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共四册)》是一本由[法] 罗曼·罗兰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25元,页数:15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大学时代的见证!获得一等奖学金时给自己买的奖品,四本书仅花掉24元钱,二十多元却可以点燃一个青年的梦想。可以说,这一套书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力荐!
●跳跃性好大,还好能脑补过来,有点啰嗦,但很真实,没有高大上,“我也是个复杂的动物”
●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无论对于罗曼罗兰还是傅雷,这都是他们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心灵的指引,从少年懵懂到垂垂老矣,我永远珍藏的枕边书。深爱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四读
《约翰·克利斯朵夫(共四册)》读后感(一):转来的评论
罗曼·罗兰在书中有一句话:“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这句话又与前述的爱因斯坦所引的叔本华的话“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相联系,教会了我如何达观地对待生活,清醒地看待自己。
《约翰·克利斯朵夫(共四册)》读后感(二):体味
看完了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的杜撰。
克利斯朵夫从儿童时代开始对虚伪和形式的厌恶,一个真诚的音乐家在与整个社会和自己的心灵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自我,完善了自身的不足。在青年时期过于激进的思想使他被整个社会所攻击和抛弃。但他始终坚持了自己,拼命地寻求生存的途径让他渡过了这一难关。在生命的最后,他的崇高的精神境界让人们不由自主对他产生了敬意。人生不过如此,布尔乔亚的思想和心态破坏了人生的意义。美好的人生不应当有那些虚假的东西,人从一生来就懂得,但天性的缺陷使人逐渐在生活中迷失自己。克利斯朵夫在音乐和生命中取得了胜利,追求生命的价值,不应当受到其他任何的阻挡。
《约翰·克利斯朵夫(共四册)》读后感(四):不是罗曼男 是毒舌男
刚读了快一册,原谅读书太少,第一次接触法国文学,没想到罗曼罗兰这个听着蛮罗曼的名字,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毒舌男。
他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我觉得对他来说,应该是没有人为了写书而写书,而是在书中骂他想骂的人,批评他见不惯的事。借约翰克里斯多夫之口做着自己的音乐评论。尤其对德国古典音乐各个乐派毫不避讳的猛烈抨击,甚至延伸到了德意志民族的思想艺术成就,很是尖酸。而傅雷翻译的时候用语也是激烈的,可是有的话又一语道破,毫不留情。我在说勃拉姆斯的时候,曾经说过他可能因为太过追求完美而丢失了创作时最初的灵感,他的随笔小曲子尚且情感丰富,也可见其配位娴熟。而他宏大的交响曲,作曲手法大师级这一点毫无疑问,可我总听的想睡觉。我说这么多废话不如罗曼罗兰一句:勃拉姆斯根本不懂自然!
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约翰·克利斯朵夫(共四册)》读后感(五):人的一生究竟该怎样呢?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爱情?生活的意义何在?。。。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问过自己。如果你还在类似的问题上犹豫不觉,试着读下本书吧。我选的是傅雷译版,看完此书足足花了2天,不由自主的废寝忘食,俨若自己就是约翰克里斯多夫一般。阅毕,又花了将近2天光景才缓过神来。:)
事实上,读完本书的一个多月里我似乎顿悟到了些什么,但到了当前,似乎又有些迷茫困惑。或许人的一生正如约翰的整个历程告诉我们的那样 - 不过如此。在当前看,可能太多的事情多么的让自己感觉如何如何,可纵观一生呢?或许一位70岁甚至更大的老人更适合做本书的书评吧,也只有他们更能深刻体会一生到底意味着什么吧。
.S.: 个人建议,读本书不必像读哲学书或者数学书一样咬文嚼字,恨不得全文一字一句的朗读下来。既然是本描述一生发展的书,干吗不能像真正的生活那样,顺其自然的按照正常阅读感畅快拿下呢。读此类书就像人生一样吧,学会大度点,不要太较真,也不要太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