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视觉文化的转向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0-02 19: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视觉文化的转向读后感1000字

  《视觉文化的转向》是一本由周宪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9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视觉文化的转向》精选点评

  ●KINDLE版 为什么学术类书好好的不说人话!你们不是应该知道信息传达设计道理么!能不能都学习白居易啊!

  ●比起《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更有独创性!周宪老师~~

  ●1409:视觉文化的转向(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文学已死,视觉道)

  ●置身这个时代

  ●视觉文化的具体案例时尚设计、电影摄影、旅游、身体。。。。豁然开朗 @2011-07-20 22:37:24

  ●作者美学哲学背景让这本书丰富了不少也晦涩了不少,就我的专业背景读起来有点吃力需要慢慢读。

  ●前三章理论阐述稍难,多借鉴了西马和文化研究的理论,读了文论史以后再读就轻松一些了.

  ●前天读完第一遍,概念深刻总体来讲视觉文化的转向离不开与消费社会关系。还需深读

  ●强行非黑即二元对立,无新意

  ●补标。

  《视觉文化的转向》读后感(一):框架分析

  总框架

  《视觉文化的转向》读后感(二):比起我之前的那些乱七八糟期刊论文好多了.

  前面几章还写得不错的,但是到第章打止,后面的我就觉得没意思了.后来再去看前言才想起作者早就交代过从第七章开始就是个案研究了,难怪作者从第七章开始就老是在念那几句重复的理论.

  另外,说前面写得不错不是说作者有什么独到见解,而是说可以感觉到作者是在认真地写这本书,花了不少思,把前人观点引用得很全面总结得也非常清晰,让我明白了不少新东西谢谢

  《视觉文化的转向》读后感(三):他不懂电影

  电影不是奇观,是神马

  只好说,他不懂电影。

  ……………………………………………………………………………………………………………………………………………………………………………………………………………………………………………………………………………………………………………………………………………………………………………………………………………………………………………………………………………………………………………………………………

  《视觉文化的转向》读后感(四):巨型文献综述现场

  看,睁眼看,是当今最重要活动。看得更多、更快、更爽,就是我们时代——视觉文化的时代——的标志需求。如果此前未曾接触有关思想,这本书会给你全方位启示

  本书前三章是文献综述,讲了视觉文化研究的“how”“why”“what”;中三章考察当今三种视觉文化现象:消费社会、视觉技术、读图时代;最后分析特定领域

  《视觉文化的转向》有两条现代性脉络:一是人类文明的主因从读写文化转向视觉文化;二是视觉文化本身的内涵模仿绘画)转向复制(摄影)转向拟像(电子)。

  不过本书缺乏洞见的作者观点。几处时评“反对”多过“反思”:譬如批判读图霸权之前是不是先反思下“文字”“理性”的霸权更妥当呢;譬如武断地把图像快感”和文字“意蕴”对立起来前好似又忘了自己提过的拉康式“凝视”。

  而且书里有哲学、文学、修辞学等人文理论,图像学、电影学等视觉艺术理论却是缺位的,好遗憾。

  但总的来说,作者做了一出巨型的文献综述,思想脉络自凡勃伦到梅洛庞蒂到福柯到鲍德里亚,可以说相当顺畅且用心且合胃口。感受到作者惊人的阅读量。推荐。

  《视觉文化的转向》读后感(五):私人笔记

  学校选出的教材,考试重点都很无聊。私人偏重美学部分,记之。

  看与生存

  视觉、听觉——认识性感官(黑格尔)远距感官

  德国哲学威尔什:

  视觉 持续 认知科学 远距性 个体性感官

  听觉 间断 宗教 适应距离 社会性感官

  希腊 “眼睛是比耳朵更精确的证人”赫拉克里特

  Theory 源于 theatai 剧场 理性 旁观 置身事外的理论家

  反观

  梅洛庞蒂 悖论 看与被看 反观 埃舍尔

  词语与图像

  互文

  争斗

  中国古代美学核心 p188

  言与象

  书画同源 诗画同律

  莱辛 诗画分界

  可理解的知识 可感觉的知识

  鲍姆嘉通 Aesthetics sensory 感觉学 感知学

  (补:康德 判断审美与感知审美 而感知审美被人们逐渐弱化

  黑格尔反对康德美学

  艺术哲学:研究艺术是什么以及背后表达的观念 (人文社科)

  美学:审感对象

  学科现状:混杂不堪)

  尼采认同前苏格拉底时代 苏格拉底后 “理解之后而美”

  西方文化起初是听觉文化 公元前5世纪 希腊文化视觉优先 柏拉图时代视觉主导确立

  尼采与现代语言学质疑、后现代辩护图像之路

  诗歌朗诵 听觉

  绘画 视觉

  语言时间线性

  绘画空间并列

  (美学、艺术哲学是目前自己的薄弱项。后现代理论、大众文化研究翻来覆去就是那些,比较通俗易懂,这也是自己觉得考试太枯燥的原因。不过周宪老师很不错,写得很好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视觉文化的转向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