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给孩子自由》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10-01 16: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给孩子自由》的读后感大全

  《给孩子自由》是一本由小巫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简精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33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自由》精选点评

  ●读来轻松趣味性强。相于IT的“最佳实践”一类的书籍

  ●早教思想重要~~

  ●非常好的育儿

  ●指导性很强

  ●去年读的书 爱不释手

  ●不止一次的读!

  ●有些观念还是挺受冲击比方说开裆裤。依然是从邻居那里借来的,也许可以买几本给带小孩阿姨,毕竟通俗易懂

  ●相对近来的作品 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关于真爱 但并没有真的如副标题推荐的那样 把中西早教进行系统对比

  ●多点耐,多点关爱

  ●小巫的书都还不错

  《给孩子自由》读后感(一):恨死这本书了

  我在生产之前看的这本书,竟然鬼使神差也像作者一样忽略坐月子,冲凉洗头去外晒太阳吹风,抱小孩久坐,...现在我一身风湿,疼痛难忍,如今个多月过去了,不见好转,我的天啊,好黑人啊,作者.你说你身上疼要推拿时候怎么不说你是月子里没有注意啊,你这样会有多少新妈妈会像我一样...

  受不了

  《给孩子自由》读后感(二):视野格局都不如包容重要

  20170627作者对于东西方没有深刻认知,对于贫富也没有深切认知。打开书从前言就气不打一处来。一个low粉。作者的前言就稳妥的多,要粉丝独立思考。虽然知识点稀薄,但总归能吸收有价值东西优秀父母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别无他法。孩子好斗会更聪明,跟了解他人的想法,有道理

  《给孩子自由》读后感(三):一般推荐吧

  在电脑上看完了电子书。书中的很多观念,比如母乳喂养、不把尿把屎、不提倡穿开裆裤,以及对于幼儿园选择内容,都是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而对孩子给予条件、自由和尊重,是对我近期形成养育观念的巩固

  虽然有很多妈妈在读了之后提出了一些否定不满,比如不喜欢小巫自诩为富人态度,但是我还是接受大部分她的观点,并且坚主席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也就是说,尽管生活压力不能让每一位父母都有机会保姆或者带着孩子去国外旅游,但是事实上,在孩子的世界里,他还无法分辨发达与不发达、富裕与不富裕,比如带他去公园,真的是国外的公园比国内的公园好吗,对于孩子来说,有一两个好玩器械或者几个玩伴,已经是很幸福的了;或者带孩子去农村体验乡间生活也是很好的,何必去攀比小巫的生活呢。

  另外,由于作者是教育学专业出身,书中提到的一些比较专业的人物和书籍是值得阅读或者研究的,比如苏格拉底、杜威、蒙特梭利等等。

  《给孩子自由》读后感(四):好书推荐之小巫《给孩子自由》

  小巫的这本书和孙瑞雪的《爱和自由》的理念基本相同,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把自己时间给孩子,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只是小巫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方式,更易懂更有实际指导意义。我们遇到的常见问题,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为何你的孩子特别粘人?怎么改掉这个毛病?孩子粘你是在向你示爱,他需要你的爱,妈妈们一定要满足他的情感需求,一旦他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他肯定了你对他的爱,获得了安全感,自然就会独立了。如果没有给孩子充足的高质量的爱,孩子没有安全感,情感方面就很难独立。为什么我会对这个理论表示支持?因为有体会,我小朋友的安全感在前期建立的不好,但经过我的补救后已经见到成效,自从他确定了我很爱他之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妈妈,你暂时离开我我不难过,因为你的爱就在我心里。

  为何你家孩子脾气特别大?小巫的回答是,如果你年幼的孩子频繁发脾气,说明你对他的约束太多,妨害他的正常成长。这与爱的原则是相同的:当一个人对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不会独立;当一个人对自由的需求处于饥饿状态时,他也无法自发地约束自己,无法自律。好吧,我承认,我以爱为名限制孩子的太多了,我正在努力改正中,醒悟没有早晚,只有有没有。

  而限制孩子自由活动包办孩子所有生活的问题,多出现在孩子的祖辈身上,我们都已经很懂了,当然能不能做到又是一会儿事。蒙特梭利说,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我家小朋友对家人的帮助一直坚决的拒绝,保持自我的能力超强,这令我非常欣慰。

  对于小时候的记忆我已经模糊了,但印象中最讨厌听到的两个字是“听话”,而这讨厌一直到现在还没忘记,为什么要听话?听话的孩子比较省心吧,大约大人比较忙,“听话”的孩子好管教吧。所以我爱死小巫的这句话了:你本来就应该把“听话”这两个字从你的词汇中除掉,因为这两个字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只能表露你的无能。而“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这样的话,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很多人大概想象不到。我一直试图告诉儿子的就是,不管你怎样,妈妈都爱你,妈妈的爱没有条件。不要让孩子牺牲自我来换取你的爱,做自己最重要,如果孩子把聪明才智都用在了换取你的爱吸引你的注意上,如何发展他自己?

