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爱情故事》是一本由[日] 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自己碰到了喜欢的人却发现你的好朋友也喜欢他,你会选择为爱情奋不顾身,还是选择默默的守护。友情和爱情的天平究竟会怎么倾斜,结局又会是怎样!崇史是一个懦弱的人,麻由子摇摆不定。一个腿脚不便的三轮在自己意识里面觉得自己是有对象的,也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当友情和爱情都同时失去,他选择了睡去。平行世界果然是无法交集的。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读后感(二):读家教练Ⅱ级
书评: ①点 ↓ ②线 ↓ ③面 ↓ ④体 ① 《点》 思念 骑马射箭 森林雾起 像素点神游 发现错觉的末梢 符号闪动 现在 被激活 不可降解 自由且脆弱 天使犯罪的羽翼 魔法 被操纵 听信神经元误导 陌生,重复,新概念 ② 《线》 祖先 蚁群的原初 代谢,解码,交互 无尺度 遗传的复眼 遗忘的新大陆 随机,冗余,悖论 飞跃 海岸线 沙滩,礁岩,瀑布 向往最好的时光 隆起,敏感,振荡 联结未来的可能 列车,相片,项链 随机散落的垃圾 巢穴 寄望,寄生,温度 障眼法 间断,摧垮,崩塌 崎岖不平 软体,变形,混沌边缘 脉冲 针锋相对 储存,平衡,潜移默化 冬季 逐波漂流 搜寻,擦除,无法恢复 ③ 《面》 植入 细胞重塑 闭上眼 想象实验室的细节 筛选剧本 虚构,伤痕,情绪化 活门,开关 隐患,不为人知 爬行,编织 隐忍,无所不能 多米诺骨牌 秩序,摇摇欲坠 剧烈,原罪,非平面 ④ 《体》 万花筒 帝国黏附 潘多拉盒子 禁锢躯体的恶灵 驯化,砸开,吸食 挥舞妖刀的交响乐 等待猎物,捕捉,扭曲 缓慢划破,撕裂,凄美 停滞,凝缩,蠕虫敲榨 造物主子宫的终结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读后感(三):平行世界·爱情故事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大二的时候,两年前。两年后又读了第二遍。 东野圭吾从杂货店到白夜行时生,到后来的加贺系列,汤川系列和新田警官,无时无刻不带给我们惊喜。看平行的世界的时候并不是被书名还有内容简介而吸引的,纯属是为了看东野圭吾的书而看的,所以遇见这本书并且了解这本书也是偶然。 已经记不起哪位是主角,准确的来说,对于东野圭吾,书里的人物并没有设定主角,读者对谁印象深,或者是说哪个人物被读者讨论的最多,谁就可以是读者的主角。 对于我,平行世界的主角似乎是麻由子。 这本书其实一开始很难让人读懂,也顺应了这个书名,故事是朝着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时间发展的。也很难让人定义这究竟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麻由子和三轮还有崇史的爱情?三轮和崇史的友情?MAC公司的科技研究发展?无法定义,可以说是在老套的三角恋里如果加上科技的话,逼格就会高上一个大层次。东野圭吾的这种手法似乎也没让大家失望过。 可以很确定说,东野圭吾真的很善于抓住细节。比如平行世界这本书里其中两个情节,对于崇史不喜欢的女生夏江来说,“吐舌头”这种表情就会让他感觉很讨厌,但是对于麻由子的话却是“我从未见过她如此孩子气的表情”。明显的是感觉到麻由子是可爱的。另外还有,对于麻由子和崇史,是以他们的故事开头,也是以他们的故事结尾。在让读者经历中间“修改记忆”的刺激之后,突然回归到美好之中,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和期待。首尾呼应,似乎也是东野圭吾常用的一种风格,但是好像也是没让大家失望过,总是爱情故事的老套里不失推理小说的刺激。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崇史去麻由子家楼下的咖啡店买咖啡,“咖啡加上消费税是三百五十元一杯“。看似是都多余的一句话,但其实这句话也代表了当时的心情,着急焦虑。他想着各种事情来打发时间希望快点遇上麻由子,问她到底和三轮去不去美国。 最后,对于修改记忆,这种事情大家可能都想过,但是谁有能想到东野圭吾能用《平行世界·爱情故事》这一本书来把它描述的这么现实和神奇呢。 -2019年12月1日 @不爱读书的金毛狗子
今天读完新经典的最新版本的《平行世界爱情故事》(2019年11月第二版)不由感叹,东野圭吾能红遍全亚洲,还能红那么久,是有原因的。我想除了公认的勤奋高产,还有领先时代的题材和叙事手法。 《平行世界》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我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感觉里面关于大脑、记忆的内容很新颖,便上网查询了《平行世界》的出版日期,惊奇地发现竟然是1995年,距今快25年了。 我可爱的编辑对东野君小说的印象是:小说普遍都不长,放在word里也就十来万字,但读完却会感觉比那些动辄二三十万的小说丰富,触动大,情绪足。 我自己的印象是:有魔力让你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他是我读过所有作家中让我进入氛围最快的作家。这感觉就好像我坐在万达影院的IMAX厅,看到大屏幕开始9、8、7……3、2、1倒计时。同样他的文字画面感十足,篇幅又经常是一个下午就能看完,所以这么说来,还真的是和看电影感觉很接近。