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2-03-11 14:54: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读后感100字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是一本由徐贲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精选点评:

  ●汉娜阿伦特的延伸读物

  ●作恶者从行政,而非道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把责任推卸到比自己有权威者身上,说自己不过是在服从权威的命令而已。

  ●人需要警惕那些遗忘,以及被抹掉的历史,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只为了让自己不成为未来的政治受害者。

  ●笔记的笔记而已,材料堆砌,文字罗嗦,关键是分析和见地都无甚新意。拿哈维尔的章节来说,崔卫平的推介比本书强上太多了。

  ●不是很好读,遣词造句有点拗口,但仍然是本好书,值得推荐。尤其是里面对极权主义的分析,和个人应对之态度。

  ●话题很好,逻辑有疏漏,语言较生涩。

  ●引用的资料太多。

  ●作者随着他爸爸对存在主义的思考,阐述了一些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看法。

  ●全书介绍了包括汉娜阿伦特、雅斯贝尔斯、哈维尔、加缪、萨特等20世纪西方重要的哲学家。

  ●绝对的好书啊!前半部分可以当极权主义的入门资料来读。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读后感(一):与存在主义的初次相识

  没想到豆瓣上有这么多的人读过这本书。最初是在开卷八分钟里听梁文道推荐,就买了,看了一段,有点难懂,但是很喜欢。因为复习考研,中断了。现在拿出来重新开始读,依旧很喜欢,只是看的很慢,觉得这本书常常在影射中国的一些现实的政治问题。但是可能也不是影射,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总是存在同样的问题。怎样看待我们的过去,怎样看待邪恶,怎样看待人的存在和存在的荒诞,这些都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东西。等全部看完,再好好思考一下吧,刚看了开头,也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读后感(二):很不错

  受难者作见证是一种为自己的生命作主的生存方式。正如哲学家马各利特(Avishai Margalit)说的,人们在苦难发生时苟活。大多数人苟活,确实只是为了苟活,“只有少数人活下来是为了作见证。”但这些少数人却为所有活下来的人创造了一种“活下来”的意义和理由。那就是,“在最严峻的逆境中,努力象为自己生命作主那样对待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生命作主,这是一种使命,“一种讲述自己的故事,带着见证意识活下来”的使命。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读后感(三):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读后感(四):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真是句好话。

  犹太人到现在还在追捕着纳粹的战犯,而德国也从未停止过对法西斯主义的反省。为什么我们过去犯的错误,到如今却变成了不得进入的禁区。对伤痛的记忆,往往能构成一代人的共同精神力量,尤其记忆在代际间传递下去后,后人才可以此为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社会可以对历史不再计较不再追究,但不可以不再记住。

  “在一个不能消除荒诞的世界中,人在面对恶的时候,只有抵抗恶,战胜恶。恶虽败而不能绝迹,人虽胜而不能止步,人和恶的胜败总是存在于相对之中。” 我们仍然感觉自己生活在荒诞之中,在真实绝迹的世界中继续追索真实,在理性被践踏的生活中继续坚持理性,在意义虚无的生活中继续探求意义,这也许令人绝望,但它就是个体生命存在的真谛和意义,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本我和本真。

  最后附书中冷笑话一则:把革命本身当作一个静止的、自然而然的光辉胜利,其实是一种政治祖宗崇拜。革命被搬进纪念堂,成为一个不再上演戏剧的空剧场。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读后感(五):谁给个答案?

  春晚,男人坚守在电脑旁,努力的搜索着山寨。

  女人着急,劝男人别这么固执。

  男人说:我不阻止你看春晚,你也别阻止我看山寨。

  男人的执拗,不是艺术高低的选择,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信仰观念。

  但是,不可以体谅一下女人节日的心情?

  这源头如何梳理?

  南方周末评论徐贲的《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说纳粹和文革,好人如何变得暴力,语言暴力,行为暴力。

  弱的即使偏执,也是强之所致。不给公正留个出口,是偏执最正当的理由,也是劝慰偏执的人的最大困惑。

  怎么办?

  昂山素季,缅甸非暴力民主政治家,“当士兵破门而入,我心依然安宁,他们仍然是我爱的儿子。”曼德拉和甘地成功了,昂山素季遇到极致强权。

  留给时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