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是一本由[日] 三原淳雄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精选点评:
●判断经营者是否理性思考的标准是看投资回报率。
●可以几小时内一口气读完,图文并茂
●很薄的一本书,日本作者。
●让我把心态放的舒缓了很多,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对于我的人生态度也很有启发,这样的投资者越多,这个世界运转的就越好,市场机制也会发展的越好,这应该是一个趋势,我需要牢记和消化。
●制定自己的投资原则和系统
●简单易懂~没读完。
●很入門的一本書,像教科書一樣的排版
●点赞,简单易懂!
●快餐书
●一个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唯一代价是时光,它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更不能增值。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只可以用时光换取宝贵的价值。你可以以时光换财富,也可以用时光换权利,可以换进取,也可以换放纵。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竭尽全力去付出自己的宝贵时光,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读后感(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编这本书的手法值得学习。所谓浓缩精华是也,反观国内一些所谓专业人士写的财经书,半天讲不到点子上,误人误己,还死贵。
不过目前国内并没有巴菲特标准的股票可以买,都高估了,莫误。
《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读后感(二):通俗易懂的口袋读本
不错,很短,有一定基础的话几个小时就能读完。
把巴菲特的理念通俗易懂的记录了下来,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精华依旧。
自己的感觉总结:
1,要专注投资,分散投资要适度,指数投资要在配置中。
2,长期持有,终生持有!!!!!很重要,核心,理念!
3,选公司——长期发展,健康,盈利模式要经得住考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得垄断性抑或不可替代性(重要),注意经营者。
4,淡定,看大势,剥离随机性所带来的噪音信号(见《随机致富的傻瓜》),注意不要产生路径依赖,注意沉没成本。
5,找熟悉的公司,熟悉的产业,身边的,理解的,可信的,深入的。
6,财务报表和指标是王道,经营者和产业更是。
7,结合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巴菲特只是个案例,而不是教材,谨记,只有自己靠得住,只能信自己。
完了。
《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读后感(三):第一本巴菲特的图解书
据估算,如果你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万美元,到1994年,你可以获得1 130万美元的回报。年轻时,巴菲特以100美元起家,到2007年,他已拥有 520亿美元资产,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二,人称股神、奥马哈的智者。
巴菲特声名显赫,就连股市门外汉也知道他的大名,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全世界股票投资人的关注。78岁的巴菲特出生自美国的一个中等城市奥马哈,该市位于内布拉斯加州东部边界密苏里河畔,是该州最大的城市。生活简朴自持的巴菲特,至今仍住在奥马哈中部的老房子内。其年薪也仅为10万美元,以至于他曾开玩笑道:“我的年薪是跟伯克希尔的股价联动,这可能就是伯克希尔股票从不分割的原因之一。”但是,与众多《财富》500强企业总裁动辄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年薪相比,10万美元的数目简直是保守得过了头。
不过,显然巴菲特快乐的泉源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寡。更多关于股神传奇的故事,还蕴藏在本书中,等待读者一一探索。
众所周知,巴菲特与众不同的是,他完全只靠“价值投资法则”,就达到蝉联全球富豪排行榜首富与第二富十几年的地位。这都要拜他精准选股(选公司)的高明天赋所致。尤其是,巴菲特独到的眼光、精辟的企业分析能力、对待股东始终如一的诚实与审慎态度,使他纵横股海数十年,不仅大举赚进数百亿美元,更为伯克希尔股东投资的股本累积增值数万倍的绩效,迄今在股票市场上可说是无人能出其右。
《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一书,内容简单、易懂、行文平实、易读,加之以画龙点睛的图解,不仅精要呈现股神的投资心法,而且更淬炼出巴菲特不败投资哲学的精髓!
2007年2月底,巴菲特公开在“致股东的一封信”里征求继任者,他说自己身体状况很好,退休这件事虽然重要,但他还没有打算马上做决定。不过,为公司征选新任投资主管的脚步却一刻也没停下来,这是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一直在物色合适的角色,寻找自己未来的接班人。一般人若想要如巴菲特一样稳操胜券,并且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也学到他的精髓,虽不会真的成为巴菲特公司的接班人,但肯定可以成为其投资哲学与心法的接班人,为自己创造丰裕无虞的人生。而《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会是使你最快掌握其中关键的入门书。
《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读后感(四):《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读书笔记
“聪明的投资人不该因股价的波动而分心,而要专注于企业价值。通过分析企业价值,便能买进相对便宜的股票”
他只投资那些自己信得过的经营者所在的公司
当优质企业的股价由于特殊事件导致下跌时,反而是最佳的买点。
费希尔与格雷厄姆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相当重视与经营者的面谈,以及调查参考交易对象、员工对公司的评价。
大街胜于华尔街:巴菲特只投资那些它能够完全理解的行业,也就是那些在主要街道上看得到的公司。
巴菲特在买进一部分股权或收购整家企业时,都会仔细检查以下三个要点:
1.是否为自己所能理解的业务;
2.是否有高获利能力;
3.经营者是否值得信赖?
