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史记(全四册)》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0-12 16: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史记(全四册)》读后感摘抄

  《史记(全四册)》是一本由[汉] 司马迁 撰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25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记(全四册)》精选点评:

  ●好吧好吧,完全是赚外快需要才看的,不过,能逼着自己看完,也没什么坏处。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果然是本巨著,看了两个月才看到魏其武安侯列传。啊~~~~

  ●史家之绝唱,爱不释手。

  ●这个版本不错,中华书局没有让我失望,值得收藏的一个版本

  ●第二本未读。

  ●因为只读到第三本就读不下去了。不是不好看,而是在经历了《史记选》那么多年之后,再读《史记》同时又有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后,对于《史记》的崇拜和敬畏有所下降。史记也是反映了司马迁自己的三观,但毕竟是古人。

  ●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多浅薄,好书,但是没读完

  ●读的白话文,反正读着玩,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事物的角度宏观点儿了

  ●通签读到宜帝,感觉有点累,和史记一起读。

  《史记(全四册)》读后感(一):周本纪

  夜读《史记·周本纪》,感觉很诡异。因为过去只知道春秋战国,不知道这段时间里周天子在干啥。。。天子在各诸侯国的夹缝中求生存,谁都得罪不起,好可怜。。。全靠几个三寸不烂之舌的流氓外交家在各国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硬挺了这么久。。。这一段的realpolitik真是精彩。。。

  《史记(全四册)》读后感(二):从历史中寻找自己

  帝王,将相,谋臣,得失,没有对错,什么都会过去。

  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

  真实难得。

  楚霸王项氏与高祖刘氏,性格几乎是互补的。

  也正是从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开始,从史记之中,我看到了活生生的人,而不再是事件为主的叙述,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与神人。

  从过去之中找到我们自己,塑造我们自己。

  《史记(全四册)》读后感(三):五帝本纪

  五百里甸服 外五百里侯服 再五百里绥服 后五百里要服 再到荒服 这种做法的必要性是什么? 古代必然是离统治者距离越远,统治力越若,但是在甸服里面 距离越远,上贡的粮食越惊喜,另外 古人推行德治的原因在哪里?再者 之前所采取的统治方式是?

  我想问的就这么多了 但是要求 我一定写满140字 很烦………

  《史记(全四册)》读后感(四):只有白文,无评注,钱够还是买9本的

  先买的那套《中华国学文库:史记(套装共4册)》比这套中华书局的《史记》要厚,此套书字体偏小,尤其白文部分更小。

  本套书原文部分无注、无较、无人名地名的下划线,较《中华国学文库:史记(套装共4册)》难以辨认;白文部分翻译生动,基本上就是口语。此套书适合初习古文,但无注、无较、无人名地名的下划线,对于想更深入学习的人不够用了。所以若想更深入的学习了解古代历史应再买一套韩兆琦注的《史记(套装9册)》,这套书才是注、较、译都全的。无奈价格甚高,只有看准时机再议咯。

  《史记(全四册)》读后感(五):读孔子世家

  这套书纸薄了点,薄而便于翻阅,也许成了优点。

  卖点在于文白对照,而且便宜。

  因为古文看起来很吃力,还可以学习古文(以后有空的话),所以白话对照很重要,白的部分我给70分。

  看电影孔子,读孔子世家,能体会到孔子的伟大,但很不真切。

  孔子世家和论语一齐作为记录孔子生平的最重要资料,写得却都是孔子的“失意”。最后提纲挈领,提到孔子问了子路、子贡、颜回同样的问题:“诗云‘匪兕 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颜回曰: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的道是什么?他修订《春秋》,加入了自己的价值观,于是有了“春秋笔法”。很多资料上说他为政治服务。但司马迁说,推此类以绳当世。左丘明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孔子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春秋》融入了孔子的世界观,是孔子给整个封建社会立的规矩,他述而不作,让后人自己去学,去思。孔子的道,我想就是在封建的时代,作为师者,对天下后世的规范,所谓“社会发展白皮书”。

  一个出身布衣的有道圣贤就这样在职业经理人道路上沦落成了培训机构法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史记(全四册)》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