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守之犬》是一本由[日]岩井俊二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庭守之犬》精选点评:
●人类因为原始的欲望而疯狂,面目狰狞。
●荒诞,可怕,人性,未来。那,珍惜现在生活吧
●性转版本的《使女的故事》,跟《情书》完全不同的风格。设定和情节都有点重口。
●我们是想要孩子健康,还是想要一个健康孩子。末世乌托邦回归生殖力的追逐,行为逐渐抽象为规则。无性完美之人是神启,杀了美少年之后看门狗收复人性。而一心追逐繁殖的妇女,依然是一只附着DNA的猪。
●看过切尔诺贝利、使女的故事,在看庭守之犬。感觉好像奠定了某些重要议题的基础。但是啊,明明这本书中间有那么那么多绝望的时刻,最后却来了一句“阿亚冈·阿拉哈刚是我的祖父”就觉得,不管作者对某些事感到多愤怒无望,怀着多么复杂的心情去写人类和灾难的议题,最后还是留下了希望的影子。
●36 残缺不全的人,残缺不全的人生。
●三星半
●沉重,压抑,异想天开,别样的真实。果然是岩井俊二
●真的很好看
●想到了使女的故事 世界范围内的生育率降低,以及国内针对提高生育率可能选择的举措。小说虽然很荒诞,但也存在着某种危险可怕的预示。
《庭守之犬》读后感(一):濒临毁灭的人性总能觉醒
在驾校练车间隙花了三小时一次性读完了这本书。十分吊诡和荒谬的世界观。读完之后,第一感觉是,无论到了何种时代,就算知道一百年后人类就将毁灭,生殖,始终是人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命题。从一开始人们因为需要政府提供的养育金而去生孩子,就算知道下一代可能因为核污染活不到而立之年,也要用各种极端的方式造人,而故事的升华在于想要孩子那对夫妻对于孩子认知的觉醒,其实和孩子带来的金钱无关,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对孩子倾注的爱和孩子带给父母的欢乐,这是金钱所无法比拟的。 影射核污染的部分也很有意思,因为核污染,有钱的人要换掉自己的肝脏,这些肝脏来自于混杂被转换人DNA的猪,而核污染带来的危害还在于对于男性生殖系统的摧残,大丁丁的人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地位,并有"种马"之称,而小丁丁的人只配生活在社会底层。书中,上层社会的女性和下层社会的男主角需要装上猪的阴茎来完成交合。 严格意义上来说,个人认为作者在结尾的处理上还是过于乐观,借由最后出生的孩子说他是自己的祖父,无异于证明在剧情结尾的孩子出生以后人类还是存活了很长的时间,可是,在那样的世界观和大环境的渲染下,人类真的能活那么久吗? 不妨悲观的处理,让真正的灭亡和毁灭展现,警示意味才能更明显。
《庭守之犬》读后感(二):关于少年之死和禁地(个人观点)
私以为少年之死不仅仅是为了杀人封口(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他进过禁地)
少年是天生的无性人,他的存在对于这个性器官决定一切的荒诞国度而言,是一种讽刺和嘲弄,他既不用承担女性无休止的孕育之责,也不用出卖自己的精子来获取财富,甚至不需要像这个世界任何一个人一样为了疯魔着执着于生小孩拿补贴而奔走崩溃,他的美丽和纯净浑然天成,没有一丁点精子的腥臭
反观乌玛索,他是这个荒诞世界规则的牺牲品,受害者,他虽和少年一样同为无性人,却是因为受到迫害而人为、后天造成的,他的一生受尽生殖崇拜这一普遍性生态的驱逐和屈辱,少年看似和他一类人,实际却是局外人,乌玛索在局内侮辱受尽,他却天生的与生殖规则隔离,这在乌尔索眼里,他既是美丽的神明 也是激发他内心最深处愤怒的引火线,少年是让他心中天平最终失衡的最重的一块砝码,他本可以安慰自己 哪怕自己成了这幅模样,最起码,所有人都难逃生殖规则的制裁,而少年的出现,让他最后那点自欺欺人也没法遮羞,因此长期压抑的愤怒被他转嫁到了少年身上。他杀了他。
另外 我觉得乌玛索守卫的禁地是在隐喻这个荒诞世界 里面的尸体是规则的受害者 小孩和无性少年不用担当生殖责任 所以可以自由进入这里 乌尔索最可悲的地方在于 他所认为的尽职尽责 守卫了的土地 正是他被迫害的源头(隐喻层面)
