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是一本由李汝珍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元,页数:5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花缘》精选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之一的格列佛游记+三分之二的意淫加强版花魁游戏,后者的糟糕更使前者令人拍案,随着剧情的禄蠹化,都可以想象着作者本人如何被功名一点一点耗竭了天才,忍不住跳出小说唏嘘艺术家自己来
●只前几章唐敖列游海外好看 后面的一百个才女除了那个笑靥花之外都面目模糊分不清楚
●后半部极其无聊
●小时候不知为何总是一遍一遍地看。。。
●清代的格列佛游记混上西游红楼,一个林黛玉让人心痒,一百个就做作的难受了。才情值得承认,过于冗长。
●感觉是一部网游,众多NPC,主线任务很多场景,后面就是开挂的西游记
●小时候当格列佛游记一般看的
●有空要好好研究下
●前后神话部分很喜欢,可是中间往后显得啰嗦,虽然看了可以学到很多汉语知识,但是实在有些枯燥。
《镜花缘》读后感(一):古色古香的游山玩水
初一时候读,觉得很有趣。
初二看动画片,很形象,联系书中内容,觉得很有味道。
高一时候看电视剧,原来是这段历史。
。。。
大三时候再读,绝对的好书。
神话,历史,游记,跟随唐敖的足迹远渡重洋,所见所闻,一个字——“奇”,但这些奇,无一不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提倡妇女权益,弘扬善,弘扬正义,今天读来依然意味深远。
古白话文,古色古香的游山玩水,很精彩!
《镜花缘》读后感(二):矛盾又无力
有不少好片段,但作为长篇来说作者力有不逮,尤其写女性、写军国大事都非常薄弱。
后半部分活生生把一百个才女写成了一百个学霸,显然作者对女性生活太缺乏了解……而且明显受了红楼梦的影响,还能写成这样,换成我真不好意思拿出来。倒是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基友颇有可观,有不少的文人梗,这才是作者有体验的生活情境吧。
书里矛盾的地方太多……
一边借君子国的口痛骂缠足,一边津津有味地写了好几处三寸金莲;
一边指斥武则天,一边欢天喜地去赴她的试;
一边假托海外异国写对现实的不满,一边还是忍不住天朝上国的优越感;
一边学着红楼梦赞美女孩子,一边把她们写得文武才貌N全却依然单薄无聊;
一边写着林之洋在女儿国被缠足如受大刑,一边却不忘记把逃出来的若花也缠了足……
不满足于现实的丑态,却因为自小成长在丑的环境里,已经失去了想象美好生活的能力。想象中的世界,也不过是现实的投射罢了。
——————————————————————
我是真受不了他们成章成章地谈论音韵学啊!!
《镜花缘》读后感(三):啰嗦的李汝珍大妈真不够意思
啰嗦的李汝珍大妈真不够意思
文_谢长留
从没看过这么啰嗦的小说,服了李大妈的啰嗦功力,简直可以堪比西天取经唐大爷了!一本书48万字有余,保守估计,活脱脱得有24万字是啰嗦出来的。
小说内容呢,众所周知。因为我们小时候看动画片都看过了,通俗易懂,大概内容不过是对山海经的血肉添加版,不知道对古人的剽窃,现代相关法律条款是怎么定夺的。就不说内容了,还是言归正传,说他啰嗦。
上到九天玄女、王母娘娘、诸位仙家,中到寻常百姓、书生商家;下到妖魔鬼怪、鱼虾桃李;无一不啰嗦。尤其是那些学了几年文字,学术上有点造诣的,更逮着话题没问没了的说,好像一辈子没说过话一样。
知道的说他通晓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知道还以为他老人可算找个切入点好好显摆显摆呢!
说实话,我觉得这书一般,真挺一般的。理由如下:
1. 文字啰嗦。一句话能表述清的,非要说成一段话。
2. 借鉴太多。人家山海经啊,博物志啊等等书籍不是为了让他往里死命添加血肉脱胎换骨的,这也有点太对付了吧,整几个人物出来,就明目张胆大章大节的借鉴了。
3. 故事牵强。上面说借鉴别人,下面说他自己的故事本身,无外乎什么神佛闹脾气,被贬下凡之类,说是奇幻小说,又没什么悬念和亮点,无外乎一个又一个姑娘凑数而已。
4. 显摆嫌疑。大家都知道写书的人,可能有很多是因为仕途不顺,自己找借口抒发憋闷感情和自以为是的文学素养。都觉得自己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但是也不用这么死命的往一本书里塞吧……可真是把一生的学问都放这一本书里了……
要不是因为便宜,真……唉!