为什么他会这么写呢?我想源于他在出道十年的无人问津,和对读者口味的不断研究和试错。 《平行世界》从一开篇的序章就吸引了我。两条平行的新干线,一男一女在周二的定期擦肩而过,还有书名及文字所暗示平行世界的因素,让我好奇地想要知道故事的走向。 故事采用双架构叙事模式,刚开始时读者会有些不适应,因为主角郭贺崇史在奇偶数章节的人称是不同的,“章节”部分采用第三人称,“SCENE”部分采用了第一人称,在最开始的时候我还能区分,但到了第五章之后,二个时空的“我”的终于完成无缝衔接,故事开始全线发力。这点对我而言非常过瘾,就好像一个追求真相的侦探终于掌握了关键细节,开始奔跑在最后寻求真相的大道上。到了最后,我也渐渐分不清哪个是真实地,哪个是虚构地场景,第一人称的“我”和第三人称的“崇史”开始融合(不过这已经没有关系,我已经跟随东野君的节奏,全力去探索事件的真相了),故事进入高潮,我也加快了翻书的频率。 这本书在结尾部分延续了日系小说惯用的冷淡描述风格和开放式结局。可能对一部分读者来说是不过瘾的,这其中就包括我,但一本25年前的小说能做到这样,已经难能可贵。 故事主题虽说是爱情,但打动我的还是人性。例如健全者和所谓残疾者的心态,崇史一直觉得在照顾好友智彦,例如初中运动会,有人嘲笑智彦,崇史殴打了那个人,但内心深处他也觉得自己很大部分是出于自我满足和一种健全者的优越感。我想爱情其实并不是整本书的真正主题,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喜欢里面的爱情,除了占有,没有丝毫动容之处,反而是人性,考验友情的人性,真正打动了我。我想这才是这本书的真正价值。
前段时间,我们班忽然掀起一阵“东野热”,整个班大部分人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手捧着形如《白夜行》《变身》这类的书读得入迷,而我自然也不例外。最近,新经典新出了一本由东野圭吾创作的《平行世界爱情故事》的小说,才刚翻了几页,我就已经爱不释手了。
东野圭吾是日本的一个著名的推理小说家,其创作的推理小说已经超过上百本。1985年,他因著作《放学后》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此后他便开始专职写作。2012年,他的一本名为《解忧杂货店》的小说火遍全球,一改以往推理小说的风格,写了一本治愈人心的温情故事,还被改编成电影,因此获得了高额票房。
我今天推荐的这本《平行世界爱情故事》是他所写的私生活三部曲,其题材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记忆修改技术。这个故事情节设计精妙,用现实与记忆相互联系,而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却也符合情理,诉说着一个完美却富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
开篇有一句唯美的话,你们可以感受一下:“尽管两条线路完全不同,两列列车在两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行驶,却朝着同一个方向,还会在同一个车站停下来。”主人公敦贺崇史那时是一个大学生,上学的时候每天都要乘坐山手线去上学,而山手线与东北线是两条不同的线路,但却有一个交汇点,在车窗可以看见对面车的一举一动。他每天都在车窗外看到对面车门靠着一个女孩。
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了,崇史现在是MAC研究所的研究员,从事的工作是进行人脑方面的研究。他的挚友智彦带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过来,智彦给崇史介绍说这是他的现任女友麻由子,崇史惊奇地发现,她就是自己在车窗看到的那个女孩。
据研究表明,空想影响记忆。这是因为潜意识里把回忆加工成了自己容易接受的形式,当时的痛苦自然就从记忆中消失了不少。根据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台可以修改记忆的机器,故事就是围绕记忆修改这一方面展开了。
小说结尾,崇史在麻由子放下头盔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个懦弱的人啊。”这句话巧妙地写出了人物心理和人心的想法,崇史为了忘记记忆,选择了改变记忆这种方式,一切从头开始,与第一章开头相互照应。令人恍然大悟,其实这是一个探究人在极致绝望中的思想状况与其行动意义的实验,可以看出人性中的善与恶。
麻由子在他记忆改变前承认了她就是开头在另一辆列车上注视他的人,她和崇史一样对这段恋情很纠结,她也希望崇史改变记忆重新开始,从而成全这段恋情,但其实他俩都没有发现智彦这样做其实另有目的。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其实精彩的不在推理而是人性,他所创作的小说剖析了社会、人性和各种阶级人物的心理。他的写作风格老辣、锋利,故事顺理成章,人类的自私、欲望、邪恶、伪善、狡诈以及坚韧、爱情、友情、理智等等基本层面的东西被刻画出来。
这本书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它带给我的感受是记忆可以改变,但友情与爱情却永远长存,记忆虽短暂,但却美好。它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人情故事,我想这便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吧。