“如果你不打算持有这只股票超过十年,那么即使只有十分钟也不应该持有。”
不轻易决定投资标的,以及对于投资者而言,学会说“不”的忍耐力是必修的课题之一。此外,他也曾经说过“投资家应该以一生中只能做20次重大决策的慎重心态来看待投资。”
巴菲特的投资法就是从找寻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开始——自己可以理解的事业、有稳定成长的收益,而且经营者重视股东权益。
便宜捡股的绝佳时机:第一个时间点就是趁着行情暴跌、市场变差时出手;第二个时间点则与行情无关,而是由于特殊事件(麻烦事、倒霉事)造成企业股价下挫的时候。
就以上两点对应A股市场做相应的简单分析。
一、2007年10月16号上证指数上涨至史上最高6124.04点,之后一路下跌直到2008年10月28号探底1664.93点,市值缩水近7成。触底后股指又波段式的反弹,到2009年8月4号回调至本段的高点3478.01点。以公认的绩优股贵州茅台为例,受大盘影响该股在2008年1月15号一度上涨至230.55元/每股,之后随大盘下跌到当年11月7号仅剩82.4元/每股,大盘好转后又于2009年8月12日回涨到175.5元/每股。如果某股民在最低点时买入该股,那么到2009年8月其收益率已经达到了113%,这还不考虑在此期间的两次分红分别达到11.56+8.36=19.92元/每十股。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大量的公司进场A股圈钱,市场环境不断恶化。贵州茅台优良稳定的业绩成为避险的绝佳选择,截止目前该股股价已经上涨到210元/每股以上,并且每年均有一定量的分红。这在A股市场是罕见的。
二、第二点可以举的例子很多。紧举中国南车为例: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中国南车是一家从事动车组生产的公司,动车组销售收入占其2010年总营收的22%左右,这一事故对其股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图中黄线指示的即时事件发生后开盘第一天该股股价的情况,低开低走当天即下降8.9个百分点,第二天又下降3.4个百分点,由于此时的大盘也是一路走低,到10月11日将至最低4.37元/每股。而此时该股的市盈率已经低至20.8,对于一个新型高科技企业这已经是很低的市盈率水平了。果然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内,该股又最高回涨到5.85元/每股,上涨幅度达到33.8%。虽然此一时间大盘也有相应的上涨(10%以内),但是中国南车的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大盘,可以判断这属于超跌反弹。目前该股的股价是4.67元/每股,仍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中国北车是另外一家涉足动车组生产的公司,其股价波动情况与中国南车类似。
投资与否的判断终究是基于“企业价值”。“我并不是说非得在最低价时买不可,但自己要判断现在股价是否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主事者是否正直而有能力,这些才是关键所在。换言之,只要确信该公司股价相对低于企业应有的价值,经营团队扎实做事,那么投资这只股票便能获利。”
“与其持有许多表现一般的个股,倒不如聚焦在少数几只绩优股上比较容易成功”
担任伯克希尔副董事长的查尔斯•芒格也曾在2001年的股东大会上说过:“在美国,只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长期投资在三家优秀企业的人,一定会成为大富豪。”
“这是因为当投资金额较大,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就会更详细的进行调查,毕竟我们必须尽量避免来自出资者的批判。如果金额不大,我们恐怕就不会慎重其事地这么做。我们经常耳闻‘我在派对上无意中听到小道消息,所以试着买了200股’这样的话,小额投资往往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能轻易为之。”通过核心投资,投资金额越大态度就会越慎重,这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巴菲特的主要信息来源,通常是通过阅读企业的年报。
“本业稳定的企业”是巴菲特的最爱。
每股盈余能持续稳定维持高水平的公司,才是巴菲特青睐的绩优概念股。每股盈余(EPS)="税后净利÷总发行股数" 。
巴菲特将可口可乐及嘉斯腾所拥有的相对优势比喻为“企业的护城河”。而且他在寻找未来前景看好的企业时,会将此“护城河”的大小列为评估重点。当企业的护城河越大,纵使产业的竞争激烈,或一时市场不佳,其业绩也能够稳定的成长。反之,若护城河越小,即使周遭环境只是发生微笑变化,也很可能会危及企业的业绩。让护城河变大的重点:强大的品牌力;优越的技术;独特的商业模式;优异的设计。
“我只和值得尊敬的经营者共事,未来我也不打算改变这个原则。因为遵守这个原则不仅让获利提升的可能性最大化,还可以保证我的人生过得无忧无虑。跟会让自己胃痛的人一起共事,简直就跟为了钱而结婚没什么两样!”最能变现经营者想法的就是盈余的分配方式,也就是如何使用赚来的钱。
