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与分裂》是一本由葛剑雄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以历史地理的角度阐述中古史,以80年代的角度来讲不错了。但是划定清朝最大疆域为标准,以此来界定中国和判定分裂统一,只能说是在政治上有意义,学术上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既然以1785年为准可以声索乌里雅苏台,为什么朝鲜就不能以唐初为准声索辽东?只能说是政治上我朝继承了民国,民国又继承了大清。因为高丽太久远所以朝鲜无法继承吗?统一与分裂在政治学中是个命题,但在历史学中是个伪命题。
●颠覆传统中国人的思维,客观的看待古代历史中的统一,分裂及国家的概念。喜欢。
●这本书的大观点之下的很多小观点我很赞同,但是我并不同意中国历史的主流不是统一。中国历史的主流,是统一还是分裂,不应该完全以统一或者分裂时间的长短来判定。分裂只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形式,不一定就代表主观的意愿。很多分裂时期,也是具有向统一聚合的趋势。统一,在中国文化上的影响是远远大于分裂的。从完整的意义上,我感觉中国历史的主流还是统一。并且,作者对统一与分裂时间的划分,还是值得商榷的,有的时候的所谓分裂,更多的是一种国家内部制度的不同,而不算是分裂。类似于一国两制下的当今中国,港澳当然是中国的领土。
●葛剑雄把中国虚化了。按照这种逻辑推演下去,很多“自古以来”“无可争议”的领土都是有待商榷的。
●明朝属于分裂期?清末都属于近代历史了,用清代统治标准评判唐朝疆土?用西方国家近代疆域标准,评判中国古代历史?搞笑,作者迎合西方国家
●有一套很难站得住脚的粗陋的宏观框架,使用了相当绝对的语言来表达主要论点。强调地理因素,认为生产方式对文化起决定性作用。第四章讲以农立国、农牧业关系和人口移动比较清楚有条理,篇幅也明显长很多,主要内容都在这一章,可以展开的东西很多,似乎是他的专业领域。整体上虽然有一些有趣的观察,但全书缺乏支撑的宏观论断太多,且蜻蜓点水,历史观和宗教观的意识形态痕迹明显,读到最后还是比较失望的,若是专注第四章的内容可能会更实一点。
●没看出这个08年的修订版有什么创新内容包含其间,中华书局出这本书也恰逢04-08年百家讲坛的带动,使得这类“历史”“国学”类的“普及读物”雨后春笋般的出版。就内容而言,在90年代出一版的时候,读者和大众对此感到惊讶的最大原因,应该是书中两个紧密但又并不矛盾的结论:在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里不是统一,而是分裂(这就和一直宣传的“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看似矛盾),以及元以后统一却占据主导(这又契合了当下统独问题的舆论导向),因而这本书大部分篇幅都在讨论“统一”和“分裂”的标准是怎样的,应该如何来统计。全书基本脚注没有,尾注较少,且都为古文献,也没有相对的社会科学关于“统一”“分裂”的概念、案例分析。书中政治性话语还是相当多的,就这点结合上述的那个”结论“,不少读者也指出老葛是”内部人“~
《统一与分裂》读后感(一):没想到是这样一本浅显的书
大片的资料堆砌。数字、年代的分析真的不觉得有什么大意义。当然也是有一些值得一提的观点的,如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应该分离等。但终归是鸡肋。统一与分裂是个敏感的问题,不过篇末那些“政治正确”的言辞让我坚定了打2星的决心。与其宏观地不着边际地指点江山,我倒只想看看葛馆长的汉代人口研究专著。这里有些很基本的问题常被忽视:我们为什么叫中国?谁说我们是汉人?中国人怎么定义?希望有相关著作可以拓宽我的思路。
《统一与分裂》读后感(二):很好的书
虽然是以散文的形式写出,但无论从书的结构层次看,还是从作者驾驭史实的能力看,本书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第四章 “天命与人事”中的“民以食为天”和“有民斯有土”两节及第五章全文是分析的最为精彩的部分。
本书的语言平实,不漏感情色彩,第四章“芸芸众生与风流人物”一节近似冷酷。而一些主要的观点被定义、推理、证明慢慢条分缕析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至于结论作者只恰到好处的点到为止,可见作者作为历史学家的冷静与老道。
《统一与分裂》读后感(三):何为统一?
“作者不偱惯例,不以王朝起讫为统一的始终,立足真实的历史疆域,厘清统一与分裂的长度,诠释统一与分裂的标准”。前面的是本书的引言,这本著作难成硬的学术著作,自我理解便是对统一于分裂重新定义,然后按照自己的划分标准搜索事实,有断章取义,剪辑之嫌。疆域的完整便是统一的标准?为什么要用现在的疆域标准去断定历史的统一与否?抛却政治,从学术的角度来讲,现在大中华的民族观,是人们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不是同宗共祖的,史实已经证明。本书的主线是以汉民族为主体还是大民族观?不言自明。只可以把本书当做统一与分裂的有一种学说,还说的过去。
《统一与分裂》读后感(四):值得精读,值得商榷
精读完挺过瘾的,具有思想性,启发性,以至我想再买葛剑雄的书来看看。但是,这本书里一些观点我个人也有一些看法:
1、作者未将北宋列入统一的朝代。我认为,北宋疆域虽然较少,但它毕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中原割据,统一了中原王朝的基本疆域,而且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也产生了向心力,应该把它与汉唐、明清一样作为统一朝代来看待。
2、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出了“孙权派卫温去台湾掠人”的史实来说明“台湾当时根本不是吴国的一部分”,不能拿来作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证据。我认为,当时的台湾是处于作者所说的“土著居民自治”状态,卫温去台湾虽然使用了些武力,但毕竟是两岸交往历史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能拿来作为领土统一的讨论呢?
《统一与分裂》读后感(五):短评《统一与分裂》
又是一本新版的旧书。作者加了增订版序言与十五余万字的内容,大体框架仍如其旧,沿承谭其骧等前贤的历史地理学方法,从“中国”疆域内部的分合过程寻找历史的真相。中国历史以汉族记录为主,但其中融入了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互动与互通,因此“中国”不是最初那个中国,“天下”也不是最初那个天下,这是吕思勉、钱穆、金克木等学者都多次强调过的观点。葛剑雄此书的好处,在于能深入,能浅出,通俗晓畅,稍具历史知识者即能阅读无碍,二十年后犹能再版,可算学术普及读物中的经典。而作者当初选择“统一与分裂”为题,字里行间,自然有他的用意,而今重版,也未必不是对当下局势的回应。一本学术书能兼顾通俗与喻今两种功能,当然允称好书,值得一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