挑了几个重要的人物,辛辣又独特的分析完毕。

  叁部分主要是从大格局分析红楼,贰已成灰有几处非常重要的人物关系,叁到头一梦则写了红楼梦不同版本以及它的影响(作家必须看红楼)和亦舒对红楼发自肺腑的爱。可以略读,基本主干都在第一部分,除了以下摘抄的重要观点——

  先说贰·已成灰,亦舒写宝琴是个Jet-Setter(喷气机常客,引申为常乘坐飞机旅行的富豪),从小见多识广,自很风流;写香菱,用了“为她”,言外之意能为她打死人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写刘姥姥很尊崇这类“篾片相公”或“女篾片”,因总有人要制造笑料;写秦可卿说到一段历史(但是真的吗?据说对于秦可卿的身世还是一个谜),“清康熙年代,太子允礽两度被废,第二次之际,他深知永无翻身之日,家眷命运必然悲惨无比,于是把已怀孕的太子妃送出宫门,交付给他老师照顾。那太傅无奈,只得接了太子妃回乡,不久,太子妃生下一个女婴,太傅叫她可可,谐音格格,照故事说,这可是千真万确的金枝玉叶。”

  人物表这一篇里写清楚了贾宝玉有多少个仆人(六名),多少个丫鬟,到太太奶奶那篇紧接着写了这本书里到底有多少个太太奶奶——“宝玉是二爷,大爷是他哥哥贾珠。贾琏也是二爷,大爷是贾珍。太太是邢夫人,二太太是王夫人,因为贾赦是贾政的兄长。太太比奶奶要高一级,所以大奶奶是李纨,二奶奶是凤姐儿。老太太只有一个,大老爷是贾赦,二老爷是贾政。姨太太是宝钗之母薛姨妈,小老婆只能称姨娘。

  奢侈这一篇,罗列绫罗绸缎(略去);食谱里罗列了各种山珍海味(略去)。

  有意思的是亦舒说,红楼梦并不是一看就摇头的老古董,而是非常时髦,比如谈到“自助餐”,宝玉说既没有外客,不如谁爱吃什么做几样,也不用按桌……确实已经是自助餐的雏形。

  兜着走这篇写职场,平儿对婆子说别欺软怕硬(指欺负探春),引出“涵养越好的人,城府也越深,更不容轻视,加倍小心才是,免得一旦发作起来,吃不了兜着走。”;在下一篇英才里也是职场,凤姐被婆婆邢夫人受气,又不受王夫人袒护,暗自流泪委屈,也不跟贾母抱怨,最后是琥珀得知偷告诉贾母,贾母道:”这才是凤丫头的知礼处……大太太明是当着人,给凤姐儿没脸罢了。“亦舒指出“其实伙计受些什么委屈,老板都知道,懂事的伙计必须为顾大局而死挺,动不动向老板诉苦,令上头人难做(替阁下出气,像是受下属唆摆,不动声色,又像是这点能耐都没有似的)。

  叁基本是最次要的内容,基本写《红楼梦》是写作人必须读的,亦舒本身有多么喜欢红楼。

  几处有意思的点是,亦舒指出贾母根本就没想过贾宝玉娶林妹妹,因为遇到宝琴还问是否有婚约;众人都说宝姑娘,而不说薛姑娘,因为宝钗家有钱,都是“宝”;贾宝玉难得教育贾环说出名言警句——这里不好玩,便往别处去,你也太会生气了;晴雯骂小红“鸟儿拣着高枝儿飞,一辈子别下来才好”,却不想不偏不倚一语中的说了自己;揶揄这篇你红楼梦骂人一绝,比如鸳鸯“九国贩骆驼”、“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

  读红楼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没时间多读几遍,看看亦舒的这本《红楼梦里人》也是好的,如果连这个时间也没有,看看我这个书评,基本也算读过了。

  ——写于2020.1.7

  图文完整版戳这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红楼梦里人》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