巴菲特不仅给予那些诚实面对股东的经营者相当高的评价,他也期望经营者对于业绩部分能据实相告。他深信,能侃侃而谈自己失败经验的经营者,才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他不仅尊敬这样的经营者,同时也不忘鞭策自己效仿。“诚实、才智、活力。”
巴菲特会把重心放在营收和净利相关的财务数字上,接着以下列三个数据作为选股的判断基准:1.股东权益收益率(ROE);2.营运利润率;3.股东盈余。
ROE=本期税后净利÷股东权益(前者来自损益表,后者得自资产负债表);
营运利润率=营运利润÷营收(两者都取自损益表)一般认为这一数值越大,就代表本业获利能力越强;
自由现金流量指的是,企业在进行各项活动时“可以自由运用的现金”,经常用来表示企业价值,虽然和股东盈余不尽相同,两者的数据却相当接近。
以上海电气(股票代码:601727)为例计算这三项参数:
所谓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同花顺炒股软件和财经网站上均可查询到这一数据。此项数据表现的是公司利用自有资本进行经营的能力。
营运利润率即是销售毛利率,也可以在软件中直接查询。
股东盈余这一项不能在报表中直接找到,我们用自由现金流代替。因为国内的证券公司没有公布这项数据的统计结果,懒于计算所以补上每股现金流这项数据。每股现金流是指企业在不动用外部筹资的情况下,用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偿还贷款、维持生产、支付股利以及对外投资的能力,它是一个评估每股收益“含金量”的重要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销售毛利率 每股现金流
2008年 12.30 18.25 -0.03
2009年 11.13 16.47 0.17
2010年 10.44 17.65 0.22
2011年(9月) 9.85 18.03 0.00
如果要在本国实践巴菲特投资法,首先必须了解本国经济的结构。我们未来将成为怎样的国家?第一步就是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找出能从中获得价值提升的企业。
《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读后感(五):一套哲学和一些策略
三年前刚闲下来的时候,读过几本有关投资的书。印象深的是两本:一本《富爸爸穷爸爸》,告诉了我们培养投资意识的重要性,用许肿的话说就是“不投资是犯罪”;再一本《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里面列了些大师的投资思想,像是于自己非常受用。第二本这样的书本应是好好整理,继而通过不断回顾成为自己的东西,可惜我那时还没有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到如今,脑子里兴许还会有些片段的记忆,具体的方法步骤,却早就被扔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慢慢开始接触外汇、基金、股票之类的东西。三年间涨涨跌跌,股改迅速推进,CPI高歌猛涨,中石油“死了都不卖”。我们躲在电脑后面,看着人们不由自主的表演,再想起巴菲特说的那些话,方才明白什么是智者,什么是赌棍。玥儿开始理财了,我也给铃子买了本傻瓜级的《图解巴菲特投资策略》。可谁成想人家一提菜谱两眼放光,说到理财这种费事动脑的劳什子,那表情比杀了她还难受。最终,只得我重新披挂,整装上阵。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其实很简单,整理下来就这么几条。这些最朴素的思想把投资者与赌徒区别开来,没什么难的,只要我们能够认同,就一定能够做到。
以打算拥有公司的心态买股票
这是避免投机的最好方法。有时候我们自己很清楚这是一家烂公司,但仍然会期望利用题材的炒作博取个短平快。我想,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或许就离死不远了。据说有个方法很奏效,你觉得这是你愿意为之工作一生的公司么?是的话,买进。
以终生持有的心态买股票
终生拥有什么意思?看看巴菲特的可口可乐就明白了,伙计整整拿了三十多年,到现在仍然没有放。他告诉我们,这才叫好股票。这一点多少让初期的投资者左右为难。在远远没有达到财务自由的时候,我们多多少少会指望股市的收益帮我们解决一些财务上的问题。说白了,我们需要拿挣来的钱去还债,去买房,去让生活过得好一点儿。但仔细琢磨琢磨,会体会到这句话里面有两个意思:一,别拿买米的钱去投资;二,请你选择那些百年好股。有了这两点做底,紧急的时候是否要放掉这就随你了。
不受股价行情与经济动向的影响
这是真正考验我们定力的一点。羊群效应是可怕的,狂热是可怕的。多说无益,我们只有默默记住《站在中石油之巅》这首诗,不时地回头看看我们曾经是怎样地被市场先生左右忽悠。
不买自己不了解的公司
当然,我们得不到企业的内幕消息,我们也没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调研分析。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自己身边喜爱的品牌和公司。想想也简单,我们喜欢招商银行的服务,我们喜欢万科的房子和探险者王石,这不就是我们眼中的好公司吗?