庭守之犬 到底还是只愚狗 永远无法自救
《庭守之犬》读后感(三):《庭守之犬》:可怖世界下的可怖人心
最早听说岩井俊二的是他的《情书》,却不曾想最早拜读的是这篇并不甚出名的《庭守之犬》。也正因为这是读的他的第一本书,自然也无法与之前抑或是之后的文笔对比,只能谈谈当下看法。
细细读来觉得《庭守之犬》与《骆驼祥子》还真是很像,虽然所处环境相差很远,但是都十分可怖。
乌玛索,撒尿小童,虽然先天缺陷,但似乎并没有给他让他从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他找了一份门卫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但是命运似乎跟他总过不去:先被调到靠精子发家致富的市长家当门卫,遇见市长千金,移植了猪的阴茎,与她恋爱被抓,又被掉到弃置的核工厂当门卫,因为性格执拗,与当地孩子结仇,被毒打,失去了那个猪的阴茎和一个睾丸,而且要带着尿片生活,先前因为交友不慎答应冒充捐精人的事东窗事发,被毒打,失去了另一个睾丸。
这本书似乎可以叫《乌玛索的悲惨生活》
而乌玛索也似乎在这样的悲惨经历中一点点与曾经那个自己背道而驰,他成了街头恶魔,以在夜晚的街头嘲笑抢劫其他撒尿小童为乐,甚至将少年扔进大坑中,并将寻找少年的父亲和另一门卫击毙。
而祥子,人力车夫,虽然一贫如洗,只身来到北京城,但他热情洋溢,对生活充满希望,却在生活的一次次打压下,在对生活一次次失望后,变得懒惰不诚实,开始到处借钱不还。
这都是在可怖的社会背景下,在身边可怖的人心下,将自己也变成同样可怖的人。
庭守之犬,这个名字也揭示了乌玛索的一生,乌玛索曾经说“我是给种马守护庭院的狗,这就是我的一生”。
在这样一个荒谬的世界里,被核辐射污染的男人大多失去了生殖能力,而女人也要通过移植猪的肝脏等器官才能生出健康的宝宝。种马靠卖精子发家致富,普通家庭靠买精子倾家荡产。
而最后一部分先前买精子的男人,市长千金,乌玛索,三个人的相处,以及最后生属于三个人的孩子那一段才让人感受到这个可怖世界里的些许温情。
最前面一段,让人有点摸不清头脑,可是细细一想,过去的男人多么健康,而如今的男人却只有少数有生殖能力,造成这的原因,无非就是核辐射。所以作者大概也意在表明要控制核能。
最后一节: 阿亚冈·阿拉哈冈。 这是那孩子的名字。 而他……是我的祖父。
难道荒谬的世界在趋于正常吗,还是一种讽刺,三个没有生殖能力的人却“生”下了一个健康有生殖能力的孩子。
《庭守之犬》读后感(四):写过《情书》,也写过《燕尾蝶》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提到岩井俊二,第一反应就是《情书》,因为实在太经典,以至于不自觉地忽略了他的其他作品,比如《燕尾蝶》。最初看到《庭守之犬》时,一时没反应过来,哎?岩井俊二?是拍《情书》的那个导演吗?但看完本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不仅是写过《情书》的岩井俊二,更是写过《燕尾蝶》的岩井俊二。和《燕尾蝶》一样,在本书中作者也展现了他天马行空的新奇脑洞,和极具有画面感的岩井俊二式的叙述方式。
在作者的脑洞中,未来的人类因为核污染逐渐失去生育能力,少数拥有优质精子的男性被称为“种马”,反之则被称为“撒尿小童”,比如本书的主人公乌玛索。本书正讲述了乌玛索在操蛋的绝望世界中,从被欺骗(老同学)、被玩弄(市长女儿)、被欺凌(熊孩子)的受害者逐渐变成一个施暴者(街头恶魔)、杀人凶手(朱诺姆)和骗子(库斯涅克)的故事,但即使如此,他也曾真诚爱过(蕾邦娜),被温柔对待过(阿莉娅姆),最终被爱救赎(阿亚冈),从而坚强活下去。
虽然本书有近三百页,但只有13万字,是一本非常“容易”读的书。书中每页纸的字密度都很低,密度最高的几页大概就是开篇介绍乌玛索族谱历史的引文部分。进入正文后,几乎没有大片的文字介绍和背景渲染。主要情节推进依靠对话,不加引号的那种(偷笑),所以故事的画面感非常强,因为作者所有的叙述力求简洁、准确,非常便于读者自行脑补。这不仅是延续岩井俊二一贯的创作风格,也和小说后期的影视化有很大关系,仿佛小说一开始就是为电影创作而准备的,所有的文字都尽可能以对话的形式展现。这对看多了花式聊天记录的我们来说,阅读理解毫无压力。