  说了这么多,爱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也是尊重孩子。粗暴的打骂不可取,而语言暴力更不可取,斥责、威胁、责备、厌烦、鄙视、埋怨、蛮横……语言暴力伤孩子与无形中。你对孩子的每一句批评、责备、埋怨和训斥,都是一枚尖锐的钉子,都会让孩子小小的心灵流血。他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会绝望地感受到----妈妈不爱我了。看到这句话,我无地自容,我还记得我对儿子斥责后儿子伤心的样子,还好,我明白了,一切还来得及。

  爱孩子尊重孩子要从很多细节做起,我理解为,做好自己,自律最重要。比如孩子哭闹时,父母要平静,倾听他的诉说,与他共情,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简单的说,孩子有哭闹的自由,让他释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或者掩盖自己的情绪。而如何去做,这本书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

  《给孩子自由》读后感(五):观念的改变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

  前段时间在一个人的博里的育女日记,很感悟。她在一篇日志里推荐了好些书,于是我把觉得有用并且能买到的,都买了回来。一大堆。现在正在看小巫的《给孩子自由》。

  非常受震惊的感觉。

  比如,这本书上说,根本不应该给孩子把便。孩子在这个时候是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便的行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没有成熟到这个时期。我们给孩子把便,会给孩子心理上形成很大的阴影,并且对生理方面也不好。实际上给孩子把便,是大人喜欢控制孩子的一个典型标志,而且为了大人的方面与省事。

  我以前一直以孩子很容易把便而骄傲的,看了后就觉得特别对不住她的感觉。可是第二天早上她醒过来,我就又自然地给她把便。因为知道她一夜没有便,这时候肯定是要便的。

  现在我也继续给她便,只是改变了,只要她有一点点反抗,我就不把她了。现在家里的人也基本达成了这种共识。

  今天一天我都给孩子穿封裆裤,结果晚上散完步回来奶奶照看她的时候就在沙发边上尿了。奶奶就在那里说了两句。我说,这不是孩子的错。奶奶说,那都是大人的错。我说,如果有错的话,确实是。不过这个问题大人也没有错,她只是很自然地尿尿了而已,大人安静地给她处理了就行了。等到她两岁左右学会了尿尿就好了。

  今天傍晚看到天不太热了,就把她带到院子里玩,荡秋千,玩滑梯。结果她想要在滑梯下面的板子上玩,我觉得实在太脏了,让她下去了一下,就把她抱开了。她还哭了一场。晚上回来刚好又看到一段这个问题的描述,结果又发现自己做错了,其实做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错的,只是拗不过传统的想法和思维。脏确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的意愿和自由。还有,有时我们想要做什么,不管孩子当时想要干什么,就抱着她走开。这也是不对。比如说,抱着她想要去逛超市,结果走到楼下看到有孩子在那玩,她就想要在那里看,但想到超市要关门了,或者赶时间之类的,就会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抱着她就走。

  就是这些细节方面,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想到的有多少呢?

  我常跟家人讨论这些问题,把我看书的感受都跟他讲,我说爷爷说我净信书,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下,书上也不是都对的。但我看到我自己,我周围很多人,确实都是那书上的反面教材的典型,而且事实确实也印证了这些说法,所以我不得不信。

  有时觉得挺遗憾的,因为自己的时间不够,不可能什么事都亲手亲为,而且也不能对家里的人的想法有根本的改变,只是一些想法和观点的交流,会觉得不完全对。但是,奶奶是我周围看到的对待孩子的问题做得最对的老人了。因为她也看了一些书,而且我们跟她交流,她也基本能接受,非常了不起。这一点来说,我觉得非常幸运。

  另外,我也觉得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是不是也太大了,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什么都要求是正确的,这可不是我的性格呀。比如说,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就比如今天不让她玩地垫的事情,就会一直耿耿于怀,很久都不能释怀,感觉特别对不住孩子。其实一点小事情,也不足以就对孩子的性格形成特别坏的影响吧?我还是应该放松自己才对。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大人。但是,另一方面,正如题目所写,我觉得传统的思维和想法太强大了,要自己转变都难,何况叫别人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给孩子自由》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