趁股价被低估时买进股票
有了心仪的目标,下一步就是琢磨何时出击。巴菲特说了两点,一是股市非理性大跌时,二是公司出现了危机,但并没有伤及元气。第一点好办,当大家谈股色变,交易所里门可罗雀的时候,你该考虑出手了;第二点有点技术含量,你需要去重新审视这家公司曾经吸引你的那些东西,如果都几乎没有受到危机的影响而股价却被重挫,这或许就是你介入的时机。
只投资少数几只精选股票
其实这句话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是无把握时的做法。当你有了以上几点做底,你能发现的好股票已经剩不了几只,而且系统风险已经大大降低,这时你能做的不是只剩下全力出击吗?反过来,它其实在告诫你,正因为你只能选这么几只,那么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格外慎重!
--
趁西冈老兄还没起床,我赶紧爬起来写两笔。最近觉得晨间工作的习惯渐渐进入了状态,有些小窃喜。用连长的话说,“状态不错,保持,保持。”
这本图解巴菲特是日本人写的,那地方的有用图说话的风气,简单明了,很合我的胃口。(可是,工作中的日本伙计却为什么不愿意在化繁为简方面多些思考呢?)说句老实话,从内容的丰富与深刻程度来说,这本书毫无优势。可另一方面这体现了它的实用性,把书上列出来的要点记下,照做就是了。
上次我们在揣摩巴菲特老人家的投资哲学,那是大智慧。今天我们聊聊具体的一些做法,或许能给初学者一些方向。其中包含定量指标的计算,用以培养我们自己用数字说话的习惯。
详阅企业的网页
在美国这种信托理念相对好一些的国家,透过一个企业的网页我们可以了解它的许多东西。国内的环境也许差些,你或许更可以说很少有人能够把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写在自己的网页上。但是,这就是商品社会,我们得学会利用能够得到的信息中分析出我们需要的结果。我们可以从”经营者写给股东的话”栏中考察出经营者的品质(他如果在那里“大而空洞”,我们也许就该小心些);我们可以从”新产品介绍”和”企业招聘”栏中获得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或许还可以从”相关新闻”中获得企业的变化。需要记住,这些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信息,但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起来,加入自己的判断,这才会有价值。
检视股东权益收益率
这是一个调查企业是否为了股东而经营的指标,由它可知企业利用股东的资金赚取了多少利润。公式很简单:股东权益收益率(ROE)=税后净利/股东权益。巴菲特重视这个数字,其目的正在于考察经营者是否时时刻刻将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看电视中的赈灾活动,我理解那些临时追加款额的企业家的心情,可是我不知道他们这样的举动是否符合流程,是否得到了大多数股东的同意。如果不是,我或许在某一方面敬重这样的企业家,但我尽量不会去碰他们的股票,甚至是产品。
考虑股东权益收益率时,需要这么几点:(1) 要看5-10年的长期趋势,我们需要稳定的收益率,不希望看到它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2) 利润应当是主营业务产生的。试想,可口可乐去年不造可乐,转而把钱都投进中国股市,那它一定赚得盆满钵满。可是,我们还能相信它吗?(3) 注意行业的平均值。不能光看数字,找出一个行业中的佼佼者就可以了。
检视营运利润率
成本!成本!企业获得高利润一般来说有两个途径:通过行政或技术上的垄断/创新阻止竞争,提高价格获得高收益,这是蓝海;不幸陷入红海的话,提高利润的关键在于控制成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想没有一家百年老店能长久地保持政策或是技术上的优势,在闭着眼也能挣钱的情况下仍有成本控制的概念,最大程度的避免浪费,这样理性的经营者才是我们钦佩的。营运利润率=(扣除成本后的)营业利润/总营业收入,这个指标能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状况究竟如何。
检视现金流量
有些时候,经营企业与经营家庭在财务上相仿。家庭主妇都知道,光是有人挣钱是不行的,家里要有一定的资金用于周转,同时以备不时之需。企业也是这样,仅仅保障每一笔生意都挣钱是不行的,还要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拿得出资金。这需要监控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一个善于经营的企业总会让自己的资金充沛,不至于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是生存。谁都不愿意看到一个理念、市场、技术都不错的企业仅仅毁于一时的资金短缺,这样的事令人叹息,却时有发生。
检视K线图
K线图兴许是一般股民最耳熟能详的动态图表,有的伙计每日盯着它,随着股价的上窜下跳而心情跌宕起伏。巴菲特不鼓励大家盯盘,他这里想说的是:按照上述几点选好你心中的潜力股之后,剩下就是在相对低点及时买入。当然的点位是否足够的低呢?看看大跨度的K线图你应该会在心中有一定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有志于长期投资的话,盯着时分图甚至日图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应当关注的是时间跨度相对较大的周图,月图,甚至是年图。这样,才能慢慢培养自己“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