没有引号的对话最初是被书中神奇的设定吸引,好奇文青导师的笔下,未来世界是什么模样。看书期间,也难免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或愤慨不已、或扼腕痛惜,或唏嘘无奈。但合上书,最多的还是恐惧。我无法想象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人类文明,更发达会是什么模样,甚至不确定,继续向前,是离天堂更近还是离深渊更近。
现实生活中,核污染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11年1月公布数据,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个,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拥有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为美国,有104个,日本则是54个(世界核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字为55个),中国13个。
单是日本的核电站事件就触目惊心:
1995年12月“文殊”核电站发生钠泄露事故,并引发小规模火灾。2010年5月,重启后的核电站发生中继装置掉落事件,再次关停接受调查,最终于2016年决定彻底关闭该核电站。
1999年9月30日,位于日本茨城县那珂郡东海村的核燃料加工厂,三名工人在进行铀的纯化步骤时违规操作,引发了链式核裂变反应,事故发生后,厂周围环境中的辐射剂量水平已上升到平常数值的7~10倍。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泻县柏崎市附近海域发生6级地震,导致震中附近日本最大核电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厂,柏崎刈羽核电站发生了包括放射性物质泄漏在内的多起核安全事件。
2009年12月1日,日本滨冈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泄漏事故,液体废物回流到排水系统,导致多名工作人员受到轻微放射性辐射。
2011年3月,受311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全部发生核泄漏,也是日本迄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部分地区的土壤核污染水平,已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当。
除了核污染,生化试验、基因编辑、转基因生物,潜伏着怎样的危险尚不得知。
只要有契机,人类和科学就能朝任何方向突飞猛进。而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总归会习以为常,不再抱有疑问。无论社会怎么进步,人吃人的现象都不会消失。农耕文明,武力值max,就是老大;现代文明,脑力值max,才是老大;而在书中的未来文明中,繁殖力max,才是老大。种马可以一夜暴富,坐拥社会顶级资源,而普通民众拼死拼活,未必生得起一个孩子,买种换肝……只要有人,就会有恶滋生。
.S
疑问1:既然技术可以实现用猪来生产肝脏和阴茎,却没有办法治疗蕾邦娜的瘸腿?强烈建议导演去看看《日本合众国》,里面的人机结合快要逆天了。
疑问2:乌玛索看到美丽的生物朱诺姆,为什么一定要杀死他?是觉得如此美丽但畸形的生物不该存在?还是纯粹的恶意上头?
.P.S
乌玛索这个名字,老是让我联想到乌索普以及他的长鼻子,每当这时,我就看看封面,封印脑中的形象。
更可怕的是,看到朱诺姆的外貌描述时,冲进脑海的是王俊凯的脸,很美但很惶恐啊,对产生如此想法的我,感到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