《镜花缘》读后感(四):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看完了《镜花缘》,正愁没有太多触点,在纠结写或不写时,我心中那悬而未决已久的事情啊,终于在今天重重的砸向了我,即使我预感了好久、准备了好久,但还是让我的心情荡啊荡,荡到谷底……忽然间,才发现,我以热爱看书为名,装出多么虔诚的模样,只不过是帮我逃遁现世烦恼的一种掩饰。但当烦恼已不再是烦恼,而是我必须解决的问题时,除了面对,我真是别无他法了。
看《镜花缘》里唐敖因被贬不得志,周游海外,阅尽各种新鲜与新奇,终于遁世成仙时,我真羡慕啊!想着如果成仙也是一种出路,即便现世再怎么不得志,只怕这个结果也是一种终极幸福吧;再看唐闺臣,从百花仙子被降为红尘女子,却也是个才女,不仅榜上有名,最终还回归仙班,终也让人觉得还是神仙了不起,毕竟痛苦都是暂时的,天上终归是有她的位置;再看众路花仙,最惨最倒霉的就是为什么江山社稷,其实不过是李氏江山卖命的人,都不得善终,真是让人唏嘘啊!何苦呢,何不乐得自己逍遥呢?
话虽如此,深陷执迷的人有多少能挣脱呢?身在其中只怕还是有点不由自己吧。我发现我现在的诸多痛苦,往往是因为自己对事情看得太清楚、但又对人性没有原谅之故。也许傻乎乎的真是能快乐很多,不记得是哪本书里说,幸好我们不能听到别人内心的声音,幸好我们都能表面粉饰友好,不然我们会有多么的伤心与失望啊……人内心的声音到底是有多么的可怕呢?
可能还是自己的智慧不够吧,现在虽能看懂棋局,能猜到别人的用意,能品出其中的狡诈与阴险,但是我却不能体会到种种算计背后的害怕与紧张,我只看到了坏的一面,而没有去理解与宽容,没有去发现善的一面,我将自己置于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去没有为自己去寻找解开心结的善意。可能我还是有我执迷的东西,我还是放不下很多的事情,我还做不到无所畏惧、特立独行……所以,我不够!
这样活着其实很累,但是有人的地方、有中国人的地方,貌似都是这么内耗着,我们要一边跟自己人打架、还要跟外面的人打仗,我们要一边内耗、一边发展,我们要一边绞尽脑子玩些花花肠肠,一边又要去拓展片开阔地……其实,这个社会,对人的要求真挺高!
但是,我还是想做我自己,想坚持些自己想坚持的东西,我能做到吗?不问结果、不问前程,我有这个修为吗?
最后,还是想喊声,神呐,请赐予我力量吧!!!
《镜花缘》读后感(五):物美价廉的一本好书
五月风筝2008-09-13 21:45:47
作为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作,《镜花缘》无疑是一本相当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知识面极其开阔,无论琴棋书画、卜噬星相、算术、诗词曲赋……无一不知无一不晓,真可谓通才。一边看,一边为作者独特的想象力而惊叹,更为他的才能所折服。
通观整本书,前半部为描写唐敖与林之洋、多几公海上历险的故事,内容非常生动有趣。其中所说的各个奇特的国家,不同的长相与习俗令人读来不禁几欲捧腹。尤其印象最深的是“无肠国”,因为是“无肠”,上吃下出,富人们为了剩钱,便强迫奴仆们吃他们“出”的东西,且必须反复吃数次,直到分不出米饭与粪便的区别,读来真是又好笑又恶心;“女儿国”中,男女角色互换,林之洋被国王看中,非要强纳他为妃,将他刮去胡子修了眉毛,打上胭脂粉底,还强行将他缠脚。将妇女们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写得入木三分,真真读来便是痛快。尚有“黑国”,虽然人人相貌黝黑,却都是饱读经书之人。其中的“亭亭”,更是令人惊叹的一个才女。通过“亭亭”的口中,对作者的才华又有进一步了解。在当时社会崇尚朱老夫子所评定的《诗经》情况下,作者却有自己独特却正确的见解,非常的不容易。比如,他认为古诗中每一个字都只有一个古音,而并非如朱熹所说的变音,这一点现在已经证实是正确的。还有其他细节,在这里也不多写,但作者的看法都相当的准确。
后半部则较为逊色。作者所选择的历史背景是唐代武则天时期,说的是一百个花仙子被贬到凡间,却都参加科举考试,并全部获得女才的资格。其中百花仙子是中心人物——也就是唐敖的女儿唐闺臣。但作者略使人觉得是在卖弄他的才能,其中的各种游戏、对子,诗词填满书中,却因为人物过多,无法把握到位,使得读来各个才女的性格特点不突出——唯一印象最深的便是紫芝,但她到底是谁家的女儿却是不记得了。对于小说来说,这样的描写无疑有些失败,不够吸引人,显得过于枯燥。不过一边看,还是一边笑,明明说的是唐朝事,才女们口中出的却是什么年代都有的典故——《本草》、《西游记》……笑……作者自然是故意写的,明写唐朝,暗写清代了吧!
虽然朋友称赞这本书可与《红楼梦》媲美是有些言过其辞了,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从中可以学习到的东西非常之多。而字里行间,点点滴滴的流露出作者在那个时代,能有着一份对女子如此珍惜与珍重的情怀,更是非常的不容易。他赞赏女子有才有貌,反对缠足,反对陈旧的传统思想,作为一个清代的文人,是很难得的。
更令人稀奇的是价格——这么优秀的一本书甚至不需要10元?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